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婷
塵封了許久的事,當它再次浮現(xiàn)在腦海中,內(nèi)心仍有說不出的愧疚。
又是煙塵紛飛、人車爭霸,出門時的好心情在眼下這擁擠的場面前消失了,我不由得抱怨起這“馬拉松式”的修路工程。一陣風刮過,顧不得那么多,我便開始搶車道,左躲右閃,“見縫插針”,不一會兒便如游蛇般到了小路的盡頭。
誰料這盡頭才是“噩夢”的開始,巴掌大的一個地方,各種交通工具齊聚,左邊小轎車,右邊行人道,中間是自行車族,隔著出口望向?qū)γ?,正有龐大的上班族涌來,再一看表,上課時間也快到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沒有辦法了,管它三七二十一,沖出去就是好漢。在一片笛鳴聲中,我依舊“勇往直前”,忽然一群行人堵住了我正前方的路,我便向右一拐車把,擋住了另一個行人的路,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場面瞬間失控了,左邊那個騎車的農(nóng)民工為了不與我相撞,便向左避,一不小心,倒在了一輛豐田車上,人們紛紛停住了腳步詢問他是否有事,確定那位民工沒事正準備離開時,尖銳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
“哎,我的車,看讓你給劃的,怎么騎車的?!”
“對不起,車太多,我一不小心……”
看到這個場景,鬼使神差,我腦子一熱,就拼命往外擠,快速騎車離開了現(xiàn)場,然而腦海里仍然回蕩著那個尖銳的質(zhì)問聲,還有農(nóng)民工尷尬的賠禮聲。我該怎么辦?我是否該回去?這與我有關嗎?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腦海中循環(huán)播放,可想了半天,我最終還是沒有去承擔責任的勇氣,選擇了逃避。
世間萬事,過去了就沒有重新來過的可能。這件事就好像流星一樣過去了,但我卻永遠不能忘記,好想回到過去,說聲對不起,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江蘇高郵市外國語學校)
點評
作文截取了生活中的一個畫面進行描寫,對于道路擁擠場面的描寫非常生動、鮮活,尤其是對小作者往前擠的過程的描寫,運用了多個動詞,準確而生動,使人仿佛能看到小作者在車流、人流中翻轉騰挪的靈活身影,足見小作者駕馭語言的功力。
(趙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