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關鍵詞】 木刻藝術 ?黨報黨刊 ?群眾性 ?民族化 ?戰(zhàn)斗性
【中圖分類號】D23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5.017
現代意義上的“木刻版畫”可以被拆分成兩個詞語,即“木刻”與“版畫”。我國木刻藝術歷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初具規(guī)模。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魯迅倡導并發(fā)起了一場新興版畫運動,歐洲的版畫創(chuàng)作與理論被引入國內。[1]隨著抗日戰(zhàn)爭發(fā)展,木刻版畫逐漸進入解放區(qū),并與革命、生活、人民群眾相結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近年來,學界對中共根據地木刻版畫的關注逐年增多,并在思想傳播、藝術風格、歷史發(fā)展等方面展開了研究。
山東解放區(qū)在嚴格意義上經歷了兩個階段,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到日本投降叫“山東抗日根據地”,1945年日本投降后到新中國成立前叫“山東解放區(qū)”。山東解放區(qū)報刊木刻版畫,是指在山東解放區(qū)內出版的報刊上出現的報花、插圖、配圖、新聞性圖片、紙質版畫等木刻作品。在《大眾日報》《渤海日報》《群力報》等報刊的作用下,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得到傳播,山東解放區(qū)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山東解放區(qū)早期報刊中幾乎每期都會使用藝術性較強的木刻作品,后期隨著大量木刻美術人才前往支援其他解放地區(qū)新聞事業(yè)以及攝影照片的出現而使用變少。這些或大或小、或粗糙或細膩的木刻版畫與當時的報刊內容相互補充,成為山東解放區(qū)重要的宣傳藝術形式之一。
1930年代,全國木刻工作者不斷加強作品展覽和經驗交流,促進了各地版畫創(chuàng)作活動發(fā)展。談及新興版畫時,魯迅認為木刻的圖畫本來就是大眾的,“乃是作者和社會大眾的內心的一致的要求”。[2]魯迅還強調了木刻藝術的民族傳統(tǒng),并主張新興木刻應肩負起喚醒國民、抨擊丑惡的歷史使命。
延安木刻藝術的形成與發(fā)展。延安木刻藝術的形成受到了新興版畫運動影響。1937年至1940年間,許多國統(tǒng)區(qū)文藝工作者和青年學子來到延安,當時來到延安的木刻文藝工作者大都在魯迅藝術學院教學或學習,將新興木刻創(chuàng)作經驗及其革命傳統(tǒng)傳授給青年一代。[3]1938年冬,中共中央抽調一部分魯藝美術系成員組成了魯藝木刻工作團,并到太行山敵后抗日民主根據地開展木刻宣傳,推動了延安和華北解放區(qū)木刻運動發(fā)展。
延安木刻工作者在黨的文藝政策引領下,深入農村、深入部隊、深入群眾,豐富了藝術創(chuàng)作源泉,農民、田野、耕牛等生活氣息符號不斷融入作品,展現了民族解放、階級斗爭、人民生產和民主生活等主題。為了更適應解放區(qū)群眾審美習慣,更好地實現黨的宣傳需求,當時一批美術工作者將西方的美術原理與中國民俗版畫技巧相結合,把陽刻線條造型的中國傳統(tǒng)木刻技法融入進來,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的木刻藝術。[4]其中較為成功的案例是美術工作者們創(chuàng)造的“新年畫”,這些描述新生活、戰(zhàn)斗英雄、軍民魚水情的新年畫,成了解放區(qū)百姓的新“門神”。1942年,一批延安木刻作品在周恩來協(xié)調下被送到重慶參加全國木刻展覽會,這些作品全面展現了解放區(qū)生活,其藝術風格也獲得各方認可。
山東解放區(qū)木刻版畫的基本脈絡。應該說,山東解放區(qū)木刻版畫與延安木刻藝術是一脈相承的。那狄、王紹洛、沈柔堅、劉曉剛、宋大可、李善一、李景桂、王文彬、孟濤等美術工作者曾在山東解放區(qū)從事版畫創(chuàng)作和宣傳工作,他們大多在延安魯藝美術系學習過木刻。王紹洛是“MK木刻研究會”的組織者之一,也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倡導者。1939年,山東魯迅藝術學校成立,王紹洛任校長,學校設有木刻研究會。1943年,那狄還擔任了《山東畫報》主編,舉辦過木刻訓練班。1945年秋,沈柔堅、胡考等人隨新四軍部隊進入山東,在《大眾日報》《華東日報》《山東文化》上經常發(fā)表木刻作品。
山東解放區(qū)的木刻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木刻創(chuàng)作的大眾化、通俗化、民族化道路,逐漸摒棄復雜的技法和呆板的構圖,使之更加通俗易懂。1940年,山東抗日根據地開展了文化運動,在各地組織了自然科學研究會、音樂研究會、繪畫木刻研究會等各種研究會,提倡文化工作應深入到群眾中去,促進了木刻版畫的創(chuàng)作向大眾化方向發(fā)展。眾所周知,山東年畫有著悠久的歷史,較為著名的有東昌府木版年畫和濰縣楊家埠年畫。東昌府年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簡潔而有力,楊家埠年畫構圖工整、畫面飽滿、題材廣泛。在黨的文藝思想指引下,山東解放區(qū)木刻版畫結合使用了山東地區(qū)傳統(tǒng)年畫優(yōu)勢,畫面清新、人物生動,與大眾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報刊上也涌現了一些具有生活氣息、戰(zhàn)斗性很強的新興版畫作品。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山東解放區(qū)報紙受到照相設備和制版技術的限制,無法刊登新聞照片,便會用一些木刻作品來代替。1939年,于寄愚在主持《大眾日報》編輯部工作時候就開始注重創(chuàng)作版畫,將其刊登在報頭上,并吸引木刻作者來稿。這一點與他1930年代初在上海積極參與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工作,開展魯迅先生倡導的新木刻運動實踐,是息息相關的。1940年12月7日,那狄在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上發(fā)表《關于木刻》一文,詳細介紹了木刻藝術歷史、新興木刻特點、木刻的創(chuàng)作法、雕刻法和印刷法。[5]
山東解放區(qū)報刊貼近解放區(qū)生產和生活,深受當地軍民喜愛。諸多報刊木刻作品以其直觀、質樸的美術形象,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主張和解放區(qū)群眾生活給予了極具形象化、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的表達。
山東解放區(qū)報刊木刻版畫的主題內容。山東解放區(qū)報刊上刊登的木刻版畫線條勻稱、粗獷剛勁、紋理清晰,緊緊圍繞黨和根據地的工作政策與當地百姓最關心的話題而展開。就其反映的題材來說主要有五類:一是反映軍民戰(zhàn)斗場面;二是對時事政策的宣揚;三是反映軍民生產生活;四是對文化知識的傳播;五是人物肖像。
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反映軍民英勇斗爭是當時報刊永恒的主題。在這些木刻版畫中,既有正面角色如民兵、八路軍、解放軍等戰(zhàn)斗形象,也有反面角色如日軍、偽軍、國民黨軍隊等。其中一部分作品反映的是前線士兵的奮勇抗戰(zhàn),1947年5月15日《魯中大眾》刊登的木刻作品中,一名解放軍和一名民兵高高聳立于天地之間,手持刺刀和“天羅地網”,他們腳下是一大群抱頭鼠竄的國民黨士兵。還有一部分作品反映的是后方民眾積極備戰(zhàn)的情景,“參軍”主題也經常出現。1943年《濱海農村》創(chuàng)刊號上刊登了“妻子送郎 重上戰(zhàn)場”連環(huán)版畫,畫面大量留白,用清晰流暢的線條陽刻出妻子和丈夫的身影,富含感情。
山東解放區(qū)里大到民主政權的建立、土地改革、減租減息運動,小到冬學、勞動互助組等一系列決策都在報刊上的木刻版畫得到體現。1943年《濱海農村》第四期的大幅木刻作品中描繪了群眾排隊投票的場景,畫面正中是積極投票的群眾向屋子中間的投票箱涌去,投票箱上方寫著“大家的事大家管”,遠處的門口寫著“開展民主”?!遏斨写蟊姟?947年4月7日第三版上的連環(huán)木刻畫《張大娘翻身報仇》,講述了貧農張大娘的女兒因偷吃了地主家的玉米而被活埋,后來解放軍進駐村子發(fā)動農民進行土改運動,張大娘最終向地主復仇的故事。
描述軍民大生產的木刻版畫主要表現軍民勞作的情景,如耕田播種、收糧曬糧、紡線、做軍鞋,以及特殊時期的“搶糧、藏糧”等。1947年《膠東大眾》第56期刊登了文章《支前模范故事》,在文中穿插了郭軍旗創(chuàng)作的四幅木刻插圖,反映了民兵參加常備擔架隊支前的情形。1948年12月22日,《魯中南報》刊登的“李太保和他的運糧隊”分別使用“過河”“越嶺”“堅持”“見面”四幅作品,呈獻了農民運糧隊歷盡艱險為前線送糧的感人畫面。
山東解放區(qū)大力開展文化掃盲工作,報刊上鼓勵讀者學習文化、向讀者普及知識的木刻作品層出不窮。一是以激發(fā)軍民學習熱情為目的、刻畫人們讀書識字情景的木刻版畫。1949年4月2日,《魯中南報》刊登了版畫《兒童們真積極 勞動空里勤學習》,圖中三個兒童,一個在田間努力勞作,另外兩人一坐一趴,正在認真看書學習,面前的土地上是用木棍劃出的“生產”二字,遠處是廣袤的田野和正在種地的百姓。二是利用木刻版畫傳播先進的現代百科知識,特別是農學知識,如1949年7月30日《魯中南報》刊登了《怎樣修理棉花》。
在刻畫故事情節(jié)之外的木刻版畫中,人物肖像成為獨立的一類題材。其中出現最多的是領袖像,如1948年11月7日《魯中南報》“慶祝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一周年”特刊中,頭版上部出現了毛澤東、列寧、斯大林的肖像,畫作使用了西洋素描的手法,注重明暗的立體處理,使得人物表情生動自然。在領袖像之外,農民和士兵的人物肖像出現頻率較高。此外,版畫上還經常出現棉花麥穗、婦女、民兵、蔣介石與美國人等形象,這些符號與山東解放區(qū)自然環(huán)境、時代語境以及當時政策意識高度勾連?!遏斨写蟊姟?947年3月18日和4月11日刊登的版畫《閨女扶犁娘牽?!泛汀秳e看年紀小 干活真不孬》,分別講述了婦女下地耕種和兒童在田間勞作、放哨的景象,贊揚了婦女兒童對革命戰(zhàn)爭和農村經濟做出的貢獻。
山東解放區(qū)報刊木刻版畫的版面使用方式。在十余年的發(fā)展中,山東解放區(qū)報刊上的木刻版畫數量可觀。報紙上會刊登一些與文字相結合的木刻作品,包括單幅木刻版畫和連環(huán)木刻版畫。單幅木刻版畫或作為插圖出現在新聞報道的正文中,或作為與時事關系較為密切的單幅圖畫來刊載。例如,《大眾日報》在1941年2月19日第四版上刊登了白彥戰(zhàn)斗的新聞報道,還在文中穿插了木刻版畫《夜襲白彥》,展現了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場景。1947年8月31日,《渤海日報》在第四版上刊登了單幅木刻作品《地獄和天堂》,用黑白兩色對比了國統(tǒng)區(qū)和解放區(qū)的農民生活狀況。與單幅木刻作品不同,木刻連環(huán)畫多具有情節(jié),作者根據現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進行改編,以小故事的方式呈現。例如,1947年4月20日至4月26日,《魯中大眾》第三版上連續(xù)刊登了木刻連環(huán)畫《穆大爺熱心支前》,用系列圖畫講述了穆大爺支前立功的故事。
此外,有的作品放置在某一欄目的標題旁邊,畫幅較小,被稱為題花,起到裝飾、活躍報紙版面作用。有的報紙則在報眼、中縫等位置刊登一些木刻作品,緊密配合局勢與新聞主題。1940年10月22日,《大眾日報》報眼刊登了小幅木刻作品《大家快快上冬學》。1947年4月8日,《魯中大眾》報眼處刊登了木刻作品《支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報紙對版畫還會使用通欄、通版等特殊版面安排,這些作品的長度幾乎與報紙整個版面持平。
可以說,在戰(zhàn)爭頻仍和遭遇封鎖的艱苦年代,豐足的樹木、油墨材料和簡單的復制技術是木刻版畫在解放區(qū)快速發(fā)展并成為報刊重要手段的原因。當歷史走進1949年,隨著局勢逐漸平穩(wěn),山東解放區(qū)各方面環(huán)境有所改善,特別是濟南、濰坊、青島等大型城市的解放,許多黨報進駐城市,接管了過去國民黨報社及印刷廠。數量充足的照相機和先進的印刷設備使攝影照片大規(guī)模登上報紙成為可能,并逐漸取代了過去木刻作品的版面位置。
報刊作為傳遞信息的一種媒介,在特定時期也發(fā)揮著宣傳武器的作用。山東解放區(qū)的新興木刻版畫內容通俗易懂,閱讀門檻低,它們當時也正是借助報紙這一新興技術媒介進行傳播,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了動員群眾、及時傳遞信息的作用。這些木刻版畫不是作為孤立的美術作品存在的,而是和新聞報道相結合,具有接近性、通俗性、政策性、時效性、重要性等特征。山東解放區(qū)報刊上的木刻版畫,它們超越了傳統(tǒng)的門神年畫,直指現實的人、自然和生活,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解放區(qū)戰(zhàn)斗狀況、黨的活動、根據地建設、生產生活、社會風俗等內容,因而,這些木刻版畫被賦予了嶄新的政治內涵,被注入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時代特征,為革命戰(zhàn)爭服務,為大眾服務,擔當著時代記錄者和鼓動者的角色,從而在中國新興版畫史、現代美術史以及新文化發(fā)展史上熠熠閃光。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中國共產黨的藝術工作也一直強調緊密聯系群眾,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立場上進行創(chuàng)作。山東解放區(qū)木刻工作者不是在殿堂里創(chuàng)作,而是深入到了實際斗爭和現實生活之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進行傳播,刊登在報紙上的這些木刻版畫配合了當時山東解放區(qū)政策傳達和理論宣傳,在兼顧藝術性的同時更注重發(fā)揮其戰(zhàn)斗功能。雖然新中國成立后木刻作品的工具性相對減弱,逐漸向審美特質回歸,但是山東解放區(qū)流傳的版畫作品在報刊上留下了鮮明的時代印記,這是我們今天所不容忽視的。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山東解放區(qū)新聞史(1937~1949)”資助成果,項目編號:18FXW008)
注釋
[1]林溪:《魯迅的版畫理論和中國新興版畫運動》,《魯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7期,第64~71頁。
[2]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專輯》序,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第104~105頁。
[3]艾生:《解放區(qū)的木刻運動——兼述延安青年黑白木刻活動》,《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第79~83頁。
[4]江豐:《回憶延安木刻運動》,李樺、李樹聲、馬克編:《中國新興版畫運動五十年》,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82年,第270頁。
[5]那狄:《關于木刻》,《大眾日報》,1940年12月7日。
責 編∕馬冰瑩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upon the new printmaking art theory and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New Year painting skills in Shandong, the woodcut printmaking in Shandong Liberated Areas has created cultural works that conform to the local folklore aesthetics as well as the news though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the woodcut printing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f Shandong Liberated Areas mainly reflected the military and civilian resistance, production, literacy, land reform and other scenes in the base areas at that time. In terms of the form, narrative techniques were often used, with strong lines and clear black-and-white contrast. These woodcut print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ti-Japanese strugg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e areas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provide some insight for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in the current rapid integration of new and old media.
Keywords: woodcut art, Party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mass, nationalization, 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