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摘 要:初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雖然以“副科”的名義存在,但對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卻有著顯著的現(xiàn)實意義,學好地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并完善其個人知識結構,而且能夠讓學生適應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如何進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每個教師必須積極思考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習興趣;動手能力
地理學科的重要性毋容置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僅充分詮釋了地理學習的價值,而且也從側面反映出地理知識的綜合性特點。從其學科性質來看,其區(qū)域性和綜合性是其最為顯著的特點,相比于其他學科,地理知識涉及的方面更廣,范圍更大,但學好地理是值得的,地容世間百態(tài),理蘊萬物精華,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fā)展意義重大。而教學活動作為學生學習地理的主要渠道,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就顯得格外重要。就目前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而言,學生對地理學習的重要性沒有正確的認識,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落后,導致學生地理課堂“死氣沉沉”,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也就無從談起。要想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一方面,教師要以課改理念和方法為指導,豐富知識呈現(xiàn)形式,并深入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從而促進學生地理思維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精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導入是一堂課的起點,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先鋒”,好的導入好比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總結深刻的,好的導入總是沁人心脾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氛圍中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的魅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會精心設計導入。首先,我會以段子進行導入“東北人表示除了東北都是南方,廣東人表示除了廣東都是北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思考,并在課堂上利用自己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說一說南北方的差異。接著,我會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探究活動,一組學生負責探究南北方的自然差異,另一組學生負責探究南北方的人文差異,并自主繪制表格,在課堂上派出組內代表進行講解,如此一來,既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也能夠為下一步講解奠定基礎。進而,我會對學生所描述的進行相應的補充。最后,再為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通過這樣的方法,既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強化實踐,提高動手能力
地圖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時,也是地理知識信息的承載者,通過地圖,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學中,面對復雜的地理問題,動手操作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地圖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同時,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實地測量或者繪圖,如此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教學“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會以地圖為載體來展開教學。首先,我會以舊知識進行導入,讓學生根據(jù)等高線和等溫線的定義來推導出等降水量的概念,為繪制地圖埋下伏筆。之后,我會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出示本地的降水數(shù)據(jù),讓學生根據(jù)本地的降水情況自主繪制降水分布圖,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而,我會以正確的繪圖過程,讓學生體驗做圖——識圖——粗畫圖——精畫圖以及用圖的過程,從而為下節(jié)課學習降水的時空分布奠定基礎。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巧用多媒體,加強信息傳輸
多媒體教學雖較為普遍,但也最為實用,尤其對于綜合性較強的地理學科而言,利用多媒體能夠有效將知識更為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從而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巧用多媒體,加強師生之間信息的有效傳輸,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美國”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會以多媒體為手段來展開教學。首先,我會為學生展示美國的標志性建筑的圖片“自由女神”“白宮”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我會利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進行逐步講解,如,利用課件展示美國發(fā)達的農業(yè),并利用微課介紹農業(yè)特點,以鞏固學生的認識。進而,讓學生對農業(yè)區(qū)位形成的主導因素進行分析,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對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地理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節(jié)課的高效并不意味著學生地理能力取得了實質性發(fā)展,對于教師來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優(yōu)化教學過程,保證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獲得相應的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教學成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邢家赟.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141-142.
[2]馬正國.淺談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9(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