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
【摘 要】目的:分析臨床醫(y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方法:本次對象為我院體檢者120名,納入時間2016年1月-2018年7月,針對檢測時間、抗凝劑的不同,分析血液細胞的檢驗質量。結果:1:5000抗凝劑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含量低于1:10000,差異顯著(P<0.05)。在放置時間上,室溫、低溫下各項指標也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影響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因素較多,需要檢驗人員遵循流程要求,嚴格控制檢驗環(huán)節(jié),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醫(y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R4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血液細胞檢驗是臨床檢驗中的常規(guī)項目,包括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等數據內容,在確定患者病情,驗證治療效果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從實際來看,血液樣本易受各因素影響,使其失去活性,影響檢驗結果[1]。對此,檢驗人員需要加強對檢驗質量的控制,從而獲得準確、真實的檢驗結果。下面,本文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120名體檢者作為對象,探討了影響檢查質量的因素和控制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本次對象為我院體檢者120名,納入時間2016年1月-2018年7月,男性75名,女性45名,年齡21-58歲,平均(42.6±1.9)歲。所有體檢者均了解本實驗目的,簽署知情意向書,排除精神病史、嚴重肝病、輸液人員。
1.2 方法 于清晨空腹取靜脈血,劑量為4mL,放在不同的試管內。將每位體檢者的血液樣本分成2份,按1:10000、1:5000的比例稀釋,將稀釋比例相同的血液混合,再分為120份。隨后,將樣本放在22℃的室內保存,30min、3h、6h后進行檢驗。
1.3 判定項目 觀察不同比例抗凝劑標本、不同放置時間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包括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計量類資料用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類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不同比例抗凝標本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分析得知,不同比例下的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含量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2.2 不同放置時間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分析得知,在室溫環(huán)境下,標本放置時間越長,細胞形態(tài)變化越明顯,故30min、3h、6h的血液細胞檢驗結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低溫環(huán)境下,細胞形態(tài)會隨著放置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放置3h、6h的檢查結果和30min相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上,醫(yī)生多根據血液檢驗結果判斷是否患病,但是受內外界因素影響,導致檢驗結果存在誤差,出現誤診、漏診的情況,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強化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尤為關鍵。具體工作中,除要求檢驗人員具備專業(yè)素質外,還要具備較高的技能水平[2]。首先,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每位檢驗人員都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嚴格按醫(yī)院規(guī)定作業(yè)。正式檢驗之前,需要控制好細胞的各項信息,同時做好標本采集工作,了解儀器設備存在的問題。其次,檢查所用藥品、試劑是否符合要求,儀器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另外,還要控制室內溫濕度,定期清潔和保養(yǎng)設備。最后,分析和統(tǒng)計檢測數據,做出病理判斷。一般來講,檢驗結果不代表檢驗工作已完成,還要收集患者病史,綜合分析身體狀況,結合病理特征、細胞直方圖進一步判斷,情況允許時用顯微鏡復查[3-4]。需注意的是,在采集完血液標本后,需要在第一時間檢驗,以免標本變質影響檢驗結果。
本結果中,120份血液標本用比例分別為1:5000、1:10000的抗凝劑處理,結果顯示,相較于1:10000抗凝劑,1:5000抗凝劑的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含量較少,差異顯著(P<0.05)。說明:抗凝劑比例不同,血液細胞檢驗結果也不同,這可能和抗凝劑使用后的標本濃度、性質的變化相關[5]。在室溫下的不同放置時間上,各項指標均發(fā)生明顯變化,尤其是3h、6h后的,相較于30min的檢驗結果更為顯著(P<0.05)。而在低溫下,雖然各項指標也發(fā)生變化,但是僅3h、6h的指標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標本的放置溫度和時間,都會影響著檢驗結果。所以具體操作中,檢驗人員除要提高自身能力外,還要綜合考量儀器、檢驗溫濕度等,預防儀器設備故障影響檢驗進度和結果,增加誤診風險。此外,還要嚴格遵守醫(yī)院的相關規(guī)定,盡最大限度的減少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確保實驗工作順利進行。
綜上,影響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因素較多,需要檢驗人員遵循流程要求,嚴格控制檢驗環(huán)節(jié),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陳南剛.淺析臨床醫(y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8):52.
王璐璐.臨床醫(y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8,25(3):270-271.
胡響祥.臨床醫(y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探討[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4):32-34.
閆子政.臨床醫(y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分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8,22(8):290.
徐淑娟.臨床醫(y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