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古代衙門文化中的息訟理念

2019-10-26 13:19:46張平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19年8期

張平

摘 要:政清人和民無冤情是古代地方官的理想追求。而息訟即是民無冤情的重要體現。本文以內鄉(xiāng)縣衙為例,從古代的司法傳統(tǒng)和建筑中蘊含的息訟理念兩方面談古代衙門文化中的息訟理念。

關鍵詞:衙門文化; 息訟; 內鄉(xiāng)縣衙

中圖分類號:G12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8-187-001

現代人提出訴訟打官司,法院會依照程序進行審理。但在古代不是這樣,衙門會通過恐嚇勸誘等手段盡量減少官司,達到息訟的目的。衙門不讓民眾打官司,在現在看來實在是匪夷所思,但在古代,息訟卻是衙門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內鄉(xiāng)縣衙為主要例子,從息訟是古代司法的傳統(tǒng)和衙門建筑中的息訟理念兩方面淺談古代衙門文化中的息訟理念。

一、息訟是古代司法的傳統(tǒng)

減少訴訟是中國古代的司法傳統(tǒng)理念。如何達到這一效果?地方官通常的做法是調解??h令親自調解,或者令鄉(xiāng)紳、族長等協(xié)助調解。在矛盾還沒有激發(fā)前,通過調解防患于未然,從而達到息訟的目的。當然教化民眾,提高民眾覺悟,民風淳樸,糾紛自然減少,也可以達到息訟的目的。行政司法的壓力得以減輕,地方秩序得到維護。明清時期隨著經濟增長,民眾爭心增強,“刁訟”、“健訟”等貶義詞經常出現在公文中,對訴訟的貶低更會促使地方官想辦法息訟。

教化的作用短時間是難以見效的,要想很快達成息訟效果,地方官會借助司法的程序,想方設法讓百姓恐懼害怕,不敢訴訟。地方官為了減少訴訟案件,審案時會先給下馬威,無論原告還是被告,只要來到公堂各打四十大板。戲文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中告御狀首先要滾釘板,這更是對現實的夸張反映。至于審案的過程中,更少不了各種刑具的嚴酷審訊。雖然大明律大清律對刑訊程序及手段均有嚴格界定,實際上,地方官違規(guī)審訊嚴刑拷打的現象屢見不鮮。

如果說刑法是設置剛性門檻,讓老百姓害怕,降低訴訟的辦法,那么還有柔性的門檻,這就是“贏捐輸罰”。打贏官司的要捐,打輸官司的要罰,也就是說無論官司輸贏,都要受到損失。當然這里損失的要么是銀兩,要么是勞動力。河南省內鄉(xiāng)縣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但在戰(zhàn)火中屢次損毀,現存的建筑大多是清光緒二十年時任內鄉(xiāng)知縣的章炳燾主持修建的的。內鄉(xiāng)縣衙得以修建的財力人力的重要來源就是章炳燾審案時均以“贏捐輸罰”的方式結案。凡是來打官司,無論輸贏都要出錢或出勞動力。值得一提的是,縣衙雖然修成了,章炳燾卻被彈劾罷官,而被彈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贏捐輸罰”的結案方式??梢姟摆A捐輸罰”的柔性門檻只能算是潛規(guī)則,并不是當時法律明文許可的。

二、衙門建筑蘊含的息訟理念

軟硬兼施是地方官對待百姓達成息訟的兩種手段,前段的柔性門檻和剛性門檻即是例子。其實衙門建筑更清晰反映出恩威并用的策略。

循循善誘好言相勸,不讓老百姓打官司。山西平遙縣衙大門的上聯“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文從字順,明白如話,縱然是文盲,聽人念誦也理解表達的意思。一句話,不要打官司,浪費時間浪費錢財,就算打贏了,受累的還是自己。為了息訟,地方官真是煞費苦心。

勸誘不成,還有恐嚇。衙門一般在大門東側設置有“喊冤鼓”,如果有人隨意敲擊,知縣要加以刑罰,這一方面是體現司法的嚴肅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百姓隨意訴訟。衙門的威儀使老百姓心存恐懼,不敢輕易進來,從而息訟。衙門的威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衙門的來歷有威儀。按照常見的說法,衙門是從軍營的“牙門”演化而來。軍營中會把猛獸的爪牙裝飾在將領的軍帳前,后來用木刻的獸牙列于營門兩側,簡稱“牙門”。唐人尚武,官府始稱“牙門”。在唐代典籍中“牙”和“衙”多有互用,隨后衙門”逐漸代替“牙門”。可見衙門名稱起源于軍事,軍營里重刑罰重威儀,衙門顯然也具有這些特點。

2.衙門的位置有威儀。古代地方衙門多位于州縣的中心區(qū)域,內鄉(xiāng)縣衙即位于老城區(qū)中心十字街,坐北朝南??h城中心人流量極大,衙門位置無人不知。雖然交通便利,近在咫尺,但是百姓可以看見卻不得隨意進出,從而彰顯了威儀。衙門空間的相對封閉性也使得老百姓認識到官民大有區(qū)別,距離感帶來的是恐懼。

3.衙門的布局有威儀。衙門建筑仿照故宮,南北中軸線左右對稱分布,依據功能用途和等級,依次安排建筑的高度和空間,最重要的大堂、二堂和三堂是依照功能等級區(qū)別的,幾重院落有回廊相連。人們從大門進入后通過漫長的甬道,孤獨感隨之而來,加上門里有門、院后有院,“衙門深似海”,威儀之感油然而生。

4.大堂的設置的威儀。大堂是審理案件的重要場所,其中的威儀所體現的息訟理念更為明顯。如內鄉(xiāng)縣衙的大堂東西長二十七米,南北寬十五點三米,五間五架九檀。這是縣衙建筑群的中心建筑,也是縣衙最主要的建筑。大堂上安置有兩塊跪石,老百姓必須要放下尊嚴,下跪才能告狀。原告石在東,被告石在西,原告石為方形較小,被告石為條形較大??梢姸鄶蛋讣性嫒藬递^少,被告人數較多。這是明代流傳至今的跪石,原告跪石較為完整,被告跪石卻殘破不堪,由此可見被告被屈打成招的可能性極大。大堂暖閣中央設有公案,上面放有文房四寶、紅頭綠頭簽和驚堂木等。大堂兩旁放置的儀仗有:青旗、藍傘、青扇、桐棒、肅靜牌等,這是權力的象征。兩邊分立衙役,起助威作用,并隨時執(zhí)法。這樣的司法空間,處處都體現了地方官的威儀。

上述可見息訟是中國衙門文化的理念之一。政清人和民無冤屈是地方官執(zhí)政的理念。息訟的達成手段并不單一,教化和威嚇都是常見的手段。其中在恐嚇百姓,使民不敢告狀這一點上,衙門建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息訟并非拒訟,而是采用必要的手段把訴訟降到最低,防止刁民惡意告狀。古代的息訟雖然有消極怠工之嫌,但防患于未然的做法是值得贊許的。今天社會出現的惡意上訪事件不斷增多,恐怕和上訪的付出成本較低有直接關系。由此可知,借鑒古代司法的息訟理念及其做法也有一定的現實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黃曉平.古代衙門建筑與司法之價值追求——考察中國傳統(tǒng)司法的一個特別視角[J]北方法學,2009,3(06):137-144

[2]柴榮,李竹.傳統(tǒng)中國民事訴訟的價值取向與實現路徑:“息訟”與“教化”[J]政法論叢,2018(02):145-152

安陆市| 海兴县| 丹巴县| 正安县| 义马市| 庆元县| 麟游县| 潞城市| 禹城市| 镇宁| 开江县| 夏津县| 曲靖市| 阜平县| 北安市| 巴林右旗| 吉安县| 砀山县| 上高县| 法库县| 吉木萨尔县| 光泽县| 涿州市| 同德县| 肃北| 鹤峰县| 南安市| 城市| 武定县| 夏邑县| 乌拉特中旗| 哈密市| 铜陵市| 巫山县| 汽车| 巢湖市| 贺州市| 当雄县| 邯郸市| 六安市|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