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偉
摘 要:2012年6月,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zhèn)出土了一批遼代石像。經鑒定為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七羅漢以及一獅、一象,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價值。文章試對這批石雕藝術作品進行探討和評價。
關鍵詞:佛;羅漢;袈裟;石獸
2012年6月,在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zhèn)上寒山村出土一批石像,其中出土的石佛像形態(tài)各異,有立有坐,栩栩如生。
釋迦牟尼(圖1) 螺發(fā),肉髻低緩,螺發(fā)正中嵌一髻珠。眉間有白毫,雙目微閉,耳垂至肩。身著中衣直綴式袈裟,露胸。大衣自身后覆兩肩,右衣角由右腋下方繞過搭左肩與鉤鈕連接,下衣系帶。右手禪定印,左手觸地印,跏趺而坐。
迦葉尊者(圖2) 光頭,雙目微閉,神態(tài)呈誦經狀,額部有幾道皺紋,身著中衣直綴式袈裟。上衣自身后覆左肩,右衣角由右腋下方繞過搭左肩與鉤鈕連接。雙手當胸施觀音隨心印,跣足直立于方形石板座上。
阿難尊者(圖3) 光頭,雙目微閉,神態(tài)呈沉思狀,身著中衣直綴式袈裟。上衣自身后覆左肩,右衣角由右腋下方繞過搭左肩與鉤鈕連接。雙手當胸施智拳印,著鞋直立于方形石板座上。
迦葉、阿難同為佛的兩位近侍弟子,稱老迦葉、少阿難。佛涅槃以后,迦葉尊者繼領徒眾,后世稱為初祖。迦葉涅槃以后,阿難尊者繼領徒眾,后世稱為二祖。
騎獅文殊菩薩(圖4) 頭戴花冠,眉間有白毫,雙目微閉,雙耳際垂下繒帶至肩部。上身穿緊身天衣,下身著裙。佩連珠耳墜、瓔珞、手鐲。右手當胸持經卷,左手觸地印。跣足游戲坐于橢圓形仰蓮座,仰蓮座在獅背上。獅頭圓眼闊嘴,頭項處有鬃毛,口下系鈴。獅背鋪祥云背墊,背墊一角有折褶,尾巴上貼臀部,獅爪粗壯有力。
騎象普賢菩薩(圖5) 頭戴花冠,眉間有白毫,雙目微閉。雙耳際垂下繒帶至肩部。上身袒露,左肩斜披繒帶。上身穿的緊身天衣繞左臂從正中垂至仰蓮座底部,下身著裙。佩連珠耳墜、瓔珞、手鐲。右手握如意鉤,左手觸地印。跣足游戲坐姿,坐于象背上的橢圓形仰蓮座上。象頭部圓眼闊耳,套韁繩,項部有三道隆起。象背鋪背墊,底部有繐,象腿、爪粗壯有力。
普賢菩薩(圖6) 以花為頭飾,眉間有白毫,雙目微閉。雙耳際垂下繒帶至肩部。上身袒露,從右肩斜披繒帶。上身的緊身天衣繞左臂從側垂至仰蓮座,下身著裙。佩瓔珞,手鐲。右手握如意鉤,左手觸地印。跣足游戲坐于橢圓形仰蓮座上。
地藏菩薩(圖7) 以花為頭飾,眉間有白毫,雙目微閉。雙耳際垂下繒帶至胸部。腹部平系繒帶。上身穿緊身天衣,天衣繞左臂從正中垂至仰蓮座底部,下身著裙。佩瓔珞、手鐲。右手觸地印,左手持摩尼珠。跣足游戲坐于橢圓形仰蓮座上。
阿氏多羅漢(圖8) 光頭,雙目微閉。身著中衣直綴式袈裟,內穿偏衫,外穿大衣。雙手禪定印隱于袖內。跏趺坐于方形石板座上。
阿秘特羅漢(托塔羅漢)(圖9) 光頭,雙目微閉,月牙形嘴。身著中衣直綴式袈裟,上衣自身后覆左肩,右衣角由右腋下方繞過搭左肩與鉤鈕連接,內著偏衫。右手當胸托塔(佚),左手觸地印。著鞋跏趺坐于方形石板座上。
巴沽拉羅漢(圖10) 光頭,雙目微閉。身著中衣直綴式袈裟,上衣自身后覆左肩,右衣角由右腋下方繞過搭左肩與鉤鈕連接,內著偏衫。右手牽一繩系吐寶獸,吐寶獸尾繞后足一周。右手觸地印。跣足跏趺坐于方形石板座上。
嘎沙鴉巴羅漢(圖11) 光頭,雙目微閉,月牙形嘴。身著中衣直綴式袈裟。大衣自身后覆左肩,右衣角從右腋下方繞過搭左肩與鉤鈕連接。一條豬尾龍蟠居左腿呈回首狀,豬尾繞后足一周。羅漢右手觸地印,左手膝上托龍首。跏趺坐于石板座上。其余三尊羅漢因殘缺嚴重,不再贅述。
這批石雕藝術作品出自民間工匠之手,工藝精湛,各有千秋。從藝術手法講,佛與菩薩面目造型不分男女。雕刻羅漢頗具特點:一律眉骨、顴骨突出,雙眼微閉,人中溝深,月牙形嘴。所穿袈裟大同小異,區(qū)別不大。服飾缺少衣褶,迦葉所穿袈裟呈平行衣褶,衣褶處理簡約洗練。石獸造型一靜一動,相互呼應,細節(jié)處理到位。從組合關系上,佛、文殊、普賢為一鋪,或佛與二弟子為一鋪。從佛像造型、風格等方面看,筆者認為青龍山鎮(zhèn)出土的佛像應為遼代佛教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