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謝清果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道德經(jīng)》是中國文化綿延不絕的思想源泉。兩千多年來,中華先賢大多從《道德經(jīng)》中汲取智慧,從而在修身、齊家、治國與平天下方面開創(chuàng)了不朽的功業(yè),究其本質(zhì),筆者認為關鍵是《道德經(jīng)》能夠啟發(fā)世人不斷創(chuàng)新與超越,因為“道”本身就是可道,卻非常道。本文以河上公《道德經(jīng)章句》為版本,以首章為例,進行導讀,力求在當代語境下,發(fā)揮《道德經(jīng)》古為今用的永恒價值。
體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今譯:
道是可以被言說的,但言說出的“道”不是恒常自在的道。名是可以被命名的,但命名出的“名”,不是恒常自適的“名”。無名,是天地的始源;有名是萬物的母親。因此,恒常保持無欲的狀態(tài),便能夠觀察天地創(chuàng)生變化之妙;恒常保持有欲的狀態(tài),便可以觀察萬物運作的邊界。這兩種精神狀態(tài)都有同一源頭,名稱不同,但說的是同一對象。(這一對象)玄妙之又玄妙,是創(chuàng)造眾多奇妙思想的入口處。
1.“道可道”。第一個“道”是老子獨創(chuàng)的哲學概念,用于表述天地萬物的總源頭?!暗馈狈懂牭奶岢鰳耸局袊軐W的誕生,老子因此被尊稱為中國哲學之父?!墩f文》:“道,所行道也。從辵從首。一達之謂道?!薄夺屆め屟哉Z》:“道,導也,所以通導萬物也?!薄暗馈钡脑家庀笫恰奥贰薄白呗贰?,進而延伸到引導通達目標的含義。
第二個“道”,兩千多年來,通常將“道”理解為動詞“言說”。因為“言說”之意與下文的“名”相呼應,有言說必當有名。當然,也有人將此“道”理解成“導”,實踐之意。孤立來看本句,似乎是可以解釋得通。但結合下文的“有名”“無名”“有欲”“無欲”“眾妙之門”應當還是“言說”更妥當。言說與欲相連,言說表達了言說者的觀點、態(tài)度與立場。言說與“眾妙之門”相關,也體現(xiàn)在言說開啟了妙不可言的大道意境之門。試想,沒有“言說”,沒有對道的把握、理解與詮釋,道是被遮蔽的,沒有思維的運思,道既不可言,更不可導。道只有征服了人心,才能被實踐。因此,道是可以被言說,而最理想的言說,正是“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第35章)。道通過言說這個橋梁流淌到世人的心里。“可道”之道的提出,明示老子認為道固然有玄的一面,但道畢竟是可以被認識的,也是可以被實踐的,亦即可以被驗證的?!暗兰o”(第14章)一詞正是表明道可以把握、可以運用,既可以回顧歷史,也可以開拓未來。
沈善增認為,先秦時“道”無“言說”義,這一點李若暉進行了強有力的反駁:《詩經(jīng)》中“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贝酥械摹暗馈奔雌毡檠哉f。并引汪維輝的研究成果:“‘道’在上古有時作‘說’講,詞義偏于‘談論’‘稱道’,而且出現(xiàn)頻率很低?!保ɡ钊魰煟骸独献蛹R考》(第一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版,第122—123頁)
2.“非常道”。?!暗馈?,指道本身,即恒常自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實在?!俺5馈备拍畹奶岢觯瑯酥局鴮Α暗馈钡拇_證,即道是恒常的,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道具有對萬事萬物的先在性。而“非”的運用,則告誡人們,“可道”之道與“常道”之道畢竟不能等同,就好比語言與對象之間不能等同一樣。可道之道作為認識與實踐的結晶能夠反映與表達客觀自在的道,但只可能表達一定歷史與現(xiàn)實條件下的層次與水平,而常道是跨越時空的存在,是人類永遠也無法窮盡的自在對象。
程頤在解恒卦時說:“天下之理未有不動而能恒者也,動則終而復始,所以恒而不窮,凡天地所生之物,雖山岳之堅厚,未有能不變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恒矣。惟隨時變易,乃常道也?!保ā吨芤壮淌蟼鳌罚┑溃5?、恒道,強調(diào)的正是,道是變這一點是不變的。道周行不殆強調(diào)的正是變,而“獨立不改”強調(diào)的正是其永恒自在存在的不變性。道以變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其不變的存在特性。
3.“名可名”?!夺屆め屟哉Z》:“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鼻拔奶岢龅摹暗揽傻?,非常道”強調(diào)的是一種理論思維,一種價值取向。在現(xiàn)實中會表現(xiàn)為“名可名,非常名”。因為老子第一次用“道”去表達那個作為“萬物母”的存在。第25章,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有了“道”這個名,就開啟了中國先民追問自身存在的終極問題。自覺超越經(jīng)驗世界,去探求事物背后的規(guī)律、法則,從而為人自身安身立命尋找更堅實的支點。因此,作為“道”的那個實在,是可以命名,且已被命名為“道”。
值得注意的是,漢簡《老子》“可名”作為“可命”。
4.“非常名”。“名”誠然可以命名,但是“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將知之。知之所以不殆”(第32章)?!懊碑吘故侨酥圃斐鰜淼?,是為了方便認知與交流的需要?!懊撸ト酥约o萬物也?!保ā豆茏印ば男g》)但名卻并不能自身顯現(xiàn)出所名之物的一切現(xiàn)象與本質(zhì),因此,所命之名不是常名。“常名”就是那個可以涵攝豐富鮮活的認知對象的一切屬性的名稱。而這樣的名稱是對可名之名的含攝與超越。例如恒星之名,是一種可名,但并不能指明其實恒星不恒,恒星也在運轉(zhuǎn),只不過處于相對緩慢的位移中。因此,可名之恒星無法窮盡恒星之為恒星所規(guī)定的那個“常名”。
蔣錫昌解曰:“‘常名’者,真常不易之名也,此乃老子自指其書中所用之名而言。老子書中所用之名,其含義與世人習用者多不同。老子深恐后人各以當世所習用之名來解《老子》,則將差以千里,故于開端即作此言以明之?!保ā独献有Tb》)
5.“無名,天地之始”?!墩f文》:“始,女之初也?!薄夺屆め屟哉Z》:“始,息也,言滋息也?!睔v史上有些注家,當代也有少數(shù)學者將此句句讀為“無,名天地之始”。對此,蔣錫昌說:“司馬光、王安石、蘇轍輩讀此,皆以‘有’字、‘無’字為逗,不知‘有名’‘無名’為老子特有名詞,不容分析。三十二章‘道常無名……始制有名’;三十七章‘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四十章‘道隱無名’;是豈可以‘無’與‘有’為讀乎?”誠然如斯。由于可道之道,非常道,非常名,所以老子用“無名”這一認識論的概念來表述“道”?!肚f子·知北游》:“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不當名?!钡肋@個存在不能用具體的名來表達,只能用“無名”。本章總體上是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談如何認知與把握“道”。道是先天地生,能生天地萬物,故為開始。天地的創(chuàng)生源于“無名”,即道。從根本上講,道是無名的存在,道并不是“無”。《老子》第40章所言“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這里的“有”,是在有形、有名之義上講的;無,正是在無形、無名之義上講的。此句表達的是天下萬物生成論意義,自然是天下萬物都應當有個共有的源頭,而這個源頭是不同于萬有之有,故而稱為“無”。這個“無”并非真無,空無所有,而是無名之無,不可名之“無”。
6.“有名,萬物之母”?!墩f文》:“母,牧也。從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边@里引申為本源之意。有名,是用以區(qū)別萬物的。有名則必有形。有名所指向的都是可以經(jīng)驗的存在,而道是超驗的存在。萬物之母各為萬物自身,如雞之母還是雞,而一切事物——“萬物”也應當有個共同的母親——有名。此名,是“大象無形”,亦即,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類似于陰陽這一源于向陽和背陽的抽象概念。它不是具體的事物,但又離不開具體的事物,此種狀態(tài)稱為“有名”。
7.“常無欲,以觀其妙”。此句之常,別有用意。說明無欲作為一種人的心意,是“至虛極,守靜篤”(第16章)的一種佳境?!俺!睆娬{(diào)了“無欲”是需要不斷加以修持的一種精神升華術,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亦即“為道日損”的堅持。在這種“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的狀態(tài)下,人后天的主觀意識退位,人天真地與道合一的本性得以發(fā)揚,智慧洞開,即“天門開闔”,有“明白四達”之效。這時之觀當是“滌除玄覽”之心觀,心靜如鏡,可纖毫畢現(xiàn),可謂觀其妙。觀妙之境在于“合”,即體現(xiàn)了道的統(tǒng)一性、整體性和創(chuàng)生性?!懊睢保袄砦⒅^之妙”(荀悅《申鑒》),深邃的道理令人妙不可言。王安石、俞樾、高亨、陳鼓應等人持“常無”“常有”為讀,可備一說。
8.“常有欲,以觀其徼”?!坝杏保斨冈谌粘8行院屠硇缘纳钜庾R情境下,可以分析探討萬物運作的軌跡與邊界?!搬琛?,音j iǎ o,邊界的意思。《玉篇》:“徼,邊徼也?!薄蹲謪R》:“徼,境也,塞也,邊也?!庇杏^徼是人處在“智”的狀態(tài)下,對世間萬有的感知、認知、評判與價值認同等知行活動。觀徼之境在于“分”,重在掌握“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第16章)的狀況。運用因果關系,分析和掌握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從而掌握其運作的法則。
9.“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按藘烧摺笔鞘裁矗瑲v來爭論不休。有強調(diào)有(名)、無(名)的,有強調(diào)有欲、無欲的。筆者更傾向于后者。有欲和無欲都是人意識的兩種狀態(tài)或兩種境界,或可稱為顯意識與潛意識的兩種認知狀態(tài),它們都源于人自身的意識,是同一顆心在不同情境下的意識活動,即“同出而異名”。
10.“同謂之玄”。何以“玄”呢?《說文》:“玄,幽遠也,象幽而入覆之也?!薄侗阕印承罚骸靶?,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能微焉。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被蛟S,玄正是表征人在意識活動時,似乎有腦洞洞開的體驗,或者感嘆人的意識何以有如此源源不斷的思想,如泉水一樣冒出來??傊?,這個“玄”是用來稱贊意識的創(chuàng)造力。范應元說:“玄者,深遠而不可分別之義?!保ā独献拥赖陆?jīng)古本集注》)吳澄:“玄者,幽昧不可測知之意?!保ā兜赖抡娼?jīng)注》)
老子于此稱贊了人類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作為史官,他能感受到人類自身的進步、人類的科技進步、和思想進步,因此他才將人作為宇宙間的“四大”之一。他說:“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保ǖ?5章)人何以可為“四大”之一呢?他接著分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人能夠效法天地道,這是人獲得與天地道并稱的資本。人能溝通天地,能夠尊道貴德,可不偉大乎?
11.“玄之又玄”。何以玄上加玄呢?人的意識活動經(jīng)驗告訴我們,此時此刻的奇思妙想,必將為彼時彼刻的千方百計所取代?!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是思維的特點,也是思維的魅力所在。就像《老子》第一章寥寥數(shù)句,居然引發(fā)了千百年來無數(shù)學者的探究,許多奇異思想迭出,成為“老學”,一門萬世不竭的學問。
12.“眾妙之門”?!氨娒钪T”,其實就是好比站在長江頭,感嘆人的思想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老子在本章重在強調(diào)了思維運思的基本規(guī)律,那就是思維活動與創(chuàng)造力是永不枯竭的。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那就是要不斷超越人類自身的認識,不斷地揚棄前人的思想成就,而不能讓前人的閃光思想成為阻礙進一步思想創(chuàng)新的絆腳石。“門”作為入道的隱喻,期盼世人能夠登堂入室,開啟人類思維的寶藏,做出無愧于時代的奉獻。
本章河上公用“體道”來概括主題,展示了中國圣賢對宇宙自然的認識之道是體驗性的,是經(jīng)驗性的,是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復歸于生活的。老子在本章中用深刻簡潔的語言傳達出如何識道、體道、得道的根本方法與路徑。從識道而言,道是可以言說、可以認識、可以分析,但言語所表達的道,只是盲人摸象而已,不能直接等同于道本身。語言只是給予我們認識天地萬物的工具,但它始終不是萬物本身,更不是道本身。因此,還需要復歸生活,復歸心靈的感悟。同時需注意,運用的工具即語言本身,是不可靠的。固然語言是意義的家園,但道并不能完全用意義去說明。因此,對語言本身當注意如同過河筏子一般,得意而忘言。從體道而言,道不僅是用語言去認知和表達的,更要用心靈去體驗,這就是無欲觀妙,有欲觀徼。在心靈不斷的調(diào)適狀態(tài)下,用感性、理性乃至悟性的思維方式去從個別、局部、片面的認知,進入整全的、一體的、貫通無礙的認知。就得道而言,這樣的認知進路,是很玄妙的,非常玄妙,以至于使人類成為追光少年,暢游在大道無邊的太虛之境中。
可道與常道如同白馬與馬的關系。馬是常名,白馬是可名。常道是事物背后的本質(zhì)與規(guī)律的最終決定者,而可道僅是具體事物背后自身的本質(zhì)與規(guī)律?!兑淖印ご蟮馈罚骸懊?,名形也。形者,應名者也?!袢f物具存,不以名正之則亂;萬名具列,不以形應之則乖,故形名者不可不正也?!泵怯脕肀磉_形體的,道則沒有形體,自然無名。有名的都是具體的事物。因為“道”并不是指稱道的那個對象的“名”,而是它的字?!白帧敝皇窃谝粋€人成年時所取的,并非原來的名?!肮诙种雌涿??!保ā抖Y記·郊特牲》)孫希旦集解:“既冠而字之,敬其名而不敢稱也?!笨梢姡献佑谩暗馈弊直磉_了對“道”這個作為宇宙創(chuàng)生者和萬物生長化滅的原動力的客觀實在的敬畏。期盼世人能夠得道而忘言,甚至忘掉“道”本身。
“道”范疇作為人類存在覺醒的標志性成果,老子告訴世人,能夠悠游于有(名)與無(名)之間,不拘于無而淪為玄談,也不拘于有而陷于“知見障”之中。既要明白道作為不同于萬物之有名的那個存在——無名,是天地萬有的創(chuàng)造者與推動者,又要掌握無名在有名之中。萬物之有名,編織了萬物的關聯(lián)性,而這一切則是通達道的門徑。道必須在行進的“道”上才能悟到,道的威名必當在有名與無名的張力中顯現(xiàn),而這樣的過程是玄妙的,玄妙之又玄妙,以至于開啟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的大門。
《道德經(jīng)》首章的重要價值在于告訴世人,在學道、明道、體道、證道的過程中,始終要堅持“道”是永恒流轉(zhuǎn)的,個體對“道”的感悟與認知都是暫時性的,需要不斷地自我否定與超越,否則,已有的認知就會轉(zhuǎn)化為進一步認知與創(chuàng)新的阻礙,也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從這個意義上講,《道德經(jīng)》是一部思維創(chuàng)新的寶典,是作為史官的老子繼往開來,把先圣的智慧在他那個時代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提升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其最核心的貢獻便是教給后人“思維創(chuàng)新論”,即在可道與常道、可名與常名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進而在有欲與無欲的交織中觀徼觀妙,從而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開啟玄妙之門,創(chuàng)造不朽的人生功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