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內容摘要:林芙美子是橫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的女作家,活躍于昭和時期,一生經歷坎坷顛沛流離,當過女仆、下層工人以及店員等,飽嘗了社會的艱辛,然而這些閱歷也成為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一手材料。1928年以發(fā)表長篇小說《放浪記》嶄露頭角。1948年憑《晚菊》獲得第三屆女流文學獎,標志其小說寫作手法的成熟。本文試通過分析林芙美子《晚菊》中女主阿欣的刻畫探究其文學作品中的女性意識的崛起。
關鍵詞:顛沛流離 女流文學 女性意識
林芙美子因幼年隨繼父四處流浪的記憶使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與其他的女性作家大不相同。而且,林芙美子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自己的流浪生活,因此日本文學評論界將她稱之為流浪小說的代表作家。在飽嘗社會黑暗和辛酸以及愛情婚姻不幸的她總是能以獨特的女性視角,展現女性特有的感覺,細膩地描繪女性的內心世界。
縱觀林芙美子的女性文學特點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其筆下的女性大多是男權社會下女性話語缺失以及父權社會家父長體制下社會底層女性命運的悲慘和生活的辛酸,這與其現實生活中的漂泊不定和貧困是分不開的;其二,多描繪女性為爭取自身的權益和話語權不斷抗爭,他們獨立自主,不依附于男人,打破了傳統(tǒng)“家制度”的束縛,渴望用自身的力量沖破藩籬獲得自由。
正如前人所提到的那樣,“從女性主體角度來說,女性意識可以理解為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確定自身本質、生命意義及其在社會中的意義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二是從女性立場出發(fā)審視外部外部世界,并對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闭嬲呐砸庾R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得思想得以解放,而處于邊緣位置女性在這種思潮下,更加強調自己的生存體驗以及感受,在當下社會文化語境認同下向世人展示女性特有的審美意識和精神世界。而筆者認為無論是女性意識或女權主義的發(fā)源國亦或是受到這種思潮影響的亞歐非國家,其女性意識的發(fā)展一定會在其原理的基礎上形成各自國家本土化的女性意識。
《晚菊》的社會背景設定在戰(zhàn)后,女主阿欣是一位年輕時就墮人紅塵以賣笑為生的藝伎。現如今她已經56歲了,但依然風韻猶存,高貴優(yōu)雅。因為年輕時積累了點兒財富,所以即使不出去工作也能維持體面的生活。一天,昔時的情人田部打來電話要與阿欣見面。田部是阿欣在茶館相識的大學生,比她小20多歲,二戰(zhàn)爆發(fā)后,田部不得不前往緬甸參軍。戰(zhàn)后,田部歸來聯(lián)系了昔日相好的阿欣,這使阿欣十分驚喜,沐浴更衣、精心打扮幻想著與其重溫舊夢以解寂寞之苦。歸來的田部褪去了往日的少年英姿,昔日的風光也消失殆盡。而且,張口就向阿欣借四十萬,阿欣看透了他來的真正目的,暗自神傷,徹底失望,并油然而生一種鄙視心理。從整個的故事結構來看,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探究其女性意識的崛起。
一.《晚菊》中生命意識的書寫
生命意識,是女性意識的基礎。女性生命意識特質在于,作為人類存在的一個性別群體,她首先具有人的生存權利。由于她異于男性的生理機能以及她在男性中心文化社會的邊緣地位,使其對自我的生存方式、生存狀態(tài)、生存目的的思索更具有特殊文化內涵。文章中的阿欣自記事兒以來就知道自己沒有親人,5歲時被相澤夫婦收養(yǎng),養(yǎng)父在阿欣上學的時候去大連做生意,之后便音信全無,頗有經商頭腦的養(yǎng)母靠著做點小生意賺了點錢卻嗜酒成性結識了一個賭徒而家徒四壁,19歲的阿欣被那個男人侵犯之后,離家出走,后來干脆做了藝伎來維持生活。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那個男權時代里,一個女性的悲哀和不幸。一個正值青春年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向往的少女被一個無恥男性侮辱的時候,她仿徨無措不知去何處討公道,只能接受殘酷的事實。然而她并沒有繼續(xù)待在養(yǎng)母家忍氣吞聲去接受一切隨之而來的厄運,而是選擇離家出走。在這樣一個男性中心文化社會的邊緣位置的女性為了生存雖然淪為藝伎,但這充分體現了其自主獨立,為生存不依附于男人的女性意識。而且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戰(zhàn)爭時期,她顯示了不輸于男人的經濟頭腦。她不會像愚蠢的農夫那樣把錢都在家里,而是利用戰(zhàn)爭時期空襲頻繁以底價買下了一棟房子,經過一定的經濟能力搞起了“房地產”和“貸款”的生意。阿欣作為戰(zhàn)爭時期的一名藝伎,她的經歷是坎坷的,雖然地位低下但是她憑借著自己的生存意識在那個年代里寧靜地生活著體現了她的與眾不同。
二.《晚菊》中自審意識的體現
自審意識是女性意識的條件。自審意識是在女性自我意識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以理性思辨為特征的女性意識形態(tài)?!芭艘矔云?,通常這種情況發(fā)生在他們否定自身作為自由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主體潛能,而去接受他者或是客體角色的時候。”這種自欺性在某種程度上湮沒了女性的主體性,在女性的精神層面上造成損耗。在兩性關系中,女性長期的從屬地位,易于使女性產生對男性的依附心理、諂媚心理、順從心里,這也是不利于女性自由發(fā)展的心理因素。阿欣在接到田部來信時心中一顫,不僅回憶起兩人當年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還對當年那個風度翩翩的英俊美少年產生幻想,渴望與之再次墜人愛河。從這可以看出阿欣將一個空虛寂寞的女人為得到男人愛憐而不惜自欺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了迎接昔日愛人的來臨并得到他的垂憐,她經歷了多層工序來修飾自己年老色衰的容顏,臉頰幾乎被按得失去知覺。“要顯得比上一次分別是年輕一些才行。若是讓他感覺我老了,那可就失敗了?!薄鞍⑿涝谀贻p的時節(jié),全身充滿了金錢的欲望,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特別是飽經殘酷戰(zhàn)爭的憂患之后,如今她感到沒有男人的生活是空虛沒有依靠的?!闭绮ǚ薜乃f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究其根本可以看出,其實我們不知道女人原原本本是什么樣子的,只不過我們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長成了男人所希望的樣子。為了迎合男人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裝飾自己,使自身漸漸退到從屬地位,喪失了本真的自我??墒窍胂罂偸敲篮玫模F實卻是殘酷的。當得知田部此次前來的目的是為了借錢而來,昔日青春洋溢的臉龐已被戰(zhàn)爭摧殘逝去,并一再借錢,這時阿欣內心無比失望,一切美好幻想瞬間破滅,她不再相信眼前這個男人,心灰意冷。最后,順手將田部年輕時的照片輕輕扔到燒得很旺的藍火苗上,斬斷了僅剩的卑微的情絲。
三.《晚菊》中審美意識的體驗
審美意識是女性意識的提升。審美意識是人類意識中居于較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其發(fā)展程度也是文明進步水準的標識。女性曾經被排斥在歷史的大門之外,同樣被排斥在藝術的殿堂之外。但是二戰(zhàn)結束后,西方的女權主義思潮與自由民主運動漸漸傳人日本,林芙美子在此思潮的影響下,其筆下的阿欣雖年老色衰但卻是具有現代女性的美麗大方、高雅知性之美。她不喜歡五十開外還要戴著項鏈,穿著花格裙子,上面還要再穿一個罩衫,頭戴寬檐帽來遮蓋皺紋;她不喜歡像妓女一樣在和服的領口露出紅色的內襯。她喜歡穿和服,在白色的絲巾領上罩一件藍色的夾袍,然后再系上一條淡雅的博多腰帶。她喜歡淡素的內衣,從不染指甲,而且每次與男人相會時,她總是按照藝伎界的規(guī)矩,刷好牙,清除酒氣,因為她不想像落魄的老嫗一樣,她是一個女人。即使世道再亂,她的衣柜依然漂亮,考究的長火盆、繁茂得薔薇花下將田部眼前的50多歲的女人映的更加富有女人味,甚至美過田部25歲為生活奔波的妻子。由于戰(zhàn)爭的摧殘,所有人變了模樣,但阿欣依然如當初一樣美,貌似她生活在與世隔絕的仙境。而在阿欣看來男人就像一件藝術品,顛覆了女人自始至終都是男人的附庸的角色。林芙美子筆下的阿欣不僅在審美方面有獨特的理解力和感知力,更賦予了她無比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與戰(zhàn)爭年代別樣的超前意識和獨特人格。
二戰(zhàn)后由于民主運動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日本近代以來女性思潮的深入,一批女性作家深受其影響創(chuàng)作了大量女性題材的作品,其人物形象鮮明、各具特色,展現了思想解放下、文明進步背景下女性意識的崛起。正如林廣澤老師在其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樣,女性意識在理論趨勢和審美意識上,都必須擺脫自身的狹隘性與封閉性,力求做到“反映關于婦女身體,語言和靈魂觀念”等方面著手,同時也要做到把他們放進他們生存的社會關系中去理解,從而開啟一扇女人通向現實世界的窗口。
綜上所述,從林芙美子的文學作品上來看,她是一個極具女性意識和女性關懷的作家,由于其細膩的表達手法、對女性獨特的內心感知力以及深入地心理刻畫創(chuàng)造了多個獨特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而在《野菊》這部小說中更是鮮明地刻畫了一個藝伎在戰(zhàn)亂下,飽受欺凌卻又風光崛起;遭遇危機卻能絕處逢生;面臨昔日情人的虛偽無情崩潰無奈,極受打擊卻又能果斷斬斷情絲的新時代女性特征。本文試從三個方面來解析女性意識的獨有特征,通過對女性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后,沒有以男女性差的方式來突出文本,而是以女主人公阿欣在戰(zhàn)爭年代處事不驚、高貴優(yōu)雅且獨立經濟能力等形象方面著手,來突顯作者文學作品中女性意識崛起。
參考文獻
[1]喬以鋼.多彩的旋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2]水田宗子.日本現代女性文學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3]劉釗.女性意識與女性文學批評[J].2004(06)
[4]楊本明.林芙美子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芻議[J].臨沂大學學報2013(02)
[5]【美】約瑟芬.多諾萬.女權主義的知識分子傳統(tǒng)[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6]劉春英.日本女性文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7]「日本現代文學全集45——岡本かの子.林芙美子.宇野千代集」,筑摩害房1954年版,第418頁.
[8]林廣澤.試論“女性意識”和女權主義文學批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