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年峰,梁彥林,施少培,楊 旭
(1.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 上海市司法鑒定專業(yè)技術服務平臺,上海200063;2.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現(xiàn)場物證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80)
本中心接受某法院委托,對一起案件所涉文件上可見指印的形成方式進行鑒定。需檢材料為三張《收條》(圖1),落款日期分別是“2015年10月12日”為檢材1(圖1A)、“2016年6月22日”為檢材2(圖1B)、“2016年7月10日”為檢材3(圖1C),每張落款處均有被告“楊某”的簽名及指印,被告對上述簽名及指印不認可。第一次鑒定在其省內(nèi)某司法鑒定中心進行,鑒定意見為手寫體簽名為打印形成,指印為被告右手拇指所留。法院據(jù)此對指印的形成方式產(chǎn)生疑問,遂依被告申請委托本院進行鑒定。委托要求為:對需檢指印是否為復制或指膜等技術手段形成進行鑒定。
圖1 檢材概貌
對檢材上落款“楊某”簽名進行顯微檢驗,其中檢材1(圖1A)、檢材2(圖1B)上“楊某”簽名為彩色靜電印刷后用黑色墨水筆臨描形成,檢材3(圖1C)“楊某”簽名為黑白靜電印刷形成,三處“楊某”簽名與樣本上楊某簽名的外形相似。簽名形成方式的檢驗圖片見圖2。
圖2 檢材簽名形成方式的檢驗圖
檢材1(圖1A)、檢材2(圖1B)上分別留有3枚指印,檢材3(圖1C)上留有4枚指印(其中2枚指印部分重合),對上述10枚指印與楊某樣本指印進行同一性檢驗發(fā)現(xiàn),10枚檢材指印均與楊某右手拇指指印的紋線流向及指印細節(jié)特征相符。
對檢材指印進行單獨檢驗發(fā)現(xiàn):(1)檢材指印均為紅色色料形成,檢驗未發(fā)現(xiàn)打印或復印的墨跡分布形態(tài)。(2)檢材指印紋線墨跡層次分明,色度、紋線形態(tài)自然,檢驗未發(fā)現(xiàn)指印章或指膜等技術手段蓋印形成的跡象。(3)檢材上的十枚指印中除類三面捺印的指印外,其它指印均為中心花紋偏正上部位。10枚檢材指印見圖3。
圖3 10枚檢材指印圖
對檢材指印整體進行檢驗發(fā)現(xiàn):(1)10枚檢材指印邊緣形態(tài)各不相同,且部分指印包含了指尖部紋線,部分指印包含了手指側(cè)面紋線(類三面捺印),見圖3G~3I有四處指印的指印朝向下方有紅色色料痕跡,且該四處指印與對應的四處紅色色料痕跡的相對位置關系分別基本一致,該四處指印紋線均為中心花紋偏上部位(圖4)。(3)檢材1(圖1A)、檢材2(圖1B)上的六枚指印的捺印方向均為指尖朝左上方90度角范圍內(nèi),但檢材3(圖1C)上四枚指印指尖朝向混亂,其中有兩枚指印指尖朝左上方,1枚指印指尖朝向右上方,1枚指印指尖朝向右下方(圖5)。(4)檢材上多處指印旁邊存在手指擦曾形成的紋線痕跡(圖5)。(5)檢材1(圖1A)上“50000”處指印與檢材2(圖1B)落款“楊某”處指印印面特征存在多處符合,反映了一次性捺印的特點(圖6)。
圖4 四處指印紋線中心花紋偏上
圖5 檢材3(圖1C)的放大圖
圖6 檢材1(圖1A)上“50000”處指印與檢材2(圖1B)落款“楊某”處指印印面特征
根據(jù)上述檢驗結(jié)果,經(jīng)綜合評斷:檢材1~檢材3(圖1A~1C)上的需檢指印是采用非常規(guī)方式用手指直接捺印形成。
鑒定意見:檢材1~檢材3(圖1A~1C)上的需檢指印不是使用復制或指膜等技術手段形成,而是采用非常規(guī)方式用手指直接捺印形成。
對于指印形成方式的鑒定應結(jié)合單獨檢驗與整體檢驗,對發(fā)現(xiàn)的疑點進行深入分析與模擬實驗,使檢驗發(fā)現(xiàn)與疑點解釋之間能夠相互印證。
當鑒定中手寫體簽名為復制等方式形成,而其上指印又與被鑒定人指印認定同一時,指印的形成方式應引起鑒定人的高度警覺。
判斷指印形成方式的基本方法是顯微檢驗和形態(tài)學分析。本案中指印的墨跡分布反應出色料直接捺印形成的特點,檢材指印非打印或復印等方式復制形成。指印章或指膜蓋印形成的指印通常墨跡層次不分明,色度和紋線形態(tài)不自然,檢材指印并未檢出類似情況。指印章或指膜通常有明確的邊緣界限,同一個章或膜蓋印形成十枚指印通常會出現(xiàn)部分指印邊緣輪廓相同或相近的現(xiàn)象,且通過竊取指印所做成的指印章或指膜很難有手指側(cè)面紋線。檢材十枚指印邊緣輪廓各不相同且部分指印有側(cè)面紋線,這是指印章或指膜很難形成的。
檢材上的疑點是判斷非常規(guī)方式捺印的重要依據(jù)。
本案中四處紅色色料痕跡與對應的指印相對位置關系分別基本一致表明該四處色料痕跡并非單獨地偶然觸碰形成,而是在按捺相應指印時與指印同時形成。然而,正常情況下,右手拇指在文件上捺印中心偏上部位的紋線時,難以同時捺出下方的紅色色料痕跡。鑒定人對此進行膜擬實驗,分析出現(xiàn)上述痕跡的原因。通過模擬多種可能出現(xiàn)上述痕跡的捺印動作,鑒定人認為他人使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捺印人的拇指蘸墨并捺印,他人的拇指和食指指尖形成的紅色色料痕跡的形態(tài)以及該痕跡與對應指印的相對位置關系與檢材上的紅色色料痕跡情況最為接近(圖7)。
圖7 他人使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捺印人的拇指蘸墨并捺印的模擬實驗圖片
檢材3(圖1C)上4枚指印的指尖方向說明捺印檢材3(圖1C)指印時楊某右手拇指或檢材3(圖1C)紙張有180度旋轉(zhuǎn),正常方式捺印極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指印旁的多處紋線痕跡一方面印證檢材指印并非指印章或指膜形成,而是手指直接蘸墨捺印,另一方面也說明捺印時捺印主體對捺印動作的控制力不強,印證了紅色色料痕跡的膜擬實驗。
隨卷移送的材料中有多份材料上有楊某指印,包括楊某認可的與該案有關的合同、送達回執(zhí)、鑒定申請書、庭審筆錄、質(zhì)證筆錄等材料,對以上材料上楊某簽名處指印進行檢驗,發(fā)現(xiàn)均為楊某右手拇指指印,但這些指印均為中心花紋偏左上部位,表明楊某平時使用右手拇指捺印時習慣性的捺印動作所捺出的指印為中心花紋偏左上部位。檢材上的10枚指印中除類三面捺印的指印外,其它指印均為中心花紋偏正上部位,與楊某平時的主動捺印習慣不一致。平時材料中部分指印見圖8。
檢材1(圖1A)與檢材2(圖1B)的標稱日期相隔8個月,但兩檢材上存在兩枚指印為連續(xù)捺印形成,表明檢材1(圖1A)、檢材2(圖1B)上的該指印不是落款日期間隔時間分別形成,不合常理的指印證據(jù)效力大打折扣。
文件上可見指印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手指直接捺印、打印或復印等復制、指印章或指膜等蓋印。其中手指直接捺印理論上可分為常規(guī)方式捺印和非常規(guī)方式捺印,兩者并無明確界定,需視具體案件情況而定。因此,鑒定中檢驗發(fā)現(xiàn)的與案件有關的客觀事實應在鑒定書中列出,并進行合理的分析說明,以支撐“非常規(guī)方式”。鑒定委托方對于“非常規(guī)方式”鑒定意見的應用,也是以鑒定書中所列事實為導向。
在此類鑒定中,發(fā)現(xiàn)并分析檢材上的可疑痕跡是關鍵。對多處疑點進行合理分析,使得檢驗發(fā)現(xiàn)的事實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印證,共同指向非常規(guī)方式直接捺印的鑒定意見。本案中,若沒有對檢材上疑點的檢驗及分析,就很容易出具“需檢指印不是使用復制或指膜等技術手段形成,而是用手指直接捺印形成”的鑒定意見,該意見雖滿足了委托方的鑒定要求,但對于案件事實僅是一個片面反映,法院容易據(jù)此錯判,被鑒定人因此蒙冤?!胺浅R?guī)方式用手指直接捺印”的鑒定意見則相對完整地反映了客觀事實,還被鑒定人以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