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憑借著其優(yōu)勢備受廣大師生喜愛。本文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財經(jīng)類學生為教學實踐改革對象,針對高職財經(jīng)類課程開展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設計、學情分析、課程分析以及教學實踐,通過調研明確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相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的優(yōu)勢以及顯著的教學效果,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需要提高和改進的方向。
【關鍵詞】在線開放課程平臺 混合式教學模式 線上線下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
混合式教學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柯蒂斯·邦克等學者于1999年提出,認為:混合式教學是融合傳統(tǒng)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兩者優(yōu)勢的學習系統(tǒng)。也就是能促進師生開展教學的多種教學方式以及應用信息技術、教育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進行混合的都屬于混合式教學,但在實踐教學中,更多老師對混合式教學的實踐運用是以結合面對面的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為主,其他方式為輔。
一、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財經(jīng)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在本次教學實踐改革中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yè)的學生為實踐對象,以財經(jīng)類的課程為實踐材料,以結合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和面對面教學活動為載體,輔以其他教學技術和手段實施混合式教學實踐。
開展混合式教學實踐包括兩個層面——教和學的混合:即教學方法、媒體技術、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四個方面的混合,涵蓋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構建適合高職財經(jīng)類課程的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和相應的結構模型。
1.學情分析和課程分析。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yè)的學生總體來說綜合素質相對相高,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①學習起點參差不齊。我校財經(jīng)類學院的生源主要有來自于普高、職高等,普高學生文化基礎、理解能力相對較強,而職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相對較高。②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意識不強,上課專注力有待提高,無法長時間集中聽取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③上進心、學習動力不足,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不善于主動思考,上課時積極討論發(fā)言人數(shù)較少,作業(yè)抄襲情況比較普遍。
目前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程主要包括金融營銷實務、會計基礎、金融基礎、經(jīng)濟學基礎、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商業(yè)銀行綜合柜臺業(yè)務等課程。這些課程均為金融、會計、財務專業(yè)經(jīng)濟類課程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這些課程基礎未墊定扎實,對后修課程會造成較大影響。同時這些課程對于財經(jīng)類的學生來說部分知識點較難,且枯燥,如要改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則需要改變教學模式,因此教學團隊對這些課程實施了混合式教學實踐改革。
2.教和學的混合:
“教”主要指教師對教學設計的混合,“學”主要指混合式學習:即教學方法、媒體技術、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四個方面的混合。①教學方法的混合。在針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財經(jīng)類學生開展財經(jīng)類課程教學實踐中,一般主要采用講授法、小組討論法、任務驅動法、情景模擬法、項目教學法、基于問題的學習等方法的混合。②媒體技術的混合。目前針對重城管職院財經(jīng)類課程主要使用的媒體技術的混合是重慶市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我學習平臺、雨課堂等,以及結合qq群、微信群、電郵等多種信息技術應用的混合。③學習方式的混合。主要采用的學習方式的混合包括線下的面對面課堂學習、線上學習、小組學習、自學等。④評價方式的混合。主要用到的評價方式包括過程性評價和性成形評價的混合,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的混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的混合,校外企業(yè)老師評價和校內專任老師評價的混合。
3. 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財經(jīng)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財經(jīng)學院教學團隊實施的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財經(jīng)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
(1)課前階段,主要以線上教學為主。
首先,教師將相關學習資源上傳到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在課前提前通過qq群、微信群、電郵等媒體技術發(fā)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視頻,提出問題等。學生根據(jù)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在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我校使用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主要包括重慶市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我學習平臺、雨課堂等)上觀看教學視頻,了解教學重難點,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完成習題。教學視頻選取本項目或者任務中的重難點進行錄制,時間一般控制在5-10分鐘以內,短小有趣的視頻可以吸引學生學習,對于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來說這種模式可以幫助學習進度慢的學生反復播放視頻進行學習,平臺上的練習題也能即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學生學習時長,并可根據(jù)平臺所反饋的信息督促未學習的學生,通過平臺與學生互動和解答學生所提問題等。
(2)課中階段,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進入課堂,任課教師會要求學生使用某些軟件或app掃描二維碼進行課堂考勤。課堂教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首先課堂上教師根據(jù)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普遍存在的疑難點進行答疑;然后根據(jù)平臺上的學習情況講解重難點知識;講解完相關知識點后教師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和運用:一是布置任務要求學生進行解答,教學方式根據(jù)教學內容而不同,可以是情景模擬、小組討論、任務驅動等,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深層次交流探討,有利于學生對于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二是可以通過課程平臺或者手機app要求學生進行單元測試鞏固,并當堂講解。最后,先由個人和小組對個人表現(xiàn)進行評價,然后由任課教師根據(jù)本堂課的學習、討論、測試等進行評價和總結,引導學生反思和發(fā)表見解。
(3)課后階段,以線上教學為主。
課后學生的鞏固學習主要以線上教學為主。教師提前在平臺上上傳習題、試題、案例、真實的企業(yè)工作任務等,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進行解答和完成,教師在規(guī)定時間進行批改、評價并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學生。另外對于類似于《金融營銷實務》等課程由校企合作單位參與課程設計和講授的,校外指導老師也會針對學生在平臺上完成的企業(yè)工作任務進行評價。在完成平臺上的任務中,學生如遇難點可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再次學習或通過平臺與教師進行互動解答疑難點。在最后的考評中教師結合平時的過程性學習情況以及最終的期末測試進行綜合評價。
在整個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財經(jīng)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成為了教學過程中引導者,課堂從以老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習為中心,學生從學習的被動參與者變成了主動學習主體,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通過反復的學習、運用促使學生的知識內化的過程不斷延續(xù)和提高。
二、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財經(jīng)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效果調研
通過近兩年的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改革,教學效果明顯,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混合式教學實施的效果,我們對財經(jīng)學院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研。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財經(jīng)類學生對于目前我院開設的在線開放課程都是持開放、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調研的學生有80%以上都更愿意選擇網(wǎng)絡學習和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學習,70%以上的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性和主動性,認可混合式教學對教學效果的提高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學生會更愿意接受傳統(tǒng)的面對面的授課方式。
關于問卷中“混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大多數(shù)同學都集中在: 任務量大、壓力大,缺乏學習自覺性,資料庫尚不完善,自主學習缺乏指導,手機、電腦技術方面存在障礙等幾個問題上;而對于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的改進建議,學生的建議主要集中在:課程的安排和設計、提供在線問題解答和檢索、豐富高質量的課程資源、簡單易操作的網(wǎng)上學習平臺;所以通過這份調查問卷可以看出教師還需要在教學設計、豐富課程資源、加強問題的解答等方面進行改進,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學生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自覺性較差,自主學習缺乏指導等問題。
三、結語
根據(jù)以上的實踐和調研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與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學相比,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實現(xiàn)了更好的教學效果,更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 ②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使得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更高,興趣更大,也更能深入地去思考、探討問題,學生內化知識的能力更強;③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混合式教學還有待提高的地方:包括豐富課程資源、設計簡單易操作的學習平臺、創(chuàng)新科學合理趣味性強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管理能力、責任感和運用信息技術和媒體技術的能力等。通過來自于學校、教師和學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科學合理地使用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信息化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教學的模式必然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緊隨時代的發(fā)展,了解學生、行業(yè)的需求,改革教學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這才是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xiàn)狀述評 ———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
[2]彭濤, 丁凌云. 混合學習環(huán)境下基于學習分析技術的深度教學模式研究 [J]. 繼續(xù)教育研究, 2017.9.
[3]劉震,張岱渭.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探討——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7.11.
[4]王鶄,楊倬.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以華師云課堂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7.4.
[5]魏海波. 基于微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策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9.5.
作者簡介:王惠凌(1977-),女,重慶市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