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喆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肺癌常被認為是“男性癌癥”。但近十年,我國女性肺癌患者增加了30.5%,增長速度超過了男性患者。而在我國女性肺癌患者中,有八成以上從不吸煙。這讓很多人匪夷所思,明明不吸煙,為何肺癌卻盯上了女性?其實,她們的致癌元兇,除了可能與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及飲食的污染有關外,還可能與生活中另一種常見“煙”——廚房油煙有關。
廚房潛藏致癌元兇有哪些呢?
高油溫產生的有害物 研究發(fā)現,當油加熱至150℃時,油煙中的主要成分為丙烯醛,它具有強烈的辛辣味,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丙烯醛不但會像酒中的乙醇一樣,使人感到食欲不振、喉嚨發(fā)干、眼發(fā)脹、頭暈、胸悶等,被稱為“醉油”,還會導致人體內脂肪代謝失調,大量的脂肪堆積在皮下組織中,使人發(fā)胖。當油加熱至“吐火”(油溫高達350℃)時,除了丙烯醛外,還會產生油霧凝聚體,能使人慢性中毒,可能誘發(fā)呼吸和消化系統(tǒng)癌癥。而菜籽油、豆油加熱到270~280℃時就可產生油霧凝聚物。
油煙難消散,長期被吸入 廚房中除了油煙,還有天然氣燃燒后產生的有害氣體。如果廚房通風不好,油煙在房間內久久無法散去,家中所有人都會長期處在油煙的侵害中。
如何消除油煙危害呢?
炒菜時,廚房保證通風 廚房通風非常重要,廚房最好有窗戶,做飯時要打開,讓空氣流通。一來可以協(xié)助油煙排出,二來新鮮空氣有助于燃氣充分燃燒,這點非常重要。
控制好油溫 如果有可能,最好盡量不吃油炸食物,多吃清淡少油的健康飲食。炒菜時要注意,大多數食用油煙點都在180℃以上,所以炒菜時油一冒煙,溫度便已經高過這個溫度了。建議油溫控制在五六成熱即可,油入鍋后,拿一小片蔥扔入鍋中,如果蔥片四周冒出許多泡泡,說明油溫差不多了,在蔥片變色前將食材下鍋。另外,不要使用反復加熱的食用油,特別是多次用來油炸食品的食用油,這種油不僅本身含有致癌物質,其所產生的油煙含有的致癌物也更多,危害性更大。
油煙機早開一會兒,晚關一會兒 開火前就打開抽油煙機,因為燃氣灶每次點火、熄火時會泄漏燃氣,同時燃氣燃燒時也會產生廢氣。炒完菜后,抽油煙機最好多開10分鐘,因為剛炒完菜油煙還沒排干凈,多抽一會確保油煙完全排出。
灶臺、炒鍋、抽油煙機別忘清理油污 大家不要忽視,灶臺、抽油煙機以及炒鍋等廚房設施外面沾有的油污,都是油煙的殘留物,如不及時清理,下次加熱時同樣會產生有害油煙。
做完飯,洗臉、洗手 油煙附在皮膚上,會堵塞毛孔,久而久之,皮膚會變得松弛無彈性、灰暗又粗糙。用香皂加溫水充分清洗臉部及手部,去除附在手、面部的油煙殘漬。
定期體檢 建議長期接觸各種“煙”的人群,包括50歲以上、長期吸煙或被動接觸二手煙、廚房油煙以及有肺癌家族史等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能有效篩查早期肺癌,做到肺癌的早診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