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亮
摘 要:語文能力學生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的必備技能之一。對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的語文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其基礎性的知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及內涵思想進行深入剖析。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內容單調,下面,本人憑借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設計相關問題”“聯(lián)系實際生活”“應用信息技術”三個方面,對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實踐研究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隨著“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出臺。初中語文的教學模式也實現(xiàn)了一次質的飛躍,從傳統(tǒng)陳舊的模式轉變?yōu)樾滦偷慕虒W模式。在新時代下,對初中語文教師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故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及時摒棄不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舊思想,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教師也應優(yōu)化初中語文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豐富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促進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進行,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一、設計相關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
啟發(fā)式的學習是一種適合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的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我們可以設計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引導提問,在設計時,要注重所設問題的科學合理性。在初中語文課程的開始,我們就可以以問題作為導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啟發(fā)他們的思考,將他們帶入課文,深入課文。
具體來說,當學生在學習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的《被壓扁的沙子》這篇文章時,在正式講授關于本篇語文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首先提出問題。例如,艾薩克·阿西莫夫為什么要將題目叫做“被壓扁的沙子”?《被壓扁的沙子》是一篇什么題材的文章?通過學生在正式朗讀課文之前,語文教師將這些問題提出,為學生有目的的朗讀全文起到了一個引導作用。當然語文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熟讀一遍課文后,再提出這些問題,這個時間段提出問題,能有有效地幫助學生增加對文章的記憶程度,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接著,在學生熟讀完一邊文章,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再次的朗讀課文,然后讓班級的學生結成學習小組。進行問題的討論,然后各自整理自己的答案,一會請人做答。問題對于一篇課文來說,沒什么稀奇的,但是對學生而言卻大大不一樣,一開始學生在不了解課文的情況下,課文相當于蒙著一層布,學生無法看清布后的東西。但有了教師提出的問題,遮住的布仿佛有了幾個洞,憑著這幾個問題,學生就能夠快速的掌握文章。實際上,這篇文章也確實不是講述沙子的,這篇文章只是用沙子的變化來推導出恐龍滅絕的具體原因,即,是某個星體撞擊地球造成的。教師通過在課堂上提出和文本相關的具體問題,能夠讓學生快速了解文章,并且啟發(fā)他們進行深入思考,讓他們樹立一種學習語文的新模式,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沒有教師的問題,學生自己也會提出課前學習問題,幫助自己進行文章的學習。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加深文章理解
語文這門學科,可以說來自生活實際中,通過作者對生活實際的細心觀察和體會,便能夠通過自己的語文能力,進行初步的表達,創(chuàng)造出高于生活的體驗。由此可見,語文科目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故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就要結合生活實際出發(fā),應注重將課本內容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具體來說,在學習余光中先生所寫的《鄉(xiāng)愁》這首現(xiàn)代詩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詩歌中具體出現(xiàn)的意象入手,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對語文知識的學習,進行“二次的包裝”。例如,在詩歌中,有“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這些親人相隔的具體意象,以及最后一個我和大陸大海相隔的意象。實際上,在初中學生僅有的生活經(jīng)歷中,一定經(jīng)歷過很多和父母相隔的情景,和自己的伙伴相隔的情景,和自己的家相隔的情景。故,教師就可以從學生這些具體地生活經(jīng)歷入手,進入學習詩歌的主要內容中。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朗讀一邊詩歌,讓學生提前進入今天的學習中去。然后,教師可以學生展開自由地討論,討論的主題是自己生活中,曾經(jīng)遇到的與自己心里掛念的人、物相隔的經(jīng)歷。語文教師通過在學習詩歌的時候,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的經(jīng)歷,進行相關的討論,能夠讓學生從自己的個人生活經(jīng)歷中,感悟到余光中先生寫作此詩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完成本次詩歌的學習。
三、應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背景下,不僅學生自身對學習的需求出現(xiàn)順應新時代變化的需求,而且對廣大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求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故光大語文教師應該借助信息技術的圖像、聲畫等視覺直觀性功能,能將無法僅僅用語言就能描述的意境通過影像呈現(xiàn)出來,能給學生呈現(xiàn)出更加豐富有趣味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情感,從而培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具體來說,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高爾基先生所寫的《海燕》這篇文章的時候,由于初中學生深受中考教育機制的限制,故學生無法感性的理解在大海中,頑強飛翔的海燕的形象。因此,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播放一些鳥兒在空中飛行的具體場景,從而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高爾基在文章的所描繪的場景。其次,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播放我國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共產(chǎn)黨員,啟發(fā)學生進一步理解高爾基在文中刻畫出的海燕在大海上頑強的飛翔的具體情形。幫助學生升華自己對文章《海燕》的認識。語文教師通過為學生播放和文章所描繪的場景和情感切題的視頻素材,能夠直觀地引導學生搭接起和作者高爾基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高爾基寫作本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更好地完成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下的語文的學習。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對學生的重要程度不容小覷,身為初中語文老師,我們應該為實現(xiàn)初中語文的有效教學進行相應的策略優(yōu)化,通過設計相關問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信息技術等手段進行符合“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的教學工作的開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實現(xiàn)課堂高效學習的目標任務。
參考文獻:
[1]趙軍強.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 2017(16).
[2]吳良斌.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中旬, 2016,26(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