李建華
人是決定性因素。激發(fā)辦學活力的目的是基于人、為了人——立德樹人,是要解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李政濤認為:“要破解辦學活力不足這一難題,需要把激發(fā)人的活力作為一個前提條件和基礎性條件,其中校長的思想活力、變革動力和持續(xù)定力至關重要,因為校長是連接教師活力、學生活力和家長活力的樞紐,是帶動學校不同主體活力共振的主要根源?!?/p>
這意味著,學校辦學活力只有在學校不同主體活力的共同激發(fā)和相互鏈接中,才可能充分實現(xiàn)教有活力、學有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每一所學校的校長都應該是“大先生”,都應該以“大先生”的標準來對標看齊。新時代呼喚“大”教育,“大”教育呼喚“大”校長,“大”校長才能辦好“大”學校。校長之“大”不是體現(xiàn)在職位上,而是體現(xiàn)在職業(yè)上,要有大的專業(yè)背景和大的教育情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育家辦學,校長要有大愛大德大情懷。
當年,蔡元培、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都是這樣的“大”校長。陶行知先生自嘲自己辦學是“抱著愛人在游泳”,這個“愛人”寄托著他的教育理想情懷。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每一位校長都是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每一所學校都是新時代、大教育的橋頭堡,校長就是立在橋頭堡的那個人。因此,校長的站位要高、格局要大、初心要純、信念要堅。不要僅為一點“看得見”的分數(shù)而神經(jīng)兮兮,而應該為諸多“看不見”的未來而雄心勃勃——學生的無限可能性是現(xiàn)在看不見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校長要始終堅持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第一的理念。當校長多年,我逐漸形成這樣的育人理念:沒有體美勞,不是好學校;身體不強,怎為棟梁?
“離兒童近一點,近一點,再近一點”。凡是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離兒童很近的人;凡是好的學校,都是讓兒童感覺很近的地方,心里覺得學校很親近、很友好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好校長需要用好,尊重與信任是關鍵。大膽起用、放手使用,才能最大程度激發(fā)校長的教育情懷和辦學智慧。有校長朋友曾經(jīng)調侃:“你要把我當??矗揖褪裁炊疾桓?你要把我當人看,我就替你當牛干?!蔽艺J為,這樣的話隱含著如何正確使用校長的“真理性顆?!薄R鹬匦iL的辦學想法,要信任校長的職業(yè)操守。少插手就是尊重,不干涉就是信任,一分尊重激發(fā)十分干勁,充分信任帶來無比激情。這樣,校長才敢甩開膀子向前看,擼起袖子加油干。
在10多年的校長崗位上,我始終堅守校長就是“靠師生最近的那個人、堅守辦學價值觀的那個人、讓學校沸騰的那個人、帶師生走向未來的那個人”。校長就是學校溫暖的文化符號,讓教育被慈善以懷,讓學生被溫柔以待,努力把學校辦成一個可以真正讀書的好地方——讓每一個孩子看得見成長,想得起童年,記得起恩師,憶得起母校;在校時留下的是熱愛,離校后留下的是眷念。
基于此,我們在保質保量開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始終堅守勞動教育。近年來,我們在學校300畝的田園校區(qū)帶著學生種地收獲,學校教學樓交由學生自己保沽,學生每周末都有家政勞動作業(yè),用這樣的“三駕馬車”拉動學校的勞動教育。我們始終堅持研學旅行,根據(jù)年級特點繪制研學旅行圖譜,制定研學主題課程,并納入正常課時,僅幼兒園一學期就研學旅行30多次。我們還堅持每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yè),開設傳統(tǒng)文化課和教育戲劇課程。
一位學者曾說,好教師應該有三愛:愛教育,愛學生,愛讀書。我們提出了學校的“四有”教師:有溫度,有高度,有故事,有本事。我們學校的教師觀是“每一位老師都是珍貴的存在”。
“珍貴”是教師這個職業(yè)區(qū)別于其他職業(yè)的重要特點,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我們認為,教師職業(yè)的“珍貴”有兩層意思:一是教師對職業(yè)本身的態(tài)度,要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勝任教書育人的工作,擔當立德樹人的使命;二是學校對教師的態(tài)度,珍視、珍愛教師,唯有教師的珍貴,才有可能實現(xiàn)學生的珍貴,學校把教師當作手心里的寶,教師才會把學生當作手心里的寶。這樣的價值觀是可以傳遞的,也是可以鏈接的。
在學校管理中,我們力求“看見”每一位教師,踐行信任文化,相信教師,激發(fā)活力,大力營造“我和你”而非“我讓你”、“跟我上”而非“給我上”的學校文化,整個學校氛圍簡單而純凈、積極而透明。在學校的大事件、大活動中,我們一起同舟共濟、同頻共振、同甘共苦。針對外來的一些非教育教學干涉,我們從學校層面為教師左右抵擋,盡量為教師減負松綁、撐腰打氣,尤其在家校關系上,針對家長的一些無理取鬧,我們做教師的堅強后盾,讓教師能挺直腰桿工作。
作為校長,我在管理中—直堅持做12件事:(1)每天“相約8:30校長電話”給家長打電話表揚孩子的進步;(2)每周四中午與學生“校長助理”共進午餐,獲取一手信息;(3)每周一國旗下為“瑞德少年”頒獎;(4)每周一國旗下“校長講故事”,讓培育愛國情懷成為日積月累的“功夫”;(5)每周四閱讀“校長信箱”來信;(6)每周一回復“校長信箱”來信;(7)每天堅持“日精進打卡”,撰寫校長管理隨筆;(8)每天堅持讀書半小時;(9)每天堅持與教師一起打卡練習粉筆字;(10)每天閱讀教師個人微信公眾號;(11)每天下午送學生放學;(12)每天“轉校園”在萬步左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用“做”的哲學來表達存在,我與教師因此相互“看見”,相互激發(fā)。
教師的“珍貴”源于專業(yè)的底氣。我們精心呵護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把大量的時間和大筆的經(jīng)費都用在教師專業(yè)成長上。近一年半以來,學校組織教師培訓60余次。學校為教師組織名家講堂,每月一次的名家到校報告,讓教師獲得專業(yè)、人文、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識信息,拓展教師的文化視野,深化知識內涵。教師不僅受益于專家學者的豐富學識,更能體會到這些專家學者的人格魅力。教師們自豪地說,在這里最大的福利就是教師培訓。從去年開始,學校執(zhí)行三年教師輪訓計劃,借助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知名師范院校資源對教師進行專業(yè)輪訓。同時,我們非??粗孛咳?、每時的“浸潤式”滋養(yǎng),教師每月共讀一本書,每月同賞一部電影,每日齊寫—首詩……以此豐富教師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也讓教師體會到自己在學校的存在與分量。
我們非常看重教師的書生氣、生活氣和書卷氣。所謂“書生氣”,就是這個人“一看就是老師,就是一個教書育人的書生,心無旁騖”;“生活氣”,要有豐富的生活氣息和人間煙火的味道,熱愛生活,我們組織教師一起過旗袍文化節(jié),一起尋找“神秘天使”;而“書卷氣”指愛讀書,有點跨界、跨文化的能力。
教師要教出活力,干出活力,寫出活力,整個學校就有了活力。一年不到的時間里,全校共有120位教師開設自媒體賬號,寫出5500多篇文章,累計500多萬字,還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文章40余篇。我校教師讀書、寫作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中原教育的一個“珍貴的存在”和“美麗的不同”。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學校就是要不斷解放孩子的時間與空間,解放孩子的天性,激發(fā)孩子的潛能,讓孩子自然生長。而如今,“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的上學快樂與“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放學自由已經(jīng)很稀罕了,值得教育人反思。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我校的顯著文化,這種文化的形成得益于管理團隊與教師團隊之間和諧關系的相互傳導與影響。我們的辦學理念“走自然生長教育之路,辦有溫度有故事學?!睆娬{的也是關系問題,用“溫度”與“故事”來鏈接師生關系、家校關系。我們在辦學中堅守“兒童立場”。我們理解的“兒童立場”就是“離兒童近一點,近一點,再近一點”。凡是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離兒童很近的人;凡是好的學校,都是讓兒童感覺很近的地方,心里覺得學校很親近、很友好,沒有恐懼,心里很安全。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解放孩子的前提。我們的學生觀是“每一個學生都是美麗的不同”。
兒童是學校的主人,課程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平臺,我們以國家課程校本化為主體,輔以校本課程作為個性化補充,自主開發(fā)了田園課程、拓展課程、研學課程、故事課程、主題課程、家政課程、勞動課程等。課程是通過課堂來實施的。課堂是兒童生命自然生長的重要棲息地,是課程育人的主渠道。我們提出并踐行基于“兒童立場、核心素養(yǎng)”的“自然生長課堂五要素”,即基于關系的相遇與對話,基于自主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基于合作的互動與體驗,基于理解的分享與表達,基于發(fā)展的激勵與評價。在“自然生長課堂”里,孩子們感受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成功喜悅的體驗。
“月滿中秋”“數(shù)學戲劇”“瑞德銀行”等主題課程,嘗試打破學科界限,結合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開展“完整的學習”。課余時間,瑞德百家講壇、經(jīng)典誦讀、魔方挑戰(zhàn)賽、圍棋挑戰(zhàn)賽、九連環(huán)挑戰(zhàn)賽、百詞大賽等各種賽事在不同場館舉辦,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間。四季恒溫的游泳館讓每一個孩子強身健體;“個性化班級文化”和“班級一畝H3",激發(fā)著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增強了孩子的合作意識。每周一升旗儀式上,“聽校長講那美好的故事”、國旗下頒獎,讓升國旗成了孩子們的渴望?!帮L箏長廊”“作業(yè)長廊”等打造了會說話的墻壁文化;“數(shù)學步道”“鋼琴廣場”等主題教育園區(qū),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感官結合的體驗樂園;“劉一墨線”“孫云鶴禮”“自主收餐”等采用了學生的設計方案,這些小小設計師的名字被記錄在校史冊上,成為孩子永遠的榜樣。有1600個孩子就有1600把“尺子”,瑞德少年、學生校長助理、校園百名志愿崗、少先隊大隊委、校園吉尼斯、百家講壇等尺子“量出了孩子的自然生長”。實行學分制,則從單項走向多元,把考分轉為學分,從一群孩子走向每一個孩子。
家長是伙伴,我們的家長觀是“每一位家長都是重要的鏈接”。我們把這樣的“鏈接”深深地鑲嵌在平時的工作中。每天“相約8:30校長電話”是旨在表揚孩子在學校進步的電話,與家長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相約8:30,約的不是時間,約的是美的發(fā)現(xiàn)與傳遞,約的是愛的表達與交流。我堅持了將近10年,共撥打了1000多個電話,將鏈接的觸角伸向了1000多個家庭?!?00%”家訪也是我們的堅持,在通訊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傳統(tǒng)家訪仍然是我校不可替代的“保留節(jié)目”,教師每年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100%”家訪,不斷鞏固教師與家長、學校與家庭聯(lián)系這一重要的鏈接。
學校一直堅持開設“智慧父母課堂”。孩子未開學,家長先提前3天入學,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達成共識,構建起家校育人共同體。我們還對家長的學習進行學分制管理,每個家長要在每學期修滿24學分才算合格,每學期評選出優(yōu)秀家長。6年小學結束,家長與自己的孩子一同畢業(yè),并一起拍攝畢業(yè)照。
辦學的活力一定來自“人”的活力,來自不同主體的共同激發(fā)和相互鏈接。讓每個細胞都充滿活力,讓每個學生都激發(fā)出潛能、健康成長,讓每位教師都有存在感、榮譽感,都能有尊嚴地教書育人、有尊嚴地生活。這樣,每個課堂都是活躍的,都是有生長力的,每所學校都是有特色的?!皹錁浣郧锷?,山山唯落暉”,這就是教育的大氣象,這才是學校的真活力。
(作者系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qū)艾瑞德國際學校校長)
責任編輯 任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