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國躍, 王山寧, 劉 博, 閻 偉, 李 洪?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xué)院植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研究所,北京00089; 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椰子研究所,海南 文昌579; 海南省森林資源監(jiān)測中心,海南 ???700
橘綿粉虱Alerothrixus floccosus (Maskell,1896)屬半翅目粉虱科,是一種危險性的入侵生物,原產(chǎn)于中南美洲,最初記述于加勒比海的牙買加(Maskell,1896),隨后以不同的名稱記錄于巴西和古巴(Hempel,1899; Quaintance,1907)。 作為柑橘類的重要害蟲,橘綿粉虱于20 世紀(jì)初開始擴散,分別于1900 年和1966 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和南加州定殖(Clausen,1978),目前除南極洲沒有發(fā)現(xiàn)外,其他各洲均有分布(Cabi,2018)。
2018 年11 月4 日,筆者在海南文昌文城鎮(zhèn)文清大道旁實驗基地的一棵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葉片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粉虱,數(shù)量多,蟲體表面被有很多絮狀蠟絲,與一般粉虱有異。 后經(jīng)標(biāo)本檢驗,確定為橘綿粉虱,在入侵地危害柑橘類(如橙、橘、柚、檸檬等)植物。 本文記述橘綿粉虱的鑒別特征、寄主植物等,以便引起我國南方柑橘產(chǎn)區(qū)的關(guān)注。
橘綿粉虱隸屬半翅目Hemiptera 粉虱科Aleyrodidae 粉虱亞科Aleyrodinae 綿粉虱屬Alerothrixus Quaintance & Baker。
曾用學(xué)名: 橘綿粉虱Aleurothrixus floccosus(Maskell,1896);Aleurodes floccosa Maskell,1896:432-433(牙買加);Aleyrodes howardi Quaintance,1907:91-92 (古巴);Aleurothrixus floccosus (Maskell): Quaintance & Baker 1914: 103; Martin, 1987: 307; 2000:420;2005:21;Aleurothrixus floccosus (Maskell):Quaintance & Baker 1914: 10;Aleurothrixus howardi (Quaintance):Quaintance & Baker 1914:104。
本屬的中文名稱為須粉虱屬(王吉銳,2015)或綿粉虱屬(閆鳳鳴和白潤娥,2017)。 我國臺灣曾記錄了本屬2 種,但這2 種與產(chǎn)于新熱帶區(qū)的本屬種類有較大差異,Dubey et al. (2010)建立了新屬Asiothrixus,并描述了2 個新種。 因此,我國并沒有原產(chǎn)的Alerothrixus 的種類。 本種的中文名來自王希蒙(2010),“綿”體現(xiàn)了本屬模式種即本種的絮狀蠟絲的特點,而“橘”意為主要為害柑橘類。
卵:長0.18 ~0.21 mm,平均0.20 mm(n=10);長卵形,稍彎曲,一側(cè)具短卵柄;初產(chǎn)卵玉白色,后變?yōu)榈S褐色,兩側(cè)常染橙色。 在番石榴葉背上的卵散產(chǎn),據(jù)記載在柑橘類葉片上呈圓形排列。
若蟲:1 齡固定若蟲長0.34 ~0.40 mm,平均0.37 mm(n=5);淡黃綠色,部分淺褐色;橢圓形,扁平,體四周具絮狀蠟絲,長約為體長的1/3,腹部具細(xì)薄的橫向蠟粉,可區(qū)分腹節(jié);體前半部中央兩側(cè)具3 對絮狀蠟絲條,前2 對粗大。 2 ~3 齡若蟲與4齡(偽蛹)相近,但體較小。
偽蛹:體長0.82 ~0.96 mm,平均0.89 mm(n=10);橢圓形,淡黃褐色,體背常有前齡期的蛻殼及蠟絲;背面稍隆起(羽化前明顯隆起),中間區(qū)域比邊緣更凸;蛹的邊緣直立,具2 叢排筆似的蠟絲,一叢往上著生,稍長,另一叢向下,短,僅達葉面;在2叢蠟絲之間具玻璃絲狀長蠟絲,稍卷曲;在上排之間,也會長出類似的玻璃絲,但數(shù)量較少。 頭胸部中央具一縱向脫皮脊(脫皮或成蟲羽化裂開的部位),具蠟粉;腹部中央具縱隆脊,各腹節(jié)間具橫向隆起,形成一長橢圓形區(qū)域,各隆背具蠟粉。 (玻片)體背具3 對很長的刺毛,第1 對位于后胸,第2對位于近皿狀孔基部兩側(cè),第3 對位于皿狀孔與端緣之間;緣齒均勻,呈現(xiàn)雙排;亞緣線距外緣寬大,隆脊完整,頭部呈尖角狀,后緣近于直線形。
成蟲:雌蟲體長(至腹末)1.04 ~1.16 mm, 平均1.10 mm(n=9);初羽化體淡黃色,翅半透明;后翅呈白色,體、觸角、足及翅被白色蠟粉;復(fù)眼上半部紅色,下半部紫黑色,以4 個小眼相連;觸角7 節(jié),第2 節(jié)短粗,第3 節(jié)最長,稍長于后4 節(jié)之和。 前翅呈屋脊形,兩翅不重疊(偶爾可見翅端稍相接)。雄蟲比雌蟲略小,體長0.94 ~1.00 mm,平均0.98 mm(n=3);腹末具一對抱握器,陽莖略呈鐮切形,長度稍短于抱握器,端部不尖,其腹面中部具尖齒(圖1)。
野外特征:偽蛹小,長約1 mm;橢圓形,淺黃褐或蒼白色;體緣具排筆狀短蠟絲及細(xì)長、卷曲玻璃絲狀蠟絲。 體背保留前一齡若蟲的蛻皮及蠟絲,這在粉虱中是一種不多見的習(xí)性(部分蛻皮已脫離蟲體)。 蟲體背面呈濃密棉絮狀。 與其他粉虱不同,由于舌狀突退化,肛門上方常常保護水滴狀排泄物。
玻片特征:體背具3 對長剛毛;亞緣線距外緣寬大,隆脊完整,頭部呈尖角狀,后緣近于直線形。緣齒均勻,呈現(xiàn)雙排(在四周體壁上分泌向上和向下的排筆狀蠟絲)。
在采集的番石榴葉片上還有其他2 種粉虱,為來自南美洲的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和雙鉤巢粉虱Paraleyrodes pseudonaranjae Martin。前者蛹期具濃密的絮狀蠟絲及5 對玻璃絲狀的長蠟絲,成蟲體大,體長可達2 mm(虞國躍,2011; 虞國躍等,2007);后者蛹期四周具斷裂的玻璃絲狀蠟絲,堆積呈鳥巢形,成蟲前翅具點狀黑褐斑(虞國躍等,2010)。
亞洲:中國(海南)、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土耳其、伊朗、以色列、黎巴嫩;非洲: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布隆迪、剛果、剛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亞、岡比亞、肯尼亞、馬拉維、毛里求斯、摩洛哥、尼日爾、尼日利亞、留尼旺、盧旺達、圣赫勒拿島、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加那利群島、坦桑尼亞、多哥、突尼斯、烏干達、贊比亞;北美:墨西哥、美國(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德克薩期);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qū):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薩爾瓦多、瓜德羅普島、海地、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巴拿馬、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維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屬維京群島;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法屬圭亞那、圭亞那、巴拉圭、秘魯、蘇里南、委內(nèi)瑞拉;歐洲: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法國、希臘、意大利、馬耳他、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大洋洲:夏威夷、法屬波利尼西亞(Cabi,2018)。
Evans(2008)記錄了我國臺灣有分布,但Martin (2005)并未記錄臺灣,依據(jù)大英博物館保存的標(biāo)本,列出了此種在新加坡、菲律賓和日本沖繩的分布。 Dubey et al. (2010)在研究臺灣的Alerothrixus 時,并沒有提及此種在臺灣的分布。 此種在臺灣的分布仍存疑。
圖1 番石榴葉背的橘綿粉虱Fig.1 Alerothrixus floccosus (Maskell) on Psidium guajava
橘綿粉虱是一種廣食性的粉虱,寄主范圍廣,如腰果屬Anacardium(漆樹科Anacardiaceae)、牛心番荔枝Annona reticulata L.(番荔枝科Annonaceae)、某種神酒菊Baccharis genistelloides (Lam) Pers(菊科Asteraceae)、三角梅屬Bougainvillea(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柑橘屬Citrus(蕓香科Rutaceae)、海葡萄Coccoloba uvifera L.(蓼科Polygonaceae)、咖啡Coffea arabica L.(茜草科Rubiaceae)、柿Diospyros kaki Thunb.(柿科Ebenaceae)、紅果仔Eugenia uniflora L.(桃金娘科Myrtaceae)、嘉蘭Gloriosa superba L. (百合科Liliaceae)、愈創(chuàng)木Guaiacum officinale L.(蒺藜科Zygophyllaceae)、絨毛利堪薔薇Licania tomentosa Benth.(金果殼科Chrysobalanaceae)、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漆樹科Anacardiaceae)、雞蛋花屬Plumeria(夾竹桃科Apocynaceae)、番石榴(桃金娘科Myrtaceae)、茄Solanum melongena L.(茄科Solanaceae)、蘇里南蓼樹Triplaris surinamensis Cham.(蓼科Polygonaceae)等(Cabi,2018;Evans,2008)。
粉虱是易入侵的重要害蟲,虞國躍等(2014)提出,海南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條件良好,會有更多的外來粉虱尤其是來自南美的種類。 已記錄的3 種為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虞國躍等,2007),雙鉤巢粉虱Paraleyrodes pseudonaranjae Martin(虞國躍等,2010)和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 Iaccarino(Zhu & Fu,2013; 虞國躍等,2014)。 其中螺旋粉虱作為重要的害蟲,已經(jīng)進行了廣泛研究(虞國躍,2011),近幾年已處于發(fā)生量較低的狀態(tài),且沒有傳入中國南方省區(qū)。 橘綿粉虱最先發(fā)現(xiàn)于牙買加的愈創(chuàng)木上(Maskell,1896),隨后在巴西的番石榴(Hempel, 1899)、古巴的橙(Quaintance, 1907)上均被發(fā)現(xiàn)。 柑橘屬起源于喜馬拉雅山脈的東南山麓(Wu et al.,2018),現(xiàn)已廣泛栽培于世界各地,除亞洲外的其他地區(qū),柑橘類被作為一外來種。 對于橘綿粉虱來說,也是一類新的寄主。 據(jù)推測,橘綿粉虱也是通過柑橘類種苗傳播到世界各地柑橘種植區(qū),入侵東亞的時間相對較遲,Martin (2005)記錄地采集地點和時間為新加坡(1994 年)、菲律賓(1996 年)、日本沖繩(1998 年)。 這次在海南文昌發(fā)現(xiàn)的橘綿粉虱,是在它的原生寄主番石榴上,而這株番石榴不遠處的四季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橘綿粉虱。
從上述的分布地可見,我國的廣大柑橘產(chǎn)區(qū)均在橘綿粉虱的入侵范圍內(nèi)。 在新入侵地,由于缺少天敵,可能成為柑橘類上的重要害蟲。
據(jù)報道,蚜小蜂Cales noacki Howard 在歐洲及土爾其均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Katsoyannos et al.,1997; Ulusoy et al.,2003)。 在引入寄生蜂時,應(yīng)注意近緣種的問題,尤其是Cales rosei Mottern(Mottern & Heraty,2014)。 經(jīng)調(diào)查,粉虱座殼孢Aschersonia aleyrodis (Webber) 的寄生率較高(也可寄生雙鉤巢粉虱),個別葉片約1/3 的橘綿粉虱已被寄生。 未發(fā)現(xiàn)其他天敵。 此外,葉片上有黑頭酸臭蟻Tapinoma melanocephalum Fabricius 訪問,因此葉片上遺留的蜜露量不大。 而在室內(nèi)沒有螞蟻的訪問,大量蜜露展現(xiàn)在葉片上。 對橘綿粉虱在海南的分布及寄主等情況還需開展全面調(diào)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