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胡傳志
科舉制度自唐宋以來,日益成了士人晉升的重要通道,不僅事關個人的前途,還事關自己的榮辱。金代繼承唐宋及遼代的傳統(tǒng),“以詞賦、經(jīng)義取士,預此選者,選曹以為貴科,榮路所在,人爭走之”(元好問:《閑閑公墓銘》),正因為此,科場如同戰(zhàn)場,歷來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成功者永遠只是少數(shù)幸運兒。所以,對科舉的認識,往往會因人而異,同一人也會因時間而有所不同。
元好問像許多讀書人一樣,自小就確定了科舉之路。他自稱“七歲入小學,十五學時文”(《古意》),也就是說,他最遲從十五歲開始,就認真準備參加科舉考試,拜郝天挺為師,學習舉業(yè)。當時雖然年少,對科舉之路的艱難程度應該有基本的認識。他的父親元德明早年也參加過科舉考試,還一度“有聲場屋間”(《中州集》卷十《先大夫詩》),在應考過程中有了較大的名聲,有望考取功名,但不幸的是,在多次敗北之后,不得不放棄科舉,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孩子身上??墒牵脝柕男珠L元好古盡管聰穎過人,但二十歲參加科考失利,后來二戰(zhàn)又鎩羽而歸,壓力很大,過早地離開了人世。父親、兄長的切身之痛,是無情的反面教材,元好問必須承受他們傳導下來的壓力,努力實現(xiàn)他們未了的遺愿。這一家庭背景,決定了他重視科舉的態(tài)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平居作舉子計”,以致養(yǎng)父身患疽疾,都不懂得及時尋醫(yī)問藥,導致貽誤病情,令他深感愧疚,“慚恨入地”(《續(xù)夷堅志》卷二《背疽方》)。
但是,重視科舉,并不代表心無旁鶩。郝天挺一邊教元好問應試的時文,一邊教元好問寫作詩歌,“正欲渠不為舉子耳”(《中州集》卷九《郝先生天挺》)。元好問如其師所望,兩手抓,自言“學時文,五七年之后,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yè)”(《答聰上人書》)。在基本熟悉時文寫作之后,就學習寫作詩歌,最后詩歌取代時文,成了專業(yè)。可見,“作舉子”而不限于舉子,重視科舉而不唯科舉,這反映出元好問比較成熟的科舉觀。元好問去世后,郝經(jīng)撰寫《遺山先生墓銘》,《金史·元好問傳》沿襲郝經(jīng)的說法,有意夸大元好問“不事舉業(yè),淹貫經(jīng)傳百家”的一面,仿佛不事舉業(yè)而能中舉,才能高人一等,脫于流俗,這顯然與事實不符。元好問從十六歲參加第一次科舉考試,以后每次考試都參加,直到三十二歲進士及第,歷十六年之久,這種堅持,哪里是“不事舉業(yè)”之人?
元好問至少參加過五六次科舉考試,期間壓力之大,難以想象。在這漫長的應試生涯中,元好問是否動搖過?當時,考過兩三次而放棄者,比比皆是,如他的族祖父元滋新“弱冠就科舉,一不中,即以力田為業(yè)”(《族祖處士墓銘》),他的父親元德明也選擇放棄。對很多及第無望者來說,早放棄,早解脫。早謀其他出路,未嘗不是明智之舉。元好問就那么堅定不移?其實也未必。他也曾灰心過,如他在《示崔雷詩社諸人》中說:“一寸名場心已灰,十年長路夢初回?!备锌百u劍買牛真得計,腰金騎鶴恐非才”。興定三年(1219),元好問果真在葉縣購買了一塊田地,一度想以耕種為業(yè)?!堆┖笳朽徤嵬踬澴酉屣嫛肪屯嘎冻鲞@種念頭:
遺山山人伎倆拙,食貧口眾留他鄉(xiāng)。五車載書不堪煮,兩都覓官自取忙。無端學術與時背,如瞽失相徒倀倀。今年得田昆水陽,積年勞苦似欲償。鄰墻有竹山更好,下田宜秫稻亦良。已開長溝掩烏芋,稍學老圃分紅姜。
詩中充滿沮喪和牢騷情緒。元好問自嘲缺少謀生的手段,使得生活陷于困頓。再多的圖書也換不來物質財富,長年奔波于中都與汴都,參加科舉考試,屢戰(zhàn)屢敗,大概是自己平生所學與時相背,以致像盲人失去了向導一樣,迷失了方向。于是他不得不買塊田地,自食其力,并且開始種植烏芋和紅姜等農(nóng)作物。這說明元好問已經(jīng)著手準備退路了。
難得的是,元好問堅持下來了。更難得的是,他的科舉觀發(fā)生了重要變化。興定四年(1220)秋天,元好問赴汴京參加府試(秋試),與百名太原考生相會,他們特意選擇狀元樓進行宴飲聚集,類似考前動員誓師大會。從“狀元樓”這一樓名可以看出汴京的考試經(jīng)濟興盛,狀元樓滿足了廣大舉子以及家人們世俗而美好的期待。聚會時,大家一一簽名,推舉元好問撰寫“題名引”,類似題名簿上的“卷首語”。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思路,元好問應該說出一些勵志的豪言壯語,加上一些吉利的祝福之辭,祝愿大家都能得償所愿,金榜題名,蟾宮折桂。而元好問卻完全跳出平庸,另辟新境,只字不提考中與否的話。元好問《興定庚辰太原貢士南京狀元樓宴集題名引》全文如下:
晉北號稱多士。太平文物繁盛時,發(fā)策決科者,率十分天下之二,可謂富矣。喪亂以來,僵仆于原野,流離于道路,計其所存,百不能一。今年預秋賦者,乃有百人焉。從是而往,所以榮吾晉者,在吾百人而已;為吾晉羞者,亦吾百人而已。
然則為吾百人者,其何以自處耶?將僥幸一第,以茍活妻子耶?將靳固一命,齪齪廉謹,死心于米鹽簿書之間,以取美食大官耶?抑將為奇士,為名臣,慨然自拔于流俗,以千載自任也?使其欲為名臣奇士,以千載自任,則百人之少亦未害;如曰不然,雖充賦之多至十分天下之九,亦何貴乎十分天下之九哉!
嗚呼,往者已矣,來者未可期。所以榮辱吾晉者,既有任其責者矣。凡我同盟,其可不勉!
雖然不足三百字,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品”,“實在是一篇奇文”(朱東潤:《元好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版,第42—43 頁)。它最奇特之處是超越考中與否這一現(xiàn)實目標,著眼未來,講議長遠,立足于家鄉(xiāng)榮譽、天下責任,發(fā)出大議論。文章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針對參加此次秋試的百名同鄉(xiāng)而言,相對于喪亂之前,考試人數(shù)大幅減少,所以這百人極為重要,直接關系到晉地的名聲。第二層急轉而下,突然拋出一問題,發(fā)出靈魂拷問:考過之后,每個人將“何以自處”?有三條人生道路可供選擇:一是考中進士,只是養(yǎng)活老婆孩子,茍且過日,碌碌無為;二是終生忙于瑣碎事務,能獲取美食高官,實際上卻無所建樹;三是立志成為奇士名臣,以天下為己任,以千秋事業(yè)為目標。元好問態(tài)度鮮明,認為如果能成為奇士名臣,百名已經(jīng)不算少,如若不然,再多也無益。第三層抒發(fā)感慨,愿與大家共勉,共同承擔起為家鄉(xiāng)爭光的責任。這種寫法完全跳出考前動員的套路,體現(xiàn)了元好問對科舉的新認識,展示出博大的胸襟和高遠的氣度。
興定五年(1221)三月,元好問終于進士及第。多年辛苦努力,一朝獲得成功,他自然非常高興。唐代以來,進士及第之后,要舉行杏園探花宴、曲江櫻桃宴等慶?;顒?,探花宴選取最年輕的進士擔任探花郎,集體飲酒賞花。金代繼承這一傳統(tǒng),元好問及第當年有六十位進士(包括恩賜進士十數(shù)人),參加探花宴,元好問寫下了五首《探花詞》:
禁里蒼龍啟九關,殿前鸚鵡喚新班。沉沉綠樹鞭聲遠,裊裊薰風扇影閑。
浩蕩春風入繡鞍,可憐東野一生寒。皇州花好無人管,不用新郎走馬看。
六十人中數(shù)少年,風流誰占探花筵。阿欽正使才情盡,猶欠張郎白玉鞭。(李欽用二十七,張夢祥少一歲,又未婚云)
美酒清歌結勝游,紅衣先為渚蓮愁。曲江共說櫻桃宴,不見西園風露秋。
人物風流見藹然,逼人佳筆已翩翩。龍津春色年年在,莫著新銜惱必先。
第一首寫新科進士在宮中集合,在春風蕩漾、綠意盎然的美好時節(jié),跨馬揚鞭,一同赴宴,洋溢著喜悅之情。第二首以孟郊及第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輕狂興奮作為對比,元好問及第后更加從容淡定。第三首調侃他的知己李獻甫(阿欽),雖然年輕,僅二十七歲,卻因為一歲之差,而未能榮膺探花郎。第四首很特別,元好問偏偏從喧闐喜慶、繁花似錦中,生出花落秋來的憂愁,似乎預感到寒冷的風霜即將來臨,頗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味。為何如此?也許與其后“不就選”相關。第五首前兩句夸贊新科進士的才華,后兩句用典,龍津是汴京城南的橋名,位于蔡河之上,從同時人張大節(jié)“龍津橋上黃金榜,三見門生是狀元”(《同新進士呂子成輩宴集狀元樓》)來看,龍津橋是張貼黃金榜的地方,也是新科進士游覽之所。尾句化用唐代詩人韓儀(韓偓之兄)《記知聞近過關試》中的詩句:“短行軸了付三銓,休把新銜惱必先。今日便稱前進士,好留春色與明年?!薄氨叵取笔桥e子之間的敬稱,韓儀詩中的“新銜”是指通過吏部“三銓”(尚書銓、東銓、西銓)選拔的進士,也就是所謂的“前進士”,原本相對于未通過吏部銓選的進士而言,元好問用來借指新科進士,“必先”借指那些落第進士。意謂龍津橋畔,年年都有美麗的春光,下一屆仍然會有新人名登黃金榜,因此不要以自己的新科進士身份來炫耀、刺激那些落榜者。元好問特意提示新科進士,不要以進士矜夸于人,有意弱化進士的身份,能夠體諒、照顧那些落第者的心情。當時,確實有些文人一旦考中進士,立刻膨脹起來,與布衣文人劃清界線,甚至斷絕故交,“以區(qū)區(qū)一第傲天下士”(《歸潛志》卷七)??梢?,元好問此詩正是針砭這種澆薄士風。他進士及第后,依然視李汾等落第者為知己,并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按照慣例,進士及第者,當年即可授予行政職務,正式進入仕途,也就是所謂的“釋褐”。第一任職務通常是縣丞、縣簿之類副職,如李獻甫就被任命為咸陽簿,而元好問卻做出驚人抉擇,偏偏“不就選”,不接受職務任命。究其原因,是對恩師趙秉文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抗議,同時也是對恩師和自己聲譽、品節(jié)的抗爭。趙秉文作為讀卷官,出現(xiàn)了工作失誤,沒有看出考生盧元答卷重用韻的差錯,將他錄取為進士,因此被追究責任,降職兩級,處分不可謂不重。趙秉文自請退休。此外,趙秉文錄取元好問,也被人誹謗,認為他偏袒元好問,是“元氏黨人”,雖然沒有證據(jù),趙秉文沒有因此受到責罰,但元好問仍然憤然放棄官職,退出仕途。他要以此證明自己的清白,還要等待機會,再次證明自己的實力,洗刷恩師蒙受的誣蔑。由此可見,在大是大非、名節(jié)榮辱面前,進士以及由此而來的官職都變得無關緊要了?!安痪瓦x”之舉,真正踐行了元好問以奇士為人生目標的自我期許。
不就選之后,元好問在汴京、嵩山、葉縣一帶與朋友過從,或種地,或吟詩。正大元年(1224)五月,元好問參加宏詞科考試,得中。金代科舉考試原有詞賦科、經(jīng)義科等,明昌元年(1190)增設宏詞科,主要選取起草詔令的人才。考試內容包括詔、誥、章、表、露布、頌、箴等應用文,參加考試者必須是進士或六品以下官員,所以宏詞科實際上是有很高前置條件的再次選拔性考試,考試難度更大,考中的顯示度更高。元好問完成四篇應試文章:《秦王擒竇建德降王世充露布》《章宗皇帝鐵券行引》《光武中興頌》《大司農(nóng)疏》。前兩篇現(xiàn)存于世,從中可以看出元好問寫作程文的能力。特別是《秦王擒竇建德降王世充露布》傳播較廣,李獻甫曾在禮部衙門朗誦該文,贊賞有加,趙秉文也很得意。元好問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再次回擊了趙秉文偏袒元好問的流言蜚語。
至此,元好問才算真正走完了科舉之路,正式進入仕途,擔任國史院編修官??v觀元好問近二十年的科舉生涯,他既不是科場得意者,畢竟歷時太久;又不是科場失敗者,畢竟最終如愿以償。這種特殊經(jīng)歷不僅讓他對科舉有了很多真切的體會,還讓他對科舉制度的得失利弊、科考過程中的人情冷暖都有了更加全面深刻、超越同儕的認識。
首先,元好問充分肯定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重要意義。晚年在《鳩水集引》中,他評論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說:
自隋唐以來,以科舉取士。學校養(yǎng)賢,俊逸所聚,名卿才大夫為之宗匠,琢磨淬礪,日就作新之功。以德言之,則士君子之所為也;以文言之,則鴻儒碩生之所出也;以人物言之,則公卿大臣之所由選也。
他認為,科舉取士是國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國家選拔出一代又一代的君子、鴻儒、大臣等人才。這一評價應該包括金代科舉,在《內相文獻楊公神道碑銘》中,他說得更加具體明確:
維金朝大定已還,文治既洽,教育亦至,名氏之舊與鄉(xiāng)里之彥,率由科舉之選。父兄之淵源,師友之講習,義理益明,利祿益輕,一變五代遼季衰陋之俗。迄貞祐南渡,名卿材大夫布滿臺閣。
大定是金王朝的盛世,元好問充分肯定自大定以來的科舉養(yǎng)育人才之功。
其次,元好問對科場優(yōu)勝者從不吝惜贊美之詞。如他稱贊大定十三年(1173)趙承元所“賦《周德莫若文王》,超出倫等,有司目為‘金字品’”,又稱贊貞祐三年(1215)經(jīng)義狀元劉汝翼撰寫的“詩傳三題”,“絕去科舉蹊徑,以古文取之,亦當在優(yōu)等,故繼有‘金字’之褒”(《大中大夫劉公墓碑》),將科舉文寫得不落科舉文窠臼,是他的獨門秘訣。元好問還稱贊大定二十八(1188)進士史公奕,“程文極典雅,遂無繼之者”(《中州集》卷五《史內翰公奕》)。
其三,元好問認識到科舉制度的弊端,予以批評。他曾指責遼代,“以科舉為儒學之極致,假貸剽竊,牽合補綴”(《閑閑公墓銘》),批評金代明昌以來的科舉風氣:
明昌、承安間,科舉之學盛,大夫士非賦不談。(《中州集》卷十《先大夫詩》)
初泰和大安間,入仕者惟舉選為貴科,榮路所在,人爭走之。程文之外,翰墨雜體,悉指為無用之技,尤諱作詩,謂其害賦律尤甚。至于經(jīng)為通儒,文為名家,不過翰苑六七公而已。(《故河南路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楊公神道之碑》)
有的考生只會寫程文,其他詩文一竅不通。有的考生高分低能,入仕后,不能勝任其職。劉祁《歸潛志》卷七記載狀元王澤(字澤民)、呂造在翰林院,不善作詩,應對失體,被人群嘲,說是“澤民不識枇杷子,呂造能吟喜欲狂”。
其四,對有才而被黜者,寄予關心與敬意。如麻九疇少時就有“神童”之名,曾蒙金章宗召見,表現(xiàn)精彩。弱冠之年在太學期間,就有很大名聲。博通五經(jīng),精通醫(yī)學,擅長草書,能詩,“興定末府試經(jīng)義第一,詞賦第二,省試亦然”。然在最后的殿試中失誤下第。他“先有才名,又連中甲選,天下想望風采,雖牛童馬走,亦能道麻九疇姓名”。后來被賜進士,權應奉翰林文字,但他天資野逸,稱病引退,“能自樹立,一日名重天下”。麻九疇有才華,有品節(jié),最終還能有所成就,贏得了趙秉文等人的敬重。趙秉文不呼其名,而尊稱他“麻征君”,有詩《送麻征君知幾》《送麻征君引》。元好問在編纂《中州集》時,帶著惋惜而又崇敬的心情,為他撰寫了近千字的傳記(《中州集》卷六《麻征君知幾》)。對困頓科場者,元好問亦予以同情與理解,并不因此而貶低或嘲諷別人。譬如李澥累舉不第,元好問贊賞他詩書畫兼長的才華,充分肯定其為人處世,“雅有前輩典刑”(《中州集》卷七《李澥》)。對其他不事科舉者,元好問更是寬容,如邢安國“少日有賦聲,四十歲后,即不應科舉,以詩酒自娛”(《中州集》卷九《邢安國》)。南湖先生靖天民兩次在鄉(xiāng)試中奪魁,卻“不樂為舉子計”(《南湖先生雪景乘騾圖》),元好問在敘述中不無欣賞之情。
元好問進士及第之后,金王朝還舉行過三次科舉考試。時值金室南渡,仕進更加艱難,以致當時有人說:“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庇行┻M士不得不“歸耕,或教小學養(yǎng)生”(《歸潛志》卷七)。金末進士的地位、榮耀大幅下降。元好問在《倫鎮(zhèn)道中見槐花》中自嘲:“名場奔走競官榮,一紙除書誤半生。笑向槐花問前事,為君忙了竟何成?!睆妮p松的口氣來看,應該寫于金代滅亡之前,大概作于正大年間。倫鎮(zhèn)可能是河南境內的一個小村鎮(zhèn)。途中見到槐花,元好問想起自己應試期間結夏課的情景,“槐花黃,舉子忙”,過去為了進士,為了一個官職,差不多奮斗半輩子,如今得到一紙任命,反而有些失落:有了官職,最終又能成就什么?想到這,不免有些無奈和虛無情緒。但總體來說,元好問還是幸運的。他趕上了末班車,通過科舉考試成功進入仕途,當了近十年的金王朝臣子,且由此躋身文化高層。科舉對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試想,如果沒有考中進士,元好問還會有后來的擔當和作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