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犯傻,你就一定不要讀下面的文字。因為它將賺走你很多眼淚。
—— 題記
引 子
這是一個極普通極簡陋的農(nóng)家小院。
小院里,三間煙熏火燎的板筑老宅,一圈籬笆墻,朝南是用秸桿搭成的挑角小門樓。
這個小院的主人姓喬,因而莊里人叫它喬家小院。
這是一戶極普通極平常的莊戶人家。
一位老母親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喬歧領(lǐng),小兒子喬歧云,大女兒喬歧榮、小女兒喬歧芝,因為一家人都姓喬,莊里人稱這一家人為老喬家。
“喬這一家子”,是莊里人對老喬家一種帶有敬意的昵稱。這里因為這個極普通的人家,在這個極簡陋的農(nóng)家小院里,用一種人倫大愛,演繹出一部人間傳奇。這部人間傳奇感動和震撼了豫東大地!
一
那是1991年農(nóng)歷10月。
故事發(fā)生在豫東柘城縣胡襄鎮(zhèn)的后蘆村。
那時節(jié),喬家小院里剛辦過喪事。它的男主人喬西善害了十幾年癆病,一個月前過世。
豫東農(nóng)村,按照習谷,老人過世,在辦過“五七”過后,亡人的事便告一段落。余下來的事,就是打點和安排活人的日子。這活人日子里,最讓兒女提起放不下的就是娘。
娘是兒女的連根樹、同心鎖。這失去父親后的娘便是兒女最大的幸福。為了這種幸福,這天一大早,兒女們便從各自的小家庭,相約著走進這座溫馨的小院。
這時,小院里的娘并不在家。父親過世后,娘被舅家接去散心。兒女們正焦急地等待娘時,娘正顛簸在回家的路上。
娘是小兒子喬歧云騎著自行車從舅家接回來的。鄉(xiāng)間道路坑坑洼洼,兒一邊使勁地蹬車,一邊不間斷地回頭看娘:“娘,把兒的腰抱緊啰,千萬別摔著。”娘有些嗔怪兒:“放心騎你的車吧,娘沒那主貴,身子好著呢!”
娘兒倆在路上顛著說著,說著顛著,眼看著就到了小院門口,娘不知咋的,突然一個趔趄,瞬即從自行車的后座上重重地摔下去……
兒子一陣驚慌,立馬從自行車上跳下,張臂去搶抱摔倒在地上的娘,娘卻不醒人事了……
“娘啊——”兒撕心裂肺的一聲喊,驚動了小院里的人,兒女們搶奔出門,小院里立馬充滿“娘啊娘”那急促而凄厲的呼喚……
二
娘倒了,兒的心也碎了。這倒下去的是自己的娘??!
父親原本是家里的頂梁柱。兒女們記得,父親是個手藝人,開油坊、做豆腐,大凡農(nóng)村用來維持生計的手藝,父親沒有不會的。
父親會的門道多,家里的小日子過得也油光水化的。那時,家里做豆腐,平時舍不得吃豆腐;那時家里開油坊,平時也難得吃回油貨(油炸食品)。但用賣剩的油腳子炒豆腐渣,吃起來香噴噴的,也特別誘惑人。
父親不僅能干,而且精明。當時流行一句口頭禪,叫做“俏不過剃頭的,精不過賣油的”。父親大字不識一個,更不會加減乘除。但出門賣油,那賬能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數(shù),油賣幾兩幾錢,錢是幾分幾角,毫厘不差,分文不錯。周圍的人都稱他“賣油郎”,精明?。?/p>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精于算計、能吃苦、會過日子的當家人,10年前卻得了一種怪?。耗艹阅芎炔荒軇?,一出力就憋氣,嚴重時連路都不能走。
父親得怪病,兒子背著父親四處求醫(yī)。豫、皖、蘇、魯、冀交界地區(qū),方圓數(shù)百里,名醫(yī)訪過,單方驗過,巫婆神漢請過,道聽途說的法子試過,所有的路子和門道走盡,父親還是能吃不能動。后來,有人告訴父親,說他得的是癆病。這種病常年離不開兩罐子:一個是藥罐子,一個是湯罐子。并且說:“老喬啊,不要東跑西跑了,你就守著這兩罐子熬吧!”
父親勞累了大半輩子,突然讓他閑下來,他受不了,父親省吃儉用了大半輩子,突然讓他整天守著兩罐子等死,他更受不了。年輕時,他拼死拼活掙得盆滿缽滿,即便是逢年過節(jié)就舍不得讓全家人吃上一罐子肉;而今,他不能動了,還要守著藥罐子、湯罐子掙口氣,這生不如死的日子,他能過嗎?
父親不能過,也不能死。不死不活的父親,免不了總拿老伴和兒子耍氣。而最多的方式,就是摔罐子。老伴和兒子每每將熬好的湯藥送過去,父親總是一賭氣,將湯藥罐子摔了。這讓老伴和兒子很傷心。
但傷心歸傷心。父親整天離不開的兩罐子,還是一天也不能停。為此,老伴將老宅里能賣的全賣了,兩個兒子不僅賣掉了妻子進門時的嫁妝,每人因之還欠下近萬元外債。
父親守著兩罐子等死的日子,正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是聯(lián)產(chǎn)責任制后,催生“萬元戶”的年代。那年月,一個“萬元戶”能掙個“紅頂子”(注:那時的“萬元戶”,作為致富能人,能當選縣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具有很高的政治榮譽。這里的“紅頂子”,指的就是這種政治榮譽。)這種時候,兩個兒子為給父親治病,背負上萬元外債,這種由對比形成的巨大反差,加大了父親的壓力,更嚴重傷害了父親的自尊心。這時的父親看不到生的希望,反倒多了一層死的念頭。
1991年10月的一天,兩個兒子在外跑了一天,好不容易借來20元錢,到集上把藥抓好,把肉割回來,娘守著藥罐子、湯罐子熬了近兩個時辰。熬好湯藥,她把兩罐子小心翼翼地端到老伴床前,說:“他爹,把湯藥喝了吧!”老伴摁著床幫子坐起身:“喝,喝,把兒子坑成這樣,俺還有臉喝……”說著,他使盡全身力氣,將兩罐子摔到地上,一口濃稠烏黑的血痰噴出去,兩腿一蹬走了……
父親走了,父親“享?!比チ恕^r(nóng)村老人過世,親鄰前去吊唁,見到亡人親屬,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拱著手向?qū)Ψ健白8!保骸芭叮?,老人‘登仙了,‘享福去了!”這句話聽起來很別扭,仔細品品蠻有道理。人老了,尤其是象喬西善這樣生不如死的老人,死對于他的確是一種解脫。
三
父親走了,父親“享?!比チ?。但娘不能走。因為娘自進喬家門,沒能享一天福。
娘的名字叫崔廣秀,生于1919年,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小時候,時逢亂世,娘沒能過上一天安生日子。成人后,嫁進喬家,一直是在奔波中過日子。
喬家家境貧寒。據(jù)老輩人講,是娘嫁進來以后,喬家的日子才有些起色。
那時節(jié),爹和娘仗著年輕有力氣,能吃苦,啥掙錢的營生都做。開油坊、磨豆腐,都是最苦最累的力氣話。因為能掙錢養(yǎng)家糊口,爹和娘就選擇開油坊、磨豆腐。掙錢“掙”錢,這錢都是通過下死力氣“掙”的?。?/p>
開油坊、磨豆腐,最基本的勞動環(huán)節(jié)是推碾子、推磨。這推碾子、推磨,原本是由騾、馬、驢、牛等大牲口干的力氣活??傻?、娘窮,買不起牲口,只有使人推。而推碾子、推磨最多的是娘。因為爹要出門賣油、賣豆腐,那斤斤兩兩要靠他稱出去,那分分角角要靠他數(shù)回來……
推碾子、推磨不光是累,最苦的是眩暈和嘔吐。比如推磨,人要推著磨桿,順著磨沿,按照逆時針的方向轉(zhuǎn)圈圈。正常人,三圈轉(zhuǎn)不下來,就要蹲地上吐黃膽。那推碾子如同推磨一樣遭罪。這種罪莫說人受不了,就連牲口同樣不能忍受。你見過驢推磨嗎?上磨前,主人總是用黑布先將驢的雙眼捫起來,那同樣是防止驢眩暈啊!那種連牲口都不能忍受的罪,由人去遭受,那該有多遭罪啊!因此,娘每次把磨推完,都象是被死神狠狠蹂躪了一回,苦不堪言!
建國后,后蘆人從戰(zhàn)爭的廢墟上爬起來,政治上大翻身,日子一下也未能好到哪里去。
起初,家里分得幾畝地,可耕地仍然靠娘拉犁。那時節(jié),莊里幾戶人家攤不上一條牛,娘也只能象牲口一樣,用肩膀負重。
大集體時期,為了多掙那三兩個工分,娘總是同男人們?nèi)屇亲钪刈钆K最賣力氣的活干。收割挑草頭、外出修水利、修公路,娘都是打頭陣。拉車子,搞爆破,活又重又危險,娘同樣爭著上。在兒的記憶里,娘白天從來沒坐著吃過飯。一日三餐,娘總是拽著扁擔、夾著鐮刀,一邊走路,一邊捧著碗往嘴里扒飯吃。夜里,娘從來沒睡過囫圇覺。每天夜里,娘總是奶著孩子睡下,等孩子睡著不哭不鬧了,她再起來推磨、篩面、做鞋子、縫補衣服……
娘日子最難過的是父親生病以后。父親能吃不能動,脾氣變得特別壞,有事沒事,總要拿娘解氣。
娘呢,忙了外面再忙里,無論是多苦多累,爹怎么發(fā)脾氣,娘總是忍氣吞聲地忙日子……
娘心地特別善。4個兒女,個個都是娘的心頭肉。兒記得,小時候他們無論怎么淘,娘都沒舍得點過他們一指頭。
那是大兒子喬歧領(lǐng)的一段記憶。那年,他大約10歲。
春節(jié)過后,他到姥姥家拜年,被一幫小伙伴粘住,好歹不愿回。
幾天過后,娘來姥姥家接他回,他正在同小伙伴玩買田踢瓦的游戲,娘面對面地叫他,他都沒反應。娘哭了……
娘哭了,兒也傻了:娘這是咋了?
回到姥姥家,娘拿眼挖他:“瞧瞧,瞧瞧,你腳上的鞋踢成這樣,讓娘在人前咋做人?。 ?/p>
這時,他低頭看看腳,才發(fā)現(xiàn)腳上的鞋早已露出了腳丫子。
娘多要強??!她拼死拼活地奔日子,就是要在人前蹭個臉面。兒穿著露腳丫子的破鞋在娘家人面前現(xiàn)丑,她能不難過嗎?
其實,兒腳上的這雙鞋,是大年初一早上才新穿上的。在姥姥莊上不幾天,同小玩伴就瘋狂地踢成這樣子。這時的小歧領(lǐng)心情很緊張很害怕:這回無論怎么說,娘也不會饒過他!
然而,這回娘只是長聲短氣地難過一陣子,仍沒罵一聲、點一下。
娘沒打兒沒罵兒,但這件事卻讓兒悔恨一輩子!
那時節(jié)娘做一雙鞋多難啊,鞋底一針一線地納,鞋幫一針一線地縫,給兒做一雙鞋,娘在昏黃的油燈下,要熬過許多個通霄!更何況娘要做的不只是兒的一雙鞋,娘多辛苦啊,可娘千辛萬苦將鞋子做好,兒穿到腳上,三天兩天就蹬爛了,再讓娘在人前丟臉,兒心里多愧啊……
娘太偉大了。娘一個人生養(yǎng)一大群人,支撐起一個大家。而今,兒女們長大了,成家了,父親也走了,無論怎么說,咱兒女也要善待咱這個娘。
然而,兒的這番心思還沒來得及向娘說,娘卻這樣突然倒下了……
四
娘倒下,兒難過,兒的方寸徹底打亂了。
娘不能這樣倒下。因為兒還要奔日子啊!
娘倒下的這一年,大兒子喬歧領(lǐng)46歲,二兒子喬歧云42歲。大兒子家三兒兩女,二兒子家兩兒兩女,兄弟倆大小9個孩子。而最大的孩子喬富貴只有20歲,尚未成家,其余8個孩子還正在念書。這時的兒正在負重爬坡,腳力正緊,肩頭正吃勁。更何況近些年兄弟倆為給父親治病,還背負有巨額外債呢!
娘在舅家的這些日子,兄弟倆在一起合計最多的,就是這一大家子今后的日子咋過?
咋過?最好的辦法是到外面去奔著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農(nóng)村聯(lián)產(chǎn)責任制后,吃飽肚子的農(nóng)民,已經(jīng)不滿足安于現(xiàn)狀。他們沖破二畝地的束縛,開始到外面去闖世界,全國迅即涌現(xiàn)出打工潮。喬氏兄弟所在的后蘆村也不例外,莊子里有很多青壯勞力卷起鋪蓋紛紛往外跑。這對喬氏兄弟,同樣具有吸引力。
那天夜里,老大把老二再次叫進家里商量,說:“老二啊,而今爹已走了,你正當年,又身懷多技,還是在外奔幾年,掙些錢過日子要緊!”
“我走了,娘呢?”其實,老二這些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到外面去打工掙錢??梢幌氲侥?,他的腳就邁不動了。
是啊,娘呢?老大還不是同樣因為娘而挪不動窩出不了戶嗎?
老大喬歧領(lǐng)初中畢業(yè),當過兵。1973年從部隊復員后,被安排到社辦磚瓦廠當工人,后轉(zhuǎn)入社辦烤煙廠學開車。
開車搞運輸,這在當時既掙錢又吃香??梢驗榧彝ネ侠郏瑖栏竦卣f是因為重病的父親,那年廠里搞承包,而使他失去承包機會。因為開車搞運輸,要常年在外面跑。他不能啊,病床上的老父親拽住了他的腿。
父親走了,他完全可以從家庭拖累中解脫出來,去重操舊業(yè)。但娘咋辦呢?娘已經(jīng)72歲,又在父親過世后的熱孝中。這種時候,如果兩兄弟都外出打工,撇下娘,能放心嗎?
這天夜里,兄弟倆商量無果。睡到床上,喬歧領(lǐng)翻來覆去睡不著。妻子呂景蘭生氣了:“照我說,是你們倆男人沒把我倆女人當人看。你倆兒走了咋哪?我們倆女人,一大群娃咱都生了,還能侍奉不了一個娘!”
其實,嫂子呂景蘭同弟媳孫仲蘭,也早已合計過。這個大家庭,要想把今后的日子過好,兩兄弟必須外出去打拼。不然,光靠門前二畝地的收入,猴年馬月也翻不動身,更不用說給兒蓋房娶媳婦了。因此,那天夜里,孫仲蘭同樣在做丈夫喬歧云的工作:“他爹,你就放心地走吧,家里有我和姐(孫仲蘭一直稱嫂子為姐),天塌不了。再說,娘身子骨還硬朗,初一、十五還有倆姑娘來走動,娘苦不著!”
是啊,兄弟倆是家里的頂梁柱。頂梁柱頂不起梁,這家還是家嗎?兄弟倆明白,娘要孝順,但娘也要贍養(yǎng)。贍養(yǎng)娘,就要讓娘吃好喝好,這吃好喝好,要錢??!更何況外債要還,一大群孩子的事要辦呢!因此,經(jīng)過這個不眠之夜后,兄弟倆一早起來決定,由老二喬歧云去舅舅家把娘接回,并安排人把倆姐妹請來,然后一家人坐下來,共同商討娘的贍養(yǎng)問題和一家人的生計大事。想不到,這種時候,娘卻突然倒下了……
“娘啊……”
五
“娘啊……”兒的呼喚,驚動了四鄰、驚動了喬氏族人、也驚動了喬家所有的親戚。
娘倒下的那些天,后蘆村的四鄰來了,喬氏族人來了,喬家的姑父舅舅來了,喬家的老少姑娘來了,喬家倆妯娌的娘家人也來了。凡是來看娘的人,來也淚眼婆娑,去也淚眼婆娑。他們含著淚“唉”著來,他們同樣含著淚“唉”著去。這飽含著熱淚的長聲短嘆里,充滿著關(guān)愛和無奈。
張桂民,是土改時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年齡上,她小“娘”8歲;按輩份,卻是“娘”的曾孫媳婦,喊“娘”太奶奶。兩人都是喬家的媳婦,自進喬家門,兩人就在一起奔日子。公社化吃大食堂,兩人在一個鍋里舀勺子,心貼得很緊。
那天,小院里兒的呼喚,第一個驚動的就是張桂民,也是她第一個奔進小院里看“娘”。一進門,看到床上陽事不知的“娘”,撲上去就哭:“太奶奶啊,我倆過心哪!我知道您心善,一生要面子。而今哪,您要是陽壽到了,就放心地走,千萬不能象太爺爺那樣,死不死活不活地負累人??!”
這話刺痛了在場的喬文武,他黑著臉說:“哪有這樣說話的,不祝人生反咒人死,真是老糊涂!”
喬文武是張桂民的小叔子,從小是吃嫂娘奶長大的,在嫂娘面前從來沒動過粗。這回,他當著眾人的面“黑”嫂娘,是擔心嫂娘的話傷著喬家小院里的人。
其實,喬文武完全不應該去“黑”嫂娘。大家從小院里出來,聚到村頭老樹下,說的都是“娘”的這檔子事。
“這世上沒天理,不幸的事都讓喬家兩兄弟攤上了。這不,才送走要死不活的爹,又攤上這要死不活的娘……”
“古言說得好:‘久病無孝子!古代那么多孝子,有的為娘臥冰求鯉,有的為娘冬天暖席,但那都是一過性的。要是攤上一個臥床十年八年的娘,看他還有那份孝心不?”
“照我看,張桂民老人那話說的雖然有些過,但那說的是實情。人老了,要活就得好活,不能好活不如好死,千萬不要窩囊了自己,又負累了別人……”
“話雖這樣說,只怕是求生難,求死也不易。人真要到了該死的時候,只怕是連求死的勇氣也沒有……”
村頭老樹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短話長,都是為喬家兄弟擔心。大家都知道喬歧領(lǐng)、喬歧云兩兄弟是孝子。但窮人要過日子,這孝子不好當??!
孝子不好當。但喬家兩兄弟這孝子還鐵心當定了。
娘倒下的當天,姑父舅舅就來了。按習俗,姑父舅舅是公親、長輩,在兩兄弟面前具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
那天,姑父先于舅舅來到“娘”跟前,喊喊,摸摸,搖搖,“娘”沒反應。姑父搖搖頭,嘆口氣,坐下沒說話。
繼之,舅舅來了,走到“娘”跟前:“姐啊,姐——”“娘”沒反應。舅舅轉(zhuǎn)身看看姑父,兩位老人的目光暗示,便有了一種心照不宣。
不大一會兒,兩位老人便把兩兄弟叫到一邊,姑父問:“你們娘已經(jīng)這樣了,接下來準備咋辦呢?”
沒等兩兄弟回話,舅舅象安排后事一樣搶先說話了:“你娘已經(jīng)72歲了。要是命大,你娘活過來,就將娘好好養(yǎng)著;要是活不過來,如今兒孫滿堂的,也死得著。你們再不要折騰了,就由命吧……”
“不!這話不能這樣說!”沒等舅舅把話說完,大兒媳呂景蘭把話茬接過去,“娘年輕時咋著過,我不知道。但自從咱進這個門,就一直由娘護著。咱姐妹倆(倆妯娌)坐了這么多月子,都是娘侍候。兩家的娃也是娘看大的,怎么說我們也得為娘盡份心!”
“咱姐說的是。好娘是娘,病娘也是娘。做兒女的,不能因為娘生病了,就不顧娘的死活。那樣做,咱心里不落忍!”嫂子話音一落,二兒媳婦孫仲蘭搶著說。
姑父感動了,舅舅感動了,婆姐喬歧榮、婆妹喬歧芝姐妹倆哭著“咚”地跪到娘的病床前:“娘啊,娘啊,這些您都聽到了吧,咱老喬家前世積的德,娶上了好媳婦啊……”
當然啊,最受感動的是喬歧領(lǐng)、喬歧云兄弟倆。
“這是咱的娘??!兩個嫁進門的女人這樣對咱娘,咱兄弟就是賣上幾管子血,也要救娘!”兄弟倆當著姑父、舅舅的面,發(fā)誓要在生死線上從死神手上把娘爭奪回來。
六
一個月后,兒將娘從死神手里果然奪回來。
一個月啊!
人說光陰似箭??蛇@一個月真的是太長了!
娘患的是腦溢血,農(nóng)村人將其稱作中風。姑父舅舅都是過來人,這種病他們見的太多了。
兒不管這些。兒只知道救娘。姑父舅舅來的當晚,兒便將娘送進了縣醫(yī)院。
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時縣醫(yī)院的醫(yī)療條件不是太好。娘送進醫(yī)院,經(jīng)過檢查,醫(yī)生說娘出血面太大,需作開臚手術(shù)。可這種手術(shù)縣醫(yī)院做不了,醫(yī)生執(zhí)意要求轉(zhuǎn)院。
轉(zhuǎn)院?怎么轉(zhuǎn)?將娘送進縣醫(yī)院,還是在場親戚湊的錢。這只要一轉(zhuǎn)院,少說也得個萬而八千元,這錢到哪兒去湊啊!
沒辦法,那天夜里兄弟倆只好蹲在醫(yī)院走廊里,握著娘的手哭。
醫(yī)生感動了,說:“將病人抬進來吧,治好治不好,我們只有盡力了!”
娘住進醫(yī)院,可花起錢來象放水一般,千而八百元,三天兩天就沒了。那天,住院部催著交款,可兄弟倆兜里湊不出10元錢。老大守著娘,老二出外借,借不來;老二守著娘,老大出去求人到銀行貸,銀行要抵押,貸不來。咋辦?再不續(xù)交醫(yī)療費,娘就要停藥了。這時,老二喬歧云說:“哥,你守著娘,我來想法子!”
老二從病房里走出,迎面碰到一群人。姐姐喬歧榮來了,妹子喬歧芝來了,姑父來了,舅舅來了,后蘆村的鄉(xiāng)鄰們來了。這些人追到縣醫(yī)院,給兄弟倆送錢來了。大家你10元,他5元,當皺皺巴巴的一匝票子交到兄弟倆手上時,樸實憨厚的喬歧云哭了:“有了這些錢,我暫且不用去賣血了!”
沒錢湊錢難,那花起錢來兄弟倆更是一分錢都能捏出汗。在醫(yī)院里一個月,病房里只有娘睡的一張病床。要加床,只有花錢去租。兄弟倆舍不得花錢加床,夜里只有守在老娘的病床邊打盹。吃飯呢,兄弟倆更簡單,饃是從家里帶的,開水是醫(yī)院免費供應的,一個月下來,兄弟倆連1元5角錢的一碗面條就沒舍得吃過。
但是,盡管這樣,兄弟倆的心情還是一天比一天好。因為娘終于有救了。
娘住進醫(yī)院,大約一個星期后,陽事不知的娘終于迷縫開了眼。大約又過了3天,兒喊娘,娘眼角有些濕潤,似乎有了些知覺。半個月后,娘開始張開嘴進食;一個月時,兒喊娘,娘終于能“啊”了……
兄弟倆趕忙跑去找醫(yī)生。醫(yī)生說:“你娘大病不死,并能恢復得這么快,這已經(jīng)算是奇跡了!我給你們開些藥,回去作些鞏固性治療吧,象這種年齡得這種病,要想好利索已經(jīng)沒有可能,余下的日子也只有交給床了……”
一個月后,兄弟倆抬著娘出院了。
路上,兒女心情特好,腳步也特輕松。走一陣子,兒將娘放下歇歇,喊喊娘,娘“哼哼”,兒心里一陣子樂;走一陣子,兒將娘放下歇歇,用手摸摸娘,娘“哼哼”,兒心里又是一陣樂……
進村時,莊里人從田間地頭圍過來,寒喧問候的同時,那瞟來的眼神卻有些異樣。
原來,就在前些天,喬家兄弟所屬的胡襄鎮(zhèn)發(fā)生了一場命案——鄰村的一位侄子把自己的親嬸子給殺了!
親侄子殺自己的親嬸子,這在整個豫東大地都是奇聞。
這里的文化底蘊多厚啊!
豫東柘城,地處豫、皖、蘇、魯交界地區(qū)。這里是炎帝朱襄氏的祖庭,并與人皇伏羲氏、黃帝軒轅氏近鄰。因而,這里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龍興圣地。同時,方圓百余公里,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其故里都在這一地區(qū)。因而,這里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這里原本是出圣人、出帝王的地方。在這種地方,竟發(fā)生這樣的命案,能不令人發(fā)指嗎?
然而,更令人發(fā)指的是,這位侄子殺人的動機,竟是由自己爺爺?shù)馁狆B(yǎng)問題引起的。
老人有兩個兒子。按照約定,老人由兩個兒子一對一個月輪養(yǎng)。那天,小兒子一個月滿了,老人由孫子推著去大兒子家,卻被大兒媳蠻橫地堵在門外不讓進。理由是老人在小兒子家雖然按月滿了,可這個月是月小,不足30天,故而要求侄子把老人推回去。
侄子惱了,丟下爺爺上去同嬸子講理。嬸子一巴掌扇過去:“滾!”
“日你娘,你敢打俺!”侄子沖進廚房,操起菜刀,朝著嬸子一陣亂砍,嬸子當場倒在血泊中。
嬸子倒了,侄子跑了,丟下老人沒人管。無奈之下,老人解下腰帶,找棵歪脖樹上吊了。逃跑的孫子也隨即被抓住,關(guān)進了大牢。
這場命案起因就這么簡單,過程也這么簡單。兄弟倆就因為贍養(yǎng)老人月大月小多一天少一天這么點小事,同室操刀,引發(fā)兩人死一人坐牢的血腥慘案。
這場命案就發(fā)生在喬家兄弟所在的胡襄鎮(zhèn)鄰近村,后蘆人知道,喬家兄弟當然也知道。從這場命案里,喬家兄弟讀懂了鄰里們瞟來的那異樣的眼神,大家是在擔心和懷疑他們兄弟侍奉娘的耐心啊!
是的,正如喬家兄弟想到的那樣,這些天后蘆人在一起沒少談論喬家的事。多數(shù)人認為,喬家救娘容易養(yǎng)娘難,這病床前的孝子難當、孝心難盡。甚至有人預言:別看喬家把娘救活高興,等熱乎勁過了,再去養(yǎng)活娘,怕不跟那兄弟倆一樣,縱是鬧不出人命來,小院里也一定少不了熱鬧故事……
七
后蘆人的擔心沒有錯。娘一接回來,兄弟兩家果然就紛爭不斷。
娘接回來的當天,老大就找老二商量:“老二,咱娘接回來,照先那樣讓娘單過不現(xiàn)實,請人護理咱經(jīng)濟條件又達不到,還是咱兩家輪流侍奉吧!”
“中,咋著輪呢?”
老大說一月一輪,老二說“不中?!?/p>
“咋著?”
老二說:“一月一輪,咱倆每隔一個月,就得在家守著娘,那要出外做工咋辦呢?”
老二這樣說,首先還是為老大考慮。因為老大這時在烤煙廠上班,總不能三天兩頭地請長假,在家侍奉娘吧!故而堅持兄弟倆一季度一輪。
一季度一輪對雙方的生計安排當然有利。但一季度三個月,這么長時間,誰家能保準沒事。一旦有事,娘咋辦?兄弟倆為此發(fā)生爭執(zhí)。爭執(zhí)過后,老大還是采納老二的意見,決定一季度一輪流。
實踐證明,老二的這個主張是對的。這時的娘呢,雖然不能下床走路,但飯菜做好送到床前,娘可以伏著桌子吃,大小便有人扶著,娘可以坐在便椅上自己解。平時,娘床邊只要有人在意看護就中。
然而,好景不長。這樣堅持了兩三年光景,娘身子漸漸失去了行為能力,癱在床上不能動了。
娘臥床不能動,娘要翻身,娘要吃飯,娘要喝水,娘要大小便,都要吆喝兒做。娘離不開兒,兒要朝夕每日地守著娘,時間長了,哪能沒個閃失。因此,有段日子,娘無論輪到兄弟哪家,都有過屎尿在床的經(jīng)歷。
這樣不行。那天,老二找老大商量:“哥,還是照先前你說的,咱娘在咱兩家還是一月一輪吧?!?/p>
“中!”老大說,“一月一輪,對咱兩家的生計安排雖然有些難處,但對侍奉娘有利!”
是啊,娘越難侍奉,兒越要精心侍奉。這輪值的時間越短,兒侍奉娘的心思越集中,這侍奉娘的質(zhì)量自然就越高。
娘從這一天開始,在兄弟兩家一月一輪流。老大為此辭掉了在烤煙廠的工作,老二為此推掉了在外承建的泥瓦活。兩人在家門口一邊奔日子,一邊專門侍奉娘。
然而,這一月一輪值的日子也沒能堅持好久,村里人突然發(fā)現(xiàn)兄弟倆又將一月一輪改為10天一輪了。
10天,在村里人眼里,過得象流星那么快。大家看到,兄弟倆抬著專制的木床,將娘不多時從這家抬那家,不多時又從那家抬這家。兄弟倆每當抬著娘從人前過,村里人都難免有人撂閑話:“瞧瞧,瞧瞧,這抬來抬去的,把娘抬成啥樣了!”
是啊,這病床上的娘,被兒抬來抬去,真的抬不出模樣了:眼也塌了,嘴也癟了,身子蜷成一巴拉,與多年前比較,咋看咋不是先時的那個“娘”了……
那天,大姑娘喬歧榮、二姑娘喬歧芝,相約著來看娘。走進村頭,喬氏家族里有一小媳婦攔住她倆:“兩位姑奶奶,請跟兩位爺說說,不要把娘抬來抬去了,村里人撂閑話,已經(jīng)丟死人了!”
“轟”,兩姐妹頭一下大了。她倆憋著一腔火,火爆爆地闖進老大喬歧領(lǐng)家,正趕上兩兄弟抬著娘往外走,她倆撲上去,一聲“我苦命的娘啊”,攔住娘大哭起來……
兄弟倆懵了:“這是怎么了?”
“怎么了?出門看看,看人家怎么戳咱的脊梁骨!”
聽這話,兩兄弟知道有人講了閑言,氣得蹲在地上不說話。這時,正在娘房間忙著的呂景蘭走出來,拉兩位姑娘坐下,說:“你知道娘在咱兩家10天一輪,是為啥嗎?這是沒法子啊!”
那是2000年冬天。
這天夜里,老二喬歧云已經(jīng)是第11次起來給娘翻身捂被子,結(jié)果娘還是受涼拉肚子,把屎尿屙了一床。
第二天一早,老二找老大商量:“哥,咱還是把娘輪值的時間再縮縮吧。不然,娘在咱家時間長了,精力達不到,萬一有個閃失,娘會沒命的……”
其實,老二說的也是老大近期想的最多的問題。
娘是越來越不好侍奉了。開始娘只是不能動,后來娘不能動也不能說,再后來娘是不能動不能說,連聲音也發(fā)不出來了,發(fā)展到最后,娘是失行失語失聲,連知覺也失去了,即使是張嘴進食,還要人扶著娘的頭……
娘能說時,哪兒不舒服,娘嚷嚷著叫兒;娘不能說了,哪兒不舒服,娘“嗷嗷”著喚兒;娘連“嗷嗷”也不能“嗷嗷”了,哪兒不舒服,只能靠兒用心去悟……
這用心去悟,娘的生死全靠兒這顆心了。
冬天,兒最擔心的是娘凍著。為了不讓娘凍著,兒在娘的病床下熨著火,在床上加蓋活絮被褥,數(shù)九寒天,大雪封門,娘也凍不著。
冬天難過娘還好過,熱天較之冬天,娘的日子更難過。首先,這溫度必須降下去。溫度降不下去,娘臥在床上就容易生爛瘡。其次,娘睡的房間必須保持清潔。不清潔,房間的氣味一大,容易招蚊子、蒼蠅。蚊子、蒼蠅只要往娘身上一叮咬,娘身子就潰爛。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兒就沒法整。其三,娘的吃食必須新鮮,弄不好就容易拉肚子……
兒是農(nóng)民,兒呆的地是農(nóng)村,上面說的一、二、三,在城里人在有錢人都不是事,可在兒都是難事。兒買不起空調(diào),兒買電扇,頂上的電扇轉(zhuǎn)著搖,床前的電扇定向吹,三伏盛夏,溫度降不下來,兒坐在娘的床頭打扇子……
溫度不好控制,兒總能設法控制。但室內(nèi)的衛(wèi)生不好整。為減少異味,室內(nèi)必須熏炙,但氣味大了娘受不了;要滅蚊蠅,室內(nèi)必須噴藥,藥味重了又要傷著娘;床上的被褥、娘身著的衣服,更是要隨換隨洗……娘怕熱、怕臟、怕蚊蠅,娘怕的都是兒必須為的,兒整天為這些事費腦子、動心思……
娘夜里難過,兒夜里更難過。娘臥床度日,臥得長了肢體變形,渾身骨頭痛。白天,有陽光壯膽,有生氣提神,只要有人在眼前晃著,娘哼哼嘰嘰地還好過些??傻搅艘估?,天一黑下來,越寂靜娘的日子越難過。失聲前,一到夜里只要聽不到兒的動靜就“嗷嗷”。兒呢,娘“嗷嗷”必須起床,給娘翻身,給娘墊尿布、換屎片子……每天夜里,少則起個三、五回,多則十幾回,只要娘在,夜里睡覺,兒從來沒有脫過衣服。
兒夜里難過,白天更難過。兒夜里難過,只是睡不好。白天呢,兒不僅要侍奉娘,兒更要奔日子,那是身也累,心也累,真的是身心俱疲。自從娘倒下去,白天,只要娘在,兒不管地里活多忙,時不時總要丟下手里的活計往回跑。失聲前,兒每次從地里回去,總能遠遠地聽到娘“嗷嗷”,這“嗷嗷”讓兒聽了割心啊……
兒侍奉娘,常人想到的,最難的莫過于給娘端屎端尿。但端屎端尿,在兒侍奉娘的日程里,那還是最容易辦到的。
娘拉大便,基本有規(guī)律,只要細心,是可以把握的。小便呢,兒縫制了多塊尿袋,尿袋里裝滿草木灰,隨時尿透隨時換,一般是尿不了床的。
可給娘喂飯就難了。早了不行,晚了不行,燙了不行,涼了不行,飽了不行,餓了不行,每次進食,勺盛多了不行,勺盛少了不行,喂得急了不行,喂得緩了也不行……兒感到最難的,是娘的情緒難掌控。那天,兒從莊稼里回來,又渴又餓,等急著給娘喂罷飯,自己好狼吞虎咽地吃幾口??蓛杭蹦锊患?,兒將飯送到娘嘴邊,娘卻不急著往下咽。兒急了,輕聲吼了一嗓子。這下麻煩了,娘索性咬緊牙關(guān)不讓進食了。這種時候,兒只好變著法地給娘說好話,逗娘高興。這頓飯兒硬是將就了個把小時。這種情況,兄弟倆在給娘喂飯時是經(jīng)常遇到的。
娘難侍奉,越到后來越難侍奉。這前難后難,千難萬難,難的都是兒。兒同樣是人。這白天累,夜里累,身也累,心也累,天天這樣累,時間長了,兒的心力能達得到嗎?達不到,哪怕是夜里一覺瞌睡,白天的一個閃失都有可能送娘的命啊,這兄弟倆為了保證更好地侍奉娘,將一月一輪改為10天一輪,村里為啥就有那么多人不理解呢?
當然啊,兄弟倆的這些苦衷,自己不說,連自己最親的姐姐、妹妹都不能體會,更何況是村里那些局外人呢?
娘的病床前,兩姐妹在哭,兩兄弟蹲著生悶氣。這時,呂景蘭說話了:“你倆姑娘不要哭。娘都這樣了,還能躺在床上出氣,你近前看看,就知道為啥子了!”
這話果然管用。兩姐妹擦干眼淚,走進娘的房間,用鼻子聞聞,聞不到任何異味;伸手在娘身上摸摸,娘身上也沒有丁點爛瘡;再用心地看看娘的臉,娘的兩頰紅潤,印堂發(fā)亮……兩姐妹看罷,又“咚”地跪在娘的病床前:“娘啊,咱誤會和錯怪咱家哥哥弟弟了……”
這時,姐妹倆才知道這10天一輪,完全是為了娘好。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兒集中精力侍奉娘,并得空對娘的房間進行消毒,把衛(wèi)生清理好,把娘睡過的被褥、穿過的衣褲拆洗好。
俗話說,隔墻有耳。喬家院里,姐妹們的哭鬧,驚動了四鄰。四鄰來了,聽到了,也看到了。直到這時,大家才明白:“‘娘的這條命,硬是兄弟倆用肩頭抬著活下來的?!?/p>
娘自1991年10月突然倒下,兄弟倆或三月一抬,或一月一抬,或10天一抬,從莊東頭抬到莊西頭,從莊西頭抬到莊東頭,來來回回抬了700余次。后蘆人也是從兩姐妹大哭大鬧這一天起,每當看到兄弟倆抬著娘從門前過,誰見了誰都要上前打聲招呼,幫上一把手……
八
喬氏兩兄弟都很特別。他們都把自己的妻子喊姐姐。老大喬歧領(lǐng)的妻子呂景蘭長丈夫兩歲,老二喬歧云的妻子孫仲蘭,長丈夫一歲。兩人就因為這一歲兩歲的差別,特別敬重自己的妻子,妻子也特別愛戴自己的男人。村里人說,這兩對夫妻自進洞房那天起,就沒見他們紅過臉。
然而,一向性格溫和的喬歧云,那天卻向妻子大發(fā)雷霆。理由是妻子“虐待”自己的娘。
每天給娘喂飯,是最考驗耐心的活。娘臥在床上,食欲不振,每次給娘喂飯,娘總是很排斥,兒總得順著娘。因此,往往一頓飯,總是熱了涼,涼了熱,弄不好娘還要“嗷嗷”。因為娘不好侍候,所以平時給娘喂飯這活,兒要求自己做,不讓妻子沾手。
那天,喬歧云到鎮(zhèn)上給娘抓藥,回來晚了,娘“嗷嗷”著要吃的,妻子孫仲蘭知道,這時必須給娘進食。不然,晚了娘會扛不住,丈夫回來也會不高興。
孫仲蘭沒有等,立即下廚,按照設定好的食譜,給娘做了碗雞蛋面。面做好,端到娘跟前,為了怕娘燙著,她用筷子挑起兩根面條,送進自己嘴里先嘗嘗。然而,就在她挑起面條往嘴里送的一瞬間,丈夫喬歧云回來了,一步跨過來,一把奪過面碗,向妻子狠狠吼道:“你這婆子,竟敢讓娘吃你的嘴巴子(指吃過的剩飯)!”
妻子順勢沖出門外,跑到大伯子喬歧領(lǐng)家討公道。喬歧領(lǐng)呢,這時不在家,孫仲蘭抱住嫂子呂景蘭大哭:“姐,在喬家做不出人,這日子我不過了!”
喬家,不僅丈夫稱妻子為姐,呂景蘭、孫仲蘭兩妯娌也一直以姐妹相稱。就連喬歧榮、喬歧芝兩姐妹,同兩妯娌同樣以姐妹相稱。因此,外人進入喬家,從稱呼上根本搞不清這一家人是啥關(guān)系。
呂景蘭取條毛巾,一邊給弟媳擦眼淚,一邊安慰說:“妹子,啥子叫做不出人,怎么著就不過了?咱在喬家過了這些年,他兄弟是啥樣人,咱能不知道?”嫂子邊說邊逗她,“平時,老二總是把你捧在手心里,今天這么點委屈就受不了?。 ?/p>
其實,呂景蘭象這樣的委屈早就受過了。那天,呂景蘭同樣是給娘喂飯,同樣是自己先用嘴嘗,同樣是被丈夫冤枉。不同的是,這事過后,呂景蘭學乖了:給娘喂飯,不是怕娘燙著嗎?這事好辦,咱不能用嘴嘗,咱先用筷頭沾沾,再放到自己舌尖上嘗嘗,這樣做不就不犯忌諱了?
孫仲蘭聽嫂子這么一說,破涕為笑了,說:“這事也怪俺笨!但不管怎么說,那人也不能這么著俺??!”
后來,喬家“舌尖上的孝心”,成為全后蘆人傳誦的故事。
如果說給娘喂飯引發(fā)的矛盾,是喬家兩夫妻間“戰(zhàn)爭”的序曲的話,那給娘端屎端尿洗屎尿片子,就是兩夫妻間經(jīng)常發(fā)生的“戰(zhàn)事”。
娘大小便平常有些規(guī)律??赡翘焓悄锒喑粤诵┤馐?,加上受了些涼,拉起了肚子。大兒喬歧領(lǐng)用手捧著給娘接大小便,妻子呂景蘭上去幫忙,被丈夫呵止,弄得她在旁邊發(fā)呆。一次,兩次,次數(shù)多了,妻子呆不住了,她不看丈夫臉色,搶著過去替丈夫。
“過去!過去!”丈夫火了,“誰讓你插手的!”
“怎么了?我為啥就不能插手了?”
“這是俺娘!俺娘生俺,這屎尿就要由俺端!”
“你娘?”妻子火了,“俺進你家,上養(yǎng)老,下養(yǎng)小,侍奉你幾代人,到這時候你還跟我分你娘、我娘?”
丈夫覺得自己失言了,趕忙給妻子說軟話:“俺這不是心疼你,不想讓你去沾那手嗎?”
妻子不傻,丈夫的這份心思自己能看不透?但自己借機發(fā)火,不也是對丈夫的一片心嗎?不這樣,丈夫把苦活、臟活都攬到自個身上,那咱還是夫妻嗎?
然而,丈夫的這句“失言”,還是讓丈夫很自責。丈夫突然想起自己的老岳父:“生俺的是俺娘,那生妻子的爹也是妻子的爹??!妻子侍奉俺娘,俺還總拿她撒氣,那生她的爹,又該由誰來侍奉呢?”
是啊,妻子呂景蘭姐弟4個,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姑娘,只有小弟1個是男孩。而今,3個姑娘都出嫁,當上了奶奶,只有小弟一人承擔老父親呂長林的贍養(yǎng)義務。小弟呢,大小3個孩子,夫妻倆靠打工過日子,家里留下97歲的老父親看門。97歲啊,這日子好過嗎?想到這里,丈夫沒跟妻子商量,獨自跑去把老丈人接過來。
自此,喬家小院里,喬歧領(lǐng)、呂景蘭這對70多歲的老夫妻,同時侍奉“俺爹”、“俺娘”兩位百歲老壽星,一個癱在床上,一個癱在輪椅上,兩夫妻一會侍奉娘,一會兒侍奉爹,那場景誰看了誰都會感動。
九
喬家的孩子懂事,從來不跟父母說“不”??赡翘焓莻€例外。吃罷早飯,老大的二兒子喬富海背著書包正要去上學,父親拿出5元錢交給他,讓他順便在鎮(zhèn)上買些雞蛋回來。可兒子接過錢哭了。
“咋的了?”
“大,俺5元錢雜費沒交,這一個星期俺一直站在門外上課?。 ?/p>
兒子哭,父親也哭:“娃,大身上這5元錢,是為奶奶特意省下的,這雞蛋不能不買啊!”
是的,這雞蛋確實不能不買。因為娘這每天5個雞蛋的飲食結(jié)構(gòu)是不能改變的。
娘剛倒下的那些日子,怎么才能讓娘吃好,是兒子最操心的。起初,家里窮,平時很難吃上一頓肉。趕上有肉吃,兒總是讓娘多吃。結(jié)果,娘只要趕上吃肉,就一定要拉肚子,屎尿在床是小事,治療不及時,娘就要出大事。
肉不能吃,那就讓娘吃素。時下都說粗糧養(yǎng)人,那是對富人說的。油鹽真的跟不上,人還是活不好。一段時間,一日三餐只讓娘吃蘿卜青菜面糊糊,幾天下來,娘扛不住,一天到晚總是嚷著餓。
咋辦呢?老大著急,老二著急,全家人都在著急。
那天,老大媳婦呂景蘭試著想個法:早餐,用1個雞蛋沖面湯就饃;中餐,煎兩個雞蛋下面;晚餐,用兩個雞蛋攪面糊糊讓娘喝。結(jié)果,這一天娘過得很平靜,一天沒嚷餓。
接著,呂景蘭連著試了幾天,這幾天娘不僅沒嚷餓,連大小便也正常了。大便由原來一天多次變?yōu)橐惶煲淮?,后來竟連著兩三天一次。這讓兒省了很多心啊!
自此,“5個雞蛋”的飲食結(jié)構(gòu),成為兄弟兩家鐵定的食譜。此后,兄弟兩家不管多難多特殊,娘每天5個雞蛋必須保證。這規(guī)矩誰也不能破。同時,與這個“鐵定的規(guī)矩”配套的,就是娘的所需費用。娘在誰家,娘包括治療在內(nèi)的所有費用,就由誰出。這規(guī)矩同樣不能破。這規(guī)矩不能破,兒首先苦的是自己。兄弟倆煙不抽,酒不喝,平日就連燒壺開水就感到是一種奢侈。那天,喬歧云病了,吃飯沒胃口,妻子看了心痛,跑到地里摘兩條絲瓜,計劃再煎兩個雞蛋,做碗絲瓜雞蛋湯給丈夫補補身子??勺叩椒烹u蛋的竹簍邊,妻子猶豫了,那手伸出去縮回來,伸出去縮回來,最后一狠心,還是抓出兩個雞蛋來。正要下廚時,被丈夫撞見了,說:“娃他娘,這家里哪有我吃雞蛋的份?。 ?/p>
是啊,那是個守著雞屁股等著下蛋換鹽吃的年代,家里又攤上靠著吃雞蛋養(yǎng)活命的娘,這雞蛋能輪著他吃嗎?
這規(guī)矩不能破,最苦的是兒,最作難的是兒媳婦。
兄弟倆家里都窮,兄弟倆娃都多。這娃上學沒錢,不敢找爹,那只有纏娘。為了三元五元的雜費、三毛五毛的書本費,娘總是東家求,西家借,整日都在作難。
平時難,過節(jié)更難,最難的就是過年。這過年,總得給娃做件衣服做雙鞋吧,這些最基本的要求,娘都不能滿足。
喬歧領(lǐng)、呂景蘭夫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喬富莉,小女兒叫喬紅麗。那年,富莉15歲,正是愛美的年齡??赡耆囊雇恚畠哼€沒盼來她想要的新衣服。女兒急了:“娘,沒有新衣服,初一俺咋跟人拜年呢?”
“莫急,先睡吧,等你一覺醒來,娘一準讓你穿上新衣服!”
女兒不信,瞪大眼睛遲疑地看著娘?!肮?,娘不騙你,睡吧!”
女兒睡下了,娘守在女兒的炕頭,將女兒脫下的舊棉襖拿過來,先折后縫,翻新了一件棉襖。
大女兒的“新”衣服做成了,小女兒紅麗大年初一穿啥呢?娘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出一件姐姐穿過的花褂子,拿在手上抖抖,發(fā)現(xiàn)胸前破了個洞。娘急了:小女兒人小鬼機靈,過年讓她穿有洞的破褂子,她一準不依。咋辦?娘機靈一動,找塊紅布抽朵花,綴在那花褂的洞口上……
大年初一,兩個女兒最先雀躍著起床,穿著娘連夜趕制的“新”衣服,像小燕子一樣飛出去,給莊里人拜年……
這規(guī)矩不能破,爹苦娘苦,兒女們當然不會幸福。
兄弟倆9個孩子,數(shù)老大喬歧領(lǐng)的三兒子喬海江最小,9個孩子中,也只有他在商丘商校上過中專,其余8個孩子都因為交不起學費,買不起書本,初中沒畢業(yè)就被迫輟學了。
初中沒畢業(yè),這些孩子都未滿18歲,便裹進打工潮,天南海北地去打工,去掙錢,去奔日子。煤窯,他們下過;磚瓦窯廠,他們待過;架橋、修路、開山、炸石,他們搞過;廊檐下、大路邊、橋洞里,他們睡過;莊稼地里的紅薯、花生、蘿卜,他們偷過;錢,他們伸手向人討過;飯,他們靠著門框向人要過;做工,被黑心老板坑過;找工作,被流氓無賴騙過、打過,這些孩子有如那個年代所有打工族一樣,置身在外,沒有家的遮護,沒有父母的呵護,什么樣的苦、什么樣的累、什么樣的罪、什么樣的兇險,他們都遭遇過、承受過……
這就是代價!這就是兄弟兩家人為娘那“鐵定的規(guī)矩”所付出的代價!
但不管多苦多難,為了讓“娘”活下來,為了讓“娘”好好地活下來,喬家老小沒有任何人抱怨過……
十
喬家和睦,是因為這個家有呂景蘭、孫仲蘭這樣兩個女人。這兩個女人的賢慧,那是遠近出了名的。
這里講兩個小故事。
自從娘倒下,喬家的兩個姑娘就有約定:姐妹倆要定期來探視娘,幫助兩妯娌給娘擦身子、拆洗被褥。
那天,妹子喬歧芝跟嫂子呂景蘭打來電話:“姐,俺男人病了,今天過不來了!”
嫂子說:“操心啥呢?娘這兒有俺呢!”
妹子喬歧芝家里負擔很重。公公任廣仁88歲、婆婆蘇老太86歲,身體都不好。丈夫任學明,60歲不到就患腦溢血,落下半身不遂的毛病。兒、媳在外打工,把兩個小孫子留給她照護。每天,她要上侍奉公婆兩位老人,下要照護偏癱的丈夫,還要接送兩個小孫子上下學,成天忙得亂轉(zhuǎn),很難抽出空來看娘。因此,每當?shù)綉茨锏娜兆?,她都很糾結(jié):“娘生我養(yǎng)我,我反倒不能侍奉娘,把侍奉娘的臟活都推給嫂子,我咋有臉向嫂子開口哇!”
然而,每次不能來,給嫂子打電話,無論是大嫂呂景蘭,還是二嫂孫仲蘭,她們的回答都是一句話:“操啥心呢?俺娘這兒有俺呢?”
“俺娘這兒有俺呢”這話多樸實啊!妹子每次打電話,身邊總有一些人湊著。這些人里有她的公公、婆婆、丈夫,也有湊過來的鄰居。她每次放下電話,身邊都會有人說:“歧芝啊,你娘家咋有這么賢慧的嫂子呢!”
前面說過,呂景蘭有兩個女兒,而今都已出嫁。巧的是,兩個女兒的婆家都死了公公。為此,呂景蘭擔心女兒粗心,虧欠了婆婆。因此,女兒每次來走娘家,她總要叮囑女兒,讓女兒一定要善待落單的婆婆。
那天,小女兒紅麗割了一大塊肉,喜滋滋地來看娘,一進門就被娘“罵”了回去。原因是這塊肉女兒只給娘而沒能給婆婆。
“你嫁過去,就是人家的媳婦。你只給娘不給婆子,這肉我吃不下!”
女兒流著淚走了。這以后,女兒每次掂著禮物來看娘,進門說的第一句話一定是:“這東西您放心收著,婆婆那兒照樣準備的有!”
這家人姑嫂關(guān)系、母女關(guān)系融洽,那妯娌關(guān)系更是好的沒的說??蔀榱四?,兩人也有紅臉的時候。
娘臥在床上,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娘。因為娘是主宰這一大家子的靈魂。有娘,這人老數(shù)代,全家數(shù)十口是一家人;沒娘,各家在各家過日子,就不是一家人。
娘是主宰這一大家子的靈魂人物。但從消極方面說,娘也是這一大家子的共有“包袱”。按照約定,娘在兄弟倆哪家,娘的一攬子事統(tǒng)由哪家兜底。這樣一來,問題來了:每年春節(jié),三親六眷要來跟娘拜年;每年娘的生日,三親六眷要來跟娘拜壽;平時,娘頭痛發(fā)燒,三親六眷要來探視。尤其是吃年飯,既是一家人,這年飯全家人就必須要在一起吃。只要有一個人不在場,全家人都覺得缺失,那沒能到場的人,心里也特別失落,特別不好受。
大家在一起,熱鬧倒是真熱鬧。每到過年和娘過壽,一家老小、三親六眷聚到娘的病床前,這個親,哪個喊,不管娘有無感覺、有無反應,但這親的人、喊的人,都特別開心。2015年春節(jié),吃罷年飯,喬家4個五世孫在太太、太奶奶、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的呵護下屁顛屁顛地跑到太祖奶奶病床前,摸著太祖奶奶的頭,奶聲奶氣地給太祖奶奶“拜年”,逗得樂得全家人熱淚直流……
但是,熱鬧歸熱鬧。每到這種時候,看熱鬧的熱鬧,辦熱鬧的就沒法熱鬧。給這么多的人辦吃喝,那做飯的人多累?。∵^年過壽還好說,因為再難再苦,那都是有些準備的。攤上冷不丁,三親六眷來看娘,再遇到缺鹽少油的,那做飯的人真要急得搓手。
這種情況,兄弟兩家經(jīng)常有。但誰要破了兜底的規(guī)矩,那就犯了大忌諱。
那次,娘在老二喬歧云家,連著發(fā)幾天高燒,姑父舅舅聽說,結(jié)伴來看娘。說來丟人,那天家里還真缺油斷鹽了??腿诉M門,妻子孫仲蘭待客落座后出門了。過些功夫,她從鄰居借些油鹽肉菜回來,客人卻都走了。她火急火燎地追到嫂子家,卻發(fā)現(xiàn)嫂子正忙著下廚。
“姐,我們家客人,你背著我,叫來你們家,這不是存心辦我丟人嗎?”
這時,姑父舅舅連忙起身解釋:“這怪不得景蘭,是我們自個來的。再說,我們是公親,在你們兩家,哪一家不一樣呢?”
“不一樣,娘在俺家,您來看娘,您就是咱家私客!”
這件事雖然有姑父舅舅出面解釋,但兩妯娌還是因此第一次鬧了別扭。一連好些天,兩人碰面都不說話。
這次沖突過后,兄弟倆在一起商量,將原來的約定進行了重大改革:今后,除了娘自身的大小事項仍照原約定不變外,那些因過年過壽形成的“負擔”實行分解處理。具體辦法是:過年過壽,娘在哪家,家里的女眷和女客隨娘,而家里的男丁和男客則在另一家。這樣,既維持了一個大家的概念,又減輕了雙方做飯人的負擔。這個規(guī)矩定下后,每到過年過壽,娘有女眷女客陪著,有家里的男丁和男客們祝福著,氣氛仍然很熱烈。尤其是那些第四代、第五代的娃娃們,照樣在老人的呵護下,跑得屁顛屁顛的……
十一
喬家五世同堂,家境雖有些寒酸,但家里的氣氛溫馨。這在后蘆村都是令人羨慕的。
溫馨是溫馨。但家庭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老少婆媳關(guān)系、老少妯娌關(guān)系、老少兄弟關(guān)系、上下叔侄關(guān)系、上下姑嫂關(guān)系,這關(guān)系一復雜,矛盾就不可避免。
2012年,喬岐領(lǐng)、呂景蘭已經(jīng)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這年過年,在深圳打工的小兒子喬海江一到家,就沖著父親大吼:“大,你這樣子,不是罪我嗎?還讓兒在外做人不?”
“龜孫子,俺咋著啦?怎么就不讓你做人哪?”父親火了,沖著小兒子大罵。
“瞧瞧,放著宅子不住,你偏要住進這廊檐里。這不是存心辦俺難看,讓人戳俺脊背骨嗎?”
父親明白了,原來兒子是沖自己的住處生氣。
其實,父親住廊檐,也有父親的難處和道理。
父親、母親已是古稀老人,該是怡養(yǎng)天年的年齡了。因此,三個兒子商定,再也不能讓父母干力氣活,由他們?nèi)值茌喠黟B(yǎng)起來。
父母由仨兒子輪流養(yǎng)起來,這想法不錯。但父母還有臥床的娘啊,娘咋辦呢?背著娘輪流到兒那里去“享?!?,這顯然不現(xiàn)實。
到兒那里享福不現(xiàn)實,那只有自建兩間窩棚,守著娘過??蛇@也不現(xiàn)實。小兒喬海江要帶著新婚妻子去深圳打工,家沒人守。咋辦?兒求爹娘帶著奶奶去他們家里住。
爹娘答應了。可小兒的房子只有三間正屋和兩間邊屋。三間正屋,一間是兒的婚房,一間是廳房,只有一間屋空著,這空著的一間,原本就是留給父母住的。可奶奶住哪兒呢?兩間邊屋呢,一間是廚房,另有一小間空著,奶奶要住就只有住在這間邊屋里。
“不行!”喬歧領(lǐng)同老伴商量,“俺倆住正屋,讓娘住在外面邊屋里,這不合規(guī)矩!”
“娘住正屋,俺倆住邊屋是好,可眼看著三兒的媳婦馬上就要添人,這小孫子出生了,將來住哪呢?這畢竟是三兒的房??!”
是啊,這畢竟是兒的房,俺這當?shù)臎]權(quán)處置啊!
老兩口商量來商量去,最后還是只能把娘的病床,安放在邊屋里。
娘在邊房,兒只能把自己睡的鋪支在廊檐里。這樣,兒離娘近,一則方便夜里照顧娘,再則可以讓娘能感受到兒的存在,夜里能夠睡得安生些。
廊檐很窄,鋪支在正屋和邊屋的結(jié)合部,深不過3米,寬只有1.2米,把鋪支好,正好能睡下一個人。爹睡在這里,寬窄不是事,關(guān)鍵是這里冬不避風,夏不避雨,三伏盛夏、數(shù)九寒冬,爹的日子真不知是咋過的……
活老先人當然受人敬重。加之喬氏兩兄弟善言善行的示范引領(lǐng),喬家人故而將他們這一大家子,既當“行式”(行,音hāng,意謂行為法則。),又當“比式”(意謂行為規(guī)范的樣子,亦即榜樣、模范。),凡事都學著比著這一家人的樣子做。
喬氏兄弟既是喬氏家族的精神領(lǐng)袖,那兄弟倆遇到難處,整個喬氏家族的人,都會挺著身子出來幫忙。
那還是娘剛倒下去的時候。那年初夏,正是小麥收割季節(jié),全后蘆所有人家的小麥幾乎都搶收搶打完了,可喬歧領(lǐng)家因缺人手,小麥還沒能收割上場。看到這種情況,喬氏家族的人急了,大家放下手中的活計,跑過來幫著他搶收。
上午,喬氏族人往喬歧領(lǐng)麥地里跑,可喬歧領(lǐng)呢,卻總是時不時地往自己家里跑……
下午,天陡然變了,剛收割上場的麥子正搶著打,莊里人看到急了,南園北畈的人丟下手里的活計,都跑過來幫忙,這時的喬歧領(lǐng)不僅自個往回跑,還叫上老二喬歧云同他一道往回跑。一個下午,兄弟倆反反復復地往家里跑了許多趟……
莊里人不解:“這兄弟倆犯啥神經(jīng),這種時候反反復復地往回跑啥呢?”
原來,喬歧領(lǐng)上午時不時地往回跑,是定時給娘翻身子,下午這兄弟倆一起反反復復地往回跑,是給娘端屎端尿、擦身子啊……
如前所言,那時家里窮,平時難得吃上肉。上午有人幫著收麥,喬歧領(lǐng)割些肉待人。吃飯時,兒心痛娘,可著娘的性子吃。結(jié)果,肉吃多了,再天一變,風一吹,娘拉起了肚子……
“這老太太也太磨人,兒當?shù)竭@份上難?。 痹趫龅娜硕紴閮尚值芙星?。
莊里人為兄弟倆叫屈,莊里人也特能理解兄弟倆的難處。
前面不是說,為防止娘屎尿在床,一年四季,要在娘身下鋪墊草木灰袋子嗎?這袋子里的草木灰,卻是難死兒的大問題。
過去,農(nóng)村燒鍋做飯,燒的都是莊稼桿,這草木灰哪家都有。后來,燒鍋做飯用煤,再后來用煤氣、用電,這草灰就稀有金貴了。莊里只有那些年紀大的不會燒煤、用不好電的“老古董”才守著老灶臺,燒著莊稼桿,有些草木灰。因此,兄弟倆每天為給娘裝灰袋子,幾乎要跑遍整個莊子。
時間常了,莊里人知道這草木灰金貴,每次掏灶膛,都把草木灰給兄弟倆留著。
那天,莊里一位老太太把草木灰掏好,放到門旮旯存著。不料,門風一吹,把草木灰吹滿一屋。恰在這時,在外工作的兒媳婦回來了,看到這種情況,既生氣又奇怪:“這老太太,留著這玩意做啥,弄得滿屋子臟兮兮的!”想到這里,她親自動手,把門旮旯存放的草木灰清除了。
草木灰清除了,老太太也哭了:“女子啊,那草木灰是為喬家留的,沒那玩意,他床上的娘不能活?。 ?/p>
后蘆人,時時都被喬氏兄弟感動著??赡菆龈袆訁s是因為一場誤會引起的。
后蘆村的人際關(guān)系融洽。莊里紅白喜事,大凡知道的,都要隨份子。主人呢,辦酒席答謝那也是必然的。喬家兄弟,每遇這種情況,份子隨,但請不吃。莊里人對此有些看法,說他兄弟倆拿架,不好請。
但也有例外。2013年春,鄰居孫桐家娶媳婦,一向不吃請的喬歧云,卻破例參加了。席間,大家又吃又喝,他卻寒喧著應付,就是不動筷。不大一會,白酥雞上來了,大家禮讓著,你一塊,我一塊,待大家都吃了,他站起來,端起那盤剩下的白酥雞,說:“對不起,這剩下的歸我了!”
喬歧云走了,孫桐追過去,發(fā)現(xiàn)他坐在娘的病床前,將白酥雞撕成碎條條,正一條一條地往娘嘴里喂……
“你這是何必呢?吃罷席,你再回來喂娘不行嗎?”
“不行,哪能讓娘餓著,俺去大吃大喝呢?”喬歧云解釋著,“這白酥雞正熱乎,又香又嫩,待會涼了,就不中吃了!”
孫桐感動了,同席的人聽說,同席的人慚愧了:“早知道這樣,那盤白酥雞咱就不該吃?。 ?/p>
十四
2015年農(nóng)歷七月十九日一大早,老二喬歧云一如往常,將做好的雞蛋面湯端到娘病床前,正準備往娘嘴里喂時,發(fā)現(xiàn)娘不象往常那樣配合,娘不張嘴,面湯喂不進去了、
喬歧云急了,轉(zhuǎn)身來找老大喬歧領(lǐng):“哥,我娘怕是不行了!”
老大一聽,說:“你趕快回去守娘,我去找大夫!”
大夫來了,拿聽診器聽聽,拿溫度計量量,再翻翻眼睛,看看舌胎,說:“老人的大限怕是到了,準備后事吧!”
娘的大限到了。但兒多么想留住娘啊!哪怕是能讓娘多活一天、多活一秒也好??!
病床前,兩對老夫妻輪流值守,仔細觀察娘的每一絲反應、每一種表情。因為他們在娘的病床前仔細觀察、用心體會了二十多年,能讀懂娘的任何一種細微變化:娘的嘴角啟動了,他們逮住機會將早已準備好的湯食滴進去;娘的眉頭皺一皺,身子顫一顫,或大氣出一下,兒一定知道娘是要喝水、要進食、要翻身,或是要大小便……娘只要給信號,兒一準能感知娘哪不好,需要啥……
這樣,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10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娘在病床上整整彌留了43天,兒在娘的病床前,同死神也整整爭奪了43天……
2015年農(nóng)歷九月初二,娘終于呼吸完最后一口空氣,安然辭世。這一天距1991年10月娘突然倒下的那一天,整整24年!
娘走了,喬家小院里,兒女們的心情很平靜。倒是一位老人的到來,用她蒼老的哭聲,打破了小院的這種平靜。
“太奶奶啊,24年前您倒下時,我來看您??吹侥菢?,我就認定您陽壽到了。不想,您活過來,這一活就是24年,了不得啊,了不得啊……”
這是張桂民老人的哭聲。24年前,娘突然倒下時,老人作為喬家的晚輩,也是她第一個趕過來大哭。那時,老人只有65歲,而今她也已89歲高齡。這同樣是奇跡見證了奇跡!
張桂民老人的哭聲驚動了四鄰。大家循著哭聲趕過來,小院里充滿唏噓和贊嘆。
“24年啊,多長啊,它見證了幾代人哪!”張桂民老人哭著,指著喬歧領(lǐng)的二兒媳王桂蓮、喬歧云的大兒媳任蓮芝說,“這兩妯娌是1999年春同時娶進喬家的,那時她奶奶就已經(jīng)臥床。而今,她們中有人早已當上了奶奶,了不得??!”
是啊,喬歧云的大兒媳任蓮芝,44歲,她兒子、媳婦在鄭州創(chuàng)業(yè),大孫子喬雨軒已經(jīng)兩歲,小孫子又要出生,她很快就是兩個孫子的奶奶,這是了不得?。?/p>
24年,喬家添了兩代人,這時間過得飛快??刹〈睬皟航?jīng)歷的24年呢?喬歧領(lǐng)是年72歲,床前守娘占其年齡的三分之一;喬歧云是年68歲,床前守娘占其三分之一還多。24年,24個寒暑,9300多個晝夜,22萬多個小時,當時針“嘀嗒嘀嗒”一秒、一秒地移過時,這每一聲“嘀嗒”的負荷多重啊,那秒針的每一次搖擺與振顫,都是兒同死神關(guān)于娘的一次爭奪戰(zhàn)!
喬家小院里,眾人的唏噓、贊嘆、感言,觸動了喬歧榮、喬歧芝的傷心處,姐妹倆捧著娘的頭放聲大哭:“娘啊,您在那邊可要保佑您兒子啊!這么些年,您臥在床上,凍也是死、熱也是死、饑也是死、脹也是死,屎尿在床,窩囊也是死啊……您沒死,您能活下來,一直活到現(xiàn)在,成為病床上的老壽星,這多虧您養(yǎng)了好兒子、娶上了好兒媳婦啊……”
姐妹數(shù)數(shù)落落的哭聲,更讓在場的人動容。
24年來,為了讓娘活下來,兒多累多辛苦??!
兒是人,兒是一個平常人。兒進門要奔日子,出門要掙票子。廚房里的柴米油鹽,廚房外的衣食住行,這哪一樣能缺能少呢?兒既要為娘盡孝,又要奔日子,能不累么?
兒是人,兒是土里刨食的人。土里刨食,是用力氣播種希望,用汗水澆灌收成,一年四季,朝夕每日,兒都要在地里掄胳膊,揮汗水。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守在床頭為娘盡孝,能不累么?
兒是人,兒是具有多重身份的人。在娘跟前是兒,在兒跟前是爹,在妻子跟前是丈夫,在社會跟前是公民。這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角色,這每一種角色都肩負著一種責任。這么多年來,兒既要為娘盡孝,又要為角色盡責,孝與責都要盡好,能不累么?
兒是人,兒是一個忙起來白天黑夜連軸轉(zhuǎn)的人。日有陰陽,月有圓缺,年有四季,這每一天都有白天與黑夜。世上的萬事萬物都遵循規(guī)律,應時而生,適者生存。但兒沒有規(guī)律,只有程式。24年來,兒不分陰陽,不分四季,不分白天與黑夜,按照一種設定的固有程式,度過24年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這種恒定的馬拉松式的累,才是真累!
累是一種感受,更是一種付出。一個人如果因為這種感受和付出,而收獲一份感動與尊重,再去回味那累的過程時,心里再生的一定是幸福與激動!
娘死了,失去娘的兒是痛苦的。但兒沒有哭。24年前,娘突然倒下去而沒死的時候,兒哭了;24年后,娘真的死了,兒反而很平靜。入殮時,兄弟倆托著娘,象托著一件珍貴的藝術(shù)品,在無限眷戀、不舍的同時,心里涌起一股至尚至偉的虔誠、自得與神圣!
“娘啊,感謝您生了兒,養(yǎng)了兒,更給了兒感恩、報恩的機會。兒的這一生,能有這樣一次經(jīng)歷,難得,沒白活,兒知足了!”
入殮后,兒跪在靈柩前如是說。
十五
娘走了,兒在病床前陪伴娘24年,兒知足了。
24年??!
這24年的變化多大啊!
24年前,娘倒下去的時候,莊里人滿足的是吃飽肚子。那時的人,憑著聯(lián)產(chǎn)責任制迸發(fā)的激情,只知道一個勁地在莊稼地里使蠻力。而今,莊里除了老弱病殘,年輕人都到外面去掙大錢,奔富裕日子。當年同兒一般大年紀的中年人,而今很多人當上了包工頭、大老板。就連自己的兒子輩、孫子輩,他們把業(yè)都創(chuàng)進了鄭州、杭州、深圳這樣的大都市。
莊里的人走出去,外面的票子掙回來。莊里因此崛起了高樓,開進了奔馳、寶馬,莊里人從此換了一種活法。這是世道變了!
世道變了,家道也變了。24年前,娘倒下去的時候,家里只有三代人,上下十幾口。喬歧領(lǐng)、呂景蘭、喬歧云、孫仲蘭,是這個大家庭的衣食父母,家里的一切當然是由他們說了算。而今,家里五世同堂,人員增加到39口,添了上下兩代人,人丁增加了二十多口。這種世系變化和人丁的增加,將原本一個大家庭裂變成近10個獨立的小家庭。子孫中,他們業(yè)創(chuàng)到哪,家安在哪,足跡遍布全國各地。這些當家立業(yè)的新主人,成為左右這個大家庭命運的主宰。大家庭的一切當然是由這些新當家人說了算。
世道變了,家道變了,兒的身道也變了。
娘倒下時,大兒喬歧領(lǐng)48歲,小兒喬歧云44歲,正值壯年;娘走時,大兒72歲,小兒68歲,由壯年步入老年,成為古稀老人。
娘倒下時,兒只是兒女們的爹;娘走時,兒由爹晉升為爺爺、曾爺爺,由養(yǎng)育人的人,變?yōu)楸蝗速狆B(yǎng)的人。
娘倒下時,兒只有贍養(yǎng)老娘、養(yǎng)育兒女的義務;娘走時,兒少了一份義務,倒多了一層親情下延、重心下移的責任。
當然,這24年里,變化最大的是娘。
娘倒下時,死神瞬間將娘由健全的人變成臥床的病人。
娘臥床時,死神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將娘由病人變成活著的死人。
娘死前,四肢長期蜷縮在一起,是一尊只會出氣啥行為能力也沒有的生命活體。
娘死后,四肢拉伸不開,入殮時,兒只能將壽衣象征性地披蓋在娘的軀體上,成為一尊生命活化石。
這尊活化石,是用“喬這一家子”人老五代的人倫大愛鑄成的?!皢踢@一家子”,是后蘆人敬送給喬家的尊稱。豫東人樸實,后蘆人更踏實。用當今時髦的話說,后蘆人每當聚到一起,在為喬家點贊時,他們不會說“好”。而是以一種自得的心情,翹起大拇指,“嘖嘖”地打一聲驚詫:“喬這一家子!”莊里人在一起評論喬家時,這樣說;莊里人用喬家的故事教育自家人時,也是這樣說。
是啊,用“喬這一家子”來為喬家點贊,那是再樸實再貼切不過的。前面不是說,在這24年里,世道變了,家道變了,兒的身道也變了嗎?但有一種東西始終沒變,那始終沒變的就是孝道和人倫!
“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古人將其稱之為“五常”。“?!?,是常規(guī)、常情、常理。概言之,古之“五?!笔枪湃藶槿颂幨辣仨氉裱幕疽?guī)則。“喬這一家子”,父子(母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妯娌之間、姑嫂之間的人倫大愛,是對古之“五?!弊钔昝赖脑忈?。
“娘”在病床上活了24年。這24年不是一眨眼的功夫。它是由一眨眼一眨眼的功夫構(gòu)成的一個漫長的歲月。讓病床上的“娘”活下來,并且活了24年。這不是靠五分鐘的熱度和一時的沖動能完成的,也不是靠兒這一代人能做到的。它是靠“喬這一家子”一個人又一個人、一代又一代人愛心大接力才完成、才做到的。因此,娘這尊生命化石囊括了古之“五常”的全部內(nèi)涵,凝聚了“喬這一家子”全部的人倫大愛。因而“娘”這尊生命活體,是一尊現(xiàn)實版的道德活化石。
“喬這一家子”為鑄就這尊化石,奉獻了幾代人,也成就了幾代人。而今,喬氏一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他們中每一個人的日子都過得踏實。至少,這一大家子的子孫讀懂了人生。他們知道什么是感恩、報恩,怎么去做人、為人。這些人雖然都極普通極平常,但后蘆人都將其作為“比式”。大家投給這一家人的,都是尊重!
十六
娘死后,后蘆人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豫東的九月,正是秋收秋播的季節(jié)。按照慣例,莊里很多人種罷麥,就要外出務工。這些人,聽到“娘”過世的消息,有的立即取消外出的計劃,有的已經(jīng)買好外出的車票,該走的不走,更有甚者,象喬洪彥、孫仲太、曹洪勝、曹洪明、曹劉動等數(shù)十人,正乘坐在外出的列車上,聽到消息,立即中途折返,又匆匆地趕回來。那些原本就在外面務工或工作的后蘆人,得知消息,也從全國各地往回趕。
出殯那天,后蘆人不分姓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全村1500多人頭頂重孝,臂戴黑紗,為“娘”送行。這是后蘆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
葬禮上,沒有名流,沒有權(quán)貴,沒有閃光燈,沒有瑩光屏,甚至連“娘”的一張受看的照片也沒有。村黨支部書記李玉紅、副書記曹洪芳出席葬禮并親自主持了儀式。這是后蘆有史以來規(guī)格最高的。
喬家小院距娘的墓地全程約500米。后蘆人舉著白帆,吹著嗩吶,用手把“娘”的棺木捧到墓地上。這是后蘆有史以來葬禮最隆重的。
早晨,旭日升起的時候,“娘”的棺木下葬。自此,一尊道德活化石埋下去,一座道德豐碑矗起來——豫東大地因之厚重了許多……
尾 聲
娘走了。但娘的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
送走娘以后,喬歧領(lǐng)、呂景蘭夫婦因之大病了一場。一連十幾天,兩人大冷大熱,高燒不退。親戚朋友來看他,兩位老夫妻逢人就哭:“咱沒有娘了哇!”老二喬歧云呢,送走娘,軀體象被抽空了一樣,沒著沒落。尤其是老伴孫仲蘭隨著兒、孫去了杭州,他一人在家的那些日子,經(jīng)常半夜三更一人在外游蕩。莊里人安慰他:“歧云啊,你守著娘護侍這么些年。而今,老人走了,你應該放下才是!”他呢,一聽這話就流淚:“病娘也是娘,娘一下沒了,俺這心里空得慌,難受哇!”
娘走了,兒難受。喬氏家族的人呢,前鄰后舍的后蘆人呢,同樣感到很失落。因為娘在時,他們成天被“娘”的故事感動著。喬家小院里,每一種動靜、每一種情緒,都成為后蘆人的視覺大餐和精神享受。在那漫長的歲月里,他們在感受和品評“喬這一家子”孝道行為的同時,自我精神同樣得到升華,得到滿足。那是一種怎樣的充實和幸福!
但讓后蘆人特別慶幸的是,他們在眷顧過往的同時,同樣是對孝道文化的一種光大。這種眷顧和光大,是后蘆人共有的巨大財富。
后蘆人為此感到非常驕傲!
后 記
“喬這一家子”原本是普通人的家里事。但就為這家里事,攪得我這局外人,近五年來沒睡好安穩(wěn)覺。
我是豫南信陽人,這則故事發(fā)生在豫東柘城。我能走進到這則故事,那完全是一種幸運。
全國著名攝影家、河南知名電視人焦新建同志是柘城人,同我是老相識。之前,我們有過多次很好地合作。
2015年春,我突然接到新建同志的電話,說是柘城有一感人題材需要采訪,邀我去柘城。
我的確很幸運。這樣的題材,莫說在當今,查證歷史,從古到今,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孝道,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內(nèi)核??墒穫髦两竦男⒌拦适轮挥卸膭t。而且,這些孝道故事中,諸如《孝感天地》中的主人公上古五帝之一的虞舜,《親嘗湯藥》中的主人公,漢文帝劉恒,他們都是過往時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余者,諸如曾參、仲由、郯子,雖非最高統(tǒng)治者,也都是過往時代的名流泰斗。正是這些歷史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和最具權(quán)威的泰斗式人物,用他們的孝道故事,樹起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豐碑。
然而,從這由古傳到今的孝道故事,同“喬這一家子”的故事比較,除了主人公的地位、身份上的優(yōu)勢,其余的一切都無與倫比。
《親嘗湯藥》,記載的是漢文帝劉恒侍母的故事。但漢文帝的娘在病床上只臥了3年,而喬家的這位娘在病床上卻臥了24年。這3年與24年是無與倫比的。除此,漢文帝與喬氏兄弟,除了有皇帝與農(nóng)民這種地位之別,在娘面前,這種兒子的身份是一樣的,這侍娘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一樣的。因此,就其孝道而言,漢文帝做的遠不及喬氏這兩位農(nóng)民兄弟。余之,諸如《百里負米》、《扇枕溫衾》、《臥冰求鯉》中記載的故事,多是一個性行為,同喬氏兄弟的持久性行為,更是沒有可比性。
古之二十四孝的故事,與“喬這一家子”的故事不可比。那當今呢,能發(fā)生這樣的故事,那更是難得。而今,是一個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時代,也是一個精神大裂變的時代。物欲橫流,促使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是非觀發(fā)生重大變化,社會上有錢便是爹,認錢不認娘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在這種時代大潮流的沖擊下,能蕩滌污泥濁水,閃亮出象喬氏兄弟這樣金光燦燦的金子,多難得??!
經(jīng)濟在發(fā)展,精神在裂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時代的呼喚。在時代的呼喚下,喬氏兄弟若能應聲而出,將是我們這個時代多大的幸運?。∽鳛橐晃蛔骷?,我能碰上這樣重大的社會題材,能不是我的幸運嗎?
幸運的確幸運。但幸運同時也是一種責任。我是一位作家。我不能讓我碰到的就成為我的。我要把我碰到的轉(zhuǎn)化為社會的。
起初,我同焦新建同志商量,利用我會寫他會拍攝制作的個人優(yōu)勢,將這一題材創(chuàng)作成上、中、下三集電視專題片,爭取在電視臺播出。成功后,再將其改寫成電視劇或電影,繼續(xù)將其做大。
計劃初成,我們分頭努力。期間,我們跑過北京,跑過鄭州,向社會作過呼吁,向大家做過請教,結(jié)果被一個“錢”字卡住了。做專題要采訪,要拍攝,要制作,要播出,這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錢。我們是百無一用的文化人,沒錢。沒錢,我們縱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落空。
然而,就是這種落空的愿望,攪得我寢食難安。我心里非常著急。這事,我是2015年春遇上的。我第一次去采訪時,“娘”還在。等我四處求告之后,2016年春再去采訪時,呂景蘭哭著告訴我:“你來晚了,我已經(jīng)沒有娘了……”而今是2019年春,時隔又是三年。這三年里,當年接受我采訪的89歲的張桂民、88歲的喬文樂、97歲的呂長林這些老人不知還在否?“娘”走了,若是見證“娘”的這些老人也走了,我們再去求證“娘”的故事,多難啊!
我心里著急。我心里也由此對古人產(chǎn)生了一種由衷地羨慕和敬意。古時候,文化普及程度那么低,經(jīng)濟那么落后,那些發(fā)生在孝道故事主人公身上的一個性行為,是怎么讓社會認可并傳承下來的呢?尤其是象上古大帝虞舜,他生活在新石器晚期,那時候連文字都沒有哇!
想到這里,我對此有了新的期許:孝道文明是一個永不過時的社會主題。而今,時代在呼喚,社會在渴求,孝道文明更是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必須。值此大好時代,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引發(fā)社會關(guān)注,形成社會共識。有愿如此,我在北京創(chuàng)業(yè)有成的侄兒魏東,大義解囊,助我完成本文創(chuàng)作并刊發(fā)面世。我終于如愿地邁出了第一步。由此我更加堅信,憑著一個作家的責任和良知,我堅持,我盡力,不久的將來,一座由孝道文明構(gòu)建的道德豐碑,一定會在中原大地崛起!
(文中所用照片由焦新建同志提供。)
作者簡介:
魏澤才,光山縣政協(xié)退休干部,河南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特約作家。1984年以來,曾先后在《河南日報》、《農(nóng)民日報》、《中華兒女》、《中國報告文學》數(shù)十家報刊雜志及各級電臺電視臺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200余萬字。主要作品有報告文學集《歌起青山》,電視劇《小槐樹》,電視專題片《追夢》(10集)。紀實文學《大德懿范 天道酬公》,2004年3月《信陽晚報》首發(fā),繼在《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2019年第三期刊出,影響深遠;報告文學《為了那無言的承諾》、《禮贊官渡河》在《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頭、二條重鎊推出,反響熱烈。其作品被多家大型文獻收入并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