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1938年,著名學者胡適被委任駐美大使。當時的胡適是文化界的名人,學識出眾,著作等身,有不少頭銜。除了30多個博士學位,胡適還身兼北京大學校長、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新文化運動領(lǐng)袖、學者等職位。于是當官方刻印名片的工作人員要給即將赴美的胡適設(shè)計名片時,頓時犯了難。
這么多職務和學位,到底印哪些上去呢?全部印上去肯定放不下,放哪些才能更好地證明胡適的身份呢?刻印名片的幾位工作人員在一起討論,有的說該放最顯赫的30多個博士頭銜,才能證明胡適的學問;有的說一定要印上最官方、最有威望的“駐美大使”。另外,北京大學校長、詩人、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新文化領(lǐng)袖等職位也要放上去,這樣才能做到名望和地位相稱。幾個工作人員爭論良久,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他們只好去請教胡適。沒想到胡適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說:“只印上‘學者兩字就行了。”至于其他的職位,根本無須刻印上去。
就這樣,胡適帶著一張僅寫著“學者”兩字的名片赴美。在美國,胡適用謙虛平和的品行和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為中國贏得了不少稱贊,他自己也被外界評價為最出色的“學者型外交家”。
在世間浮名利祿面前,胡適卻視學問高于一切,用踏實的態(tài)度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學者”。
王慎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