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芳 張鋒兵
《裴氏家訓》十二條主要是正面引導,形成道德高線;《裴氏家戒》十條列出負面清單,是紀律底線。正可謂《家訓》傳千古,《家戒》醒后人。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yōu)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知禮義、重家風是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家風家訓指引著家族的蓬勃發(fā)展,推動著社會的穩(wěn)步前進。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生活發(fā)生何種變化,基于家庭、家教、家風的家庭建設都不可或缺。
回顧史籍,清廉質樸、善良守信、進取有為的家風,催人思索,給人啟迪?!墩]子書》《顏氏家訓》《朱子家語》《治家格言》等著作中,充分體現(xiàn)了家規(guī)、家教、家風獨有的風味。生根在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zhèn)裴柏村的裴氏家族,即是閃耀在古老三晉大地上有著優(yōu)良家風的名門望族。裴氏祖先留下的歷久彌新的家風家訓不但深深刻在后代的骨子里,而且對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對加強家庭教育、形成優(yōu)良的社會風尚、助推黨風政風建設有著積極意義,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
一、在教化滋養(yǎng)中凸顯家風家訓的文化價值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倫理文化的關鍵之處,無論是其教育內涵還是教化手段,都有許多方面值得借鑒學習,取其精華。應該看到,家訓與家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意蘊和內涵都不盡相同。
什么是家訓?家訓也可被叫作家誡、家范、家語、宗規(guī)、族訓等,是指祖先對子孫后代的訓教,是為后代制定的立身處世、居家治生的準則和教條?!杜崾霞矣枴肥l主要是正面引導,形成道德高線;《裴氏家戒》十條列出負面清單,是紀律底線。正可謂《家訓》傳千古,《家戒》醒后人。傳統(tǒng)家訓涵蓋內容豐富多彩,幾乎囊括生活的各個領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著重道德修養(yǎng),教授為人處世之法,可以說這是家訓的核心內容。如《裴氏家訓》十二條中的“立身謹厚”“讀書明德”“慎重言語”“講求公德”等皆屬其列。二是集中于居家治生,也就是如何居家過日子。比如《裴氏家訓》中的“居家勤儉”篇,就專論了居家日用的原則和方法:“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豐家裕國,莫此為先。禿惰奢靡,禍害無邊。惜時愛物,居安樂天。”[1]
說到家風,眾人皆能感知它的存在,卻又難以準確表述。朱永新先生說,家風是家庭教育的結果,是一個家庭通過家規(guī)家訓的明確倡導和家庭長者的言傳身教長期的熏染積淀養(yǎng)成的。[2]一個人在其生長的過程中,付諸行動,養(yǎng)成習慣,形成其特有的性格。一個家庭在共同生活、耳濡目染的綿延中,也會慢慢出現(xiàn)自家特有的風尚習慣。這種特有的氣質,像空氣一般,不會每時每刻引人關注,但卻充斥在自家的日常生活當中,在家庭成員的言行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便是家風。家風一旦形成,本身就成為教化的資源,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家族子弟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意義,古人所說的“漸漬家風”就是這個道理。
優(yōu)秀家風家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榜樣性和傳承性,對于家庭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價值。裴氏家族可以延綿不絕并且成為名門望族,離不開其優(yōu)良家風與嚴厲的家訓家規(guī)。在代代傳遞下,裴氏家族逐漸形成了“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yè)并舉、廉潔自律”的家族風氣。我們知道,家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裴氏家風早在魏晉時期便初步形成,裴氏后裔恪守祖訓,薪火相傳,不只是將其當作約束自己的準則,而且以此鼓舞和教化裴氏后代修身養(yǎng)性、奮發(fā)向上。裴柏村在山西省聞喜縣,是海內外裴氏的尋根之處,自古便是三晉望族,僅宰相就出過59個,還出過大將軍59個,正史立傳和載列者就有600余人,被人們稱贊為“中華宰相村”,更是有“族人遍九州,天下無二裴”的說法。
家訓教化有助于良好家風的建設與傳遞。家風家訓,是我國傳統(tǒng)家庭文化的精髓,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元素與形式。探索裴氏家族人才輩出、瓜瓞不絕的奧秘,可以管窺中國古代家訓文化之一二。一是孝悌文化?!杜崾霞矣枴返拈_篇就講到“敬奉祖先、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協(xié)和宗族”,強調孝悌的重要。二是德才兼?zhèn)涞娜瞬庞^?!叭瞬蛔x書,馬牛襟裾。學而時習,其樂有余?!痹谵r耕文明盛行的古代社會,《裴氏家訓》以德馨為榮,以不讀書為恥。他們看不起無才,更看不起無德,認為有德無才,難堪大任,有才無德,不負責任,只有德才兼?zhèn)洳拍艹掷m(xù)發(fā)達,這也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社會人才輩出的必然基礎。三是廉潔奉公,勤勉行道。裴氏家族出了許多達官重臣,留下不少值得傳承的碑文記事,但唯獨沒有留下什么豪華建筑。比起以富貴顯赫為價值追求的一些地方,這里沒有什么豪宅公館可供參觀。可見,精神的高度不是物質財富所能比的,人們對歷代先賢的敬仰更多是來自精神層面。
二、在時代發(fā)展中挖掘家風家訓的精神內涵
家風和家訓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是中華文明中特色鮮明的組成部分,值得我們結合時代用心去挖掘其精神內涵。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極大的發(fā)展,成績有目共睹,然而也有一些負面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其中一點便是傳統(tǒng)文化流失的速度趕不上新的社會倫理建設的速度,因此隨之出現(xiàn)了一定的道德滑坡問題。無論是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要求,還是借鑒國外優(yōu)秀文化的倒逼,我們都必須將傳統(tǒng)的家風家訓置于新的時代發(fā)展潮流中,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涵,助力文化自信,推動文明建設,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為國家發(fā)展添磚加瓦。在我國傳統(tǒng)家風里,“仁義禮智信”是道德的根基。裴氏家風,不僅記載著傳統(tǒng)社會的道德核心,對當下社會發(fā)展亦有重要借鑒意義,即“應在‘仁義禮智信道德的基礎上建構一個相對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的新家風的基本遵循”[3]。
1.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天然的支撐。傳承家風有利于傳承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杜崾霞矣枴贰杜崾霞医洹分袑懙溃骸傲⒅鞠蛏?,做賢子孫。貽謀燕翼,勿忘祖恩?!盵4]“置身社會,公德第一。愛惜公物,遵守序秩。時時警惕,留心錯失?!盵5]這都闡釋了修身與治國的關系。裴氏家族的家國文化思想對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有積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6]。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有責任與義務以傳承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為己任,使這一連接“個人與家庭,家庭與社會,社會與民族”的精神紐帶,為培育文化自信、構建當代中華民族精神大廈提供天然的支撐。
禮儀是道德的外化與形式,在家風傳承中,更應注重家庭日常禮儀的學習和運用,《裴氏家訓》對此也有明確要求。友愛兄弟:連氣分形、友恭以禮,同心同德、團結一體;協(xié)和宗族:勿事紛爭、和諧齊賢,尊卑長幼、倫理秩然;敦睦鄰里:勿生嫌隙,有禮彬彬,基層良風,家國親仁;立身謹厚:厚德載福、寬讓能寧,謙虛自牧、喜怒不形。生活中,事事、時時、處處都需要講究禮儀,在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今天,要強調學以致用、日積月累。家規(guī)、家范、禮儀是對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它時刻提醒家庭成員要以公德約束自己,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既照顧到大眾的利益,又能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增強自信。
2.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文化滋養(yǎng)。在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家訓家規(guī)難分難解,是每個家族獨有的家庭風尚。社會發(fā)展到今天,裴氏家風家訓的作用早已不只是對自家的教化,更為社會樹立了家庭教育榜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當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層面來看,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不是蒼白的口號,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實實在在的內容。比如愛國,教孩子從小愛自己、愛父母、愛身邊的人、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做一個文明守法的中國人,就是為孩子播下了愛國的種子。敬業(yè),就是要以學習、工作為己任,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杜崾霞医洹分杏幸粭l“毋忘本崇洋”,就是針對近世以來泛濫的崇洋思想,教育后人必須懂得自身、家庭、國家、民族為其一體,密不可分,沒有國,哪有家?此乃為人之大本?!拔易遄訉O,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動,如在某種不得已之情況下,而入外國籍,也必須保持吾華固有之優(yōu)良風尚習慣、語言、文字、及祖宗之淵源。”由此可見,優(yōu)秀的家風文化既可以內化為精神上的道德倫理,又能外化為行為上的活動準則,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是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的精神追求與自覺行動的有效文化載體。
3.為黨風政風建設提供豐富的歷史資源。家風,不只是民風、社風的根本,也會影響黨風、政風。因此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自身保持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和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也要嚴格規(guī)范親屬子女,把好親情關,幫助他們知道見利忘義、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的,讓他們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同時為全社會作表率。裴氏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里,代代相傳的尚德、孝友、勤儉、才學、仁愛、廉潔、忠心效國,蘊含著正官德、傳民風的豐厚資源。以《裴氏家訓》的“居家勤儉”篇為例:“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豐家裕國,莫此為先。禿惰奢靡,禍害無邊。惜時愛物,居安樂天。”我們應當充分汲取包含在家風家訓中的優(yōu)秀精神文化,并且加快對傳統(tǒng)家訓教化、家風熏陶的經驗作出系統(tǒng)的整理,在符合時代特點的情況下,傳承發(fā)揚傳統(tǒng)家訓文化治家、睦親、教子、處世之道,為我國當代創(chuàng)建優(yōu)良家風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借鑒,進一步推進黨風政風和優(yōu)良民風社風的建設。這既有益于新時代的黨風政風建設,還可以促進廣大黨員干部在傳遞優(yōu)秀家風中建立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在修身齊家中砥礪道德品格與理想抱負。
三、在歷史傳承中發(fā)揮協(xié)同育人優(yōu)勢
無論是在家國同構的古代社會,還是在追求和諧發(fā)展的當今社會,家庭都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港灣,家風教化人的作用歷來都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視。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今天,把良好家風家訓融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可以通過家風家訓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教養(yǎng),具備忠、孝、廉、恥、勇的品格素質,與禮、義、仁、智、信的道德素養(yǎng),從而為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傳統(tǒng)優(yōu)秀家風家訓的實質在于家庭美德教育。首先,優(yōu)秀的家風家訓蘊含著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引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其次,良好的家風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品格修養(yǎng)。最后,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力量源泉,家長的行為舉止對學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高素質的父母能夠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出發(fā),傳承優(yōu)秀家風教訓的文化精髓,促使孩子修養(yǎng)身心。
從這個角度而言,家庭教育與學校德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應利用家風家訓,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家長不應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在引導孩子成長時,應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愛好,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挖掘其學習的潛力。同時,家長還應及時主動與學校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了解學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方法,同家庭教育有機融合,從而為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堅實的根基。
當前,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學校、家庭及社會對家風家教還不夠重視。因此,學校應積極弘揚優(yōu)秀家風家訓,充分利用其獨有的育人優(yōu)勢,不斷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密切家校合作,通過學習傳承優(yōu)秀的家風家訓,樹校風、促學風,使得學生在優(yōu)秀家風家訓中得到熏陶,做到懂禮儀、知文明,進而為每一個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4][5]裴世平.裴氏家訓[M].合肥:黃山書社,2018:15-18,30-31,80-83.
[2][3]朱永新.新教育講演錄[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35-38,65-70.
[6]習近平.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J].求是,2019(12):4-9.
【裴秀芳,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張鋒兵,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二級教師】
責任編輯︱秦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