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珍
9月開學季,孫子就讀的小學召開家長會,了解學生假期在家表現(xiàn)情況,并對新學期的工作予以安排。微信群里老師明確要求學生父母必須親自參加。言下之意:婉拒爺爺奶奶等“隔代家長”。
家長會婉拒“隔代家長”,據(jù)說理由是:學校針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出的意見和要求,老人們不能及時反饋給孩子的父母,在學生的課業(yè)輔導方面,老人們也幫不上什么忙,讓家長會的意義大打折扣。此話雖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祖輩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在不少地方占了半數(shù)。有調(diào)查資料顯示,中國有一半孩子是跟著老人長大的,而在農(nóng)村,由于許多中青年人外出務工,由祖輩養(yǎng)育、教育“留守兒童”的現(xiàn)象相當普遍。這種“隔代教育”模式有利有弊。好處在于:一是祖輩家長有愛心,祖輩家長不再有工作壓力和生活的牽絆,有耐心去照顧、陪伴、教育下一代,極易與孫輩建立融洽的感情;二是祖輩家長有經(jīng)驗,在飲食起居、生活照料方面做得較好;三是有利于解除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四是可以緩解老年人的孤寂感。
但是,隔代教育亦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是一些老人溺愛孫輩,對孩子有求必應,處處特殊照顧、百依百順;對孩子的安全、健康過于擔憂,生活上百般照顧,不自覺地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情;以情感代替理智判斷孩子的無理行為,生怕孩子受委屈、不愉快。二是容易引發(fā)家庭矛盾,導致親子隔閡。一些孩子從小就跟祖輩生活在一起,習慣了接受祖輩的袒護與遷就,也可能養(yǎng)成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慣,當父母去扭轉(zhuǎn)孩子的這些問題行為時,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極容易出現(xiàn)對立情緒。祖輩和父輩之間就很容易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產(chǎn)生家庭矛盾。如果祖輩再出面阻撓父輩“教訓”孫輩,這種矛盾就會進一步激發(fā)。三是抱持老觀念不放,阻礙孩子個性發(fā)展。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后,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采取過于傳統(tǒng)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么,他們落后的教育模式就會影響孩子接受新知識的速度,甚至會在無意識間傳遞給孩子一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約束孩子的思維,妨礙孩子個性發(fā)展。
家長會婉拒“隔代家長”給人們警示:新型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的配合,老人既不越位,也不作擺設(shè)。科學的育兒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就要注重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xiàn)代科學知識撫養(yǎng)、教育孩子。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其學習文化課,還應讓孩子接受科學教育,快樂、健康地成長。而作為年輕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更不能缺位,應盡可能地擠出時間、創(chuàng)造機會,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
家長會婉拒“隔代家長”是構(gòu)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的一種嘗試,不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