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淑琴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有一雙大眼睛,一笑就會露出潔白的門牙,頭發(fā)微微翹起,個子較高,皮膚很黑,我們常開玩笑說他是非洲來的。
他是個樂于助人的人。記得一次上英語課,老師突然說要聽寫。我翻遍了書包,就是找不到英語作業(yè)本。正當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一個聲音傳入了我的耳朵:“劉思杰,沒帶作業(yè)本嗎?我借你一張!”我轉過頭一看,是他!他微微一笑,從本子里“嘩”地撕下一張,放在了我的桌上……
瞧,這就是我的好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誰嗎?(《猜猜他是誰》)
文章最大的問題是人物特點不夠鮮明。從外貌上看,眼睛、門牙等,都是一般性描述,不能給人留下“獨特”的印象,只有“黑皮膚”有點特別,可惜只是一筆帶過;從事例上看,也很平常,難以突出人物特點。
我有一個好朋友,皮膚非常黑——不亞于張飛和李逵!同學們說他是非洲黑人,他不但不生氣,反而沾沾自喜:“你們可要尊重我這個外國友人!”
一次做英語作業(yè),我忘記了“黑色”的英文怎么說,便去問他。他眼睛一瞪:“你看我長得黑,故意的吧?哈哈,這個詞都記不住,我不就忘本啦?”接著,他把“black” 流利地一連說了三遍,然后拍拍我的肩膀,問:“記住了嗎?”我能怎么回答呢?只有尷尬點頭的份了!
瞧,這就是我的“黑人”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同學們,現(xiàn)在你應該知道這人的特征了吧——黑!修改后的文章緊緊扣住“皮膚黑”來寫——用黑臉張飛、李逵作比;人物語言也是不忘調侃“黑”;事例更是圍繞牢記英文“黑色”來寫……特點這樣鮮明的人物,誰能猜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