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科類美術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文化科底子薄弱,高考備考面臨巨大的困難。如何提高復習效率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袄砻腊唷备呖紓淇紩r間緊、任務重,要高效復習的關鍵是“精準輔導”,本文圍繞如何“精準輔導”列舉一些做法。
關鍵詞:理科美術生;物理;高考備考;精準輔導
一、 “理美生”高考備考困難重重
由于美術生要付出較多的時間在美術專業(yè)訓練方面,導致文化學習時間嚴重不足,文化底子薄弱。而高考物理科試題的難度并沒有因為“理美生”的存在而降低,相反這幾年廣東高考采用全國卷,試題強調體現對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難度有所增加。歷屆經驗可知,這部分學生物理科成績普遍處于低分區(qū)域。
二、“理美生”高考備考要做到“精準輔導”,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準確分析學情形勢,充分調動積極性
人類的某些天賦能力,不需要刻意培養(yǎng)就可以獲得;人不會停留在上天的恩賜上,不會甘于已有的現狀,總是要使自己變得更好,特別是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生命。而這種刻意的學習并不都是愉快的,在很多情況下是費力的,“知識的獲得是痛苦的過程”?!袄砻郎睂嶋H上也是學困生,但是他們的求知欲不比其他孩子差,甚至正因為意識到自身學業(yè)水平的不足,他們愿意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我校本屆理科美術班考生人數37人,其中美術高考230分以上11人,再對照今年理美生高考成績合成方法,得出他們的文化科分別需要達到的水平,每人面前都樹立了一個“跳一跳摸得到”的目標。
(二) 把好難度關,“精”選習題
物理學科的特點要求必須有充分的測練,熟能生巧?!袄砻郎被A薄弱,日常訓練要強調低起點,鞏固基礎為主,不能設置巨大障礙把學生嚇退,復習資料編排需體現由簡到繁,層層遞進,特別適合采用變式訓練形式展開。
【例題】?如圖,傳送帶水平部分AB的長度L=12m,傳送帶傳送速度v=6m/s,向右?,F將一個可視為質點物塊無初速地放上傳送帶的A端,已知物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g取10m/s2。求:
(1)剛放上傳送帶時物塊的加速度a;(2)物塊在傳送帶上滑動過程的位移S1;(3)把物塊從A端輸送到B端所用的時間t。
分析:本例題的目的在于鞏固基礎,理清本模型中的基本受力分析方法、運動過程劃分,對大多數“理美生”來說難度不大。
【變式1】上題中,把物塊放上A點的同時,啟動傳送帶制動裝置,使得傳送帶以恒定加速度a′=4m/s2減速直至停止,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試求:
(1)滑塊與傳送帶共速時,滑塊的位移S1和滑塊相對傳送帶的位移ΔS;
(2)滑塊能否到達B端,若不能到達,停在距離A點多遠處?
分析:本題對傳送帶運動情況進行演變,引導學生關注兩個運動的等時性,特別是第二問,滑塊達到與傳送帶共速后的運動情況,傳送帶停止后滑塊的運動情況等,都需要引導學生細致分析,準確梳理,化繁為簡,從而鍛煉思維能力。
(三) 認定目標,重點板塊反復練
近些年高考對于熱學部分考查形式相對穩(wěn)定,底子薄弱的學生更應重點關注,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有把握的事情上。因此,熱學的“5分+10分”是主攻陣地之一。在復習中后期,每周至少有兩份熱學作業(yè),采取仿真高考題的形式,盡可能把熱學各個知識點覆蓋,把各種常見熱學計算題模型練熟。
(四) 適度地跨板塊整合
“理美班”只有一個不完整的“一輪復習”,對未能深入復習的章節(jié),要適度兼顧,以力學板塊為基礎,拓展和整合電磁學板塊內容,例如:帶電粒子運動類、導體棒運動和功能關系等問題,可選用跨板塊綜合性題目訓練。
【例題】?如圖甲所示,間距為L的光滑導軌水平放置在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軌道左側連接一定值電阻R。垂直導軌的導體棒ab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沿導軌運動,F隨t變化的規(guī)律如乙圖所示。在0~t0時間內,導體棒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圖中t0、F1、F2為已知,導體棒和軌道的電阻不計。則
(??)
A. 在t0以后,導體棒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t0以后,導體棒先做加速,最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在0~t0時間內,導體棒的加速度大小為2(F2-F1)RB2L2t0
D.在0~t0時間內,通過導體棒橫截面的電量為(F2-F1)t02BL
在復習“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階段即進行這一類的訓練,提前介入復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再配合變式訓練加以鞏固。
(五)建立臨界生名單實行精準“跟蹤”,低起點實行個性化輔導和學法指引
每周進行的仿真測試為實施精確跟蹤和個別輔導提供了條件。最終高考,“理美班”全班參加高考37人,其中3人上高分控制線,其余全部上本科線。
三、總結
“理美生”高考復習是公認的難題,上述觀點和做法完全來源于筆者本人和所在學校的實踐,供同行交流,即使有不當之處,也希望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參考文獻:
[1]萊杰·布羅斯納安.教養(yǎng)——可做的和不可做的[M].蔣立珠,陳瑛,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夏子鵬,廣東省佛山市,佛山市南海區(qū)羅村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