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
案例背景: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是幼兒獲取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的重要源泉,也是培養(yǎng)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幼兒在游戲中自主學習、主動探究,釋放自己的天性,獲得最大的快樂。所以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游戲環(huán)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積木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游戲材料,它雖然小,但卻包羅萬象;積木游戲也是幼兒最喜愛的的游戲之一,它以獨特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青睞。
多年來,我園就以積木為游戲材料,進行了積極地探索,積累了許多活動經(jīng)驗,為游戲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設置本游戲,就是想從幼兒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建立起從知識向能力、從能力向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借以對幼兒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進行觀察和評估,實現(xiàn)對老師教育教學行為的有效反饋和指導,引導學校教育從知識教育走向能力教育,進而走向素養(yǎng)教育。同時積極探求一種教學內(nèi)容的游戲化、生活化之路,為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積累經(jīng)驗。
案例描述:
聽說要玩積木“多米諾”,孩子們高興壞了,早就躍躍欲試了。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足球場,孩子們便開始了積極的準備。把積木一個、兩個、三個,……陸續(xù)抱進場地。
初次接觸“多米諾”,孩子們興趣盎然的不斷地探究著“多米諾”的各種玩法。
他們?nèi)齻€人一組、五個人一群,自主的集合在一起。這邊的小朋友擺出了直線型的,那邊的小朋友擺出了圓形的;這邊的小朋友擺出了二層、三層的,那邊的小朋友擺出了愛心型的;這邊的擺出了“小雨點”型的,那邊的又擺出了“小蝸牛”型的等等。每擺出一種形狀,孩子們都高興地蹦起來、跳起來,這是他們的杰作呀!
在玩游戲時,每推倒一個,孩子們都一陣驚呼,追逐著觀看“多米諾”倒下的那個精彩瞬間。
孩子們在游戲時,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積木距離太近了不容易推倒,緊挨著的根本推不倒;距離遠了倒下的積木碰不到后面的,也難以成功;都爭著去推積木,秩序混亂,往往是積木還沒有擺放好就被調(diào)皮的小伙伴推倒了;加上其他班的小朋友趁機“搗亂”,擺放好的積木多次推倒,有的氣的干脆追趕起其他班的小朋友來;特別是在孩子們玩圓形的游戲時,有些積木根本倒不了。
他們試了一次又一次,里面有合作,也有爭議;有快樂,也有摩擦;有探究,更有智慧。
又到了游戲的時間了,孩子們拿上收集好的材料,開始探究起多種材料的“多米諾”的玩法。
孩子們擺上茶葉盒,不論怎么擺放,茶葉盒始終不容易倒下,于是大家舍棄了茶葉盒這一材料。
書本更是不能很好地站立起來,孩子試著擺放了一次又一次,盡管在老師的幫助下,也始終沒有成功,于是也放棄了書本這一材料。
我看到此情況,提議孩子們選擇平整的檔案盒,把書本放進檔案里,到花壇池墻上試一試。孩子們匆匆忙忙的把檔案盒搬運到池墻上,一個一個的按適當?shù)木嚯x擺放好,終于成功了。孩子們興致勃勃的玩了起來。
嘗試了各種材料的“多米諾”玩法之后,孩子們興趣未盡,又探究起帶“機關”的“多米諾”來。他們找來一個長木板,底下墊上積木,做成了一個斜坡,他們想把積木沿斜坡順勢推下后,把擺放好的“多米諾”碰倒。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用圓柱形的積木作滾筒、把坡度增加,這樣滾下去的積木就能把擺放好的“多米諾”順勢推倒了。孩子們歡呼的跳起來,又爭著搶著做起那個“推手”來。一個小小的“機關”,帶給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案例分析:
初次探究“多米諾”,孩子們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開動腦子,很快發(fā)現(xiàn)了“多米諾”的各種擺法,嘗試著找到最佳擺放距離和擺放方式。
在活動中,人人都是參與者,個個都是游戲的主人;爭論過后,看到的是合作。
孩子非常喜歡嘗試各種材料的“多米諾”玩法,在游戲中,積極思維,想著各種辦法,那種基于成功的心理可見一斑。但由于孩子們僅僅限于材料的想法,沒有想到場地的限制,在多次嘗試無果的情況的下,非??鄲馈4藭r,老師適時的介入,幫孩子們想出了玩的辦法,孩子們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在制作帶“機關”的“多米諾”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機關”并沒有那么實用,于是便提醒孩子們?nèi)ブ谱饕粋€更加精良的“機關”。孩子們愛動腦筋,幾次試驗后便想出了解決辦法。
案例反思:
搭積木玩“多米諾骨牌”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它更貼近幼兒生活,幾乎是幼兒每天都想要做的事。
本次活動雖以搭積木玩“多米諾骨牌”為目的,實則是想通過此游戲讓小朋友在玩中學,在學中懂得分享,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它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還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更培養(yǎng)了幼兒交際、合作的能力??梢哉f,幼兒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也落實了“以人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真正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劉堅教授說過:“我們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核心素養(yǎng)?!薄耙匀藶楸?,賦予幼兒更大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擔當,讓孩子成為未來的主人;崇尚科學精神,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注重健康身心,讓孩子成為人生的主人?!?/p>
在活動中,孩子們自主游戲,玩出了花樣、玩出了自我,帶來愉悅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身體、認知、行為和情感諸方面的發(fā)展,讓教學內(nèi)容回歸游戲,讓游戲回歸生活,真正的把教學內(nèi)容游戲化、生活化。
活動中,教師以觀察者、傾聽者、支持者的角色介入游戲,耐心傾聽孩子們的不同想法。對孩子所想,教師進行適當?shù)目隙?在孩子們迷茫時給予建設性的建議,讓孩子們的活動向更加開闊的方向發(fā)展。教師放手,孩子動手、動腦,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生活體驗。但老師什么時候介入、怎樣介入,仍然是我們今后思考研究的一個課題。
我們的游戲仍在繼續(xù),孩子們探究游戲的熱情也在燃燒。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會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間、投放豐富的材料,支持他們、鼓勵他們、幫助他們,讓孩子們繼續(xù)暢游在探究奧秘的神奇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