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清
埃及首都開羅約有2500萬人口,這個非洲大陸最大的城市,交通擁堵現象一年比一年嚴重。為消除首都地區(qū)的人口壓力和交通混亂狀況,政府提出了將行政機關移至沙漠地區(qū)的計劃,并于2015年開始了新行政首都的建設。僅從外觀上看,位于開羅以東45公里的新行政首府的規(guī)模就令人為之震撼,可以說,那簡直是一項超越古埃及金字塔的大規(guī)模城市建設。
據埃及官方人士稱,按照面積約達700平方公里、可容納700萬人口的新行政首都建設計劃,到2019年底,總統(tǒng)府、國會和中央省廳將開始搬遷,預計2022年可以完成整個搬遷計劃。同時,新行政首都還將建造超過600個醫(yī)院和教育設施、1000多個宗教設施、總計40000個客房的酒店,以及面積相當于紐約中央公園兩倍大的公園和一座非洲最高的建筑。目前,雖然開羅仍在發(fā)揮行政功能,但政府機關、企業(yè)和大使館等已經移到了新行政首都,而且機場和主干道路也已經修好,新首都可以說已經成為煥然一新的“啟動中心”。
在驅車離開開羅進入沙漠地帶后,左右兩邊突然出現了巨大建筑物,一側是清真寺,一側是教堂。據稱,2019年1月開放的清真寺是非洲最大規(guī)模的。在已經修建好的道路兩側,筑好鋼筋的建筑鱗次櫛比,工人們正忙著搬運建材。埃及政府研究機構的一位研究員透露,他所在機構的一些部門已經進駐到新首都辦公。另外,埃及政府還準備將新首都打造成國內首個“無銀行卡”城市。
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經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賜物”。世界歷史課本中也提到,是尼羅河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但是,當你來到現代的尼羅河畔,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如今的尼羅河畔,由于深受鹽堿之害,幾乎沒有任何植物可以生長,更別說農業(yè)灌溉用水。在距離開羅驅車4個多小時、位于尼羅河最下游的卡費爾謝克縣,一條人工運河的終點,被挖起并堆積的泥土表面有一層厚厚的白色物質覆蓋著——那就是鹽。該縣所在地域常年干旱,幾乎沒有降雨。由于農業(yè)用水和地下水含有鹽分,灌溉農地表面后水分蒸發(fā)很快,留下的就是鹽。而且,因地處尼羅河畔下游,水量不足,種植農作物的水需要反復利用,繼而使土壤所含鹽分更高。在小麥和玉米地的兩側,堆積著可以看見鹽的土壤。據埃及農業(yè)和土地開發(fā)部灌溉與排水專家哈?!ぐ⒉嫉屡粱Q,這些土壤因含有很高的鹽分,很快就會碎掉。而沿著運河盡頭北上,土壤鹽分則更高。由于無法適用于種植農作物,一些地區(qū)的土地已經變成了養(yǎng)魚場。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當地人說,這主要是受19世紀建造的堰塞湖和1970年建造的阿斯旺水壩的影響。以前,尼羅河畔由于定期發(fā)生洪水,當地人利用洪水進行傳統(tǒng)灌溉,河流三角洲地帶的土壤也非常肥沃。水壩建成之后,尼羅河畔不再出現洪水,加之水力發(fā)電,使得土壤逐漸貧瘠,農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來種植農作物。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依靠尼羅河流域的土地創(chuàng)造了悠久歷史。但如今人口增加和水不足的狀況,令這個文明古國的土地漸漸出現疲態(tài)。埃及政府智庫、阿哈拉姆政治和戰(zhàn)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阿瑪尼·塔費爾嘆息說,尼羅河流域的三角洲在過去5000多年來一直養(yǎng)育著所有埃及人,但如今她已經盡顯疲憊。一直以來,埃及人集中在只占國土約4%的尼羅河沿岸土地上,依靠尼羅河生活。盡管埃及土地中大部分為沙漠土,但尼羅河畔卻是裂紋黏土,因此在尼羅河三角洲一帶的大部分農民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饋贈,他們用水泵引水灌溉農作物,生活無憂。然而,隨著人口激增(2019年埃及人口預計將突破1億),水量卻稀少,土壤鹽堿化在不斷加速。同為四大文明之一的兩河流域,曾經肥沃的土壤也因人口增加、森林過度采伐而遭到侵蝕并鹽堿化。
目前,埃及政府正竭力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土壤鹽堿化。不再一味地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開發(fā)土地,而是逐步向沙漠擴展。在距開羅東北約60公里的沙漠地帶,一片面積巨大的農地正在利用滴水灌溉種植土豆和小麥。在過去的50多年里,新開墾出約60萬公頃沙漠土壤。此外,埃及政府還計劃在西奈半島和阿斯旺上游開發(fā)49萬公頃的沙漠土壤。
新開發(fā)的土地,需要農民去種植、耕作并且移居繁衍。不僅埃及,鄰國蘇丹和埃塞俄比亞也在想辦法確保農業(yè)用地。
黑土被譽為“土地之王”。黑土土壤中養(yǎng)分豐富且均衡,是一種非常適合種植農作物的土壤。
在被稱作“歐洲面包搖籃”的烏克蘭,近六成的土壤為黑土。有傳說稱“二戰(zhàn)”中,納粹德國曾用卡車特意從烏克蘭運黑土回國。在東部城市哈爾科夫驅車1小時的丘陵地區(qū),廣泛分布著黝黑的土壤,烏克蘭國立科學中心土壤科學和農藝化學研究所在那里建有實驗田。該研究所研究人員解釋說,黑土層厚達1米左右;由于枯草等被微生物分解后的腐殖物殘留于地表層,使得黑土養(yǎng)分充足。哈爾科夫丘陵地區(qū)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少有的盛產小麥、玉米和向日葵的地方。
黑土的形成與天氣有很大關系。烏克蘭全年降雨稀少,而草原面積比森林多,草葉、樹葉秋天枯萎后,冬天被積雪覆蓋,逐漸分解成為土壤養(yǎng)分。雖然表面為黑土,但黑土層之下的土壤卻是約1萬年前巖石風化而成的黃土,這些黃土富含鈣等礦物質,為黑土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世界上公認最肥沃的黑土,現如今也開始出現“疲憊”狀況。農民將肥沃的黑土改造為農田,卻不注重保持土壤的肥沃。研究人員指著實驗田說,這里也正受到侵蝕。在實驗田里,隨處可見數十公分寬的小溝渠。由于農田建在傾斜的丘陵上,如果不妥善管理,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另外,大風也會侵蝕黑土表層。雖然烏克蘭為此在農田四周栽種樹木以保護土壤,但由于管理不善,許多樹木都因為根系不牢而倒塌,導致黑土受到嚴重影響。另外,侵蝕和過度使用化肥也導致黑土的質量逐漸退化。據該研究所所長斯瓦托斯拉夫·巴留克稱,烏克蘭三分之一的耕地正受到風和水的侵蝕;而在沒有妥善管理的情況下連續(xù)種植農作物,也使得黑土土壤養(yǎng)分不斷減少。最近的估算稱,土壤退化導致每年谷物減產8000萬~9000萬噸。加之烏克蘭東部戰(zhàn)火不斷,炮彈煙塵對黑土的污染也格外嚴重。必須阻止土壤退化現象,為此烏克蘭正在建立土壤監(jiān)視系統(tǒng)。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近郊,農地荒蕪現象更為嚴重。大面積的黑土表面已經顯露白色,變成了材料堆放場。不過,這種土壤退化的狀況尚未引起當地農民的重視與憂慮,人們也沒有預見未來世界性糧食危機的可怕后果,承擔起土壤保護的責任。烏克蘭2018年召開的專家會議稱,農戶、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yè)等所有相關人員和單位持有同樣危機意識很重要。一些企業(yè)已經開始實施提高土地生產效率的舉措。在距基輔西南約100公里建立的“KOLOS”基地,一家農業(yè)企業(yè)積極使用有機肥等種植了4000公頃玉米,同時還種植果樹、飼養(yǎng)家畜。該企業(yè)將500頭奶牛排出的糞便加工成有機肥,希望將利用有機肥生產的農產品銷往歐洲各地。
國土的60%為沙漠的以色列提出了成為“沙漠開拓之國”的目標,希望通過最先進的技術來實現“沙漠農業(yè)”夢想。
從特拉維夫驅車4個多小時來到與約旦接壤、地處沙漠地帶的阿拉巴谷,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大片樹林。這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土壤專家艾倫·索羅伊創(chuàng)辦的集團農場種下的數千棵棗樹。索羅伊40年前移居此地,今年已經66歲。他最初來時,這里可以說是寸草不生,近50名研究人員在此反復進行多種植物培育實驗,最后成功種植了棗樹和其他果蔬。如今,在這個面積為80公頃的農場里,種植有橄欖、甜瓜和蔬菜等,塑料大棚中還種植了耐旱作物,而且原產于摩洛哥的堅果樹上也長滿了果實。目前,這里居住著200多名研究人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傳授干旱農業(yè)種植技術。
農場采用點滴灌溉種植棗樹和堅果樹。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教授西蒙·拉夫米列維奇說,在沙漠中,植物面臨高鹽、高溫、缺水和氮不足四大困難。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任何植物都可以在沙漠種植。點滴灌溉技術打破了土壤的限制,使沙漠農業(yè)遍及世界。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戴維·本古里安曾說過,以色列的未來在沙漠上,并將農業(yè)重點置于“在沙漠中開花”。以色列耕地面積只占國土的24%,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qū),沙漠面積占60%,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qū)。以色列政府一直未放棄將南部沙漠變成農田的想法,并在那里實施了“無土農作物”栽培項目,即利用點滴灌溉技術種植生菜、香菜、紫蘇和西芹等蔬菜。但是,點滴灌溉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難以在沙漠地區(qū)實現農作物的大面積種植,尤其是谷物種植。雖然以色列的糧食自給率超過八成,但小麥和肉類卻要依賴進口。可以說,充足的耕地對于以色列人來說不啻為一種奢求。
一般人都會認為,巨樹高聳的熱帶雨林一定有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壤。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在熱帶雨林中的土壤,只有表面數公分保有養(yǎng)分。
印尼婆羅洲島東部丘陵地區(qū),雖然有眾多高達數十米的樹木,但樹下的土壤卻很貧瘠。這個島上的泥土多是“強風化紅黃土”,隨著風化的加劇,這些土壤變成了酸性,而且缺乏養(yǎng)分。在熱帶森林中,樹木落葉等有機物集中在地表,這些落葉雖然為土壤提供了養(yǎng)分,但實際上它們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非常之快,這與在高溫高濕的夏季食物容易腐爛是一個道理。因此,土壤中難以殘留多少養(yǎng)分。加之大量的雨水,土壤的養(yǎng)分流失得更快。這種土壤雖然可以使樹木勉強生存,但卻難以用來種植農作物。即使將樹林燒成灰來種植農作物,養(yǎng)分的使用年限也只有幾年,之后農作物又將收成甚微。
熱帶雨林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復原。20世紀80—90年代,婆羅洲島森林火災頻發(fā),許多原生林被燒毀。原本以為可以用這些林地來種植農作物,但因土壤養(yǎng)分不足而告吹。因此,許多被焚林地閑置至荒蕪。另外,由于薄薄的土壤下面蘊藏有豐富的煤炭,因此當地人寧愿挖煤來獲取大得多的利潤,也不愿勉為其難地在貧瘠的土地上種莊稼。如此惡性循環(huán)也導致當地土壤狀況更加糟糕。據在露天煤礦附近水池里取樣檢測的結果顯示,水的PH值接近0,這種強酸土壤環(huán)境幾乎無法種植任何植物。雖然印尼政府規(guī)定煤炭企業(yè)要將挖掘出來的含硫泥土掩埋,以期恢復土壤表層的養(yǎng)分,但實際情況卻并不樂觀,許多泥土都未得到妥善處置而暴露在空氣中,并不斷產生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