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
摘 ?要:在人類文化發(fā)展中,聲樂占據(jù)重要的部分,高校聲樂教學有助于學生藝術(shù)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在近年來的發(fā)展過程中,聲樂教學逐漸演化為民族化的美聲唱法教學,然而大部分的高校卻還未意識到這一變化,沒有及時做出教學調(diào)整,導(dǎo)致學生聲樂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對此,本文將以美聲唱法民族化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為題進行簡要探討,并提出相應(yīng)的意見促進高校聲樂教學的開展。
關(guān)鍵詞:美聲唱法;民族化;高校聲樂;教學改革
美聲唱法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它具有獨特的演唱魅力。我國民族聲樂因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也別具風味,美聲唱法和民族聲樂的碰撞融合擁有令人意外的演唱效果。高校聲樂教師在美聲唱法民族化背景下進行聲樂教學不僅能促進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fā)展,還能有效提升學生聲樂演唱的水平。
一、美聲唱法民族化的特征
(一)美聲演唱技巧的民族化
演唱技巧的民族化是美聲唱法民族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美聲唱法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在演唱過程中多以古拉丁語作為演唱發(fā)音的練習,如果以美聲唱法演唱中文歌曲會出現(xiàn)咬字模糊、發(fā)音不清晰的現(xiàn)象,然而美聲唱法在中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已經(jīng)慢慢將漢語融入到美聲發(fā)音練習中去,美聲發(fā)音技巧逐漸被改變。同時,美聲吸氣技巧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變,美聲唱法和民族聲樂唱法的吸氣技巧存在一定差異,在美聲唱法民族化過程中,其吸氣技巧同民族聲樂演唱開始融合,民族聲樂元素在美聲唱法中得到體現(xiàn)。
(二)美聲藝術(shù)表達形式的民族化
其次,美聲藝術(shù)表達形式的民族化也是美聲唱法民族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的藝術(shù)表達形式可以讓歌曲帶來不同的感受,再美聲唱法中多以高亢莊嚴的表達形式進行演唱,而我國民族聲樂則大多是以小調(diào)為主,演唱形式多樣化。在美聲唱法和民族聲樂融合過程中,高亢莊嚴的美聲演唱形式開始向多元化民族聲樂演唱形式改變,表現(xiàn)更具風韻。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美聲唱法未同高校聲樂教學進行兼容
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未同學生聲樂教學進行良好的兼容,高校聲樂教師將美聲唱法和民族聲樂唱法分為兩個不同的部分進行教學,聲樂教學效果達不到美聲唱法民族化背景下的要求,民族化美聲唱法教學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推廣。并且其對高校學生聲樂認知產(chǎn)生重要影響,學生也將美聲唱法和民族聲樂唱法看做兩種不同的部分,在學習過程中不能進行有效融合。
(二)聲樂教學同實際活動聯(lián)系過少
再加上高校聲樂教學同實際活動聯(lián)系過少,學生難以通過實踐活動得到自我表現(xiàn)機會和發(fā)現(xiàn)缺陷的機會,難以在民族化美聲唱法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我。大部分高校普遍采用齊聲唱或輕聲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演唱練習,所呈現(xiàn)的是學生整體的教學效果,而非學生個人教學效果。但在實際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聲樂表演完全展示自我,在表演過程中提升自信心,充分展示出自己美聲唱法中的優(yōu)缺點,從而進行更好的自我提升。
(三)聲樂文化教育的缺乏
此外,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聲樂文化教育的缺乏,從而阻礙學生民族化美聲唱法的學習。因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歌曲歌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生要想達到理想的演唱效果,就要對聲樂歌曲背后的文化環(huán)境、文化故事等進行了解,通過對歌曲背后含義和故事的解讀演唱歌曲,保持聲樂歌曲原生態(tài)元素。而高校聲樂文化教育的缺乏卻讓學生難以掌握民族化聲樂的內(nèi)涵,影響民族化美聲唱法的學習。
三、如何在美聲唱法民族化背景下進行高校聲樂教學
(一)促進美聲唱法和高校聲樂教學的兼容
高校要想在美聲唱法民族化背景下有效進行聲樂教學,在校內(nèi)推廣民族化美聲唱法,提升學生聲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首先要促進美聲唱法和聲樂教學的兼容,讓聲樂教師和學生意識到美聲唱法和民族聲樂不是兩個不同的部分,提升聲樂教師和學生的文化融合能力。并強調(diào)高校聲樂教師要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美聲唱法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加強學生聲樂文化教育,讓學生對民族化聲樂藝術(shù)表達形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民族化美聲唱法的學習。
(二)加強美聲唱法聲樂教學教師隊伍的建設(shè)
同時,高校還要加強美聲唱法聲樂教學教師隊伍的建設(shè),提高聲樂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民族化美聲唱法的學習,提升聲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聲樂教師是民族化美聲唱法課堂的主要開展者,其知識蘊含量和知識框架體系完整度都將對民族化美聲唱法教學效果造成影響,所以高校要多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邀請專業(yè)人士進行講解,讓聲樂教師知道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民族聲樂和美聲唱法融合,讓教師積極參與同民族化美聲唱法教學有關(guān)的學術(shù)活動,掌握民族化美聲唱法教學方法。
(三)適度改革高校聲樂教學方法
此外,高校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適度改革聲樂教學方法,增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盡可能讓學生民族化美聲唱法學習和實際活動聯(lián)系起來。民族化美聲唱法教學是民族聲樂和美聲唱法的融合,而民族聲樂中又蘊含豐富的民族文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具有一定民族文化內(nèi)涵的聲樂材料,鞏固學生樂理基礎(chǔ),讓學生在了解民族化美聲唱法理論知識基礎(chǔ)上通過比賽、活動等實踐加強民族聲樂和美聲唱法的融合。
結(jié)束語
由以上論述可得,高校聲樂教師要想在美聲唱法民族化背景下做到高效的聲樂教學,就必須解決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促進美聲唱法和聲樂教學的融合,提高自身演唱水平和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同實際活動進行結(jié)合,給予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
參考文獻
[1] ?林楠.美聲唱法民族化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研究,2018(05):133-134.
[2] ?黃正紅.從美聲唱法的民族化探究高校民族聲樂的教學改革[J].藝教論壇,2018(06):105-106.
[3] ?韋利軍.從美聲唱法的民族化探究高校民族聲樂的教學改革[J].文藝教研,2017(08):259-260.
[4] ?張宏.從美聲唱法的民族化看民族聲樂的教學改革[J].戲劇之家,2017(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