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青
摘要: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有著鮮明的回歸意識。他的詩中大量出現(xiàn)“歸”字。這些“歸”字運用于不同對象和地點,通過主客觀描寫和側(cè)面襯托使得王維的歸情更加濃厚。這種“歸”情既包含了王維被貶時歸期難測的茫然憂傷和亦官亦隱的矛盾的逐漸加深,也包含了王維在佛禪思想影響下對于亦官亦隱的矛盾痛苦的兩次緩解。
關(guān)鍵詞:王維;歸;亦官亦隱;佛禪影響
尚勇亮、王鳳玲在《王維、孟浩然“隱”、“逸”之辨》一文中提出王維是隱跡幽棲型詩人,并說明王維的“隱”是“向心型”的,具體分為“三部曲”:思?xì)w慕隱、掩扉閉關(guān)、靜坐而安。[1]79,并提及王維詩文中有138次用到“歸”字。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王維詩中的“歸”字,從一定角度反映王維亦官亦隱的矛盾,也反映出他追求心靈寧靜、安穩(wěn)的“隱”的第一部曲。
一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行為選擇都有一定的傾向性,固定的情緒常常引起習(xí)慣性的動作或者聯(lián)想,反映在詩里就是不同詩人都有喜好的字詞。”[1]79一個“歸”字,歸的對象、目的地、景物不同,歸的心態(tài)更是大相徑庭。王維詩中一個“歸”字,反映了他為現(xiàn)實所羈絆,在經(jīng)過思?xì)w慕隱、掩扉閉關(guān)、靜坐而安的三部曲中達(dá)到了“歸心”的境界歷程。因此“歸”字的大量使用,成為王維詩中重要的一筆。
開元九年初入仕途的王維因為“舞黃獅子事件”獲罪遭遇貶謫,他在被貶途中寫下了《被出濟(jì)州》一詩。王維貶謫期限帶有不確定性,所以王維看到前方海云濃深,難免遙想自己的前程。歸回長安的茫然無期與眼前之景互為交融,故生出“縱有歸來日,多愁年鬢侵”的憂愁凄傷之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蓖蹙S貶謫途中的這種“歸”期難測的茫然之情,使他筆下的景物也充斥著這種茫然憂傷色彩,如:“井邑傅巖上,客亭霧靄間”(《登河北城樓作》)、“宛洛望不見,秋霖晦平陸”(《宿鄭州》)、“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論”(《早入滎陽界》)、“所居人不見,枕席升云煙”(《干塔主人》)、“望望行漸遠(yuǎn),孤風(fēng)沒云煙”(《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
到了濟(jì)州任上,王維冷落了對仕宦的盲目熱情,并對賢達(dá)有了不偏不倚的理解,即“解印歸田里,賢哉此丈夫”的思想。[2]”此時王維亦官亦歸隱的態(tài)度在他“歸”字詩中表現(xiàn)則為仰慕時賢歸隱。在《丁寓田家有贈》中首先寫丁寓在朝為官時即“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的渴望歸隱思想?!鞍鴼w路”意為辭官歸鄉(xiāng)。[3]559因為早就想辭官歸隱,今日終于實現(xiàn)。在閑適的農(nóng)家生活中感受歸隱的趣味,一個“果”字表達(dá)了王維的肯定和羨慕之情?!伴_軒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時吟招隱詩,或制閑居賦”四句描繪了丁寓歸隱時讀書吟詩、不用出門即可賞景的生活情趣。最后在依依不舍地告別中相約一起度過明年春天?!薄薄罢自妵@“歸”回農(nóng)家的閑適而展開,表明了王維對“解印果成趣”的肯定之情。另外王維在《崔錄事》一詩中則直抒胸臆地表達(dá)了:“己聞能狎鳥,余欲共乘桴”的仰慕和效法之情;在《濟(jì)州過趙叟家宴》一詩中通過描述“深巷斜暉靜,閑門高疏柳”的幽靜環(huán)境和“荷鋤修藥圃,散帙曝弄書”的閑適生活也表達(dá)出對其“閉門成隱居”的贊賞之情。
開元十四年王維被分配到淇上,一方面是“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的家貧現(xiàn)狀和“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的仕途失意;一方面是“愛柒日己薄,禪寂日己固”的歸隱之心的加重。所以他一方面對“酣歌歸五柳”的陶潛持有“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的不認(rèn)同;一方面又于開元十六年棄官在淇上隱居。[5]126關(guān)于王維這種亦官亦隱的矛盾,不外乎時代風(fēng)氣和仕途受挫,加之其自身性格原因,這點不在此重點論述。
二
開元二十九年春,王維歸隱于終南山。不到一年又出山做了左補闕的官。這次隱居出世思想更加突出。究其原因是王維佛教信仰的加深,同時接受道教思想和融合佛、道。[5]233
好友殷遙去世,王維傷感人生“畢竟歸無形”,“歸無形”意思是人終究都是會走向死亡。王維遺憾沒有早日規(guī)勸殷遙“學(xué)無生”,“無生”是佛教用語,與涅盤、法性等含義相同,“無生”即無滅。在《登辨覺寺》、《與蘇盧二員外期游方丈寺而蘇不至因有是作》、《秋夜獨坐》、《游感化寺》幾首詩中也出現(xiàn)過“無生”兩個字,并且詩中都廣泛出現(xiàn)佛教用語,如:“初地”、“化城”、“趺坐”、“梵聲”、“法云”、“頭陀”、“世諦”“宿化城”等等。
亦官亦歸隱的矛盾終于在王維官補左補闕后營置輞川別業(yè)得到了平衡。“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輞川別業(yè)》),短暫離開官場歸隱的喜悅讓王維激動不己。同樣表達(dá)這種喜悅的“歸”字詩還有“一從歸白社, 不復(fù)到青門”(《輞川閑居》、“悠然遠(yuǎn)山暮,獨向白云歸”(《輞川閑居》)、“歸雁識故巢,舊人看新歷”(《春中田園作》)、“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山居秋暝》)、“渡頭燈火起,處處采菱歸”(《山居即事》)、“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田園樂七首》)、“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fēng)”(《藍(lán)田山石門精舍》)、“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山中送別》)。上述“歸”字有些不是直接表達(dá)主體自己的歸,而是以客觀的態(tài)度,描述“浣女”、“王孫”、“白云”、“歸雁”、“歸風(fēng)”、“牛羊”、“野雞”、“桑蠶”“農(nóng)夫”這些人或者物的歸,這樣看似作者無歸意,實則側(cè)面、客觀的描寫“歸”字,使得歸情更加濃厚,很自然的融入到了詩中。
三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王維扈從不及被叛賊所捕拘于洛陽普施寺,被拘期間寫下《口號又示裴迪》一詩,其中“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一句表達(dá)了他渴望獲得自由后重歸輞川的心愿。由于賊陷接受偽職,王維的愧疚之心加重,企圖通過佛理來消除內(nèi)心的痛苦。也懷著“奉佛報恩”的思想進(jìn)行施寺飯僧、焚香誦經(jīng)之類的活動。所以王維的“歸”字詩也反映出他通過佛理獲取內(nèi)心寧靜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讹埜哺缴芬辉娭忻枥L了他讀經(jīng)和僧人交往的生活。詩的末尾表達(dá)了“思?xì)w何必深,身世猶空虛”的禪悟,王維徹悟到寂滅和涅磐是真正的快樂,只要一心向佛,相信來世的幸福,所以歸隱還是居官就沒那么重要了。因此晚年的王維在詩中不斷地在抒發(fā)這種“思?xì)w何必深,身世猶空虛”的禪悟:“妄計茍不生,是身孰休咎”(《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一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xué)人二首》)、“浮生徒漫漫,泛有定悠悠?!睆倪@里我們可知,王維一生亦官亦隱的矛盾最終在他晚年醉心佛理的過程中得到了平衡
王維一生都在不斷詠嘆“歸”,而無論是歸回朝廷還是歸回田園,這種歸愁始終存在。這種矛盾體現(xiàn)在他詩中則表現(xiàn)為大量地使用“歸”字,所以在王維直接呼喚主體的歸、客體的歸,或者描述他人的歸或者事物的歸的過程中,形成了一首首生意盎然的“歸”詩,使得王維呼喚主體的歸情更加濃厚,并很自然的融入到了詩中。而這個過程也正是王維追求心靈寧靜、安穩(wěn)的“隱”的第一部曲。
參考文獻(xiàn):
[1]尚永亮,王鳳玲 王維、孟浩然“隱”、“逸”之辨[J].江漢論壇,2004(8)
[2]杜慧敏.論王維被貶濟(jì)州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J].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學(xué)報,2014(12)
[3]陳鐵民.王維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7
[4]鄧紹基. 中國古代十大詩人精品全集[M].大連:大連出版社,1997(1)
[5]陳鐵民.王維論稿[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
[6]王志清.王維詩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4).
[7]陳殊.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書系[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6(5)
[8]馬瑋.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王維[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1)
[9]錢志熙 論王維玄佛結(jié)合的人生哲學(xué)及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J].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