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百合文
我和狗毛毛認識整整十年了。十年,對一只狗而言,差不多是一個甲子;對父親而言,是退休生活的全部時光;可對我而言,則是一場父女相愛相殺、漸行漸遠的歧途。從最初的崇拜仰望,到后來的厭棄躲避,這條路我走了整整十年。所有的枝枝蔓蔓都被一只狗看在眼里,直到它的眼里,全都寫滿了故事。
父親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卻生在了對知識分子而言最壞的時代:十幾歲正讀書時,趕上“文化大革命”小學剛畢業(yè)就被迫修水庫,連本像樣的書都找不到看;二十幾歲正工作時,知識得不到重視,卻因為讀過幾年小學,被安排去了偏遠山區(qū)做民辦教師,一個人負責全校六個年級二十多個孩子的全部課程,還要兼顧打鈴、拾柴、挑水等雜活兒。
恢復高考后,80年代初,三十歲“高齡”的父親,憑著借來的幾本書,以文科幾乎滿分,數(shù)英幾乎零分的成績考入了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三年后,當了十幾年民辦教師的父親,終于名正言順成為一名國家編制的高中語文老師。
記憶中的歲月總是停留在長滿青蔥野草的田間小路上。那時交通很不便利,回家鄉(xiāng)小村莊的路泥濘又崎嶇。沒有公交車,沒有的士,有的只是自己的雙腿。金燦燦的夕陽將父親的影子拉得清瘦而修長,而小小的我來不及喊累,只知道一個勁地問父親:“爸爸你說,到底是清華好還是北大好?”
那時候的父親總是滔滔不絕,從清華園講到未名湖,從華羅庚講到朱自清……那些發(fā)生在遙遠地方的人和事,因為陌生而顯得格外迷人。幼小的我被父親牽著手,走在鄉(xiāng)間開滿野花的崎嶇山路上,卻因那些微弱而美好的“詩和遠方”,無端地覺得自己的未來一定特別不一樣。
后來,我上了初中,父親為了照顧我的生活和學習,費了好大勁,從好不容易進的省城高中調回到了鄉(xiāng)鎮(zhèn)中學。好多次,我都聽到有人在背后議論父親,說他傻,人家都是往高處調動,就他,只知道往家里縮。那一刻,我第一次為擁有這樣的父親感到難堪,父親的光輝形象也第一次有了陰影。
再后來,我上大學,離開了家,見過些許世面,父親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發(fā)暗淡了。我漸漸發(fā)現(xiàn),父親的知識沒小時候那么淵博了,除了語文,我其他的課業(yè)他幾乎完全不懂。而父親的眼界,也不如幼時記憶中那樣開闊了。
對父親的否定,隨著工作能力的提升和閱歷的漸長而一發(fā)不可收拾。我曾高山仰止的父親,終于在大浪淘沙中變成了固執(zhí)而落伍的學究——知識庫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拒絕進取,抵制更新,而脾氣也執(zhí)拗、無理到完全無法溝通的地步。
父親整天將自己關在書房里,與那些泛黃了的舊書為伴。而那間用舊書鋪滿了整面墻的書房,也由童年時樂此不疲的知識寶庫,變成了避之不及的荒漠。
父親的脾氣徹底失控,是在他退休回家那一年。也是那一年,狗毛毛正式成為我們家的一員。那時候,毛毛剛出生半個月,毛茸茸的,渾身金黃,是個十足的小可愛。父親正好58歲,因為身體原因提前回家休息,拿著不多不少的退休金,回到那個他18歲便離開的小村莊。
58歲的年紀雖已不再年輕,可不服輸?shù)男淖尭赣H自愿挑頭張羅起了家鄉(xiāng)的修路工程。可是很明顯,坐在教室和書桌前太久的他,真的不擅長與只關注蠅頭小利的村民們打交道。那幾個月,他操碎了心,累變了形,卻還是遭到了無數(shù)人的排擠和怨懟。一整顆心都撲在修路上,說過的好話超過他這輩子說過的總和,發(fā)過的煙、提過的酒是他這輩子吃喝過的全部,可事情依舊沒能做到圓滿。
村民們因為修路要占用他家田地,拆除他家豬圈,擠到他家?guī)戳嗣氐种浦?。甚至有人僅僅因為修路要挪動他家門前的一塊石頭,便大放厥詞揚言要打我的父親。
形銷骨立的父親倒貼了兩個月的工資,強撐著將寬闊的水泥路修好后便大病了一場。病好之后,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孤僻。他開始整日和狗毛毛做伴,去哪里都帶著他的狗,不和任何人親近。
60歲正式辦理退休手續(xù)時,父親退休的待遇又出了問題。省優(yōu)秀教師和省勞模的證書都沒能換得當初承諾的津貼,堅持教書育人四十年的父親,心徹底涼了,性格也因此更加古怪。
狗毛毛開始和父親同吃同睡,一日三餐都必須毛毛優(yōu)先,給狗吃的東西備齊了,剩下的人才能吃。狗毛毛幾乎成了父親唯一的精神寄托,凌駕于任何人之上。
然而,好景不長,年關時,毛毛感染了細小病毒。由于第一次養(yǎng)狗,沒有經驗,三天后當父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毛毛已經奄奄一息。年邁的父親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抱著毛毛流眼淚,嘴里一直念叨著:“我對不起毛毛,對不起毛毛。”
我永遠記得,坐高鐵趕回家看到這一幕時心里的感受,用魯迅先生的話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蔽覞M含怨氣地抱起滿身腥臭的毛毛,輾轉兩個小時終于在縣城找到了一家寵物醫(yī)院。說了半個小時好話,醫(yī)生才答應死狗當活狗醫(yī)。然后便是連續(xù)七天的步行,半小時汽車,一小時的往返路程。
在血清和吊瓶的作用下毛毛活過來了,父親的脾氣卻越發(fā)不可捉摸了。他開始攻擊身邊的所有人,用他能想到的最惡毒的語言,除了他的狗。家人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卻像一只蒼老的刺猬,外人看來那么無力,卻尖銳地刺痛著離他最近的親人。
父親變了,變得固執(zhí)又懦弱,敏感又多疑。他逞強又蠻不講理,他自卑又自大。他如同一臺過時的機器一般,早已沒了當年意氣風發(fā)的神采。
我救了毛毛,卻也恨透了毛毛。我恨它作為一條狗,卻輕易凌駕于全家人之上;我恨它和父親一樣,古怪又暴躁,見人就咬,讓我們家在村里成為社交絕緣體;我更恨它霸占著曾經那個溫柔有力、博學多才的父親,將他熬成了一個干枯偏執(zhí)、暴戾古怪的刺猬。我甚至覺得,只要毛毛一死,那個鮮活明亮的父親就能重新回來。
所以我開始盼著狗毛毛死,而且我知道,毛毛必須壽終正寢地死才能不刺激到脆弱多疑的父親??晒访倪\氣很好,那次大病之后,它身強體壯,茁壯成長,一不小心長成了十歲的老狗毛毛。
百度上說,狗的平均壽命是15年,我時刻盼著老狗毛毛達不到平均值。直到有一天,離家太久的我風塵仆仆回家一趟,無意中看到冬日暖陽中老屋院落里正上演的一幕:
頭發(fā)灰白的老父親一個人坐在院中,一邊給秋菊捉蟲,一邊看狗毛毛玩耍。秋菊在艷陽下開得正艷,狗毛毛在父親腳邊用早已不再矯健的步伐,追趕著自己的尾巴轉圈圈。而父親看向毛毛的眼神,溫柔、寵溺又意味深長。和二十年前,父親一邊牽著我的手,一邊講著清華北大的輝煌校史一樣。
那一刻,我突然熱淚盈眶,淚水洶涌而出。
站在三十歲的門檻前,我終于用無數(shù)的誤解和錯誤做代價,讀懂了父親這勤勞而艱辛的一生:
父親在風華正茂的少年背井離鄉(xiāng),將滿腔青春和熱血獻給了改革開放初期最貧瘠的教育事業(yè)。將近四十年的教書生涯,父親邁過了無數(shù)個教室門檻,邁上過數(shù)不清的三尺講臺,最后接納他瘦小而蒼老身軀的,卻只有這個他離開了整整四十年的舊村莊。
他的孩子長大了,離他而去;
他的學生畢業(yè)了,離他而去;
他的鄉(xiāng)親人人為己了,離他而去;
他的事業(yè)后繼有人了,離他而去……
只有他的狗毛毛,十年了,日夜相伴,不離不棄。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直到而立之年才讀懂二十年前父親的深情厚意:那抑揚頓挫、一步一句的“詩和遠方”是陪伴;那自愿降級請調的“沒出息”是陪伴;那貫穿整個童年、少年時代,每一個父母在身邊的日夜都是陪伴。
而當父親老了、累了、弱了、病了的時候,他想要的陪伴,又在哪里呢?
想到這里,我慚愧地落下淚來。生而為人,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活得還不如一條狗有情義。
我終于不再恨父親的那條狗了。如果狗的平均壽命是15年,那我希望它能突破極限,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