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科學科學技術的蓬勃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迎來了一種全新的發(fā)展局面。新時期的教育,愈加朝著一種信息化、數(shù)字化的方向發(fā)展開來。在全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特別是在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等系列新型傳播媒介的崛起,“微時代”與“微學習”也逐漸成為了兩大全新的代名詞。微時代的到來,不僅為當代教育事業(yè)帶來了全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的嚴峻挑戰(zhàn),因此如何做好微時代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就成為了當今教育界的一大熱點課題?;诖?,本文主要就針對微時代下的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進行了審視和思考。
關鍵詞:微時代;高職;教育管理;數(shù)字化;微信
引言: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教育事業(yè)的現(xiàn)代化建設以及校園數(shù)字化建設也逐漸成為了當今教育界所普遍關注的一大熱點課題,尤其是在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技術日益發(fā)展的全新歷史發(fā)展時期,毫不夸張的說,網(wǎng)絡儼然已成為當代在校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日益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社交工具在學生群體中的使用率也是一直持續(xù)上升,并成為了當代學生的主流交流方式。自2009年我們成功邁入“微時代”以來,信息傳播速度與之前相比更加便捷、快速,而且所傳播的內(nèi)容也更具震撼力和沖擊力,學生們也逐步成為了“微民”中的重要一員。然而,微時代的到來和“微技術”的普及終歸是一把雙刃劍,他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機遇,同時也有挑戰(zhàn)。因而,如何在當今微時代的背景下妥善處理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就成為了教育界一大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課題。
一、“微時代”對當代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影響分析
微時代的到來,對當代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所造成的影響是雙面的,其中既有有利的一面,即機遇,同時也有有弊的一面,即挑戰(zhàn)。
(一)“微時代”對當代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所帶來的機遇
首先,微時代的到來賦予了教育載體更多的創(chuàng)新。在微時代大環(huán)境下,很多高校的教育載體也逐漸的由過去傳統(tǒng)模式向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轉(zhuǎn)變。借助一系列的新型技術形式,在教學管理中,我們可以充分借助諸如音頻、視頻等媒體形式的優(yōu)勢,克服了知識傳授的時空局限。特別是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形式的日漸普及,學生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新型渠道進行信息的無障礙交流,由此也促使傳統(tǒng)的教學變得更加靈動,而且互動性也顯著增強。
其次,微時代的到來促使教育方式得以有效優(yōu)化。在微時代中,高職的教育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從之前的灌輸式和填鴨式模式中擺脫出來,演變?yōu)橐环N以微技術為引導并向?qū)W生積極傳遞正面教育的新型模式。
(二)“微時代”的到來對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所帶來的的挑戰(zhàn)與困難
首先,微時代的到來對教育隊伍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特別是隨著微信、微博等媒體傳播媒介的日趨普及,學生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變得更為廣闊,不再單純的局限于教師,由此也導致高職教育者的信息優(yōu)勢被徹底顛覆。如果教師管理隊伍對于這些新興技術的掌握熟練程度還不如學生,那么教師所具備的正確指導作用也就難以發(fā)揮。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教師就需要加強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從而更好地滿足微時代所賦予的教育管理職責,微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教育環(huán)境由于諸多不良信息的侵蝕變得更為復雜。微時代,是一個高度開放和充分流動的新時代,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大平臺,各類各樣的信息都能夠得以快速地傳播,由此也導致學生接觸不良信息的概率大幅度上升。
二、“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考
全新的教育發(fā)展背景對當代高職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微更好地完成教育管理目標,筆者認為重點就需要迎合教育發(fā)展需求,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豐富教學形式、做好教育引導等幾個方面出發(fā),全面保證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實施。
(二)做好學生引路人,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微媒體”
對于當今微時代下的通訊工具,很多教師都將其視作為洪水猛獸,對其使用保持著一種高度戒備的姿態(tài),雖然很多教師在課下也會去玩微博、玩微信,但卻很少有教師將其作為與學生溝通的一種工具而利用起來,課堂上命令禁止學生使用,由此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誘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抵觸和方案的情緒,進一步加重師生間的隔膜。教師作為學生效仿的榜樣,應該充當起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角色,在微時代,要做好學生引導工作,教育學生學會如何正確的使用“微媒體”?!拔⒚襟w”與傳統(tǒng)媒體有所不同,其具有著強大的交互性功能,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成功地扮演起師生間的橋梁作用,教師要通過科學的引導,既要讓學生學會合理利用“微媒體”來學習知識和獲取信息,明白其在情感溝通和經(jīng)驗分享中的作用,同時也要讓學生對“微媒體”做到不依賴和不沉溺,科學運用方能實現(xiàn)其價值的最高效發(fā)揮,真正的讓“微媒體”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親密伙伴,促使其能夠為現(xiàn)代教育教學工作增添助力。
(一)做好學生社交的參與者,贏得學生更多的信任感與認同感
對于當代的大學生而言,由于受到家庭與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普遍具備著個性突出、自尊心強、主觀意識強等鮮明特點,尤其是對于高職大學生而言,這些學生由于在中學階段各方面相對而言都不突出,因此他們從內(nèi)心也往往更希望得到家長與教師的認可與贊揚,相應的對于榮譽感和成就感的渴望也更為迫切。因此,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要清晰學生的這些特點,緊抓學生的內(nèi)心,“微媒體”則正好屬于這樣一種工具,便于高職教師開展這方面的管理工作。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教師可以就學生的某些動態(tài)及時的給予一些稱贊或表揚,可以是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個贊,也可以是學生某一條說說的“鼓掌”表情。通過這樣一些含蓄化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關注著他們,由此學生由于受到鼓勵也會增添更多的信心和勇氣。
(二)做好學生的管理者,利用“微媒體”實現(xiàn)學生管理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
教師對于“微媒體”的使用,并非就是一味的迎合學生們的興趣與愛好,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更重的還是要將其真正視作為一種主動管理的創(chuàng)新手段與平臺。比如,在日常的教務管理工作中,對于一些公告類文件、學生考試成績、平常表現(xiàn)等信息完全可以通過“微媒體”對學生進行公布,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反饋;也可以將教師、學生、家長三方主體都放置到某一“微媒體”平臺上進行互動交流,強化多方主體的互動與聯(lián)系;也可以針對學生近期所表現(xiàn)出的某些錯誤或不正思想及時的給出適當?shù)狞c評,委婉批評或善意的提醒,從而督促學生及時糾正和改進。實踐表明,這些有別于常規(guī)的新型管理形式,也都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歸根結(jié)底,學生對于自身的這種網(wǎng)絡形象還是十分在意的,在日常的管理實踐中,教師通過“微媒體”和微工具,基本上做到了對學生的全程監(jiān)控,并能夠針對學生言行給予及時的肯定或鞭策,這種效果也是十分高效的。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微媒體”時代的到來,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也迎來了全新的發(fā)展局面。在全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管理工作者,要積極的迎合時代發(fā)展趨勢,轉(zhuǎn)變自身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起“微媒體”這一輔助工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做好學生的參與者、引領者和管理者角色,幫助學生能夠客觀科學的看待和使用“微媒體”,確?!拔⒚襟w”的積極作用能夠得以全面而高效的發(fā)揮,也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當代學生管理,進而也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成才。
參考文獻:
[1]榮媛媛.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3):51-52+61.
[2]黃燕.微時代下的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J].教育與職業(yè),2019(13):52-55.
[3]覃洋.基于新媒體時代高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10):20-21.
作者簡介:
彭紅彬(1980—),男,漢族,江西彭澤人,江西師范大學碩士,江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學,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