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光輝已經被蒼鷹馱走,留下暗黑的夜。一只斷翅的鳥,正做著無限澄明的夢……
——題 記
曾經,茫茫戈壁,瀚海闌干。蒼涼戈壁的上空,我早已習慣了馬革裹尸,聽慣了塞外鼓角,一任如鞭的狼煙放牧著萬千墳塋中的枯鬼幽魂。我吟嘯,我是一只無可匹敵的鷹……
突 襲
何處是我的棲身之所?我為什么會突然下墜?萬千丘壑在我身后靜默,遠處村莊的霧氣泣出了淚水,大地一片悵然的回音……
哦,我中了尋歡者的槍彈。
我將飄向何方?飄向曾經對我呢喃軟語的那片云頭嗎?還是飄向那一縷帶著世俗的芬芳的炊煙?炊煙下那個驚恐的女孩,你是否愿意為我豎起一塊小小的墓碑?鮮血裹挾著憤怒噴涌,難道我傲然一生,最后贏得的只是一次輝煌的隕落?
叩 問
這是一片叢林,密密的枝葉間擠進些許澄澈的月光。我試圖撲騰翅膀,可羽翅已不聽使喚,身體也已無法站立。寒氣令傷口上的血跡凝結,受傷的翅膀已毫無知覺。一狠心,我啄下了它——我容不得絲毫的殘缺,卻注定已是一只殘鳥,不再是大漠的主宰。
一只慌慌張張的野兔叼起了那截斷翅,消失在我的視線里,只留下一絲嘲弄的氣息。此刻,這個昔日的弱者也已不再把我放在眼里,周圍的草木簌簌地抖落了月的華光,而對于這近旁的王者不屑一顧。
我屬于哪里?我的靈魂將皈依何方?
涅 槃
我知道,即便是再輝煌的英雄,最終鋪在他面前的也只是死路一條。既然無法逃避,不如勇敢接受。我集聚僅存的一些力氣,循著氣息,開始血與肉的重歸路程。身后留下模糊的血跡,與砂粒和在一起,被徐徐風干……
回首,我俯瞰山下,玉兔已近西落,金烏即將東升,我攀上巉巖——太陽升起的地方。
氤氳的水汽即將散去。我將斷氣的野兔扔在一旁,冷笑一聲,慢慢啄開了我的傷口,舒心地站成桀驁不馴的姿勢,任意識逐漸模糊……
我相信,來年春天,百鳥會對著一尊豎立著的殘缺的白骨感嘆。因為這里曾居住著一個傳說,任何苦難都將成為成功者幸福的回憶。
我屬于天空,我屬于大地,我屬于巉巖……我慶幸,在閉眼之前,我能又載一眼光輝入夢,重新踏向遙遠的生命征程……
【先鋒評點】
文章生動、詩意地描繪了一只大漠孤鷹的死亡之旅,但是作者的著力點不在于悲劇氛圍的渲染,而是悲壯氣概的升華。由遭人突襲,到叩問生命,再到追求生命的涅槃,層層遞進,展現(xiàn)出“英雄”垂暮時的心路歷程。尤其是結尾處,采用留白式設計,給讀者一個開放式結尾,讓讀者對這只沙漠之鷹的未來充滿想象,讓人有理由相信:勇敢者終將涅槃——不必是肉體的再生,必定是精神的傳承!
以最簡潔的文字表現(xiàn)最豐厚的內容,這是任何一位寫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而“開放式結尾”便是能達成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恰如斷臂的維納斯,留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和想象,無形中增添了作品的含金量。中學生在寫作中合理運用這種方式,在結尾處適當留白,借助于暗示、隱喻、象征等藝術手法表現(xiàn)出本想表達的意思,一定會使文章達到“不著一字,盡顯風流”的效果。
《珠光寶氣》一文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步步蓄勢,層層鋪墊,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老太太到底何許人?她如何盯上了老北?這背后又有多少足以警醒世人的圈套和讓人恍然大悟的機關?這些懸念作者均未挑明,但讀者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去推測,去判斷,以自己的經驗和閱歷去填補作者的“留白”,更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這樣的結尾設計,讓小說變得含蓄雋永,頗耐咀嚼,余味無窮,無形之中增加了小說的信息量,給讀者“再創(chuàng)作”的體驗。
同學們在寫作中,亦可借鑒這種寫法,給自己的文章設計一個含蓄蘊藉、給人無限遐想的開放式結尾,以增加作文的魅力和張力,使文章蘊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