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1950年高德明相聲事跡考

2019-09-25 06:53:27于嘉
曲藝 2019年9期
關鍵詞:茶社侯寶林戲院

于嘉

高德明于1949年、1950年、1951年多次在山東濟南晨光茶社的相聲大會演出,往返北京、山東兩地。在晨光,通常由李壽增為他量活,偶爾與兄長高德光也合作一二。高德明表演的《傳輩錢》《生意經》《買賣論》等說功活,仿學舊京貨聲的“雜條”活①, 包括1951年在當地最先表演的新相聲《假博士》都給同行和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一、1950年年初高德明濟南晨光茶社相聲行跡考

高德明1957年自述:“1949年我由濟南回到北京?!本唧w回京日期他沒有講明,也未見于《新民報》等報刊和其他相聲藝人的口述材料。對1949年高德明回京時間的考訂比起梳理1950年高德明的相聲事跡,難度要大得多。他自述的后半句話,似乎給我們一絲警告:“聽說領導上說‘相聲不堪造就,演員們最好轉業(yè)。真感到沒有前途了?!??②

根據《新民報》記載,1950年4月底,高德明從濟南回到北京,稍作休息,從5月1日開始演出。這是他1950年年初在山東作藝的終點。那么,他1949年、1950年年初兩次山東作藝的起點是何時呢?1949年回到北京的時間又能推測出來嗎?帶著這些疑問,開始了對第一個主題“1950年年初高德明濟南晨光茶社相聲行跡”的考證。

相聲藝人張春奎晚年接受口述采訪說:李壽增委托從晨光茶社回京完婚的郭全寶聯系藝人。晨光在濟南解放后人員短缺,北京解放后在天橋撂地的藝人生活艱難,在談好價錢后,1949年七八月間,張春奎、羅榮壽搭檔來到濟南③。羅榮壽1950年6月說:“我自去年由濟南回京”④,此后又講:“一九四九年,十一月間,我由濟南回京” ⑤,這一往返間隔與張春奎說的羅榮壽在濟南待了3個多月是吻合的。一些事件也側面記錄二人行跡,證明在京與否⑥。他們到濟南后,見到同行陸續(xù)到此,張春奎提到“于俊波帶著他兒子春藻,也來了”“高德明也來了”,高德明“呆了半年多,也走了。”“于俊波爺倆,呆了六七個月也回北京了。” ⑦根據《新民報》1950年5月1日高德明與于俊波父子同場演出的廣告消息可知,高、于在4月下旬離開濟南回到北京。由此往前推移半年多的時間即1949年10月,高德明來到濟南,比張、羅晚2個月。這2個月也符合張說的“在濟南待了一段時間”,藝人們陸續(xù)來了。

做一個大膽推測,高德明從1949年10月到1950年4月之間,應該是兩度從北京到濟南。在他第一次回到北京時,趕上李燕等干部對相聲藝人的斷語,以致1957年他受影響還說出“聽說領導上說‘相聲不堪造就,演員們最好轉業(yè)”的話。分析高德明這句話,領導當指在劇藝界聯合講習班上宣講的干部。1949年8月初到1950年4月,由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文藝部舊劇處籌備、北平市文化藝術工作委員會舊劇科主辦了兩期劇藝界聯合講習班,學員包括京劇、評劇、曲藝藝人和從業(yè)人員。當時還是十幾歲的青年藝人任笑海(1934年生)、于連仲(1935年生)、于世德(1932年生)對李燕等講習干部的宣講攻勢都印象深刻。于世德明確記得是“11月某天”⑧。1953年6月出臺的《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處三年來戲曲改革及戲改工作執(zhí)行情況和評劇創(chuàng)作修改計劃草案》作為官方意見也對干部宣傳中的弊端予以記述⑨。與劇藝社聯合講習班肇始相關的1949年5月1日顧榮甫、尹福來《反正話》事件等,促發(fā)了不少相聲藝人意圖轉行和1950年初北京相聲改進小組籌備。高德明所說的“1949年我由濟南回到北京”應該是1949年十一二月間,回京聽說這句話所激發(fā)的不能適應新時代“真感到沒有前途了”的情緒,吻合這一時期的社會背景。在這一時期的《新民報》娛樂廣告中查不到高德明的消息,推測高德明選擇了回到天橋撂地謀生的隱沒方式。撂地作藝很難有廣告費用,自然高德明難以再現報端。直到1950年4月,他由濟南回到北京在小型場所演出才引來《新民報》的報道。藝人在北京的茶社、園子等場所演出資質與他們的覺悟、立場息息相關,連結二者的紐帶則是曲藝公會頒發(fā)的會員證。1951年29歲的常寶堃犧牲后,相聲藝人任笑海不愿赴朝慰問而上交會員證、被迫退會,半年后遠走山西⑩。在下沉生活中,高德明迎來1950年1月1日公歷新年和2月17日舊歷新年。1950年高德明與晨光同臺的李伯祥(1938年生)回憶相聲界演出風俗:臘月年底班社“辭學”,藝人放假回家,如被續(xù)聘,正月初六開張時再來演出。那么,高德明1950年年初去濟南,當在2月22日(正月初六)左右。距離他再次離開濟南回京也是2個月。這符合“小神童”李伯祥的回憶,“是在1950年初,高德明在晨光茶社演出”。1949年高德明在晨光時,李伯祥和父親已經從北京回到天津,同年12月李伯祥在群英戲院拜師趙佩如。1950年2月至4月,《天津日報》《新生晚報》小梨園演出廣告尚有“小神童”的名字?。如此,李伯祥在濟南見到高德明的日子當是1950年4月中下旬,同臺不足半月?!断嗦曀囆g的搖籃——濟南晨光茶社》也佐證了高德明、李伯祥先來后到的關系? 。

這期間,相聲改進小組籌備和成立,小組成員去北京飯店拜訪老舍,北京相聲界等為了圖存的行為都沒有打擾高德明的生活。

接下來談談高德明表演改編相聲《假博士》的情況。孫少臣《晨光茶社始末》記述“1949年,從高德明表演老舍的《假博士》開始,晨光的演員們說新唱新”?。高德明在山東濟南上演《假博士》的時間是否如上呢?探討這個問題,先從《假博士》等改編相聲的誕生談起。

二、《假博士》等改編相聲的誕生

1949年12月12日,老舍由美國回到北京? 。1950年1月,北京相聲藝人籌劃組建“北京相聲改進小組”,改進小組于1月19日成立?,“每天上午”? “借前門箭樓大眾游藝社”活動,“每周星期四召開一次全市零散相聲藝人的座談會”? ,1950年夏搬到西單口袋胡同5號辦公?。按照多數史料記載和當事人回憶,高德明三弟高德亮參加小組,成為11名初創(chuàng)成員之一。只有倪鍾之《中國相聲史》把高德明誤作初創(chuàng)人員?。據《新民報》1950年1月23日《相聲藝人訪老舍討論改編舊相聲》的報道,1月22日下午4時到5時,侯一塵、侯寶林、孫玉奎、郭啟如(儒)、白家(佳)麟、全常保、于世德、羅榮壽等在北京飯店拜訪老舍,尋求相聲發(fā)展的出路和如何改進作品的方法。此事頗為相聲業(yè)界樂道,但所述拜訪時間不實?。從1950年3月到1951年11月,相聲改進小組下設的演出組在新華游藝社(1950年3月5日?)、西單東雜技場啟鳴游藝社(1950年7月6日起? )、迎秋劇茶社(1950年4月起)、鳳凰廳(1950年9月起)、群眾游藝社(1951年)?等茶社、劇場演出。

1951年《北京相聲改進小組特刊》羅列相聲改進小組改編、創(chuàng)作的新相聲、雙簧、數來寶、太平歌詞30多段?。名目與1950年《新民報》娛樂廣告所見相符。老舍改編相聲6段?。北京的藝人孫玉奎、侯寶林在改編、創(chuàng)作中身先士卒。孫玉奎同侯寶林1949年創(chuàng)作《二房東》,獨自改編出《思想改造》?《自找罪受》? ,與1950年五六月間加入的席香遠改編出《新酒令》《八扇屏》,共同創(chuàng)作《如此美國》。席香遠加入改進小組不久,同謝純一創(chuàng)作《美的研究》?,創(chuàng)作改編《大上壽》(太平歌詞) ?《新西江月》《新繞口令》《紙老虎》 ?《擁護和平》《新三字經》? 《原子彈》(數來寶,與孫玉奎合作)?等。侯寶林改編《字象》,創(chuàng)作了于1949年6月13日?首演的《婚姻與迷信》,同孫玉奎創(chuàng)作《一貫道》。其他藝人如:高鳳山改編創(chuàng)作數來寶《黑姑娘》,于俊波改編《大地主》,常連安改編《拉洋片》,佟大方創(chuàng)作《西江月》,天津來北京參加相聲大會的馬三立改編《西江月》《百家姓》? 。

老舍1950年幫助“北京相聲改進小組”改編6段傳統(tǒng)相聲刊載出版如下?:

《維生素》(據《菜單子》),發(fā)表于1950年3月22日《光明日報》;《假博士》(據《文章會》),發(fā)表于1950年4月19日《光明日報》;《繞口令》(據侯一塵口述《繞口令》),發(fā)表于1950年4月5日《光明日報》;《鈴鐺譜》(據《鈴鐺譜》),發(fā)表于1950年5月7日《光明日報》;《兩條路線》(據《地理圖》),刊載于1950年7月三聯書店出版《對口相聲》;《對春聯》(據《對對子》),發(fā)表于1950年9月《新戲劇》創(chuàng)刊號?。

自1950年3月2日(正月十四)起,相聲改進小組每天演出相聲大會。相聲大會的初衷是為了鞏固相聲改進小組地位和增強小組凝聚力,旨在提供“便利學習與改革業(yè)務的條件”,更是為了解決“大家生活” ?,加快藝人思想改造和業(yè)務創(chuàng)收的進度。相聲大會的興辦從容納100人的新華游藝社?開始,首場演出定在晚場6點半開始。藝人陣容如下:高德亮、郭啟儒、侯寶林、劉德志、羅榮壽、白全福、常連安、常寶霆、佟大方、趙靄如、于世德、高鳳山、孫玉奎、趙春田、于連仲、方笑文、關春山、全長保、杜三寶、阿雙全,一共20人。此后“侯寶林領導全體二十余人”“每天日夜準演兩場”?,3月24日,一直沒有被侯寶林放棄的迎秋劇茶社迎來了相聲改進小組的業(yè)務演出,這里能夠容納150人。侯寶林、郭啟儒兩處趕場,對于新的陣地注意廣告細節(jié)的宣傳?。同月,相聲大會在劇場、戲院等容納1000多人的大型場所加演一兩場。據李甦介紹,至6月中旬大型場所相聲大會一共演出9次?。據《新民報》刊載的節(jié)目單,大型場所每場相聲大會有11至13段相聲不等,節(jié)目形式豐富多彩,相聲的單口、對口、群活兼?zhèn)?,又有數來寶、太平歌詞、雙簧等與相聲關聯度很高的曲種穿插其間。大型演出的票價、上座率雙高有利于保證藝人收入,又擴大了新相聲的試驗人群范圍,并且“都是實況,電臺到那兒去直播”?。從相聲大會的節(jié)目安排來看,在當時說新唱新漸起,相聲固然存在危機,但傳統(tǒng)節(jié)目還不至于寸步難行無立錐之處,它們依然是藝人適應新的環(huán)境、轉變觀念的過渡手法。

新華游藝社、迎秋劇茶社的業(yè)務場演出在報紙廣告上基本不刊登節(jié)目單,但從《相聲改進小組演出情況表》中可知,在這種小茶社的演出中已經有改編新創(chuàng)相聲,1950年3月至5月的演出比例為30%。對此間改編、創(chuàng)作的新節(jié)目數量和每月每段節(jié)目上演頻次一時無法得到相關數據,做不到精準的量化分析和頻次排名,但是,一個有意思的統(tǒng)計顯示,上演頻次最高的《思想改造》《假博士》占到新節(jié)目的60%??!断嗦暩倪M小組演出情況表》中這種退而求其次的分析,或許基于同樣的相關數據?!皦夯睢笔窍嗦曅袠I(yè)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改編新創(chuàng)的節(jié)目走向大型場所免不了在小茶社反復錘煉,因為水平不一會經歷揚棄過程。藝人在面對改造思想和爭取市場份額的權衡取舍中,還是發(fā)揮了他們選擇的主動性。

《新民報》從4月16日開始刊載改進小組大型場所演出的節(jié)目單,一場傳統(tǒng)節(jié)目為主的相聲大會夾雜一兩段錘煉過的新相聲,顯然有試水味道。新節(jié)目盡快公演,或許也是老舍希望的。孫玉奎在全體藝人中最有文化,他起到了檢驗新作品的作用。1950年6月12日《新民報》刊登姚世光《侯寶林與孫玉奎》一文說“新相聲編出來了,別人因為沒有把握,不敢演,他就自己先演。他說‘我成了相聲的冒險家了。因為他演出的新相聲很受觀眾歡迎,這才引起其他藝人學習新‘活的熱潮?!瓕O玉奎應記一大功。”作品在檢驗成功后,一些藝人向孫玉奎學習,并把這種改編節(jié)目傳播到各地去。孫玉奎是《假博士》在北京的首演者。

《假博士》系老舍根據傳統(tǒng)相聲《文章會》改編,敘述寫作“相聲與化學之關系”論文的留歐相聲博士翻身解放,在全國文代會上借助“貫口”形式背誦所閱讀的新文藝作品歌頌新社會。這六七十種新文藝作品是老舍參考了“兩摞老解放區(qū)出版的小說和歌劇”所得。孫玉奎曾撰文回憶《假博士》創(chuàng)作過程??!都俨┦俊穭?chuàng)作日期不詳,于1950年4月19日《光明日報》發(fā)表后,又在4天后刊載在4月23日天津《新生晚報》?,1950年7月在“工農兵文藝叢書”《對口相聲》轉載,并由三聯書店出版,同年10月第3版印刷發(fā)行?。此后,又收入《過新年》《相聲大觀》《老舍曲藝文選》等書籍?。以當時相聲的危險處境和對于新時代宣傳的需要來考慮,《假博士》上演時間和刊發(fā)時間相差不遠,結合孫玉奎《老舍與相聲》一文推測當在1950年二三月間表演,由北京首演再行傳播到天津、山東等相聲重地。據《新民報》,作品刊載的前3天,1950年4月16日,孫玉奎、全長保在長安戲院上演《假博士》,即先上演后刊發(fā),1950年6月1日,二人再次在長安戲院上演這段新節(jié)目,兩天后的6月3日,常寶霆、白全福也在長安戲院表演《假博士》?,9月到天津后,二人在紅風曲藝社表演《假博士》?。1950年7月29日,受邀參加相聲改進小組演出的馬三立,離開北京前夕在民主戲院的相聲大會沒有表演傳統(tǒng)相聲,而選擇《假博士》。其時,刊載《假博士》的《對口相聲》正由三聯書店出版不久。從短短幾個月3版印刷來看,《假博士》以文字形式傳播的速度也是很快。這無疑也有助于藝人掌握臺詞、上演該段節(jié)目。

4月16日,長安戲院相聲大會同場另一段新節(jié)目就是侯寶林、孫玉奎1950年創(chuàng)作的《一貫道》?,4月11日由侯寶林、郭啟儒在迎秋劇茶社試演,這或許為5天后在長安戲院公演做準備“壓場”。侯寶林自述文章及《侯寶林年表》《相聲大詞典》沒有記述《一貫道》創(chuàng)作日期,據4月11日、16日《新民報》娛樂廣告考查時間,可以把范圍縮小到1950年的2月至4月。4月23日,孫玉奎、全長保上演老舍根據《地理圖》改編的《兩條路線》。在與老舍這樣愛護相聲的文人緊密呼應方面,藝人孫玉奎是最積極的 。《兩條路線》創(chuàng)作時間、刊發(fā)時間暫時無考,只從《老舍曲藝作品目錄》 知道1950年7月出版時間,從1950年4月23日的《新民報》知道公演時間。

大型演出“北京市全體相聲藝人大合作”基本每周一次。正如于連仲等回憶,從小茶社到大劇場,相聲在試探中擴大影響。每周一次多選在周末利于吸引更多觀眾,這是頻率也是策略。但是演出地點并不固定,如4月15日在長安戲院,4月23日換在吉祥戲院。這也看出“大合作”演出的臨時性和艱難程度。藝人通過強強聯手的集體合作,通過地點調整擴大演出區(qū)域,共度時艱。上座率是藝人關心的。小劇場上座率大體是百分之百,時有觀眾盈門的超額現象。觀眾流動的零打錢制度較之固定的售票制會讓上座率超過100%,重振藝人的信心,并把演出場所從新華游藝社擴展到迎秋劇茶社?!断嗦暩倪M小組演出情況表》統(tǒng)計的新華游藝社1950年3月至5月營業(yè)收入數額或許實際不止這些。但是換到大型場所,也就是3至4成的上座率 。除去時局影響,侯寶林、羅榮壽對長安劇院上座率受天氣因素影響都表達過隱憂,好在他們渡過了這一關 。

顯然,高德明并沒有趕上1950年三四月間相聲從舊到新轉變的迸發(fā)期,在一個月后,他將面對這種融合帶來的不適,兩個月后,他也開始了新相聲的表演。

三、1950年5月以來高德明在北京相聲事跡考

1950年5月1日,鮮魚口內大眾劇場“慶祝五一勞動節(jié)全體相聲藝人大合作”舉行相聲大會,在13段節(jié)目中,高德明雙出表演,倒二是他與趙靄如的《拉洋片》,不休息與侯寶林、郭啟儒接演《訓徒》攢底 ?,5月8日、9日、10日,從周一到周三,“全體相聲藝人”繼續(xù)“大合作”,分別在長安戲院、大眾劇場、吉祥戲院連演三天。5月9日,高德明繼續(xù)雙出表演,節(jié)目是他與于俊波的《豆腐房》 ,與常連安、趙靄如的《扒馬褂》。這一場侯寶林只表演一段,即《六十整壽》。5月8日在長安戲院,5月9日在吉祥戲院,侯寶林雙出,與郭啟儒分別表演《婚姻與迷信》《新酒令》(另有孫玉奎)和《二房東》《八大改行》。高德明與于俊波分別表演《拴娃娃》《賭論》。從5月7日開始,高德明在前門外鮮魚口的迎秋劇茶社公演來接替此前的侯寶林 ?。在迎秋,由良小樓的京韻大鼓攢底,高德明的相聲排在倒二,暫時由郭啟儒量活。頭三天的節(jié)目都是他的拿手好戲,分別是《朋友譜》 《賭論》《拉洋片》,此后至5月20日,依次為《生意經》《官衣賀喜》《倭瓜鏢》《夢中婚》《吃翅子》《論捧逗》《揭瓦》《豆腐房》《大上壽》《空城計》《拴娃娃》一類說功吃重的節(jié)目。從5月16日到當月底,高德明還在“日夜兩場”的相聲業(yè)務場加演反串小戲《老媽上京》《大狂(逛)西頂扭秧歌》《耍狗熊》《新探親》等。由其他曲種藝人偕同相聲藝人高德明、郭啟儒演出,如《老媽上京》高德明飾演柱子、郭啟儒飾演臘梅。加演小戲一方面是創(chuàng)收,再一方面也是不同曲種藝人在相互借力,偶爾在春慶這等新成立的小游藝社,高德明也幫場演出相聲和反串小戲。

5月在大型演出場所(大眾劇場、長安戲院、吉祥戲院)的相聲大會,高德明、侯寶林這兩位北京當紅藝人輪流雙出表演,高德明被安排在南城的大眾劇場,侯寶林則在西城的長安戲院和東城的吉祥戲院。這種安排或許是考慮觀眾的層次和習慣。當事人于連仲回憶,“(對老藝人來說,)這是相聲有史以來進最大的地方了。”“雖然原來在地上,但是老藝人不怯場,上去演出都是準詞,沒有抓哏、現掛、砸掛了” 。以高德明來說,既捧又逗,既與于俊波、趙靄如分別合作《豆腐房》《拴娃娃》和《拉洋片》,又為羅榮壽量活《賣布頭》,或者錦上添花,與侯寶林、郭啟儒或者常連安、趙靄如合作群活《訓徒》《扒馬褂》。他的三弟高德亮也與兄長同臺,為羅榮壽、全長保和青年藝人于春藻捧哏《白事會》《思想改造》和《地理圖》。5月18日,聲譽漸起的相聲大會奔赴外埠,留下高德明、于俊波等看家。侯寶林領導相聲大會先在天津演出10天 ?,據記載,18日在大觀園演出。5月下旬,為了參加北京市文代大會,侯寶林率眾趕回北京,5月29日在新華游藝社與高德明、常寶霆領銜,日夜兩場同臺演出,同時在吉祥戲院恢復停演近20天的“北京市相聲藝人大合作”相聲大會。高德明、于俊波倒三表演《生意經》,侯寶林、郭啟儒攢底,節(jié)目為《汾河灣》,這種安排可能方便新華游藝社、吉祥戲院兩地趕場。高德明在這一時期與侯寶林共用搭檔郭啟儒,同時高、郭在迎秋劇茶社趕場,兩地演出都是“日夜兩場”。

1950年6月1日,“北京市相聲大合作”在吉祥戲院繼續(xù)。高德明、趙靄如倒三表演《朋友譜》,常寶霆、白全福倒二《拉洋片》,侯寶林、郭啟儒攢底,表演看家節(jié)目《六十整壽》。6月3日,長安戲院舉行“新相聲示范演出大會”“慶祝曲藝節(jié)全體相聲藝人大合作”,高德明首次在大型場所上演新活,與郭啟儒表演孫玉奎、侯寶林創(chuàng)作的《二房東》。 這一天是陰歷四月十八,“是曲藝界祭祖師的日子。往年曲藝界人士定要齊聚藥王廟,向祖師爺燒香、磕頭和祭奠。解放以后,曲藝界就自覺自動地把這封建迷信的儀式廢除了,他們并公議決定將這一天做為曲藝節(jié)?!痹诘诙们嚬?jié)舉行之際 ,300位藝人上午在前門箭樓大眾游藝社舉行慶祝大會,晚上相聲藝人大合作演出。20來個人全部演出改編或新創(chuàng)的節(jié)目,以舞臺表演的實際行動表明這是內涵翻新的曲藝節(jié),響應上級部門鼓勵的“大家開展新曲藝”。這一天恰逢是周六,順理成章地在大型場所演出,能夠多招徠觀眾擴大宣傳。整場11段新節(jié)目除了一段高鳳山的數來寶《黑姑娘》,剩余是“舊瓶裝新酒”的改編相聲。老舍改編創(chuàng)作的6段相聲中,《維生素》《繞口令》《鈴鐺譜》《對春聯》并沒有上演,《假博士》由常寶霆、白全福表演,《兩條路線》由孫玉奎、全長保表演。孫玉奎改編的《思想改造》由全長保、羅榮壽表演,《新三字經》由佟大方改編并與杜三寶表演,新加入相聲改進小組的席香遠和孫玉奎創(chuàng)作的《新酒令》由趙春田、于世德、孫玉奎表演,《字象》是相聲創(chuàng)始人朱紹文創(chuàng)作的,侯寶林改編后和常寶霆、郭啟儒表演。此外,本場舞臺監(jiān)督常連安表演太平歌詞《新拴娃娃》,王文祿改編的《新雙簧》由他和老搭檔孫寶才上演,侯寶林、孫玉奎創(chuàng)作的《一貫道》由侯寶林、郭啟儒表演并作為攢底節(jié)目。除去《假博士》《思想改造》《二房東》,基本上編與演是同一個人,以利于節(jié)目排演。相反,也看出高德明的才能,他雖然目不識丁,借助他人“念活”的方式上演新作品,依然能夠用《二房東》完成說新唱新的工作。這離不開敏銳的生活洞察力、扎實的相聲基本功和提純生活化為藝術的本事。

6月3日之后,大型場所的相聲大會再次沉寂半個多月,侯寶林等13人當年第二次去天津,代表相聲改進小組“向天津曲藝公會和天津相聲小組獻旗”“并將在津演出半個月至一個月” 獻旗日期為6月18日,6月25日侯寶林仍在天津演出 。6月28日至30日,班底煥然一新的相聲大會在民主劇場、長安戲院連演三天。侯寶林、常寶霆被代以從天津來的馬三立、王世臣兩位 ?,黃鶴來也穿插其間,趙玉貴同時為黃鶴來、王世臣捧哏。7月2日、7日、9日、16日、18日、20日、22日、23日、26日、29日、30日,馬三立與侯寶林、常寶霆同各自搭檔在大型場所如民主戲院、吉祥戲院、長安戲院、中山公園音樂堂的相聲大會領銜,相聲改進小組又與電影聯合演出,忙得不亦樂乎。8月,王世臣替代馬三立,也是如此,4日、6日、10日、13日、15日、19日,均在大型場所領銜相聲大會。特別是7月2日在吉祥戲院日場,10對節(jié)目集結侯寶林、馬三立、常寶霆、王世臣4對硬場。

大型場所此時已經看不到高德明的身影,從5月1日到6月3日,高德明1950年一共參加7次在大型場所的相聲大會,大眾劇場2次,長安戲院2次,吉祥戲院3次。6月中旬以來,高德明在迎秋劇茶社每日與郭啟儒表演傳統(tǒng)相聲,如《論捧逗》(17日、27日)、《揭瓦》(18日)、《吃餅子》(19日)、《拉洋片》(20日)、《對春聯》(21日)、《羊上樹》(22日)、《官衣賀喜》(23日)、《三字經》(24日)、《老老年》(25日)、《大上壽》(26日)、《樹沒葉》(28日)、《洪羊洞》(29日)。此外,從6月5日開始,在迎秋參加加演的反串彩唱《一匹布》。

1950年7月3日到10月底,《新民報》上包括迎秋劇茶社在內的大小演出場所,都查閱不到高德明名字。1950年10月底,在南方不得志的張杰堯攜眷北上,在北京短暫停留,應邀在吉祥戲院、新羅天獻藝,與昔日搭檔高德明合作。當時吉祥戲院舉行“曲藝技術氣功武術大合作”系列演出,高德明、張杰堯參加了一場?!?點準演,票價2000—2600元”,“不分牌位,筆劃為序,請早購票,以免向隅”。節(jié)目安排更讓人迭呼過癮。有于韻芳、尹福來的京韻大鼓,王全義的武術,王玉麟的空竹,王雨田的飛叉,朱國全、朱國良、朱國勛的釘板開石,王金鳳的京韻大鼓,張杰堯、高德明和杜三寶、佟大方的兩對相聲,宋慧玲的踢毽,金震的中國戲法,金石的魔術,馬小榮的河南墜子,曹寶祿的單弦,張英杰的大刀舉重,羅沛霖的拉洋片,魏喜奎的奉天大鼓,關學曾的琴書,顧榮甫的牌子戲。的確,11月2日晚上將近20場的節(jié)目,說學逗唱,耍彈變練,匯聚了各門類的名家,單是水牌子就讓人艷慕、恨錯生了年代。幾天后,粉飾一新、安裝直達電梯的新羅天更打出親情廣告,11月6日,由“南游十載新近回京”的“相聲泰斗”張傻子與高德明,表演“時代口技”,同場有小嵐俠、趙佩英、高凌云、周金鈴、孫劍池、馬聚泉等幫襯,至11月12日演出7天。以上是目前可知1950年5月以來高德明在京的相聲行跡。

四、高德明《假博士》在晨光茶社首演時間的推論

高德明會不會在兄長高德光1950年夏天去世時在晨光表演《假博士》呢?不會。

1950年4月底,高德明由濟南回到北京在劇場茶社作藝。1950年夏,高德光在晨光茶社舞臺意外去世。去世時間和現場細節(jié)當事人李伯祥均有回憶。高德光自40年代初一直在晨光演出,除去年節(jié)和1947年父親高聞元去世奔喪,很少回京。高德明與兄長在山東合作演出很難得,這是李伯祥在接受采訪中記憶深刻的。

相聲業(yè)界提到,高德光后事由三弟高德亮從京赴濟料理。但這一時期《新民報》有高德亮在京演出記錄,相反,高德明是缺位的。又據于連仲記述,晨光茶社為高德光事一度停業(yè)整頓?;蛟S大膽推測,去濟南奔喪的是高德明,之后他回京蟄居,并且高德明在濟南表演《假博士》不會在1950年夏天,至少是1950年秋后甚至1951年。

1950年11月下旬到年底,高德明的消息不見于《新民報》所載北京各大小游藝社等演出場所的演出信息。1951年除2月3日《新民報》報道外,北京、天津依然不見高德明消息。結合此前晨光相聲藝人所說,高德明此時應在山東濟南晨光相聲大會。

綜上所述:相聲藝人拜訪老舍圖存與相聲改進小組成立的先后關系,因有孫玉奎《老舍與相聲》異說,尚待查考?!都俨┦俊酚衫仙岣鶕鹘y(tǒng)相聲《文章會》改編,孫玉奎1950年4月在北京首演,常寶霆繼演并于9月以后在天津首演,馬三立于7月繼演,高德明在山東濟南晨光首演,演出時間應在1950年11月下旬之后,而不是孫少臣誤記的1949年。1951年4月,晨光相聲藝人以《假博士》為說新唱新的代表,開始向北京、天津取經 。 高德明則在山東濟南、新疆昌吉 ?等地演出。

謹此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紀念曲藝永遠的朋友。

注釋:

①高德明表演的傳統(tǒng)相聲,系由李伯祥回憶。

②《讓曲藝這朵花開得更燦爛——首都曲藝界人士座談會紀要》,載《曲藝》1957年第3期。

③參見“張春奎口述”,百度貼吧,出處下同。

④《我的感想》,載《新民報》1950年6月12日。相聲改進小組6位藝人劉德志、常寶霆、羅榮壽、高鳳山、全長保、于世德在該文發(fā)表感想。

⑤羅榮壽《為相聲搞生產》,載《北京相聲改進小組特刊》(1951年1月,非公開出版)。

⑥如1949年夏,馬三立在北京收徒方笑文合影,羅榮壽在列。又如羅榮壽在《我的感想》中說,沒有趕上第一期戲曲曲藝藝人講習班,“到后來二期講習班成立,我趕緊報上名參加學習”。據記述,北平劇藝界聯合講習班1949年8月8日開班,同年10月結束,12月1日第二期開班,1950年4月結束。(《北京文化藝術大事紀要》,2003年編寫,北京市文化局內部出版,第104—105頁;傅任秋述、郭庭勤整理《記解放初期的兩期戲曲界講習班》,載《文史資料選編》33,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243—249頁;劉乃崇《解放初期的連闊如先生》,載《北京文史資料》71,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236—237頁)

⑦“張春奎口述”。

⑧于連仲回憶:“干部就說整個形勢看來都很好,對我們相聲,就嘆了一口氣?!嗦曉趺崔k?走哪兒哪兒轟,沒飯轍了。很多演員就改行了?!弊yi程采訪于連仲并整理,2011年11月1日。

于世德回憶:“但很快就出現了最嚇人的‘險情?!薄笆辉碌哪程欤瑧蚯v習班的主持人在散會前照例做個小結。她說:‘……唯獨相聲那里邊除了低級、庸俗、拿父母抓哏的,就是諷刺、挖苦勞動人民的。它的前途哇……唉!往下沒說,只打了個唉聲。那時我們只知道她是政府干部,是代表政府的,因此這個‘唉聲,在我們聽來并不亞于一聲迅雷!”,于世德《我這半輩子》,載《黑龍江文史資料》第15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頁)。

⑨“四、對藝人思想教育和態(tài)度問題。解放后辦的兩期講習班起了一定作用,存在的問題是:內容多根據主觀擬定,脫離實際,上課的逐漸‘掉座,五二年又因請不到教員停掉,時事報告也停掉,藝人學習現在幾近停頓。對藝人態(tài)度一直是情緒的,但對尚小云、新鳳霞也尊重不夠,個別干部如方華對所有藝人自稱老師,王劼竹對藝人發(fā)脾氣的錯誤?!保ā段幕庩P于三年來戲改工作政策執(zhí)行情況報告(摘要)》)

⑩ 祝鵬程采訪任笑海并整理。

?參見賈立青編著《駱玉笙年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0—325頁)。我在對李伯祥采訪中,他也回憶過1950年年初在天津演出,并與王毓寶同臺。這與《駱玉笙年譜》中所記1950年4月,小神童、王毓寶等在小梨園演出,是吻合的。此“小神童”即李伯祥。

?“全國解放以后,……各路出走的演員如李壽增、郭全寶、高桂清、王長友、王鳳山等陸續(xù)返回,特別是在北京紅極一時的高德明和于俊波、連笑琨也相繼來濟,稍后李潔塵、李伯祥、馮立章、馮立鐸也返回,又新加入了張春奎,連同原有的孫少林、袁佩樓、郭寶珊、孫興海、趙文啟,加上新培養(yǎng)了一批相聲新秀孫少臣、趙振鐸、于春藻、王文元等,一時陣容又相當堅強。”《相聲藝術的搖籃——濟南晨光茶社》,載《濟南文史集萃》下冊(內部出版,2000年,第794—795頁)。另據“張春奎自述”:郭全寶跟隨李壽增從南方回到濟南,1949年大約7月間回北京完婚,代邀羅榮壽、張春奎到晨光演出。

?《晨光茶社始末》,載《山東省文化藝術志資料匯編》 (第四輯) 《濟南市〈文化志〉資料專輯》,出版信息不詳,第137頁。

?老舍回國經歷可見如下材料:《北京文化藝術大事紀要》記述“12月9日 ?老舍從美國返抵天津,兩天后回到北京?!保ň帉懡M2003年編寫,北京市文化局內部出版,第109頁)甘海嵐編撰《老舍年譜》記述“十二月十二日 ?在天津住兩天后,乘車回到久別的故鄉(xiāng)北京。因家屬尚在重慶,暫住北京飯店,為時四個月?!保〞课墨I出版社1989年,第238頁)郝長海、吳懷斌編《老舍年譜》記述“12月12日,回到北京?!保S山書社1988年,第108頁)胡絜青《老舍和曲藝》回憶了老舍回到北京一個人入住北京飯店并進行曲藝創(chuàng)作的細節(jié),載《老舍曲藝文選》(中國曲藝出版社1982年,第391頁)。

?關于相聲改進小組,《新民報》1950年1月并無任何報道記錄,5個月后6月20日才在李甦《“相聲改進小組”成立經過》一文提到創(chuàng)立時間為1月19日?;蛟S1月時相聲改進小組相較于其他行業(yè)組織如曲藝公會尚在襁褓之中,未大肆宣傳。

?孫玉奎《老舍與相聲》,載《曲藝》1999年第3期。

?羅榮壽《相聲表演漫談》,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第98頁?!缎旅駡蟆?950年1月21日刊登了一則消息《侯一塵等座談怎樣改進舊相聲》,“北京市曲藝界、相聲藝人侯一塵、侯寶林、常寶堃等三十余人,昨天開小組討論會,研究怎樣改造舊相聲,和創(chuàng)造新相聲?!碑斉c羅榮壽所說一致。只是這次小組討論會是周五(1月20日),與羅榮壽說的周四略有出入。

?參見孫玉奎《老舍與相聲》 (載《曲藝》1999年第3期)、任笑海采訪等文章材料。

?參見倪鍾之《中國相聲史》 (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337頁)。

?有些材料記載相聲藝人拜訪老舍是下榻北京飯店次日。此說與《老舍年譜》引1950年1月23日《新民報》所記1月21日,時間相距甚遠。特查閱《新民報》和《老舍全集》老舍日記“1月21日 ?相聲侯一塵等來,討論改造相聲方法?!彼洉r日無誤,且確為小組成立后拜訪老舍,以正業(yè)界舊說之訛。在拜訪人員中,劉德志見于藝人口述而非報端。但于連仲的口述提供了細節(jié)證明,“侯一塵就打聽到老舍由美國回來了,就去了,當時有11位啊,侯寶林、孫玉奎、劉德志……人家老舍就認識劉德志,其他都不認識。因為他小時候‘焦溜相聲紅極一時,人家上地的時候是下午兩點多鐘去的,也就演兩個小時,這幾天的挑費就夠了。……侯寶林‘抄早就在人家地上抄?!薄袄仙嵴f別改行啊,我從小就聽你的相聲,我先趟趟路子,你們把有一個這個廟那個廟的那個,還有這個菜那個菜的那個(給我),孫玉奎把這個抄了給他送去了。送去了他就改了,很快《菜單子》就改成了《維生素》?!痹摬牧嫌勺yi程采訪于連仲并整理。

?3月5日的說法,見孫玉奎《老舍與相聲》一文,“3月5日,北京相聲改進小組在前門外大禮紗帽胡同新華游藝社演出?!陛d《曲藝》1999年第3期。但《新民報》3月2日已有詳細的演出信息。

?孫玉奎帶領青年藝人于世德、趙春田、于春藻、于連仲、方笑文、阿雙全、任笑海、李寶珊、趙連升、黃德義(即黃鐵良)、王學義、賈振良、孫寶奎等以“相聲改進小組”名義在該場所演出,特邀湯金澄、孫壽齋、王世臣、趙玉貴、于俊波、黃鶴來等助演。演出時日不長,或為錘煉技藝、檢驗改編作品之用。

?常寶霆1950年9月由京到津,參見賈立青編著《駱玉笙年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相聲大會在鳳凰廳演出60天,參見丁琳主編《北京曲藝60年》(北京出版社2015年,第122頁)。陳涌泉1951年11月15日進入改進小組,并在崇文門外巾帽胡同群眾游藝社參加演出,參見陳涌泉口述、蔣慧明整理《清門后人——相聲名家陳涌泉藝術自傳》(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61頁)。

?小組口述記錄的傳統(tǒng)相聲不止《特刊》所列,計劃弄“50至80段舊相聲,由大家力量把它添全,一一地寫出來再研究它、改造它。”(徐琮《相聲藝人研究業(yè)務 ?成立改進小組 ?昨舉行第十次研討會》,載《新民報》1950年3月31日)“談曲說藝清平客”(梁彥)微博刊載其收藏的相聲改進小組藝人口述、專人記錄的相聲文本24段。該材料用北京市文聯稿紙記錄,每段相聲分別裝訂成冊?!胺馄し獾讚p傷較重,但內文基本完整?!庇嬘校骸秾Υ郝摗?《酒令》 《八大吉祥》 《菜單子》 《空城計》 (即《忘詞》),高德亮《酒迷》,湯金城《八大改行》,趙靄如、湯金城《五行詩》,趙春田、于世德《書迷》《打燈謎》 《買竹竿》 《學說話》 《老老年》,于連仲、王學義《五紅圖》,羅榮壽、李桂山《賣布頭》 《拴娃娃》 《鬧公堂》 (羅榮壽抄錄),王世臣、趙玉貴《學聾啞》 《拉洋片》 《朱夫子》 《鬧公堂》 (李寶巖記錄),佟大方《無鬼論》 ?《失街亭》 (又名《站門》),于春藻、趙世忠《繞口令》。

?據侯寶林記述,老舍為相聲改進小組寫了20多段相聲,參見《新相聲的奠基人——老舍先生》,載侯錱主編《一戶侯說:侯寶林自傳和逸事》 (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第136頁)。但舒濟主編《老舍文學詞典》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年)“作品編·曲藝卷”中未見相聲改進小組時期老舍其他相聲作品,相關的太平歌詞作品只有《中蘇同盟》 《開國紀念一周年》 《慶祝“七一”》。

?《思想改造》系孫玉奎根據傳統(tǒng)相聲《洋藥方》改編,1950年5月1日已經由全長保、高德亮表演,推測這段相聲改編時間當在1950年三四月間。另,在相聲大會中,全長保、孫玉奎(5月11日)均表演《思想改造》。

?《自找罪受》改編時間不詳,據孫玉奎在相聲改進小組成立4個月的匯報,1950年五六月間尚未得到改編面世。參見孫玉奎《改進相聲》,載《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 (大眾書店1951年9月,第131頁)?!蹲哉易锸堋废祵O玉奎根據張壽臣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作的《怯講究》改編,后收入《西江月》等書籍。

?《美的研究》的作者被后世誤記為侯寶林(參見丁琳主編《北京曲藝60年》,北京出版社2015年),今從孫玉奎說修改,參見孫玉奎《改進相聲》,載《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大眾書店1951年9月,第131頁)。

?1950年5月27日在《新民報》發(fā)表。

?1950年7月25日在《新民報》發(fā)表。

?1950年12月8日在《新民報》發(fā)表。

?《原子彈》1950年11月24日在《新民報》發(fā)表。與《新三字經》都是以朝鮮戰(zhàn)爭為題材的作品,偏重于傳統(tǒng)作品“翻瓤子”,不同于另起爐灶者。

?《婚姻與迷信》首次上演的時間說法紛紜,侯寶林自己也出現記憶錯誤。在紀念侯寶林誕辰85周年的研討會上,劉乃崇專文歷數諸家誤說。此外,亦有1949年春天說,孫玉奎也對1949年冬季侯寶林表演《婚姻與迷信》印象深刻,記入《老舍與相聲》一文。這里采用劉乃崇說,即1949年6月13日為首演日。劉文初題《相聲攀登 ?永懷侯公》,由劉乃崇、蔣健蘭夫婦聯合署名,未收入《侯寶林相聲藝術國際研討會文集》,該文第一部分以《侯寶林與新相聲》為題收入侯錱編《七嘴八舌侯家事兒》(中華書局2008年,“6月13日說”見第123—124頁),署名劉乃崇。

?相聲改進小組成立四個月(1950年五六月間)孫玉奎統(tǒng)計的改編創(chuàng)作相聲(含數來寶、太平歌詞)18段。參見孫玉奎《改進相聲》,載《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大眾書店1951年9月,第131頁),其時席香遠參加改進小組不久。在天津藝人參加改進小組相聲大會之前,改編創(chuàng)作的相聲數目是20多段,參見李甦《“相聲改進小組”成立經過》(載《新民報》1950年6月12日)。1951年1月《北京相聲改進小組特刊》出版時,這類節(jié)目統(tǒng)計為30多段。

后世研究人員引用上述材料時,沒有把數來寶(如高鳳山《黑姑娘》)、太平歌詞(常連安《新拴娃娃》)統(tǒng)計進來,參見丁琳主編《北京曲藝60年》(北京出版社2015年,第124—125頁)。

?參見“維生素”“假博士”詞條(載《相聲大詞典》,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年,第252頁、第251頁),又據舒濟整理《老舍曲藝作品目錄》(載《老舍曲藝文選》,中國曲藝出版社1982年,第398頁),據舒濟主編《老舍文學詞典》“作品編·曲藝卷”(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340—344頁)。

?《對對子》老舍改編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據孫玉奎《改進相聲》一文推測,應在1950年6月后改編,包括《兩條路線》在內的5段相聲在相聲改進小組成立4個月內均由完成改編創(chuàng)作。

?李甦《“相聲改進小組”成立經過》,載《新民報》1950年6月12日。

?據于連仲介紹,新華游藝社在小李紗帽胡同一個縫紉社的二樓,沒有后臺,藝人就在臺下候場,臺下容納100多人。每天中午12點左右開始,晚上10點半、11點半結束?!坝幸活D飯得在那兒吃啊,就帶著窩頭,干餑餑辣餅子什么的,喝點茶水吃點咸菜就是一頓”,有時候家里沒剩飯不帶,就到外邊飯館叫個炒疙瘩,尋一塊醬蘿卜。年輕藝人“趕上飯點了上臺使活,或者幫忙打錢,那是練兵嘛?!睊赍X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的零打錢制度,一段一收錢不賣票。分錢采用的也是傳統(tǒng)的分份兒制度,侯寶林等拿到一個半份兒,學徒的拿零錢,當作“點心錢”。那時4000塊錢(折合0.4元)可以買一兩好茶葉?!昂髞碛嗡嚿缟馓昧?,外面站隊了,怎么辦呢,就到鮮魚口的迎秋去了?!弊yi程采訪于連仲并整理,2011年11月1日。

關于在新華游藝社零打錢,侯寶林也有生動記述。參見《北京相聲改進小組》,載侯錱主編《一戶侯說:侯寶林自傳和逸事》(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第130—131頁)。

?參見《新民報》1950年3月以來的娛樂廣告?!断嗦暩倪M小組演出情況表》中“新華”(誤作“華新”)從3月到5月的演出次數為180次,也是按照90天、日均2次計算的。

?參見1950年3月24日起《新民報》關于迎秋劇茶社的廣告,侯寶林名字周圍有“時代口技”宣傳語。關于迎秋劇茶社的位置,廣告中加有“中國電影院□隔壁”字樣。

?參見李甦《“相聲改進小組”成立經過》,載《新民報》1950年6月12日。另據《新民報》1950年4月(15日)至6月(20日)2個月每日廣告,相聲大會可知演出日期者如下:4月15日周六(長安戲院)、4月23日周日(長安戲院)、5月1日周一(大眾劇場)、5月8日周一(長安戲院)、5月9日周二(大眾劇場)、5月10日周三(吉祥戲院)、5月29日周一(吉祥戲院)、6月1日周五(吉祥戲院)、6月3日(長安戲院,新相聲示范演出大會),計有9次。

?祝鵬程采訪于連仲并整理。

?參見《相聲改進小組演出情況表》,載丁琳主編《北京曲藝60年》(北京出版社2015年,第123頁)。

?參見孫玉奎《老舍與相聲》(載《曲藝》1999年第3期)。

?參見賈立青編《天津曲藝大事記——中國曲藝志天津卷資料選編》(中國曲藝志天津卷編輯部1998年出版)。作品發(fā)表時原文說名字用的是《改編文章會》,從名字差異能夠看出藝人在考慮兩個城市對新相聲的接受程度。

?參見《假博士》文后注,載《老舍曲藝文選》(中國曲藝出版社1982年,第312頁)。

?參見“假博士(改編《文章會》)”詞條,載舒濟主編《老舍文學詞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343頁)。

?于連仲記述是常寶霆首演《假博士》。他在《不斷革新的藝術家常寶霆》記述“而常寶霆先生又是第一個自告奮勇,實驗上演了老舍先生的《賈博士》”,見《情系舞臺七十五載——賀常寶霆先生藝術生涯》(非正式出版,第8頁)。此回憶當有誤,目前沒有節(jié)目單可佐證于連仲說。常寶霆1950年9月之前一直在北京演出,也參加大型場所的相聲大會。如果常寶霆上演《假博士》,也是在他慣常演出的至少容納400人的王府井鳳凰廳。孫玉奎從“壓活”到4月13日在長安戲院公演尚需時日,常寶霆的所謂首演當在更早,甚至是在1月底或2月初。新節(jié)目的公演機會很為難得,以侯寶林等藝人的謹慎態(tài)度看,沒有把握的節(jié)目不會上演。而以傳統(tǒng)相聲功底而論,常寶霆明顯強于孫玉奎。4月15日公演時,孫玉奎表演《假博士》,常寶霆表演40年代就不斷上演的常氏相聲代表作《影迷離婚記》,與其說兩人同時錘煉新節(jié)目《假博士》而選擇讓舞臺表現力弱的孫玉奎上演,不如說常寶霆此時還沒有接觸這段相聲。以常寶霆的舞臺風格論并從其藝術生涯來看,他并不排斥新節(jié)目上演,所以常寶霆《假博士》處女秀或在1950年四五月間,而在6月3日長安戲院公演。

?《相聲世家的“三蘑菇”——記著名相聲演員常寶霆》記述“1950年,他參加了天津的紅風曲藝社,上演了老舍先生創(chuàng)作的《假博士》,孫玉奎創(chuàng)作的《思想改造》,常寶堃的《新燈謎》”,見張躍銘《中國十二笑星》(春秋出版社1988年,第45—46頁)。紅風曲藝社1950年8月1日成立,以燕樂戲院為陣地,但藝人多不是固定的,在不同戲院趕場。常寶霆9月24日開始在天津演出(參見賈立青編著《駱玉笙年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1—335頁)。據此推測,他在紅風曲藝社演出并上演《假博士》當在1950年9月之后。作為從北京回到天津又演過《假博士》的著名藝人,常寶霆可能是在天津首演《假博士》者。

《新民報》廣告對于小型場所一般不刊登節(jié)目名稱,侯寶林在迎秋劇茶社表演《一貫道》的消息于4月11日登出,可見自己新創(chuàng)的節(jié)目在侯寶林心中的重視程度?;蛘呖梢酝茰y,1950年4月16日是侯寶林首演《一貫道》的時間。據侯寶林說,《一貫道》“是1950年配合取締反動會道門兒‘一貫道寫的,孫玉奎同志寫的底稿,我修改。起初我給起名叫《欺騙》,后來干脆就叫《一貫道》”,見《我最早寫的兩個段子——〈婚姻與迷信〉和〈一貫道〉》,載侯錱主編《一戶侯說:侯寶林自傳和逸事》(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第129頁)。

這一次,侯寶林并沒有上演新作,而是選擇傳統(tǒng)節(jié)目《鬧公堂》,以充分發(fā)揮他在學唱方面的天分,他又與郭啟儒、常寶霆表演《字象》。

參見《老舍曲藝文選》,中國曲藝出版社1982年,第398頁。

關于1950年大型場所相聲上座率情況,目前只看到侯寶林的細致描述。他在《難忘的四場演出》(載侯錱主編《一戶侯說:侯寶林自傳和逸事》,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第132—134頁)談到最初在長安戲院、吉祥戲院盡管有天氣因素影響,仍然滿座。雖然從1950年4月到9月,侯寶林、高德明、常寶霆、馬三立、王世臣等著名藝人領銜,持續(xù)在大型場所每周上演相聲大會并在七八月間的暑期加大密度,但上座率是否持續(xù)樂觀并不一定。據《相聲改進小組演出情況表》(載丁琳主編《北京曲藝60年》,北京出版社2015年,第123頁)統(tǒng)計,7月至10月中旬,各戲院總計演出次數30次,觀眾數目12000人。暫不管觀眾數目是否按照賣票數計算,場均按照400人(12000人次/30次)計算,長安戲院可容納1317人,大眾戲院劇場容納1224人,400人僅占容納人數1/3多。雖然沒有4月至6月大型場所觀眾數目的統(tǒng)計,但應該相差無幾,均數不會有大浮動,即在大型場所的觀演人數3—4成。長安戲院、大眾戲院劇場容納人數見柯小衛(wèi)《當代北京劇場影院史話》(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年),間引自《北京志·文化藝術卷·群眾文化志、圖書館志、文化藝術管理志》(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416頁)。

相聲業(yè)內都知道侯寶林、羅榮壽隱憂天氣一事,侯寶林是親歷者,在《難忘的四場演出》(載侯錱主編《一戶侯說:侯寶林自傳和逸事》,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第132—134頁)描述了細節(jié)。

參見《新民報》1950年4月30日娛樂廣告。

《豆腐房》即《豬吃豆腐》,參見《中國曲藝志·北京卷》(中國ISBN中心1999年,第211頁)。

一直到1950年7月,高德明還在迎秋劇茶社作藝?!缎旅駡蟆?950年5月5日,登載高德明回到北京接替侯寶林在迎秋作藝。

從高德明《談相聲表演的“火候”》(載《曲藝》1958年第2期)一文可知,《朋友譜》和《托妻獻子》的“底”一樣。后據《中國曲藝志·北京卷》(中國ISBN中心1999年,第199頁)得知,《朋友譜》即《托妻獻子》。

祝鵬程采訪于連仲并整理,2011年11月1日。

于連仲回憶“等到感覺很和諧了,溝通了,有共鳴了,上外地演出去,頭一站天津。天津勸業(yè)場樓上,……我們住后臺,老演員住旅館,在那兒是3場吧,轟動了”。祝鵬程采訪于連仲并整理,2011年11月1日。

據賈立青編《天津曲藝大事記——中國曲藝志天津卷資料選編》記載,侯寶林特約常寶堃為舞臺監(jiān)督。以常寶堃在天津相聲界的知名度,侯寶林對擴大影響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侯寶林《到天津去巡回演出》(載侯錱主編《一戶侯說:侯寶林自傳和逸事》,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第134頁)一文所談開演前常寶堃一一介紹北京前來的藝人,可為輔證?!哆x編》所記藝人沒有高德明,2019年3月看到這則材料時以為漏記,8月修改本文再次梳理《新民報》時明確并非《選編》之誤,留下高德明在京看家,編者自然看不到。

參見《新民報》1950年5月31日“新華游藝社”演出廣告。“全體演員由津載譽榮歸,本月廿九日仍在本社。日夜演出,加強陣容,藝術改進。請觀眾早臨,以免向隅?!?/p>

參見徐琮《組織學習提高文化 ?相聲在改進中 ?最近一次的新相聲大會起了示范作用很受歡迎》,載《新民報》1950年6月4日。另,第一屆曲藝節(jié)為1949年5月15日舉行。

《曲藝界昨天歡聚一堂 ?首都慶祝曲藝節(jié) ?首長們鼓勵大家開展新曲藝》,載《新民報》1950年6月4日。

徐琮《組織學習提高文化 ?相聲在改進中 ?最近一次的新相聲大會起了示范作用很受歡迎》,載《新民報》1950年6月4日。

《中國曲藝志·天津卷》“大事年表”(中國ISBN中心2009年,第35頁)碰巧記錄了這次天津之行:所謂獻旗是以侯寶林、常寶堃為首“兩地演員互贈錦旗”“在南市群英戲院舉行聯歡大會”。6月25日是由天津曲藝公會發(fā)起的救濟失業(yè)工人義演,京津曲藝界“與沈陽藝協啟明魔術團、中華馬戲團的演員們聯合同臺演出?!毕嗦曀嚾擞行∧⒐?、侯寶林、郭榮啟。北京的13人中似乎只有侯寶林一人參加,并沒有侯寶林的搭檔郭啟儒,這與下文提到6月25日郭啟儒在北京迎秋劇茶社為高德明捧哏《老老年》似乎是吻合的。

查閱《駱玉笙年譜》,1950年6月天津小梨園、大觀園的藝人名單沒有王世臣、馬三立。對二人去向的推測經過后來查閱《新民報》1950年七八月間每日廣告得到證實。

祝鵬程采訪于連仲并整理。

1951年4月5日,高桂清來天津向楊少奎、尹壽山等學新相聲。參見《中國曲藝志·天津卷》“大事年表”(中國ISBN中心2009年,第37頁)。

《中國曲藝志·新疆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雜技團曲藝組”詞條(中國ISBN中心2009年,第487頁)記載,1951年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雜技團。曲藝組曾請高德明來疆說相聲,與辛寶珊、王長林等演出,未提時日。

《中國曲藝志·新疆卷》“相聲”詞條(中國ISBN中心2009年,第64、487頁)記述:辛寶珊(1934—?)11歲拜師緒得貴,1951年參軍來新疆中北部昌吉的呼圖壁縣(烏魯木齊西邊68公里),先和王長林(1932—2001)搭檔,1958年王長林離開新疆又與王小山(1932?—)搭檔。辛寶珊“曾于北京和內地各省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參加侯寶林領導的相聲革新創(chuàng)作小組。1951年參軍到(二十二兵團)九軍京劇團”。相聲革新創(chuàng)作小組即相聲改進小組。這與《新民報》記述基本相符,1950年11月11日辛寶珊還在北京演出。

據王長林女兒在微信公眾號記述:“建國后,父親支援邊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王震和張忠瀚的部隊文工團參軍,與京劇大師馬連良的堂弟馬最良和相聲界老前輩高德明成為忘年交?!绷戆嗨闪帧端囋飞牧辍酚懈叩旅?949年到疆的說法,待考。

(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編審)

(責任編輯/馬瑜)

猜你喜歡
茶社侯寶林戲院
侯寶林巧勝華羅庚
像素下的微觀世界——MCL數碼港戲院
現代裝飾(2021年4期)2021-11-02 07:08:40
我的樣子
江河文學(2021年3期)2021-07-14 22:14:57
宣城星級酒店內開設茶社的探索
侯寶林:對相聲有功的人
基于“情緒記憶”的茶社插畫和燈具設計研究
藝術評鑒(2017年13期)2017-08-15 02:21:15
侯寶林的幽默
老友(2016年9期)2016-02-08 01:44:04
茶社、酒樓與咖啡館:民國時期上海知識群體的休閑生活(1927—1937)
Study on Kinetics of Iron Oxide Reduction by Hydrogen*
景德镇市| 东乡族自治县| 峨眉山市| 宁安市| 张家界市| 托克逊县| 尖扎县| 大理市| 渝中区| 岗巴县| 义马市| 托克逊县| 屏南县| 九龙县| 肥乡县| 宜州市| 武定县| 裕民县| 繁峙县| 闽清县| 泰安市| 新昌县| 江陵县| 上饶县| 肇州县| 赤水市| 宜丰县| 阿巴嘎旗| 松溪县| 滦平县| 内江市| 东台市| 疏勒县| 吉首市| 孟连| 即墨市| 翼城县| 沂水县| 滕州市| 缙云县|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