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順生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取的主題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并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充分考慮,重視對各學科之間的有效整合,對教學的廣度、深度進行確切把握,以對教學進行良好拓展.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由四方面對教學主題進行選擇.首先,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教學主題進行選擇時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不論是想要對知識進行拓展,還是想要提升學生的實際能力,或者是兩者均要.最佳的主題就是不僅可以對知識進行拓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其次,重視學科知識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主題可以對知識進行有效連接,不僅可以對學科內知識進行緊密聯(lián)系,還可以對學科間的知識進行連接,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拓展.再次,與社會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化學源自于生活,選擇與社會生活具備較強聯(lián)系的教學知識當作主題,能夠在落實教學拓展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效果.最后,對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情感進行培養(yǎng).正確的三觀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所以,教師對教學主題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有效培養(yǎng),并且可以以此為主題開展教學拓展.
1.實驗重組.對化學實驗進行重新組合就是以某種目的為依據(jù)對化學實驗進行合理重組,從而使其具備相應的新功能,組成新的實驗方案.但是對實驗進行重組時不能丟失實驗個體所具備的特征,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化學實驗的特征及實驗間的聯(lián)系.第一,以實驗現(xiàn)象為依據(jù)進行重組.意想不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學生喜歡化學實驗的重要原因,而教師可以通過實驗重組,產生出具備相應觀賞性的實驗現(xiàn)象,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銅與濃硝酸的反應實驗和二氧化氮與水的反應實驗進行結合,可以讓學生看到美麗的藍色噴泉,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同時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得到有效的知識拓展.第二,以實驗原理為依據(jù)進行重組.實驗原理是對實驗進行設計的根本,是開展實驗的重要依據(jù).在明確實驗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實驗重組,可以對重組的不合理性進行有效避免.而將具備相同原理的實驗進行重組,能夠獲得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對金屬活動順序進行教學時,可以對鉀、鈉與水的實驗進行比較,同時讓學生通過實驗提出相應假設,并親自動手進行驗證.第三,以實驗功能為依據(jù)進行重組.化學實驗的功能包括:認識論、教學論及方法論三種.對具備相同功能的實驗進行組合,可以做到強強聯(lián)合,從而為實驗功能的確切落實提供有效幫助.如果將不同功能的實驗進行組合,可以獲得互補效果.例如,將方法論功能的實驗與教學論功能的實驗進行組合,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了解化學知識,掌握實驗的操作技能,并且可以對實驗過程進行親身體驗,同時還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對化學實驗進行重組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由多個角度對化學實驗進行確切認識,從而對高中化學教學進行有效拓展.
2.創(chuàng)新實驗.創(chuàng)新實驗包括很多種,如實驗重組、方法創(chuàng)新、裝置創(chuàng)新、內容創(chuàng)新等.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通常都是照本宣科,能夠開展大膽創(chuàng)新的十分少.而在長時間按部就班的學習中,學生對化學實驗所具備的好奇心會被逐漸磨平,同時在對化學實驗本質的理解中會出現(xiàn)相應歧義,這樣十分容易導致學生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毫無進步,甚至是出現(xiàn)倒退現(xiàn)象.而化學實驗重組就是將兩個或者是多個實驗進行組合,以形成新的化學實驗,以原實驗為基礎開展有效創(chuàng)新,而方法創(chuàng)新就是教學方法的有效創(chuàng)新.
例如,對演示實驗進行重新設計,使其轉變?yōu)樘骄繉嶒?,以引導學生開展實際動手,讓學生進行親身體驗;可以利用微型實驗方式對實驗試劑較為稀缺的實驗進行展示,這樣可以在不影響實驗效果的基礎上對實驗材料進行節(jié)約;裝置創(chuàng)新就是對原有實驗中不合理的實驗裝置進行改進,讓實驗操作更加順利,以獲得更好的實驗效果;可以以教學材料中的知識點為依據(jù),對相應的探索實驗進行設計,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
毋庸置疑,隨著新課程的有效落實,化學教學不應再是照本宣科.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對教學主題進行有效明確,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進行拓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顯著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及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