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音
摘要:音樂是情感的藝術,聲樂演唱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技巧,還要教會學生恰當?shù)?、?chuàng)新地處理歌唱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真情實感地表達作品的情感,以使聲樂作品得到成功的演繹。本文先對情感表達的作用進行了闡釋,然后,重點探討了聲樂教學中歌唱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及創(chuàng)意處理方法,希冀能為進一步提升高校聲樂教學有效性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聲樂教學;歌唱情感;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處理
音樂是音響運動現(xiàn)象,是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其發(fā)于聲,起于情。優(yōu)秀的聲樂演唱作品能夠震撼人的心靈,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這不僅需要歌唱者有先天的美妙聲音,有良好的延長技巧,還需要其傾注真情實感,將聲音和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處理好歌唱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這樣才能用聲音為聽者講述動人的故事或描述鮮活的藝術形象,使聲樂演唱作品的魅力充分展現(xiàn)出來,感染和打動聽眾。因此,在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情感,使學生能在把握歌唱技巧的基礎上,創(chuàng)意地處理歌唱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進而提升聲樂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一、歌唱情感藝術表現(xiàn)的價值分析
情感是態(tài)度人在生理上的較復雜而又穩(wěn)定的評價和體驗,這種情感更更傾向于社會需求欲望,主要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人的情感是伴著對世界萬物的認識而產(chǎn)生的,其源自個體的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音樂作為一種情感的藝術,主要是用聲音和情感藝術來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內在的情感,不同的人對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歌唱情感藝術表現(xiàn)能使音樂作品得到更好的詮釋,只有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融匯到作品中,演唱者才能先感動自己,才能使音樂作品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藝術魅力和藝術感染力,進而打動別人,用情感來感動聽眾,做到以情感帶動聲音。歌唱情感藝術表現(xiàn)能使歌曲變得更加優(yōu)美,增強聲音的傳播質感,更能引發(fā)聽眾的心靈共鳴。歌唱者在唱歌的過程中,要對歌詞以及整首歌曲有獨到的藝術審美,具備情感渲染的能力和滲透的能力,才能使聲音更加自然、動情,將蘊含在音樂作品中的精神與思想順利傳遞給聽眾,給大家?guī)砀璩囆g的美的體驗與感悟。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歌唱情感藝術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通過演唱來準確地、創(chuàng)新地傳情達意。
二、聲樂教學中歌唱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及創(chuàng)意處理
(一)貼近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感是源自生活和實踐的,是生活和實踐在精神與思想領域的投影。歌唱就是將生活和實踐中發(fā)生的人事物進行藝術化表現(xiàn)。因此,生活和實踐的感情就是歌唱的根基,在聲樂學習與歌曲演唱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用心體會周圍的人和發(fā)生的事情,注意體驗生活中的各種情感,增加情感的體驗與積累。如果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社會實踐越多,其自身的情感體驗與情感積累就會越豐富,在演唱時便能夠依據(jù)歌曲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有選擇性地調用內心的情感元素,從而演唱好不同情感基調的歌曲,創(chuàng)新出新的藝術情感體驗。例如,費多爾·伊萬諾維奇·夏里亞賓演唱的《伏爾加船夫曲》,其中就融入了刻骨的深情,使得人們每一次聆聽都能獲得深沉的藝術享受。因為費多爾·伊萬諾維奇·夏里亞賓在青少年時期,就曾經(jīng)在伏爾加河拉纖繩、扛麻袋等,正是有這段生活經(jīng)歷和復雜情感體驗,其在演唱中才能將歌曲中的情感抒發(fā)和演繹得格外真誠深沉,令人久久難忘。
(二)培養(yǎng)學生把握歌詞的情感能力
聲樂歌唱是語言與聲音的完美結合,在演唱聲樂作品時,演唱者不要要了解歌曲內容和情緒,還要對歌詞內容進行詳細的研究,準確把握洋溢在歌詞字里行間的情感。一首歌曲的歌詞雖然短小,但概括性卻很高,每一句都是精華。歌詞表達了整個歌曲的內容和要體現(xiàn)的內涵,其直觀地向聽眾展現(xiàn)了歌曲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和情感,加上演唱者的歌唱,使之藝術魅力更加強烈。歌唱者要吐字清晰,字正腔圓,將歌詞中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準確地傳遞出來,讓聽眾在欣賞的同時能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例如,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的歌詞,就生動地描繪了作者對大海與故鄉(xiāng)的思念情懷,在進行演唱學習時,教師就要先指導學生準確賞析和把握作品中蘊含的深切的思念之情、眷戀與熱愛之情,這樣才能在演唱過程中成功地將這種情感演繹出來。再如,《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歌詞描繪了豐收的歡快場景,在演唱時,要對歌詞所描繪的美好、繁榮的景象進行想象,生成自然歡快的心情,這樣才能演繹出美好、歡快的情感。
(三)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風格的把握能力
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自己的風格,作品本身的風格因素特點也決定了音樂的流派和結構,教師要想很好地展現(xiàn)聲樂作品,就要指導學生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創(chuàng)作的動機,對作品本身的詞意和曲情進行掌握,理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題材特征、時代背景和風格特征等,在此基礎上,結合優(yōu)美的旋律以及曲調的特色進行行云流水、宛如天成演唱。例如,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情感細膩的歌曲,在演唱前,學生要準確把握作品風格,根據(jù)作品風格特點將聲音調整到溫柔、內斂、黯淡、古井回音般的音色上,在發(fā)聲中音色做到“柔而不弱”、“亮而不炸”,歌曲的最后一句傳達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期待,在演唱時要將音色調整到明亮和充滿希望,才能給聽眾帶來身臨其境的動情感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鼻楦惺且魳芳耙魳纺芰Πl(fā)展的前提,情感體驗也是感知和鑒賞音樂的基礎。聲樂教學不僅是歌唱藝術,它更是教學的藝術,高校音樂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以生為本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對歌唱情感藝術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意處理,準確表達出與歌曲旋律相適應的情感,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表現(xiàn)能力,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徐丹.聲樂演唱中的科學發(fā)聲與情感運用[J].當代音樂,2019(11):110-111.
[2]溫炳祿.試析聲樂教學中演唱的情感表達[J].北方音樂,2019,39(20):148+150.
[3]唐群杰.對于演唱情感表達在聲樂教學中的研究[J].藝術評鑒,2019(20):91-92.
[4]趙江絲雨.聲樂教學中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9(1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