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菡
有一天晚上,我女兒之前的幼兒園同學小舒的媽媽給我微信留言,語音里的情緒很激動,聽完之后,我大概了解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小舒今年一年級,成績挺不錯,每晚都會做數(shù)學口算作業(yè),之前都完成得很好,經(jīng)常是滿分,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連續(xù)幾天都錯了好幾道題。小舒媽媽很著急,就跟孩子說,以后錯一道要罰抄10遍。昨天小舒錯了六道,每道題罰抄了10遍。之后媽媽又告訴小舒,明天再錯,要罰抄50遍。
那晚小舒錯了三道題,當媽媽罰她抄50遍的時候,小舒死活不肯抄,而且表示明天也不想抄,永遠都不想抄。于是媽媽跟她講了很多很多道理,小舒聽不進去,媽媽很生氣,批評了她。小舒直接捂著耳朵跟媽媽說:“我不想聽不想聽,你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你的態(tài)度此刻讓我想跳樓?!毙∈鎷寢寚槈牧?,在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不知道這種情況下該怎么去跟孩子溝通。
在之后我與小舒媽媽的交流中,她的情緒逐漸穩(wěn)定了下來,也談到其實小舒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在學校里成績不錯,課后主動給成績落后的同桌補課,老師經(jīng)常表揚她。最近不知道為什么,作業(yè)錯得比以前多了,所以她心里急了,罰抄十遍覺得不夠所以加到五十遍,孩子越是不愿意聽話,她越是著急,后來小舒說的話更是讓她很害怕。
其實這樣的情景在親子溝通中時有發(fā)生。孩子的表現(xiàn)不如意,家長很著急,用了各種方法想讓孩子聽話,但是孩子卻不聽,家長越發(fā)焦慮。家長越控制,孩子越叛逆。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家長是獲勝的一方,贏了孩子。
很多人認為嚴厲和懲罰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為這一點來說,懲罰確實管用。但是,其長期效果如何?
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出了懲罰的負面影響有四個“R”:
(1)憤恨(Resentment)——“這不公平! 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Revenge)——“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對著干,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退縮(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絕不讓他們抓到?!?/p>
B自卑——“我是個壞孩子?!?/p>
孩子們通常不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遭受懲罰時內心所作出的決定。然而,他們的未來的行為就建立在這些潛意識之上。例如,一個孩子可能在潛意識中認定:“我是一個壞孩子”,并會繼續(xù)扮演“壞”的角色;而另一個也認定自己“壞”的孩子則可能會變成一個討好者,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以此來求得他認為自己不配得到的愛。因此,作為家長,需要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何種長期影響,而不要被當時的短期效果所蒙蔽。
正面管教的理念認為:所謂“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zhàn)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方式對待孩子(和善而堅定),相信孩子有能力和大人合作,并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這就是需要家長給孩子大量的鼓勵,并要花時間訓練孩子的基本人生技能。
很多時候大人覺得,我們是過來人,我們對孩子說的也是為了孩子能更好,孩子為什么不聽呢?而且還說出這樣的話,真的讓人很難過。其實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我們很容易以情緒來回應(這很正常),但是我們可以停下來想想,孩子表達出來,其實是件好事,他們的反應,也許是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有一幅很經(jīng)典的漫畫(圖1),一只水龍頭開得很大,結果碗里的水并沒有接滿;另一個水龍頭開得并不大,結果碗里的水卻接滿了。開得很大的水龍頭,正像是很多時候的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心里會很希望能立刻去糾正、灌輸或是指導,但是往往就會和漫畫中右邊水龍頭一樣,因為水開得太大,水流太急太快,結果很多都濺到外面去了。尤其是在對孩子的說教中,表面上看似乎家長“贏了”孩子,但是其實很多水都沒有真正流到碗里去。水龍頭里的水是父母的愛,家長從內心希望孩子能更好,所以急于想要多給孩子一些東西。但由于水量太大,碗承受不住這么大的壓力,本能地把水反彈出去,寶貴的水也就浪費了。
其實家長可以試著將水關小,像漫畫中另一個水龍頭那樣,讓水流緩緩的,雖然慢了些,但碗能夠接住,還可以滴水不漏。試著慢下來,更容易“贏得”孩子。
那要怎樣“贏得”孩子呢?簡·尼爾森認為:歸屬感和價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標,孩子尤其如此。贏得孩子,尋找到聯(lián)結孩子心靈的紐帶,就是讓他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而共情,是讓孩子體驗到歸屬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共情,就是把自己擺在對方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去體驗、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形成彼此之間的共同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急于指導,不斷向孩子灌輸自己的想法,關注任務,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其實關于水龍頭的漫畫,還有一個前提,就是碗如果想要接更多水龍頭里流出來的水,首先碗本身最好是空的。而只有讓對方把苦水倒干凈了,才有空間有容量來接住你表達的愛。 一個人,如果內心還積壓著很多負面情緒沒有表達,而我們只是一味地指導,不停地灌水,水始終還是會流到外面去??荚嚳荚伊?,孩子的內心也是痛苦的,有很多復雜的情緒,這個時候如果只是一味指責,而無法感受到孩子內心的情緒,沒有讓他們宣泄出來,則會引起他們更強烈的逆反情緒,水,會因為沖擊力太大濺到外面,愛,也就浪費了。
在與小舒媽媽的交流中,我并沒有一開始就說你這樣不對,你要如何如何做,急于灌輸給她各種教育理念。我不是只看到她教育方式中不太妥當?shù)牡胤?,更多的是看到了她作為母親的不易,作為家長的良苦用心,看到了她的自我覺察(為什么她會很著急),看到了她對女兒的認可(懂事,幫助同桌補課)。充分地共情她,并讓她充分地宣泄自己的情緒,把碗里的苦水倒干凈,之后才開始和她探討,怎么做會更好。
其實,與孩子溝通,道理也是一樣的,當孩子覺得你理解他們時,他們就會受到鼓勵。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愿意聽取你的觀點,并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人說,除了“共情”之外,確實也需要給孩子指導。這里筆者提供一個自己常用的辦法——good &better。
good &better,在這里可以簡單地解釋為:做得好的部分和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
舉個很常見的例子,老師們一般都參加過公開課的評課。當你面對一堂問題比較多的公開課,需要你來評課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呢?筆者的做法是,先說好的部分,并肯定開課老師的用心付出,再說建議——如果這樣做,可能會更好。前面部分其實是屬于共情的部分。共情,是在了解的基礎上真正地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對方的心情和感受。作為老師,很多人都有籌備公開課的經(jīng)歷,一堂課的背后凝聚著無數(shù)的心血和汗水,正因為如此,我們能更容易共情到開課老師的感受,更加能夠理解他們在辛勤付出之后對肯定和鼓勵的渴望。
對于小舒而言,今天比昨天少錯了三道題,卻要罰抄昨天五倍的數(shù)量,自然很難接受。不妨先看到孩子的進步,給孩子鼓勵,之后母女一起做一次作業(yè)的復盤,探討出錯的原因,總結一下孩子今天比昨天做得好的地方以及接下來需要改進的,即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贏得孩子,需要大人給孩子大量的鼓勵,尤其是在孩子有挫敗感的時候,家長的鼓勵,便顯得更加重要。
我女兒剛開始學鋼琴的時候,有段時間比較阻抗,不止一次地告訴我不想學鋼琴,問她原因,回答每次都是,不喜歡,沒興趣。去琴行練琴的時候,不是開玩笑似地亂彈一氣,就是拖延、磨磨蹭蹭,進入不了練琴的狀態(tài)。開始的時候我也很生氣,加上她一直說不喜歡,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向孩子妥協(xié),尊重孩子的興趣,放棄學琴;第二種,“贏了”孩子,用淫威讓孩子妥協(xié),孩子被迫學琴。當然,不管選了哪一種,我都會覺得我的心理學白學了,于是便嘗試一下能不能“贏得”孩子。
我發(fā)現(xiàn)女兒一直說不喜歡彈鋼琴,原因其實是挫敗感太多,一直沒有成功的體驗,就容易失去興趣。有一次,她又是磨磨蹭蹭不愿意練習新課,于是我告訴她,先不練新課,讓她選擇三首之前最拿手的曲子先彈給我聽,她很配合地彈了,我立刻鼓勵她,當她發(fā)覺自己其實可以做得很好,之前低落的情緒開始慢慢消失,逐漸興奮了起來。我繼續(xù)鼓勵她再選幾首之前比較熟悉的曲子,她也認真彈了,我繼續(xù)夸獎她,試著鼓勵她彈之前熟悉但不熟練的曲子,完成之后繼續(xù)正面強化。有了幾次成功的體驗之后,我讓她嘗試著挑戰(zhàn)一下新課,她也很順利地完成了,這時候我看到她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安排一些小成功。找出孩子能夠做得到的任何事情,給他們提供大量的機會顯示他們在這些方面的技能。
一位中科院心理所的老師曾經(jīng)講過她育兒的一段經(jīng)歷。她兒子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她陪著孩子一起做數(shù)學思維訓練,比如心算,每做對一道題,就歡呼、鼓掌,再來下一道,再歡呼、鼓掌……這樣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有高峰體驗,體驗到幸福感和價值感。如果做錯了,她也從來不用反問句:“怎么這么簡單都不會?”而是鼓勵孩子:“不著急,再想一想?!焙⒆由蠈W后做數(shù)學題,會自動閃回那種幸福的感覺和那種成功的體驗,因此很喜歡數(shù)學。即使不會做,他也會告訴自己:“不著急,再想一想?!彼銐蛳嘈抛约?,努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會一直覺得自己能力不行。
總而言之,你想讓孩子做什么事情,就讓在做那件事情的時候體驗到快樂,體驗到幸福。讓他把那件事情和良好的體驗捆綁在一起。
有個心理咨詢師分享了她育兒的一段故事,她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鼓勵她玩積木和樂高,從最簡單的開始,在陪伴和鼓勵中,慢慢地再加大難度。將每一次成功的作品拍下來,打印出來,做了一個作品墻,在每個作品上寫上日期,然后讓孩子自己去比較。通過比較,孩子會發(fā)現(xiàn)她的作品越做越好。她搭的這些作品可能會越來越復雜,但在家長的引導下,她會明白,只要不懈地努力,哪怕中間有失敗,哪怕中間會有一些她不滿意的作品,但總體是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的。在不斷與自己的比較當中,孩子就會懂得,不怕自己暫時不優(yōu)秀,只要不懈努力,就會越來越好,就會不斷超越自己。
所以,我們對于完美主義者的心理咨詢,不是讓他不要完美,而是在他覺得結果不夠完美的時候,學著接納自己不完美的部分,討論下次可以“better”的點,允許自己暫時不完美,允許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分階段實現(xiàn)目標,相信一切會越來越好。
同樣,對于焦慮的來訪者的心理咨詢,我們會陪伴來訪者共同討論出一個容易做到的同時效果又比較明顯的方法,這樣來訪者在實施的過程中容易看到效果,從而降低焦慮,增加對生活的掌控性,也提高了自己面對問題的信心。
例如,一個很焦慮同時很努力的高中生,總是覺得自己努力的程度還不夠,制定了密密麻麻的學習計劃試圖降低焦慮,但因為計劃不合理,每次都因為無法完成變得更加焦慮。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建議他適當調整計劃,先安排到容易實現(xiàn)的程度,讓自己有了成功的體驗之后,再逐漸加大難度,看到了效果,也就更有了自信。成功的體驗,是提升自我價值感的有效手段。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問孩子該怎么做要比告訴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問孩子而不是告訴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之一。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單純靠講授傳授知識和提問學生啟發(fā)思考,哪個效果更好?顯然是后者。自己探討出來的成果,容易接受,也容易內化。比如關于時間管理以及手機管理,可以讓孩子提供初步的計劃,家長給出建議,雙方協(xié)商出一個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fā)現(xiàn)并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圖2)
從學習金字塔的層面上看,我們的說教更像是被動學習的過程,吸收率太低,而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才更容易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平時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來當小老師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這個過程也有利于孩子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感。
小舒的媽媽第二天打電話告訴我,在嘗試著用上述方法和孩子溝通之后,孩子情緒好了很多,還反過來安慰她,并跟媽媽道歉,說自己不該亂說話讓媽媽難過。小舒還想了一個方法,每天完成限時的口算訓練,讓媽媽協(xié)助她,母女倆愉快地達成了共識。這個事件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但卻無形中將母女間的距離拉得更近。心靈的紐帶一旦聯(lián)結上了,一切會越來越好。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提升雙方的歸屬感,在理論運用到實踐的成功中提升雙方的價值感,真正“贏得”孩子,和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這不正是我們所追尋的嗎?
參考文獻
[1]簡·尼爾森.正面管教(修訂版)[M].王冰 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6.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福州,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