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林
【摘 要】目的:做好護士職業(yè)安全防護,保障護士的身體健康。方法:采取標準預防,緩解壓力,防止暴力事件等方式。結果:有效的減少職業(yè)中的危害。結論:學好安全防護,對護士非常重要。
【關鍵詞】護士;職業(yè);危害;安全防護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職業(yè)環(huán)境即工作環(huán)境,每個成年人全部生命的幾乎三分之一在職業(yè)環(huán)境中度過的,因此,營造一種良好的職業(yè)環(huán)境氣氛,排除潛在的危險因素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護士是微笑的天使,人們的生老病死都離不開護士,但是由于長期的超負荷運轉,多數護士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
一、護士職業(yè)危害因素
1.1 生物、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引起的感染:主要致病性細菌有化膿性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肝炎鏈球菌、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腸道感染性細菌有埃希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霍亂弧菌。厭氧性細菌有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無芽孢厭氧菌。呼吸道感染的細菌有結核分枝桿菌、白喉棒狀桿菌、嗜肺軍團菌、百日咳桿菌。動物源性細菌有布魯菌屬等。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等。
1.2 主要致病性病毒:呼吸道感染病毒、腸道病毒、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蟲媒病毒、狂犬病毒等。化學因素危害 抗腫瘤藥物,消毒劑等物理危害運動功能和物理刺激。
二、各種壓力的危害
1.1 生理壓力
1.2 心理壓力
1.3 病人壓力
1.4 學習壓力
1.5 人際關系壓力
三、壓力的調節(jié)
1.1 任何人在一個固定的場所中長期工作,可能因為職業(y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與外界交往活動的受限,會造成心理上的單調感、倦怠感、厭煩感,從而使工作效率下降,出現情緒枯竭現象。所以護士要學會主動休息,休息時間充裕往往精力充沛,心情舒暢。
1.2 心理學把人的氣質分為四種類型: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膽汁質。多血質容易疲勞,喜歡變化。粘液質、抑郁質可以干很長單調的工作而不覺疲勞、膽汁質很難堅持干長時間的工作,容易產生厭倦心理。
1.3 協(xié)調職業(yè)環(huán)境中的人際關系,幸福感越強,工作動機就大,工作業(yè)績也就多,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際關系。在人際關系中,首先自己要做好,具備誠信的基本條件,用熱情友好的態(tài)度發(fā)展人際關系。
四、認真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都采用七步洗手法。
五、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根據病人的種類采取相應的隔離幾種:嚴密隔離、一般隔離、血液隔離。 嚴密隔離接觸此類病員,必須戴好口罩和帽子,穿隔離衣和隔離鞋,必要時戴橡膠手套,消毒措施要特別嚴格。消化隔離接觸隔離 接觸病員須戴口罩、帽子及穿隔離衣。在接觸病員時,須按病種分別穿隔離衣,并消毒雙手。保護性隔離接觸此類病員時,醫(yī)護人員須先清洗雙手,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外面接觸病員為清潔面,內面為污染面)
六、癌癥的防護
隨著癌癥發(fā)病率的增高,化學治療作為治療癌癥一種重要手段,抗癌藥絕大多數都對人體有較大毒性,抗癌藥物在殺傷或抑制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具有殺傷作用。尤其對骨髓的抑制,通常先出現白細胞減少,然后出現血小板減少,少數貧血、嚴重出現骨髓造血障礙。
在配制化療藥物時,操作者最好穿隔離衣,戴圓帽,手套。護目鏡防護面罩。打開瓶口時,要用無菌紗布包好,防止玻璃刺傷皮膚,往里面注射藥物時宜緩慢,減少藥物外溢,防止藥物飛濺到護士身體上。如不小心出現此種情況,應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沖洗。藥物配制完,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應放入含氯消毒劑里面浸泡,統(tǒng)一焚燒處理。
七、艾滋病的自身防護
艾滋病屬于逆轉錄病毒,以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CD4細胞為根據地,復制病毒,而且性格善變,復制時不斷出現復制錯誤。所以,盡管科學家做了很多努力,至今仍沒有發(fā)現有效的疫苗。艾滋病屬于傳染病,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母嬰垂直傳播。當血液中CD4細胞數量小于400個每毫升時,就會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如結核、帶狀皰疹、腫瘤等,危及病人生命。從事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人員有職業(yè)暴露的危險,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體液污染了破損的皮膚或非腸道粘膜或被含有HIV體液污染的針頭,以及銳利器具刺破皮膚,都有被感染的危險。
如有傷口,在傷口旁輕輕擠壓,盡可能多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局部擠壓,受傷部位傷口沖洗后,應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傷口,粘膜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再暴露后一小時用藥最好,不要超過4小時,超過24小時用藥預防性用藥28天,在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進行護理時必須帶手套。
八、乙肝的防護
我國是乙肝大國,目前我國人口中,乙肝總感染率60%,乙肝病毒攜帶1.3億。護士沒有注射過乙肝疫苗者,被針頭傷感染率6%到30%,所以對乙肝表面抗原陰性者要及時注射乙肝疫苗。
九、、加強護士安全教育
1.1 加強勞動保護,改善醫(yī)療操作環(huán)境,操作時,保障有足夠的光線。
1.2 避免受到針頭和其它銳利物的損傷,安全處置銳利器具。
1.3 避免護士開放性皮膚和粘膜的損傷
1.4 避免通過污染的器械的傳播,不要把用過的器具傳遞給別人。
1.5 絕對不要針帽套回過針頭。
1.6 防止血液和其它體液外溢到身體表面。
1.7 對廢棄物做妥善處理
十、消毒、滅菌
1.1 機械消毒 一般應用肥皂刷洗,流水沖凈,可消除手上絕大部分甚至全部細菌,使用多層口罩可防止病原體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應用通風裝置過濾器可使手術室、實驗室及隔離病室的空氣,保護無菌狀態(tài)。
1.2 熱力消毒 包括煮沸、高熱蒸氣等。能使病原體蛋白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機能。有紫外線,可引起細胞成份、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和酸發(fā)生變化,導致微生物死亡。
1.3 化學消毒法 按消毒效果分類有3種: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
十一、應對暴力事件
提高自己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鉆研醫(yī)術,精益求精。加強與病人以及病人家屬的溝通,構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舉止端莊,文明禮貌。換位思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安撫病人的情緒,盡量不要發(fā)生沖突,化解各種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