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如今,電子管風琴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一個樂隊的演奏過程中不僅有電子管風琴的編配,也有其它傳統(tǒng)樂器的配合,因此為了找到電子管風琴與其它樂器的平衡點,就要對電子管風琴的編配做到更好的掌握。
關(guān)鍵詞:電子管風琴;聲部;編配;方法
一、對電子管風琴編配方法分析
所謂的編配,就是對編曲和樂器搭配的簡稱。因此,在我們討論電子管風琴編配方法的時候,也應(yīng)該從兩部分進行討論。首先,在編曲上對于它的定義還是有很多的。從電子管風琴的角度上出發(fā),所謂的編曲,就是對總譜的改編和對樂曲的改編。因此,我們本文只探討總譜的編配。在整體的演奏中總譜是多個聲部的音樂作品以曲譜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的,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在人聲還是樂器,都按照一定的順序?qū)ζ溥M行分組分行,并有順序的排列在一起。在總譜中以垂直線和小節(jié)線將各個聲部之間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使演奏者能夠一目了然。
所謂的改編,就是將原有的作品通過自己獨自的創(chuàng)作而形成一個新的作品。因此,在本文的討論中,就是要將原有的音樂作品進行改編,通過人為的安排和適當?shù)膭h減使電子管風琴在演奏中更加完美。
對于電子管風琴而言,這種類型的鍵盤演奏是很難通過自身的演奏就將原有的作品呈現(xiàn)出很好還原的。雖然電子管風琴在聲部的層次上已經(jīng)非常多了,但是在這一方面也無法很好地做到。因此,電子管風琴這類演奏樂器其實就是為演奏本身而設(shè)計的。如果在演奏時想要盡量還原原作的表現(xiàn),需要注意的是在演奏的過程中是否符合了標準,是否能夠讓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完整的將樂曲的氛圍和感覺表達出來,從而展現(xiàn)不同的演奏風格。電子管風琴與電子播放器不同,它是一種電子鍵盤,因此,在改變的過程中應(yīng)該有所注意,也應(yīng)該注意到改編的旋律是否完美,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當中是否具有人性化。要將重點放在演奏本身,并不是機械的對于演奏動作的重復(fù)和對總譜的演奏,電子管風琴的演奏者也應(yīng)該與其他的演奏者一起成為一個音樂人,而不僅僅是“工程師”。
譬如,對作品《嘎達梅林》對改編時,首先,在對樂隊總譜分析過后,為了突出電子管風琴的獨特之處,可以將作品中曲式結(jié)構(gòu)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縮減在總譜中的章節(jié)。在演奏者演奏時,為了能夠突出電子管風琴的特點,對于演奏者肢體的編配上,上鍵盤可以負責對主旋律的演奏,而肢體伴奏和和聲配合還有副旋律部分可以在下鍵盤上完成。由于腳鍵盤對于旋律的演奏不是很準確,但是為了提高整個樂曲的難度,可以將一部分旋律分配給腳鍵盤。在對于音色的制作上,要將交響樂隊作為主要參考。為了使樂曲在呈現(xiàn)上顯得更加生動,可以在樂曲的引子部分和尾聲部分都加入自動伴奏。除此之外,在樂曲的演奏中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喜好和對音樂的理解在聲部加入一些打擊樂,將樂曲之間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使曲子感覺更加的飽滿,在聽覺效果上感覺更加強烈。還可以將打擊樂器加入到整個樂曲的演奏中,比如加入現(xiàn)代鼓的演奏等等。
二、弦樂編配過程中要注意對多臺鍵盤合作時的細節(jié)處理
在整個演奏的過程當中,由于多臺琴進行合作,使演奏的選擇性變得多了起來,也讓我們在演奏的過程中那些可利用的內(nèi)容變得多了起來。但是,這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對總譜全盤照搬,當然不一定是。有的部分樂曲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這樣,電子鍵盤不同于其他傳統(tǒng)的樂器,它不是由物理現(xiàn)象而導(dǎo)致的發(fā)音,所以他不能夠像傳統(tǒng)樂器那樣輕易地進行數(shù)量上的增加和疊加。因此,電子樂器對于音響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他更注重音響的清晰度和平衡性,很多人認為宏大的表現(xiàn)“多”就可以實現(xiàn),其實“多”很可能造成十分嘈雜的聲音,因此,對于量的掌握就非常重要。就電子樂器而言,平衡(balance)和聲相(pan)是十分重要的,根據(jù)本文上述的兩個觀點,將其進行結(jié)合再制作,一定會產(chǎn)生非常好的效果。
總譜編配的整體上是需要遵循電子鍵盤的原則的,不能夠以樂隊的思維來對待,應(yīng)該對音樂的效果和表現(xiàn)做到完美。對原作的尊重不等于是將原作再現(xiàn),只有將作曲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及思想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才能稱之為對原作的尊重。在對聲部編配的取舍之間就可以看出編配者的智慧。其次就是“配器”的部分,在配器上電子管風琴通常是通過樂隊的聲音演奏出單行譜或者是一份鋼琴譜,如果在配器時遇到使用弦樂的情況,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根據(jù)音區(qū)和情緒需求合理選擇弦樂器
對于弓弦樂器而言,每一個弓弦樂器都有它自己的音域,同樣的樂器,在不同音域上也有著不一樣的特點。在那些高音或者低音上,如果樂器不能夠達到最好不要使用弓弦樂器,除非這就是你想要的聲音。在對樂器的選擇上要根據(jù)音樂所要表達的情緒所選擇最好的音區(qū),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對于那些情緒激昂的旋律演奏上,高音區(qū)可以運用小提琴,中音區(qū)可以運用大提琴,在低音區(qū)可以使用貝斯。如果想要表達柔軟的部分,就可以選擇運用小提琴來演奏低音部分的高音,適當?shù)倪M行大提琴和中提琴的配合。如果需要表達悲傷的情緒,在中高音區(qū)的選擇上大提琴是非常好的選擇。因此,在弦樂聲部編配上我們要做到物盡其用,對于自己將要使用樂器具體特點的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電子管風琴編配過程中要注意對具體弓法奏法的掌握
弓弦樂器在表現(xiàn)的過程中有很多弓法,電子管風琴并不能夠?qū)⑺械倪@些弓法都展現(xiàn)出來,但是基本的功法還是需要進行適當注意的。譬如連弓,在記譜的時候,就算出現(xiàn)了兩個相同的音也要將它連起來,在演奏時也應(yīng)該盡可能的進行連貫。其次是分弓,在演奏時即使有一串很近的音,彈奏的過程中也要進行斷奏。還有跳弓,對于那些音頭較強音色的選用上,在節(jié)奏的配合上要快速的跳奏。還有撥弦等基本功法,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這些基本的功法在我們的演奏過程中都是不能夠被忽視的細節(jié),否則電子管風琴演奏出來的效果就會給人一種“鋼琴式弦樂”的感覺。
(三)電子管風琴編配過程中要注意對和聲聲部的掌握
一個好的樂隊每當遇到和弦較多的狀況,更多的處理方式是開放式的。只有通過適當?shù)膹椃ǎ拍軌蜃屖鼙娪懈玫捏w驗。很多時候一些演奏者喜歡使用密集的彈法,這會讓受眾有很混亂的感覺,甚至干擾到整個樂隊的旋律。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我們就不應(yīng)該只從和聲出發(fā),要具體考慮到整個樂隊與電子管風琴搭配上的差異,將那些重復(fù)的聲部合重復(fù)的和弦進行省略。總而言之,配器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同樣的作品,根據(jù)不同人的搭配得到不一樣的效果。但是我無論怎樣演奏者都要滿足基本的要求,在具體的聲部層次上要做到整齊不雜亂。具體樂器需要演奏的部分要各司其職,不然會讓整個作品變得十分荒謬。在樂曲編配時,加法固然重要,但是有時在樂器的搭配上進行解法,也可能會出現(xiàn)更好的效果。只有創(chuàng)作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將樂器的音區(qū)進行合理的運用,才能夠為觀眾提供一場完美的視覺和聽覺上的盛宴。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對電子管風琴編配方法的分析入手,總結(jié)出總譜編配時遇到多臺鍵盤合作時的處理方法,希望能夠為日后他人的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龐渤.電子管風琴專業(yè)教育與社會教育相互作用之研究[J].音樂生活,2018,06:62-63.
[2] 張九文.電子管風琴音樂制作中幾個特異性系統(tǒng)信息使用問題[J].音樂生活,2018,05:32-33.
作者簡介:葉新(1970-),男,福建人,研究生學歷,福建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