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罵戰(zhàn)之后,這家餐館出名 了,躋身于曼哈頓知名中餐館之列,無論白人還是華人,都想過去自己嘗一口,做個判斷,看看不用淀粉的中餐是什么樣的
今年4月,紐約一家新開張的中餐館引發(fā)了全美媒體的關注。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好吃,也不是因為特別難吃,而是因為這家中餐館的宣傳口號,他們稱自己家的店不會像其他中餐館那樣“太油或太咸,吃完甚至全身浮腫”。
這家中餐館的老板是一對白人夫婦,老板娘是曼哈頓的一位健身教練,喜歡中餐的味道,但不喜歡吃完那種“腹脹又惡心”的味道,于是她和老公決定自己開一家中餐館。他們選的地理位置很好,在曼哈頓下城的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名字是俗套的“好運李(Lucky Lees)”,雖然她和老公沒一個姓李。
“我們的全部菜品無麩質、無奶、無小麥、無玉米,無花生、腰果和開心果,我們使用非轉基因油,絕不使用精煉糖、味精或食用色素。”“好運李”的菜單上是這樣做自我宣傳的。這種描述更是大大激怒了華人,尤其是那些華人餐館的老板,他們在推特上痛罵健身教練,甚至發(fā)起了抵制活動。
開業(yè)第一天,他們的宣傳就惹惱了紐約華人,大家都非常不喜歡他們踩踏其他中餐館的宣傳詞,很多華人在Yelp上留言,指斥這對白人夫婦侮辱中餐,侮辱華人。同時,紐約的各個媒體也紛紛站隊?!妒澄锩褡逯髁x者正在攻擊紐約廚師》——《紐約郵報》明顯是挺這對夫婦的,稱指責他們的人是“推特暴徒(twitter mob)”,稱自己這樣的白人吃了富含淀粉的中餐十五分鐘內就會有膨脹感,不舒服。甚至《紐約時報》也跟進做了報道,不過他們只介紹了各方反應,自己并沒有預設立場。
美國中餐館有很多種類,非華裔顧客比較熟悉的是熊貓快餐類的流水線中餐,他們大多開在各類商業(yè)中心的Food Court里。這類中餐完全沒有烹飪,原料是廠家直供,拿到店里只要加熱就可以端上來。以熊貓快餐為例,這里十幾道菜只有六種醬料,全部是酸甜口味,無論是北京牛肉(Beijing Beef)還是陳皮雞(Orange Chicken),全是一個味道,最多只能分辨出是牛肉還是雞肉而已。吃的時候,還必須伴著可樂迅速吞下去,多嚼兩口就能嘗出美國肉類的粗糙和那種不放血的腥味,然后胃就大條了。對于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熊貓快餐就是飼料廠。
我在加州吃過兩次熊貓快餐,都是中午走累了隨便找了一家進去。吃完之后確實像那位老板娘所說,腹脹惡心,嘴里的味精苦味兩天都沒法散掉。但這類中餐館主要面向的就是非華裔顧客,熊貓快餐的老板也宣布絕對不會在中國開店。
美國也有非常正宗的中餐館,比如眉州東坡在加州就有三家分店,味道和國內并無二致,“好運李(Lucky Lees)”所在的曼哈頓更是高檔中餐館云集,新一代華裔美國廚師早已經開始使用有機和非轉基因食材,口感之好,可能還要超越國內的同類餐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位健身教練確實有點碰瓷的意味。
罵戰(zhàn)之后,這家餐館出名了,躋身于曼哈頓知名中餐館之列,無論白人還是華人,都想過去自己嘗一口,做個判斷,看看不用淀粉的中餐是什么樣的。這家餐廳在Yelp的評分已經從一星升到三星,老板娘成為網絡紅人,健身生意也財源滾滾。
實際上,這類白人老板、白人廚師、白人顧客的中餐館越來越多。去年年底,美國名廚和餐館老板安德魯·齊默恩(Andrew Zimmern)在明尼阿波利斯吹捧他的新中餐館,“有些中餐館的味道就像馬飼料,我拯救了那里的顧客”。后來雖然他被迫道歉,但又忍不住在推特吹噓自己的餐館大受歡 迎。
看來碰瓷營銷的效果非常好。只不過,這類餐館還能算中餐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