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新 劉洪升
摘 要:雄安新區(qū)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燕趙文化一脈相承。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2017年新區(qū)設立,行政建置興廢分合、治所遷徙、轄屬關系逐漸清晰,區(qū)域位置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并日益凸顯和確立起來。
關鍵詞:雄安新區(qū);建置;變遷;特征
中圖分類號:K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378(2019)04-0131-05
DOI: 10.39 69/j .issn. 1005-6378.2019.04.020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qū)后,關于雄安歷史文化的研究迅速成為熱點,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但也有諸多魚目混珠之論,甚至以訛傳訛。筆者查閱了三縣古今方志、歷史典籍等文獻,對雄安新區(qū)建置沿革脈絡進行了梳理,以期為雄安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借鑒。
雄安新區(qū)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規(guī)劃范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qū)域。雄安地區(qū)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燕趙文化一脈相承。安新梁莊遺址、留村遺址,容城上坡遺址、北城遺址、東牛遺址等年代確定為新石器早、中期,屬于北福地一期文化,后岡一期文化,距今7500 6500年左右,表明雄安新區(qū)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人類活動。南陽、晾馬臺、北張莊、薛莊等商周遺址的發(fā)現(xiàn),則表明商周時期人類就在此居住繁衍。
春秋時期,雄安地區(qū)為燕國之轄境,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受山戎侵逼,燕桓侯曾遷都臨易①,遺址在今容城縣城東14公里的晾馬臺鄉(xiāng)南陽村,雄縣西北。戰(zhàn)國時期,雄安新區(qū)地處燕南趙北,其中雄縣、容城縣屬燕,安新北部屬燕、南部隸趙。安新縣西北的古長城,即戰(zhàn)國時燕、趙分界處②。燕在今安新境內(nèi)筑渾埿城(今安新縣新安鎮(zhèn)西)、三臺城;趙筑葛城(又稱葛邑、阿邑,原屬燕,公元前294年,易人趙,在今安新縣安州鎮(zhèn)政府所在地);今雄縣境為燕國易邑地③,其治所在今容縣東部之古賢村①。
秦朝,改易邑為易縣,是為雄縣最早的名稱。故城在今容城縣東界之古賢村,即燕之易邑②,屬廣陽郡。
西漢時,易縣沿置,屬幽州涿郡。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在容城縣境封深澤侯國,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國廢,遂改置容城縣(新莽時稱深澤),故城在今容城縣西北十五里城子村③,隸幽州涿郡。今安新縣境內(nèi)有渾埿城(在今安新縣新安鎮(zhèn)西)和葛城(治今安新縣安州鎮(zhèn))兩邑。東漢時,易縣先屬幽州涿郡,永元二年(90),改隸冀州河間國;建初二年(77)封容城為侯國,仍屬幽州涿郡。東漢末年,曾在葛城置依政縣,屬冀州河間國,不久即廢[l]。
三國魏時,易縣改名易城縣,屬冀州河間郡;容城侯國改置為容城縣,初屬幽州涿郡,后改隸幽州范陽郡(北魏黃初五年涿郡封為范陽國,七年改為范陽郡)。西晉時,易城縣隸屬冀州河間國;容城縣屬幽州范陽國,后即廢。北魏時期,易城縣復名為易縣,改屬瀛州高陽郡。太和中,復置容城縣,仍治今容城縣西北城子村,屬幽州范陽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廢易縣并入鄚縣(今任丘市);容城省入范陽縣(今定興縣)。
隋朝,今雄縣為鄚縣轄境,屬河間郡;容城縣域為遒縣(今定興縣,隋代范陽縣改名遒縣)轄地.屬上谷郡。唐武德五年(622),析固安縣、鄚縣之故易縣地置歸義縣,故城在今容城縣東王路村北(據(jù)<雄縣新志》),屬北義州;同年以容城及幽州之固安、歸義置北義州④,治歸義縣,領遒縣。隋大業(yè)十年(614)遒縣縣治徙至今容城縣城子村⑤。
唐貞觀元年(627),北義州廢,遒縣改隸河北道易州;省歸義縣,八年(634)復置,屬河北道幽州。圣歷二年(699),遒縣改名全忠縣⑥,神龍二年(706)復名遒縣。如意元年(692)在葛城置武昌縣⑦,神龍元年(705)改名唐興縣,治今安新縣西南安州鎮(zhèn)。初屬瀛州,長安四年(704)改隸易州。景云二年(711),歸義縣改隸河北道鄚州,同年即還隸幽州;唐興縣改屬鄚州⑧。天寶元年(742),遒縣改名為容城縣,仍屬易州[2]卷39《地理志二》易州中;歸義縣改屬范陽郡,至德二年(757)改隸幽州,大歷四年(769)屬河北道涿州。
五代時期,河北地區(qū)先后為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5個中原王朝所統(tǒng)治,由于遼的勢力日漸強大,屢次興兵南下。后唐清泰二年(936),河東節(jié)度使石敬瑭在晉陽叛亂,結(jié)遼為援,割讓燕云16州與遼。從此,河北地區(qū)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北部為遼朝所有,南部為晉、漢、周、北宋所有,直至金朝才歸于統(tǒng)一。后晉高祖天福元年(936),歸義、唐興二縣皆人契丹;后晉開運三年(946),容城縣也入遼朝。歸義屬涿州,唐興屬莫州,容城屬易州。后周顯德六年(959),世宗親征伐遼,攻克歸義縣南境,于瓦橋關另置歸義縣⑨,并設雄州,治、領歸義縣⑩(新歸義縣,或稱南歸義縣),治所在今雄縣雄州鎮(zhèn)一鋪南;收復容城縣南境,另置容城縣,僑治雄州城中,今雄縣雄州鎮(zhèn)①。雄州地處防遼要隘,以雄州為名,系取威烈之意,以彰武功,意在鎮(zhèn)邊[3],領歸義、容城二縣。此時形成南北兩歸義縣、兩容城縣并立形勢。唐興縣被攻克后并人莫州莫縣。
宋朝初年,雄州延置,仍領歸義、容城二縣。而在遼之容城仍存在如故,僑治拒馬河北今新城縣西北界,屬易州;在遼境之歸義,為燕山路涿州所轄。宋建隆四年(963)容城縣(南境)移置于拒馬河南②,縣治在雄州西南,屬河北東路雄州。大平興國元年(976)歸義縣改名歸信縣③,治今雄縣雄州鎮(zhèn)一鋪南,為河北東路雄州治、領。太平興國七年(982)于瀛州廢唐興縣地設唐興砦,淳化三年(992)升為順安軍,治葛城(今安新縣西南安州鎮(zhèn))。至道三年(997)移軍治于高陽縣,初屬河北路,熙寧六年(1073)改隸河北西路。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遼議和,以白溝河為宋、遼分界,自此,雄縣、容城縣境遂分南北為二,今雄縣南為宋之歸信,北為遼之歸義;宋、遼兩容城縣南北并立,凡一百數(shù)十年,至金始合并為一。北宋宣和四年(1122)收復遼之歸義縣,仍屬涿州。
金天會三年(1125)歸信、歸義二縣為金所有,廢歸義縣,自此二縣復為一縣,歸信縣仍為河北東路雄州治、轄。天會五年(1127),雄州入金境,轄歸義、保定(治今文安縣西北新鎮(zhèn))二縣。將南、北兩容城合并(舊志亦稱為“省南容城縣并人北容城”),縣治在今容城縣北城子村。屬雄州。天會七年(1129)順安軍人金并升為安州,仍治高陽縣,隸屬河北東路。大定二十八年(1188)安州徙治葛城,并置葛城縣,州、縣同治今安新縣安州。貞元二年(1154)雄州、安州改屬中都路。泰和四年(1204)又置渥城縣,治在渾埿城,即今新安。縣名“渥”字當為”埿”之形訛,屬中都路安州。八年(1208),安州又移治渥城縣;雄州容城縣改隸安州,貞祐三年(1215)又改屬中都路安肅州[4]卷24《地理志上》雄州。雄州轄歸信、保定(治今文安縣西北新鎮(zhèn))二縣;安州轄葛城、渥城、高陽三縣。
元朝初期,建置悉如舊制。元太祖十年(1215)雄州、安州屬燕京路;太宗十一年(1239)改屬順天路。雄州初轄歸信、保定二縣,元初增領容城縣;安州仍領渥城、葛城、高陽三縣,治渥城縣,元初徙治葛城[5]卷58《地理志一》安州。世祖至元二年(1265),廢安州并省葛城、渥城二縣。安州及葛城縣并人高陽縣(葛城為鎮(zhèn)),尋復置安州及葛城縣;渥城縣并人歸信縣為新安鎮(zhèn),至元四年(1267)又割入容城縣,九年(1272)復置并更名為新安縣④。復置后,安州繼領葛城、高陽二縣,與新安縣同隸保定路。世祖至元四年(1267)雄州轄保定縣改屬霸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增領新城縣。雄州屬保定路。
明朝,洪武二年(1369)七月省州治歸信縣人雄州;省州治葛城縣人安州。七年(1374)四月雄州降為雄縣,并以容城縣省人,屬保定府;省新安縣人安州,尋安州降為安縣。十三年(1380)十一月,復設安州及新安縣,并同治新安縣,屬保定府;復析雄縣置容城縣。舊治在拒馬河南,景泰二年(1451)徙至河北,即今容城縣容城鎮(zhèn)。容城縣,廢前屬雄州,復置后直隸保定府[6]卷40《地理志一》保定府。
清順治元年(1644)定都北京,建置悉如明制。二年(1645)北直隸改稱直隸省。雍正中,安州領新安、高陽二縣改屬直隸省保定府,嗣后安州無領縣。道光十二年(1832)廢新安縣并入安州(州域近乎今安新縣境),州治今新安縣西南安州鎮(zhèn)。安州與雄縣、容城二縣均屬直隸省保定府。
二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1913年2月裁撤府一級行政建制,直隸州(散州)、直隸廳(散廳)均劃一為縣;省、縣之間設觀察使,俗也稱道。安州改為安縣,雄縣、安縣、容城三縣同屬直隸省范陽觀察使。1914年6月范陽道改稱保定道,安縣改名安新縣,雄縣、安新、容城三縣改屬直隸省保定道。1928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廢道,雄縣、安新、容城三縣直隸于河北省。1937年3月20日,河北省政府將全省劃分為17個行政督察區(qū),雄縣、安新、容城三縣分屬河北省第五、第一、第二行政督察區(qū)①。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晉察冀邊區(qū)于1938年4月1日成立了冀中區(qū)抗日根據(jù)地,雄縣、安新、容城三縣屬冀中四專區(qū)。同年,安新縣析出東部地區(qū)設置新安縣,同屬冀中區(qū)四專區(qū)。1939年2月,雄縣改屬冀中區(qū)第五專區(qū)。1940年夏秋,雄縣隨五專區(qū)劃歸冀北辦事處領導;撤銷新安縣并人安新縣,同時析安新、清苑縣連境區(qū)設立之光縣,屬冀中區(qū)十專區(qū)。1941年12月雄縣還隸冀中區(qū),雄縣與新城、霸縣連壤地區(qū)組成第二聯(lián)合縣;容城縣與新城、固安、涿縣各一部,組成第一聯(lián)合縣,同屬冀中區(qū)十一專區(qū)。1942年“五一”大掃蕩后,日軍連續(xù)進剿冀中腹地,冀中區(qū)遂變質(zhì)為游擊區(qū),雄縣、安新、容城三縣即處于敵我交錯地區(qū)。1944年10月形勢好轉(zhuǎn),重建冀中區(qū),雄縣、安新、容城三縣仍為其所轄;撤銷之光縣,并人清苑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5年10月9日冀中區(qū)調(diào)整行政區(qū)劃,安新縣人民政府遷駐安州,析安新縣復設新安縣,新安縣、安新縣屬冀中九專區(qū);雄縣、容城縣改屬冀中十專區(qū)[7]317。1946年7月,撤銷新安縣并人安新縣,屬冀中區(qū)九專區(qū),雄縣仍屬十專區(qū)。1947年5月,析容城縣和定興縣東部地區(qū)設置容定聯(lián)合縣,與雄縣同屬冀中區(qū)十專區(qū)。同年8月6日,敵偽反撲,雄縣處于敵我分割狀態(tài)(當?shù)胤Q為“八六”變質(zhì))。1948年12月雄縣全境解放,縣人民政府遂遷駐城關,并與新城縣連界地區(qū)組成新雄聯(lián)合縣,同屬冀中區(qū)十專區(qū)。1949年初,撤銷聯(lián)合縣,恢復雄縣、容城縣建置。同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雄縣、安新縣、容城縣即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qū)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雄縣、安新、容城三縣仍屬保定專區(qū)。1950年安新縣人民政府自安州遷到新安,仍隸保定專區(qū)。1958年12月20日,撤銷雄縣,并人涿縣(還含淶水、新城縣);同年9月21日,撤銷安新縣、容城縣,并人徐水縣。1960年5月3日,撤銷保定專區(qū),涿縣(含雄縣、淶水、新城三縣)、徐水縣(含安新、容城二縣)改屬保定市轄。同年12月19日,析徐水縣復設安新縣建制,改為保定市轄。1961年5月23日,恢復保定專區(qū)建制,7月9日,析涿縣復置雄縣③,雄縣、安新縣仍屬保定專區(qū)。1962年3月27日,析徐水縣復設容城縣④,屬保定專區(qū)。1968年保定專區(qū)改稱保定地區(qū),繼轄雄縣、安新、容城三縣。1994年12月,保定地區(qū)與保定市合并,組建新的保定市。雄縣、安新、容城三縣改屬保定市。2014年2月26日國家確定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戰(zhàn)略,京津保率先聯(lián)動,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qū),轄雄縣、安新、容城三縣及周邊部分地區(qū)。
三
綜上所述,通過對雄安區(qū)所轄三縣建制沿革歷史的系統(tǒng)梳理,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第一,雄安新區(qū)具有悠久的歷史,屬燕文化的核心區(qū)域。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商周時期人類已在此居住繁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燕南趙北的分界線,雄縣秦代設縣,是三縣當中設置最早的縣,也是京津冀地區(qū)秦代所設22縣之一。容城置縣始于西漢。安新縣始設于1914年,是安縣(安州)與新安縣之合稱。但是安縣和新安兩縣的置縣史亦能追溯到唐代,建城史可以上溯到戰(zhàn)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