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雯
[摘 要]弗朗茨· 李斯特(匈牙利語:Liszt Ferenc, 德語: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7歲便開啟了他長達68年的傳奇一生,是十九世紀(jì)享譽歐洲的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82首藝術(shù)歌曲,包括57首德語歌曲,11首法語歌曲,1首英語歌曲,剩余為匈牙利語及意大利語歌曲。
[關(guān)鍵詞] 弗朗茨· 李斯特;Die Loreley羅蕾萊;藝術(shù)歌曲;演唱分析
[中圖分類號]J65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1-0073-02
李斯特的藝術(shù)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演奏與創(chuàng)作。 在演奏上,瓦爾特·泰娜絲描述道:“演奏剛一開始,我就被他在精神上和技術(shù)上克服音樂難度的本領(lǐng)、演奏的力量、內(nèi)容的豐富和驚人的才華迷住。我深深感動,只覺得想哭。他的演奏對我已不僅是一種音樂,而是生活本身,是一位擁有一切和內(nèi)心火熱的天才所經(jīng)歷的生活和思想。”[1]而薩菲則說:“匈牙利音樂大師在演奏中不受規(guī)律、格式和結(jié)構(gòu)的約束,因為他正在以一個獨立國王的膽識和權(quán)威創(chuàng)造著規(guī)律、格式和結(jié)構(gòu)?!盵2]以此來形容李斯特創(chuàng)作的特點,再恰當(dāng)不過,他創(chuàng)作的不管是鋼琴作品,或是聲樂作品,總是獨具匠心,伴隨著具有挑戰(zhàn)性的技巧、寬廣的音域、強烈的對比和豐富的色調(diào)。
李斯特的第一首藝術(shù)歌曲創(chuàng)作于1839年,題為“Angiolin dal biondo crin”。詩人海涅、歌德、席勒、雨果、烏蘭德以及“匈牙利家鄉(xiāng)多波爾楊的一些面孔已經(jīng)模糊不清的吉卜賽人”[3]都是他創(chuàng)作歌曲的靈感。當(dāng)時的評論家是這樣評價他的藝術(shù)歌曲的:“盡管他在認(rèn)真研究舒伯特從俾麥爾家庭音樂中發(fā)展出來的歌曲,深入了解門德爾松和舒曼詩歌的結(jié)合,但是他仍然獨具一格?!盵4]他沒有改變音樂體裁,但他把舒曼、舒伯特及門德爾松始創(chuàng)的“音樂語言”推向了高峰。
有意思的是,李斯特他并不會把已經(jīng)完成的作品看作是一個最終的作品,總是喜歡重新修改它,他也沒有對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的共存感到不舒服,因為他經(jīng)常在他的樂譜中加入ossia(或者),并且在他修改了作品之后,沒有放棄或壓制早期版本的作品。比如這首“羅蕾萊”,1841年創(chuàng)作的第一版是為聲樂和鋼琴而作,1856—1860年間修改的第二版是為次女高或男高音和鋼琴而作,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羅蕾萊會有兩個版本。以下為第二版做演唱分析。
“羅蕾萊”是1841年李斯特在德國一個叫諾南維爾斯的島上度假時而創(chuàng),歌詞來自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講述德國萊茵河邊發(fā)生的許多超自然力量的故事,而少女羅蕾萊便是這超自然力量的制造者(這個名字在歐洲也是一種美麗和欺騙的形象),她常出現(xiàn)在萊茵河邊山崖上,借著傍晚迷人的夕陽照在自己金色的長發(fā)、婀娜的身姿上,和著美妙絕倫的歌聲誘惑經(jīng)過的船夫劃到最湍急的水流中央,使之覆舟遇難。
這是一部具有不同尋常結(jié)構(gòu)的聲樂作品,演唱音區(qū)在兩個八度之間(小字組bB至小字二組bB),歌唱者自始至終都是講述者,根據(jù)歌詞,全曲劃分為五個部分:
一、我不知道,是什么緣故,我是如此悲傷;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我總是念念不忘。
二、空氣涼爽,暮色蒼茫,萊茵河靜靜流淌;那河畔有座高山,在晚霞中閃光。
三、有一位最美麗的女郎,坐在那巖石上,她梳著金黃的頭發(fā),那首飾閃著光;她一面用金梳梳妝,一面在歌唱,這歌聲是多么迷人,使人心神蕩漾。
四、那歌聲打動了船夫,他感到狂想的痛苦;他看不見水里的暗礁,卻仰望高處!我知道,到最后,那船夫和小船都葬身波浪。
五、這都是那羅蕾萊,用她的歌聲造成的災(zāi)難;這都是那羅蕾萊,用她的歌聲造成的災(zāi)難。[5]
第一部分
歌曲前奏以G大調(diào)、3/4拍,且不要太緩慢的速度拉開序幕,鋼琴左手聲部以減七和弦的分解方式進行下行,而右手則是以半音的柱式和弦方式進行上行,全然營造出了疑問、神秘的氣氛,很自然、貼切地把第一句歌詞引領(lǐng)出來:“ Ich Weiss nicht, was solls bedeuten, das ich so traurig, so traurig bin[6](我不知道,是什么緣故,我是如此悲傷)?!钡?小節(jié)轉(zhuǎn)換成4/4拍,表情記號“gesprochen就像說話”,那么就跟隨李斯特給我們的提示,全句演唱得像對朋友敘述故事一般。接著鋼琴部分以半音伴著停頓的創(chuàng)作手法刻畫敘述者迷惑不解的心情,并唱道:“Ein Mrchen aus alten Zeiten, das ko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我總是念念不忘)。”這句演唱的時候須注意幾個詞的重、輕音讀法,如Mrchen, Mr是重讀音,chen要輕讀;alten、al要重讀,ten要輕讀(即便ten在高音上,但也須弱唱);Zeiten、Zei是重讀音,ten輕讀(這里注明一點:須重讀/唱的音,可參考上面歌詞原文畫橫線的音節(jié),包括文章后面段落也如此)。das ko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 這句作先漸強后減弱處理,此反復(fù)句要處理成漸慢并且漸弱來表達念念不忘的思緒,以結(jié)束這第一部分的敘述。
第二部分
開始運用了鋼琴的三連音的表達方式,描述萊茵河微波漣漪的景致,接著歌詞中唱道:“DieLuft ist kühl,und es dunkelt,und ruhig, ruhig fliesst der Rhein(空氣涼爽,暮色蒼茫,萊茵河靜靜流淌)。”歌者要帶著清晰的咬字、弱聲連貫地演唱,在詞Luft 、kühl中強調(diào)輔音,發(fā)雙f、雙k(就像發(fā)成Lufft、kkühl一樣),在音色上表現(xiàn)kühl的冷色色彩,und與es兩個字之間要唱得連貫,但要注意詞不能連讀,在dunkelt詞上帶點深、暗的音色,kelt的B音時值不能拖延,und ruhig則在ru上強調(diào),ruhig fliesst der Rhein這句要唱得非常連貫,把安靜、美麗的湖面展現(xiàn)出來,在Rhein這個詞上要強調(diào)n的結(jié)尾。接著要有空間感地唱出萊茵河畔的高山:“der Gipfel des Bergesfunkelt,im Abendsonnenschein,im Abendsonnenschein(那河畔有座高山,在晚霞中閃光,在晚霞中閃光)?!蓖希殢娬{(diào)的音,可參考上面歌詞原文中畫橫線的音節(jié),其中Berges的s唱得稍長。im Abendsonnenschein這句以中強的音量、溫暖的音色開始,極連貫地唱出漸強、漸弱和漸慢的處理,注意這句每個帶輔音n結(jié)尾的詞。
第三部分
李斯特用“sotto voce 輕聲唱”提示我們娓娓唱出羅蕾萊迷人的形象:“Dieschnste Jungfrau sitzet dort oben wunderbar(有一位最美麗的女郎,坐在那巖石上)?!边@里唱schnste 時,把sch []的輔音強調(diào),發(fā)成雙[],sitzet這個詞在sit上重讀,zet 輕讀,所以在演唱sitzet時,音高Fa要輕收。dort oben wunderbar 這句要把wunderbar的氣質(zhì)表現(xiàn)出來 ,且在wun上柔和地重讀(可參考上面歌詞原文中畫橫線的音節(jié))?!癐hr goldnes Geschmeide blitzet(那首飾閃著光)”這句唱得連貫的同時做一個漸強,但是最后的F音不是強音結(jié)尾,“sie kmmt ihr goldnes Haar(她梳著金黃的頭發(fā))”以強能力的氣息控制處理成poco rall(一點點慢下來),展現(xiàn)出女郎梳著金發(fā)的優(yōu)雅畫面?!癝ie kmmt e smit goldnem Kamme, und singt ein Lied dabei(她一面用金梳梳妝,一面在歌唱)”這句依舊保持甜美的歌唱,kamme這個詞要唱得柔和,接著要強調(diào)Lied這個詞?!癲as hat eine wundersame,gewaltge Melodei(這歌聲是多么迷人,使人心神蕩漾)”這句到same這兩個音節(jié)時,有加速的預(yù)示,然而真正加速是在gewaltge Melodei,往前追趕并且漸強。
第四部分
這是一個精彩的、緊張的部分,延續(xù)之前追趕、夸張的情緒至此變得Allegroagitato molto(很激動),鋼琴以ff的力度左右手反向進行,預(yù)示著危險的到來,又以mf的力度在相同音高上快速彈奏著三連音,烘托緊張的氣氛?!癉en Schiffer im kleine Schiffe ergreift es mit wildem Weh, er schaut nicht die Felsenriffe, er schaut nur hinauf, hinauf in die Hh! (那歌聲打動了船夫,他感到狂想的痛苦;他看不見水里的暗礁,卻仰望高處! )”前面兩句的結(jié)尾要收得干凈,四句詞要一句比一句緊湊和漸強,把音樂推向高潮,這四句中,強調(diào)的詞或音節(jié)有:schi、greift、wil、Fel、ri、schaut和Hh(可參考上面歌詞原文中畫的橫線)。緊接著鋼琴伴奏部分快速的三連音和顫音就像是描述波濤洶涌的河水,為歌唱者提供了很好的敘述背景:“Ich glaube, die Wellen verschlingen am Ende schiffer und Kahn(我知道,到最后,那船夫和小船都葬身波浪)?!表殢娬{(diào)的是:忘掉演唱技巧,要帶著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與心情去敘述、說話。
第五部分
這是一個用很大的反復(fù)來彌補主題的一個部分,當(dāng)鋼琴急促的三連音結(jié)束后,4小節(jié)的連續(xù)爬音,這樣的創(chuàng)作銜接就像是漁夫被卷入海底后河面又恢復(fù)了往日平靜的景象,然后敘述者總結(jié)說:“Und das hat mit ihrem singen die Loreley, die Loreley getan(這都是那羅蕾萊,用她的歌聲造成的災(zāi)難)。”旋律與全曲最開始的喧敘部分(Ich wei nicht…)相吻合,歌詞道出了讓自己念念不忘的故事的原因,然后再用9/8(3/4)拍子和“Molto quieto很安靜地”的表現(xiàn)方式將歌詞重復(fù),以鋼琴與演唱之間對話、呼應(yīng)的手法,極連貫、悠揚的旋律線條結(jié)束全曲。
注釋:
[1][匈]加爾·久爾吉·山道爾.李斯特[M].朱安康,力孝風(fēng),符志良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305—306.
[2][匈]加爾·久爾吉·山道爾.李斯特[M].朱安康,力孝風(fēng),符志良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306.
[3][4][匈]加爾·久爾吉·山道爾.李斯特[M].朱安康,力孝風(fēng),符志良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380.
[5]中央音樂學(xué)院聲樂系.李斯特歌曲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35—44.
[6]Liszt Ferenc Selected Songs 1, Compiled and edited by Füzesséry Tibor, 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Editio Musica Budapest Ltd, Copyright 1999 by Editio Musica Budapest.52—59.
(責(zé)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