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欣欣
【關鍵詞】社會主義運動 ?民主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
【中圖分類號】D7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5.003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認為,社會主義不能產生在普遍貧窮的基礎上。只有經過資本主義的充分發(fā)展,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與文明高度成熟的基礎上,才能為社會主義準備最基本的前提條件。然而在實踐領域,一百多年來的社會主義凱歌,非但沒有奏響在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甚至自19世紀后期就開始執(zhí)發(fā)達國家之牛耳的美國,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不愛社會主義的國家。這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巨大背離,使人們在討論諸如“美國為什么沒有社會主義”一類命題時,常常不得不在談到理論時拋卻實踐,在考察實踐時又忘掉理論。
按照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命題:“工業(yè)較發(fā)達的國家向工業(yè)較不發(fā)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盵1]由于19世紀后期的美國無疑是世界上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于是對馬克思主義者來說,資本主義經濟最發(fā)達的美國理所當然應該成為第一批——如果不是第一個的話——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也正因為如此,歐洲的社會主義者們,無論是馬克思恩格斯,還是后來的伯恩施坦、考茨基、倍倍爾等人,都曾對美國社會主義寄予過很大的期待。[2]社會主義者愛美國,看起來天經地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即使在資本主義統(tǒng)治陷入嚴重危機的時刻,美國也未曾出現(xiàn)過像歐洲一樣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運動。社會主義這個“幽靈”始而徘徊于西歐,繼而闊步于東方,但在北美卻羞羞答答。美共從來沒有達到過像歐洲的意、法、西、德等國共產黨的輝煌,而且也不及具有相同母文化的英共這樣的小黨,以致其總書記白勞德曾一度宣布美共解散。雖然蘇聯(lián)支持下的一些美共成員后來斥責白氏“背叛”并重建了隊伍,但終無多大起色。[3]美共以外,其他模式的“社會主義”及反對資本主義的各種意識形態(tài)在美國也都難以生根。美國社會黨不僅望而不及其北歐同仁,更無法與勃蘭特、密特朗等曾領一代風騷的西歐同黨比肩,甚至到20世紀80年代已近于消亡。美國歷史上的人民黨人曾被認為類似俄國的民粹派,然而他們不僅影響不及,而且不像后者那樣有崇尚公社的“農業(yè)社會主義”傾向,他們實際只是“農業(yè)自由主義”者。[4]至于美國的工會,更比講求實利的政府與商界還要熱心于“美國價值觀”??傊?,從社會民主主義、民粹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直到極右的國家社會主義(法西斯),在美國都難覓知音。事實上,馬克思為歐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鍛造的理論武器,在歐洲只是冒了幾下泡,在美國連泡也沒冒過幾下,就呼嘯著奔向了東方世界以農民為主體的落后國家,成為它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強大武器。
早在18世紀40年代,德國移民赫爾曼·克里格就意識到,美國工人不像歐洲工人那樣有明確的革命意識。他曾說:“由于美國有大量的自由土地,美國的工人不需要再走歐洲兄弟們所走的革命道路?!泵绹伯a黨總書記威廉·福斯特據此稱他為“‘美國例外論最初的激進的代表人物”。[5]而在《論美國的民主》中,托克維爾也較早正式提出了“美國例外論”的相關命題,他在將美國與歐洲大陸國家進行比較后,認為“美國人的際遇完全是一個例外”。[6]托克維爾認為美國的發(fā)展不同于世界的普遍發(fā)展,美國的建立和發(fā)展具有獨特的道路,需要以特殊的方式來理解美國。這種觀念對美國人的影響十分深遠,甚至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的意識形態(tài),與美國人“天定命運觀”“天選之國”的宗教信仰相配合,共同支配著美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19世紀中后期以來,社會主義運動在全世界風起云涌、蔚為大觀,但美國卻始終缺少有影響力的社會主義運動和歐洲那種在國內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的社會民主黨或工黨,“美國沒有社會主義”也由此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作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學者,桑巴特在其學術生涯的早期,曾深受馬克思理論的影響,甚至一度自稱是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1896年,桑巴特出版了一本小書《19世紀的社會主義和社會運動》。這本書一出版就獲得了巨大的反響,五年內被翻譯為11種文字,僅德文就出了4個版本。在這本書里,桑巴特回顧了各種各樣的社會主義思想家的觀點,尤其是馬克思的思想,而且還研究了英、法、德三國工人運動的歷史。在寫作此書的過程中,美國的特殊現(xiàn)象不能不引起桑巴特的注意。因為從理論上說來,作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工人階級理應成為最激進的社會主義運動的支持者??墒?,相對于西歐各國風起云涌的社會主義運動,美國既沒有影響巨大的社會主義政黨,也沒有形成具有無產階級意識并信奉社會主義的工人階級??傊?,這是一個沒有社會主義的國家。這個明顯蘊涵著悖論性的問題激起了他“最強烈的興趣”。在這以后,他寫了一系列集中研究美國的文章,并將其匯集成一本書,這就是迄今為止其影響廣泛的著作《為什么美國沒有社會主義》。在這本書中,桑巴特給出的解釋主要有六點:第一,美國工人基本認同美國的資本主義;第二,美國工人認同美國的政治制度;第三,美國的兩黨制能有效地抑制第三黨的崛起;第四,美國工人階級較高的生活水平消解了潛在的激進傾向;第五,美國社會良好的社會流動性為工人階級提供了向上層流動的機會;第六,美國擁有廣闊的邊疆,為工人階級提供了廣泛的發(fā)展機會,起到了緩解社會矛盾的安全閥作用。[7]總之,在桑巴特看來,正是由于得天獨厚、不可復制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美國工人優(yōu)越的物質環(huán)境,也因此避免了反對派及社會民主主義傾向在美國無產階級當中的發(fā)展。桑巴特有一句后來被反復引用的名言:“在烤牛肉和蘋果派上面,一切社會主義的烏托邦都煙消云散了?!盵8]
毋庸置疑,對于一切關心社會主義運動前途和命運的人來說,“美國例外論”意味著一個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一直困擾著各色各樣的社會主義理論家們。1906年,桑巴特發(fā)表《為什么美國沒有社會主義》后,當時的馬克思主義者很快就作出了回應。作為恩格斯逝世以后第二國際的頭號理論權威,考茨基在1906年發(fā)表了《美國工人》一文。這篇文章要回答一個明顯背離理論的事實:為什么革命沒有發(fā)生在歐美等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發(fā)達國家,反而發(fā)生在了資本主義發(fā)展最落后的俄國?考茨基在文中通過對俄國、英國和美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特點的比較分析,研究了這些特點對三國工人運動的影響??即幕J為,在當時世界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主導地位的一系列國家中,沒有任何國家在各方面的發(fā)展程度是相同的。其中有兩個特殊的國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兩大構成要素——資本和勞動——在這兩個國家中分別表現(xiàn)得異常強大,即美國的資產階級和俄國的無產階級。在美國,資本的專制是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比擬的;與之相反,俄國無產階級的反抗程度則遠勝于其他國家。而德國則介于這兩個極端之間,它在經濟領域接近美國模式,在政治上則接近俄國模式。這樣,美國和俄國就昭示著德國的未來,它將具有半美半俄的特征。考茨基特別強調,如果僅僅把美國或者俄國作為單獨的范例,只會令人誤人歧途。[9]
在考茨基之后,不斷有學者舊話重提,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一方面,這個問題是美國歷史學家有關本國獨特性的爭論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美國的社會主義者也想知道他們難以發(fā)動群眾的原因。同時,歐洲人也對這個強國又愛又恨,更想知道美國獨特的經濟和政治表現(xiàn)的根源。所以,每隔幾十年,就有一些學者把這個問題拿出來品評一番,使這個問題似乎已經變成一個可以不斷爭論下去的“謎題”。僅在美國學術界,從弗里德里克·特納的“邊疆學派”、路易斯·哈茲的“新保守主義學派”、約翰·康芒斯和塞利格·帕爾曼的“威斯康星學派”,以及進步學派的戴維·香農、約翰·拉斯萊特和新左派的詹姆斯·溫斯坦,一直到利昂·薩姆松、邁克爾·哈林頓、丹尼爾·貝爾、塞繆爾·亨廷頓和西摩·李普塞特,等等,都對這一問題有過深入研究??梢哉f,幾乎每一本研究美國激進主義和工人運動的著作,都或明或暗地提出過對該問題的回答。經過一百多年的爭論,“為什么美國沒有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相關研究成果極為豐富,所有可能的解釋幾乎已經窮盡,以至于后來者“鮮有創(chuàng)見”。
在中國,關于社會主義的問題具有天然的重要性,然而受思維定式的影響和意識形態(tài)的禁錮,很多討論實際上很難深入。1997年,清華大學教授秦暉發(fā)表了《公平競爭與社會主義——“桑巴特問題”與“美國例外論”引發(fā)的討論》一文,將這一論題納入到國內學者的視野。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資中筠先生發(fā)表了《論美國強盛之道》一文,在論及社會主義思潮在美國始終不成氣候的原因時,作者除肯定歐美學者的觀點之外,還提出了“時間差”和“反面榜樣”的補充解釋。所謂“時間差”是指,美國的發(fā)展落后于歐洲,歐洲的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矛盾激化的情況下興起的,而當時的美國還有很大的緩和矛盾的空間;等到美國的矛盾尖銳時,各種改良措施相繼出臺,將矛盾緩和到可控的程度。所謂“反面榜樣”是指,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大清洗和鎮(zhèn)壓敗壞了社會主義的形象。[10]
從整體上看,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已經相當豐富。這些研究都圍繞美國缺乏社會主義這一獨特現(xiàn)象展開,所提出的主要決定因素幾乎涉及美國國內生活的各個方面。約而言之,這些因素可以分為三大類,即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方面。但正如美國歷史學家埃里克·方納指出的,所有已經提出的解釋,無論是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還是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的、經濟的和文化的原因,雖然都具有某種說服力,然而也同樣存在缺陷。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如果只是像拌沙拉一樣把它們簡單地混合在一起,這樣的答案顯然是不會令人滿意的。[11]
在既有關于“美國例外論”的研究中,并不缺乏國際比較,但卻恰恰缺失了基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視野的省察。事實上,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面,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與資本主義運動和發(fā)展的特點息息相關。離開了資本全球運動的特點去討論社會主義的問題,難以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一書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深刻描述了資本主義大工業(yè)開拓世界市場、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整個過程,他們深刻指出:“無產階級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才能存在,就像共產主義——它的事業(yè)——只有作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xiàn)一樣?!盵12]隨著世界歷史的形成和發(fā)展,形成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世界范圍內的矛盾運動,使原來局限在一個國家內部的階級矛盾,超出了國家的范圍,越來越表現(xiàn)為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與東方落后國家之間的矛盾。在世界市場中,占據資本主義生產鏈條頂端的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享有經濟發(fā)展的特權和攫取著絕大部分的利潤,代價卻由發(fā)展中國家承擔。從世界市場的角度看,美國作為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世界市場的任何細微的變動都密不可分?!懊绹庹摗彼^的美國“獨特之處”,如果離開世界經濟體系的支撐,就會失去意義。因為這些“獨特之處”之所以獨特,與美國在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中獨特的地位不無關系。如果從作為一個整體或者體系的全球視角出發(fā),還會發(fā)現(xiàn)隱藏在所謂“例外論”背后的“單線進化觀”。馬克思雖然對達爾文在自然進化領域的發(fā)現(xiàn)歡欣鼓舞,并從中受到過啟發(fā),但他從未認同那種將他關于人類歷史的學說不加限制地擴展到一切地方的做法。在《給〈祖國紀事〉雜志編輯部的信》中,馬克思曾談到米海洛夫斯基對《資本論》的誤解:“他一定要把我關于西歐資本主義起源的歷史概述徹底變成一般發(fā)展道路的歷史哲學理論,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如何,都注定要走這條道路,——以便最后都達到在保證社會勞動生產力極高度發(fā)展的同時又保證人類最全面的發(fā)展的這樣一種經濟形態(tài)。但是,我要請他原諒。他這樣做,會給我過多的榮譽,同時也會給我過多的侮辱。”[13]因此,理解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務求棄絕機械、片面和表面,而要深入研究這些“例外”中的各種復雜聯(lián)系,從中找出其真正的規(guī)律性。
作為一個新生的移民國家,美國在其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早期,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物質的富足,由于整個勞動階級向上流動渠道的暢通,由于資本主義在上升時期統(tǒng)治階級在政治社會領域的讓步和寬容,一度讓以“自由、平等、民主”為代表的美國式價值深入人心,成為幾代人“美國夢”的價值支撐。從外表上看,沒有什么明顯的階級標記能將美國工人與中產階級區(qū)分開。實際上可以認為,在美國歷史早期的大多數(shù)時間中,以自由、平等和民主為核心價值的追求,正是美國價值的核心特征。也就是說,由于寬松的政治經濟條件,雖然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資本主義的美國已經為它的勞動階級提供了某些社會主義的價值,所以美國人根本不必再訴諸社會主義來實現(xiàn)這些價值。塞繆爾·亨廷頓在《失衡的承諾》一書中,就肯定了這種美國價值對于社會主義的防范作用:“盡管現(xiàn)代世界的第一個工人階級政黨于1930年代成立在美國,但工業(yè)化并未產生出一個信奉馬克思主義或其他形式的社會主義的有階級意識的工人階級運動。這應歸功于……美國信念中自由——民主規(guī)范的預先流行等。后者及其所強調的平等和流動性確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替代社會主義的形式。”[14]盡管社會主義在美國寸步難行,但由于這個國家早期的民主特征,使它實際上成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實驗場。來自歐洲各國的移民們給美國帶來了五花八門的馬克思主義、拉薩爾主義、共產無政府主義與宗教社團主義,并產生出一系列的雜交品種:從19世紀40年代的美國式傅立葉主義到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式毛主義。而其他的美國人,土生的世俗派與宗教傳統(tǒng)論者,則建立了幾百個社會主義營地與社區(qū):烏托邦宗教社會、勞動合作社、自由性愛社區(qū)以及政治叛逆社團。從某個角度看,美國可以看成最少社會主義的國家,但從另一角度看,它又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實驗溫室。[15]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美國沒有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提出并非是虛假的和無意義的。對這一論題的探討,不但不會否定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存在,反而會大大有助于加深對美國乃至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毫無例外地也必然存在著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產生了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階級斗爭,因之當然也毫不例外地會出現(xiàn)社會主義運動。
事實上,如果我們拋開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名詞,直接考察實踐中表現(xiàn)出來的本質,就會發(fā)現(xiàn)美國社會主義運動的起步并未落后于歐洲。還在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工人運動剛剛興起時,馬克思恩格斯的密友、德國工人運動的杰出活動家、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盟員魏德邁就于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來到了美國紐約。正是通過魏德邁,馬克思恩格斯對美國社會主義的形成施加了有力的影響,其直接成果就是1852年共產主義同盟美國支部的成立,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組織。
除此之外,美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還有過許多榮耀,比如,在馬克思的直接領導下,世界工人運動的大本營第一國際曾在1872年將其總部落腳于紐約;又比如,世界勞動階級共同的節(jié)日——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就來源于第二國際為紀念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工人階級的大罷工而作出的決定;再比如,全世界勞動婦女團結的節(jié)日——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也是因為紀念美國勞動婦女3月8日的罷工斗爭而確定的。
在社會主義的政黨建設方面,1901年成立的美國社會黨,在美國的社會主義運動中曾起過重要作用,它不僅積極組織和參加了20世紀初的罷工運動和工會組織活動,還在大學、青年和婦女中,建立過各種社會主義組織。在美國社會主義運動高潮出現(xiàn)的1912年,美國社會黨的黨員人數(shù)曾達到11.8萬。在當年的總統(tǒng)選舉中,美國社會黨比英國工黨贏得了更多的選票,同時在國會中比法國社會黨擁有更多的議席。[16]
社會黨之外,至今仍然生存在資本主義腹地的美國共產黨,是比我們中共歷史更長的百年老黨。雖然目前影響甚微,但從歷史上看,它為美國工人階級的斗爭和國際工人運動都曾做出過重要貢獻,它始終活躍在最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存在本身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所以說,所謂社會主義的“美國例外論”,并不是說美國沒有社會主義,而是指美國的社會主義運動的確呈現(xiàn)出一些迥異于歐洲的特點,“美國例外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了其研究的價值。因此,所謂“美國例外論”的正確表述應該是,為什么美國雖然有過社會主義,但卻未能發(fā)展成像歐洲那樣的大規(guī)模群眾性運動,反而很快衰落下去?表面上看,這種例外似乎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預期。然而究其實質,這種表面的反常非但沒有違背馬克思主義理論,反而是一般規(guī)律在特定歷史時空下的特殊表現(xiàn)。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談到社會主義發(fā)展趨勢時就說過:“問題本身并不在于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guī)律所引起的社會對抗的發(fā)展程度的高低。問題在于這些規(guī)律本身,在于這些以鐵的必然性發(fā)生作用并且正在實現(xiàn)的趨勢?!盵17]列寧論述俄國革命特殊性時的名言更是眾所周知:“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fā)展階段在發(fā)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xiàn)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18]
正因為如此,所謂的“美國例外論”不僅不足以否定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而且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的一般規(guī)律通過特殊性為自己開辟道路的歷史證明。作為典型的發(fā)展完備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存在的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是其必然也會出現(xiàn)各種程度不同的社會主義思潮和運動的根本原因。然而,美國這個國家的特殊性、它在世界資本主義鏈條中的頂端地位,以及由之而來的它在世界市場中采取的策略和政策,使得美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必然具有與他國不一樣的特點。如何在把握一般歷史規(guī)律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來研究社會主義實現(xiàn)的特殊道路,正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現(xiàn)實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之所在。
關于美國社會主義的特殊性,在前述對于美國社會主義例外論的討論中,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似乎已經窮盡了所有的方面。不同學者的立場不同,觀點亦不相同。但不論是民主社會主義的左派,還是保守主義的右派,卻鮮見地在贊成“價值替代”說方面,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相似。即都認為美國民主制的早熟是其缺少激進工人運動的主要原因,都強調歐洲“后封建因素”即特權等級對市場競爭的扭曲是造成歐洲下層人民反對競爭并傾向社會主義的緣由。早期歐洲的左派和社會主義者,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特別是葛蘭西都表達過這種觀點。葛蘭西在其著名的《獄中雜記》中認為,美國主義,“它是純理性主義的,沒有被源自封建主義的僵化社會階級傳統(tǒng)價值所累……這是個特別的意識形態(tài),一個被美國工人所接受的意識形態(tài)”;“美國的社會主義訴求很微弱,是因為美國主義的社會內涵已經類似于歐洲左派認為社會主義應該提供的東西”。[19]
綜觀美國工人運動的歷史,從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即美國工人階級爭取自身經濟政治權益的斗爭,往往是假美國最核心的價值觀——自由之名而進行的。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埃里克·方納在《美國自由的故事》一書中,用許多筆墨描述了美國勞工運動對推進美國自由所做的貢獻,他引用一個新聞記者的評論說:不管人們是否贊同或是否定美國世界產業(yè)工人協(xié)會的方法和目標,“所有的熱愛自由的人們都應感激這個組織,是它保持了自由的火焰永遠不熄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整合了全美國的意志,也是在這一時期,美國共產黨的力量和工會會員人數(shù)都達到了高峰。羅斯福新政的內容如國家干預、社會保障等被公認是借鑒了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經驗,然而,卻也是被構想成對自由內容的擴展才得以實施。甚至連美國的共產黨都稱自己是“杰斐遜、潘恩、杰克遜和林肯傳統(tǒng)的繼承者”。[20]對此,美國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哈林頓認為,“美國工人可以用自由主義的語言來表達其平等要求”;葛蘭西則認為這種情況下的美國“以至于無法推行可與歐洲相比之規(guī)模的群眾性激進運動或革命運動”。[21]
從實踐行進的角度觀察,如果按照近代工業(yè)化進程中民主制度確立的時間先后對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排序:美國(1787年)、英國(1841年)、法國(1870年)、德國(1919年),再比較一下這些國家歷史上社會主義運動的烈度與強度,就可以看出,在越早確立民主制度的國家中,社會主義運動的烈度與強度越小,而恰恰是沒有民主傳統(tǒng)的俄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卻最激進。換言之,也就是說,社會主義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在專制因素較多的國家中往往較為激進,而在沒有專制或專制色彩較少的國家中則較為緩和。對此,羅榮渠教授在轉述西方現(xiàn)代化理論和人類學的觀點時提出,“社會主義運動是落后國家采取非資本主義方式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過渡的特殊方式”。[22]
從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觀來看,社會主義的實現(xiàn)是一個世界歷史性的進程,世界上的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不論其實行什么樣的制度、處于什么樣的發(fā)展階段,都程度不同地是這個世界歷史總進程的組成部分。但是,在現(xiàn)實實踐中,由于地區(qū)、國家和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不同,由于社會歷史條件和文化傳統(tǒng)的不同,各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必然會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正如列寧所說:“一切民族都將走向社會主義,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卻不會完全一樣”。[23]美國的國情決定了,在美國,社會主義的訴求是以與自由主義相向而行的形式實現(xiàn)的,或許美國社會主義區(qū)別于歐洲與東方國家的獨特之處,正在于其不溫不火、靜水流深的溫吞性格。
近年來,隨著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越來越多,逆全球化現(xiàn)象在歐美發(fā)達國家日益凸顯,主要表現(xiàn)為民粹主義復興、英國脫歐、美國“退群”、貿易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加劇等。自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tǒng)以來,對內給所有民主黨人扣上“社會主義”的帽子,對外頻繁挑起貿易戰(zhàn)。在2019年2月5日的國情咨文中,特朗普竭力煽動冷戰(zhàn)時期的恐懼,宣稱自己“對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的新呼聲感到震驚”,并把自己裝扮為“站在抵御紅色威脅橋頭”的古羅馬英雄賀雷修斯“我們重申我們的決心,美國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24]這其實恰恰從反面證明了社會主義對美國的影響。另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3月10日文章《美國的千禧社會主義》披露,在1981至1996年出生的美國千禧一代,已經成功打破該國對“社會主義”的禁忌。蓋洛普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美國51%的年輕人對社會主義的看法積極,很多人樂意稱自己為“社會主義者”或者“民主社會主義者”,以此表達自己探索政治行為新領域的意圖。[25]在被認為是2020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前哨戰(zhàn)的2018年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出現(xiàn)了令人矚目的現(xiàn)象,即多位代表民主黨出征的候選人,都表明自己持有的是“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政治立場。而以“占領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群眾性抗議運動,實際上是以社會底層民眾為主體,他們對當前的社會貧富分化、強權和不公強烈不滿,希望通過示威活動改變生存狀況。
面對這種情況,國內有的學者和媒體一度表現(xiàn)出對美國社會主義前景的異常樂觀態(tài)度,尤其是對2011年美國的占領華爾街事件做出了主觀性的過度解讀,甚至將其視為美國政治革命的信號。但美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和實踐都表明:在美國這樣經濟上高度發(fā)達,政治上民主制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高談革命,強力推行暴力革命的斗爭策略,完全是脫離實際的主觀臆想,既缺乏現(xiàn)實可行性,也不具有合理性。在美國歷史上,一方面工人階級的斗爭往往是以爭取“自由”為訴求而進行;而反過來,資產階級政府對工人運動和共產黨的封殺,也是扣上威脅自由的罪名。由于自由主義占據意識形態(tài)統(tǒng)治地位,以及資產階級長期的妖魔化宣傳,整個美國社會存在著深厚的“懼共”“恐赤”心理。冷戰(zhàn)時期,甚至有民眾將“德國納粹”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類同。誠然,在資本主義統(tǒng)治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危機時,美國民眾由于生存條件的惡化,常常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激進性,但這些遠遠談不上什么革命情緒的高漲。因為歸根結底,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鏈條中,仍然占據著相對優(yōu)勢地位。因此,任何夸大和渲染美國階級斗爭形勢的觀點與做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認識并承認,時空條件在不斷地變化,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社會主義。作為制度的社會主義、作為運動的社會主義和作為理論的社會主義,都有著不同的規(guī)定和特征。如果說社會主義指的是一種政治制度,那么這種社會主義毫無疑問在美國不存在;如果社會主義指的是一種運動,那么正如桑巴特所說:“如果認為根本沒有,那么毫無疑問是錯誤的?!盵26]誠如前述,在美國無論是從起步還是當今,社會主義從來都沒有缺席!只是沒有像歐洲或東方國家那樣成大氣候;如果社會主義指的是一種追求人的自由、社會平等、社會公正的價值體系,那么在美國社會中不僅有,而且還比較突出。這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比如在社會方面,與歐洲和一些東方國家相比,美國沒有封建等級制度,人與人之間相對更平等,更少階級差別;在經濟方面,美國老百姓一半以上手里有股票,這種普遍持股的制度使資本主義企業(yè)有更多的社會性,同時美國的社會福利并不遜色于歐洲國家,在政府開支中有相當大的比例用于公共事業(yè);在政治方面,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民眾有更多的機會選舉公職人員,民主的范圍和程序有制度性的保證。所有這些,其實都包含在社會主義追求的價值目標中。換言之,也正是因為美國社會存在較多的社會主義因素,才導致以實現(xiàn)平等、公正等社會主義價值為目標的社會主義運動難成氣候。
當前世界風譎云詭,自“蘇東劇變”后資本主義狼視虎顧的世界,又來到了新的十字路口。特朗普政府內外兩根大棒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的,是中西方兩種政治模式之間、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形態(tài)之間的競爭和沖突。隨著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迅速崛起,隨著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困境的日益凸顯,站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新路口,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論證的理想社會主義仍然是克服資本主義制度危機的最佳出路。
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大道上,條條道路通羅馬?;蛟S,隨著社會主義因素在美國社會的不斷孕育,結果就如同美國左翼學者哈林頓所說:“社會主義將首先出現(xiàn)在這個國家,只是在一個資本主義的偽裝下”。[27]而在《為什么美國沒有社會主義》一書的結尾,桑巴特對美國社會主義的前景也曾做過如下預測:所有這些迄今為止阻礙了社會主義在美國發(fā)展的因素,“都將消失或將轉向它們的反面,其結果是,在下一代人那里,社會主義在美國很有可能出現(xiàn)最迅速的發(fā)展”。[28]站在全球大變局拐點的前夕,對于這樣的預測,我們或許有理由保持謹慎的期待。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毛德儒老師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頁。
[2]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美國版附錄》中曾認為美國工人運動有可能超過歐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2頁。
[3]筆者2007年在美國哈佛訪學期間曾親自參加過一次美共組織生活,近距離目睹了美共黨員人數(shù)寥寥、年齡老化、思想僵化、缺乏生機與活力的狀況。
[4]轉引自秦暉:《天平集》,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第86頁。
[5][美]威廉·福斯特:《美國共產黨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7年,第17頁。
[6][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554頁。
[7][德]桑巴特:《為什么美國沒有社會主義》,賴海榕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譯者前言,第12~15頁。
[8][26][28][德]桑巴特:《為什么美國沒有社會主義》,第190、28、214頁。
[9]轉引自:邢立軍《〈美國工人〉與考茨基早期的社會歷史概念》,《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8年第7期,第97頁。
[10]資中筠:《論美國強盛之道(上)》,《學術界》,2000年第6期,第71~72頁。
[11]參見Eric Foner,"Why Is There ?No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Workshop, 17, 1984, Spring, p. 76. 轉引自鄧超:《桑巴特問題的探究歷程》,《史學理論研究》,2013年第2期。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頁。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30頁。
[14][美]塞繆爾·亨廷頓:《失衡的承諾》,周端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第20頁。
[15]參見S.Wilentz: "Socialism". In R.W. Fox and J. T. Kloppenberg(ed), A Companion to American Thought, Oxford, 1995, P. 637-639. 轉引自秦暉:《問題與主義:秦暉文選》,長春出版社,1999年,第226頁。
[16]參見Eric. Foner, "Why Is There No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Workshop, 17, 1984, Spring, p. 60.
[1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頁。
[18]《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6頁。
[19][21]參見秦暉:《問題與主義:秦暉文選》,第230~231、230~231頁。
[20]參見[美]埃里克·方納:《美國自由的故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139~274頁。
[22]羅榮渠:《現(xiàn)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80頁。
[23]《列寧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7頁。
[24]《美報文章:特朗普“反社會主義之戰(zhàn)”將會失敗》,參考消息網,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9/0214/2371693.shtml,2019年2月14日。
[25]《西媒:美國千禧一代轉向“社會主義”》,環(huán)球視野網,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30464.html,2019年3月13日。
[27]S M. Lipset, American Execptionalism: a Double Edged Sword, New York: Norton, 1996, P. 87-88.轉引自秦暉:《問題與主義:秦暉文選》,第230頁。
責 編/馬冰瑩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ic syste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o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private ownership of means of production inevitably ex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ing in class struggle between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working class, for which, of course, there will be a socialist movement without except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its top position in the world capitalist chain, and the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it adopted in the world market will all undoubtedly make its socialist movemen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mands of socialism are realized in a form opposite to liberalism. The issue of "America does not have socialism" is neither false nor meaningless. The discussion of it will not deny the existence of th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it will greatly contribute to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ven in the world.
Keywords: socialist movement, democratic socialism, Marx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