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華
摘 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多種植于我國黃河以北地區(qū),它的營養(yǎng)價值高、應用性廣,提高玉米產量,防止玉米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病蟲害等現象是我國廣大農民普遍關注的事情。本文主要淺析制約玉米高產的相關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玉米高產;制約因素;技術方法
相比水稻、小麥而言,玉米具有耐寒性強、耐旱性強、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它一直是我國畜牧業(yè)、養(yǎng)殖業(yè)和水產養(yǎng)殖業(yè)的首選作物,提高玉米產量有助于促進我國部分行業(yè)的發(fā)展。因此,提高玉米產量是勢在必行的。
一、制約玉米高產的因素
(一)氣候因素
玉米不同于其他作物,它對于水份、土壤的要求并不高,降水過多、光照不足、降水過少等都會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導致玉米出現產量下降的情況。因此,根據氣候去進行玉米的種植與培育,對于提高玉米產量有很大幫助[1]。
(二)選種因素
玉米的品種繁多,在市面上有很多玉米的品種,農民在選擇玉米品種時會遇到很多難題,選擇好品種的玉米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選擇不好品種的玉米會讓玉米在成長期間出現很多問題,進而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從而降低了玉米的產量。
(三)種植因素
我國玉米的主要種植地為黃河以北地區(q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這些地區(qū)的農民普遍采用機器種植的手段進行玉米播種,播種時并沒有注意種子之間的距離、種子的數量以及土地肥力等方面,導致玉米的生長情況不佳,影響了玉米的產量。
(四)施肥因素
土地的肥力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肥力不當會導致玉米出現營養(yǎng)過?;蛘郀I養(yǎng)不良的現象。目前,玉米施肥不當存在兩種現象:一種是只選取單一的肥料進行施肥,導致玉米出現營養(yǎng)過剩、環(huán)境適應能力下降的現象;另一種是選取復合肥進行施肥,會導致玉米出現營養(yǎng)不均衡的現象。這兩種現象都影響了玉米的產量。
(五)病蟲害因素
玉米作為一種植物,它在生長的過程中不免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當病蟲害發(fā)生時會對玉米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蚜蟲、雙斑螢葉甲、玉米螟、粗縮病、葉斑病等都是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做好玉米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療是提高玉米產量的關鍵。
二、提高玉米產量的具體措施
(一)適時播種
由于我國國土遼闊,玉米在我國的種植范圍也是很廣泛的,北方地區(qū),如: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和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在春季播種較多,這些地區(qū)種植玉米的歷史悠久,當地農民已經有豐富的玉米種植經驗,可以在最恰當的時間去進行玉米的播種,保證玉米的生長周期穩(wěn)定,為提高玉米的產量奠定了基礎。南方地區(qū)可以種兩次玉米,這就需要當地的農民根據當地的氣候及環(huán)境進行玉米的種植,保證玉米可以在適合的環(huán)境下生長,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2]。
(二)選種優(yōu)良
農民在選取玉米種子時應該選取具有高產潛力、耐密緊湊、大穗型的中晚熟品種,這樣可以保證玉米品種的抗倒性比較強、抗病性能好,這種品種的玉米莖稈堅硬、根系發(fā)達,可以保證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抵御一些自然災害的侵害,當病蟲害以及部分自然災害發(fā)生時,這些優(yōu)質品種的抵抗性更強,為農民提供了一定的時間進行搶救,保證了玉米的產量。如:魯單981、農大108、登海9號等都是優(yōu)質的玉米品種,農民可以以此為參考進行玉米品種的選擇。
(三)精耕細作
精耕細作是保證玉米高產的重要步驟,隨著我國機械化程度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采用機械化進行玉米的播種、培育和收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種植的效率,但是也需要農民去根據本地土地的情況、種植密度等方面進行調查,把機械化耕作與本地的玉米實際生長情況進行結合,保證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接受光照、肥力均衡、苗均苗壯,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
(四)合理施肥
玉米的根深才能抗倒、抗旱、茁壯成長,因此農民應該施肥促進玉米根部下扎。對玉米進行施肥并不是簡單地直接進行,要對土質、玉米品種、地力、產量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然后選取最適合的肥料進行施肥,為玉米的成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同時,在施肥的過程中要注意要在玉米施肥有三個時期:一是拔節(jié)前,施肥時應沿玉米幼苗一側開溝,將肥料均勻地灑在15-20厘米處,以保障玉米根部可以充分吸收到肥力,增加玉米根部的穩(wěn)定性;二是大喇叭口時期,這時施肥是為了保障玉米的穗大粒多,這時追肥應該控制在總氮量的50%左右;三是籽粒灌漿期,這時期施肥是為了增強玉米的光合作用,這時的施肥應該控制在總氮量的20%,合理進行施肥可以保證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養(yǎng)分,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3]。
(五)防治病蟲害
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對于玉米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農民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防止玉米因病蟲草害而出現減產的現象。例如,在玉米幼苗期,農民可以用9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時,農民可以用50%辛硫磷乳劑300ml/hm2與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125g/hm2混合兌水450kg/hm2,對病蟲害進行一次性防治,可以減少玉米生長后期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對于雙斑螢葉甲,農民可以選用4.5%高效氯氫菊酯1000倍液防治。通過對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可以有效的解決玉米生長期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玉米的健康成長,進而保證玉米的產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保證玉米的高產,不僅要對玉米種植的土壤、氣候、養(yǎng)分、水分等進行關注和改善,還要進行玉米品種的選擇以及病蟲草害的防治,保證玉米的健康成長,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
參考文獻:
[1]張光.優(yōu)質高產玉米技術推廣的問題及措施[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8(09):208.
[2]郭紅玲.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運行機制與對策研究[J].農業(yè)與技術,2017,37(14):129.
[3]齊達.玉米高產的制約因素與相應的技術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7(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