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有效研究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教師應該深入教學實踐,不斷引入科學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積極提高教學有效性。結合本文的進一步研究,旨在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分析
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十分關鍵,通過將英語單元進行整體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保證學生學習到更有效的英語知識,具體教學實踐分析如下。
一、 緊扣單元主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在英語單元整體性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英語的完整性,并且結合實際的生活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對于重點的詞句不要片面地進行學習,要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yǎng)和整體認知,不斷地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重單元的整體性,在進行具體每堂課的教學設計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明確地梳理各個單元主體之間的關系,對于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習過程方面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學生都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習內(nèi)容。比如說:教師在授課之前,要讀透教材,充分地理解課本上的內(nèi)容,這是上好一堂課的保障,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讓學生能夠接受知識點以及理清各個單元板塊之間的相互關系。教師要在頭腦中樹立這樣的理念并且應用于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并不是單一毫無聯(lián)系的,要將單元的主題與單話題相聯(lián)系,進行優(yōu)化及組合,通過這一系列的準備將教學模式更改成為以主題到話題,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從一般到個別,就不會出現(xiàn)話題—主題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教材也能充分地理解,加深對于知識的鞏固。
二、 明確單元主題,活化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學習過程可以看做是學生思維與傳統(tǒng)思維進行碰撞的過程,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從這點上著重進行思考。英語教學要互相聯(lián)系,具體的課文講解要緊扣單元主題,通過具體的課文情境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模式。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考慮如何更好地將課堂主題傳遞給學生,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將英語知識生活化,以達到學生思維碰撞的目的。每個英語單元的學習都會圍繞著一個主題,而教師圍繞著這個主題則要提出相應的話題,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對The seasons這一單元來說,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如sunny、cold等與天氣相關的英語單詞,并能運用What season do you
like?等提問進行簡單地關于天氣內(nèi)容的問答。教師在選擇話題時要緊扣實際生活,這樣不僅能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也能使學生更容易去理解。教師可以選擇與當?shù)貧夂蛳嗖钶^大的地區(qū)做比較,讓學生自主模仿情境進行對話,使學生深入地掌握課堂學習內(nèi)容,與此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三、 實現(xiàn)多種教學方式的統(tǒng)一
將單元中不同內(nèi)容進行整合,以整體單元主題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其中在進行單詞教學時,要與文章或語句一起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每個單詞的含義,知道在什么樣的情境下運用這個單詞。每個英文語句都包含著很多類型的詞匯,通過語句進行教學也可以使學生掌握各種詞組的用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詞不離句,句不離段,使學生整體理解到所學習到的英語知識。例如,在對“Lets
talk”這一內(nèi)容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以閱讀的方式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將陌生的、有趣的單詞做好標記,摘抄下來,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以重點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單詞的含義,并加深記憶。
在對《Drawing in the park》這一內(nèi)容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通過搶答的方式提出問題,并逐漸將話題引導到文章主題上,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公園各個景物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并提出問題What can they see in the
park?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并進行標記,在課堂講解中學生會著重對此進行學習,加深理解記憶。這樣通過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 實現(xiàn)新知拓展的優(yōu)化整合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在對于教材知識點講解完畢后,可引導學生對于知識點進行延伸和拓展,并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將課堂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連接,進行知識的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小學英語的教材中會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依據(jù)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對活動進行優(yōu)化整合,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根據(jù)曾經(jīng)學習知識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知識,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Our school subjects》和《After school》這兩個單元的知識點時,由于這兩個單元的知識點有相互聯(lián)系的地方,教師在講解完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后,就可以針對于這倆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和延伸。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對于如何安排課程與教學活動相互進行詢問交流。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文章的重點句型:Which 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等能夠熟練掌握,同時也能慢慢地延伸更多的句型和問候語,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拓展中學生也能展示出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提升英語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五、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教師要提高對于單元整體教學的掌握能力,要科學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高,從而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周詩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15):156-159.
[2]殷敏.譯林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名師在線,2017(2):73-74.
[3]周懿.小學英語單元教學的整體把握[J].基礎教育研究,2016(22):76+78.
作者簡介:
王韻律,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昆山市陸家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