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全
摘 要:在語文學科所有類型的學習內(nèi)容中,閱讀既是獲取語文知識的途徑,又是應用所學知識的方式,因而閱讀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學習活動。對于閱讀練習來說,文本內(nèi)容與獲取的途徑是不設限的,只要是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讀本都可作為練習素材,而兒童文學則是所有文本種類中最貼近小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針對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契合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閱讀教學;兒童文學
眾所周知,不論我國教育體系如何更新,語文學科在小學教育中的總領性地位永遠不會失落,語文課程所提供的語言能力訓練是小學生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就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可接觸的閱讀文本種類來看,兒童文學的地位舉足輕重,該類文本既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又能夠為學生提供課文未曾描繪過的精彩世界,補全語文常規(guī)教學的不可企及之處。因此,為展現(xiàn)語文課堂內(nèi)容的豐富性,引導學生將閱讀視作一種習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閱讀的意識,小學語文教師應推動兒童文學與語文課程的契合。
一、以兒童文學激起閱讀興趣,豐富小學生的文學閱讀經(jīng)歷
兒童文學特指以7~12周歲兒童為受眾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相關著作的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均以兒童視角為出發(fā)點,將兒童認知與客觀世界融為一體,努力地展現(xiàn)文學世界的美妙與浪漫情懷[1]。在閱讀兒童文學類作品時,小學生很容易被文本中生動有趣的描寫吸引,沉浸在或天馬行空或感人肺腑的精彩故事中難以自拔。由于語文本身是一門與文學關聯(lián)極深的課程,語文課程若是能與兒童文學巧妙契合,教師便可借助靈活多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擦亮學生雙眼,指引學生看到文學之美,鼓勵學生豐富文學閱讀經(jīng)歷。
例如,由美國兒童作家懷爾德所著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本受到多國認同喜愛的文學作品,該讀本中講述了主人公勞拉一家人在美國西部大草原上艱險求生的故事,通過驚心動魄的危機場景描寫表現(xiàn)了家人之間不離不棄的深厚情感,同時展現(xiàn)了主人公一家機智應對自然挑戰(zhàn)的生存智慧。這本讀物的時空背景與我國小學生生活相去甚遠,語文教師通過解讀美國西部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風情,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故事的發(fā)生依據(jù)。通過這種閱讀引導,語文教師可讓小學生了解到更多異國他鄉(xiāng)的人文地理,解開了大洋彼岸陌生國度的神秘面紗。
如此一來,再遇到類似背景的兒童文學作品時,小學生便可根據(jù)本次閱讀獲取的知識迅速地理解文學作品背景,其在閱讀時遇到的阻礙也會越來越少。
二、以兒童文學打開欣賞大門,增強小學生的文學審美素養(yǎng)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可為人們帶來高質(zhì)量的美學體驗,這也是文學被視作精神食糧的原因,這一定律同樣適用于兒童文學作品之于學生的閱讀體驗。由于兒童文學是面向兒童的文學種類,因此兒童文學作品質(zhì)量好壞的評價權應交還給學生,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中價值非凡的部分,幫學生打開文學欣賞的大門,以增強小學生的文學審美素養(yǎng)。
例如,我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家楊鵬所著的《校園三劍客》與《口袋里的爸爸》等圖書連續(xù)多年在國內(nèi)暢銷圖書排行榜中占據(jù)一席之地,這就說明喜歡這類生活氣息濃厚的文學作品的小學生不在少數(shù),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這類作品中更多的優(yōu)秀之處。在帶領學生閱讀兒童文學時,語文教師可多問學生“喜不喜歡”,并讓學生說出“為什么喜歡”,以此來讓學生掌握判斷文學作品好壞的主導權,引導學生建立獨屬于自己的文學審美體系。
如此一來,語文教學還可起到推動小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作用,使學生真正走入文學作品的欣賞世界,不斷完善自身的文學審美素養(yǎng)。
三、以兒童文學闡述人生哲理,輔助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建立
兒童文學是文學眾多分類中的一種,而兒童文學本身又可根據(jù)主題與題材等標準劃分為多個種類,小學生通過閱讀種類繁多、意趣生動的兒童文學作品,可以獲取許多生活環(huán)境難以賦予的體驗,并在旁觀故事人物多變的人生經(jīng)歷中了解到更多具有實用性的哲理。因此,在為學生推薦兒童文學書目時,語文教師可多選擇一些具有現(xiàn)實教育的作品,讓學生通過感悟他人的人生完善自身的人格建立,并在間接人生經(jīng)驗的增長中逐步走向成熟,以健康的心態(tài)與健全的道德素養(yǎng)迎接未來。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這類為小學生量身打造的閱讀文本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輔助力量,語文教師應妥善用之。首先,兒童文學讀物中的精彩描寫可激起學生興趣,語文教師應借此機會鼓勵學生豐富自身的文學閱讀經(jīng)歷。其次,兒童文學讀本的文學水準較幼兒閱讀的童話類讀本要高,可有效提升小學生文學審美素養(yǎng)。最后,兒童文學中豐富的背景設定與生動的哲理闡述能夠輔助小學生形成健康人格。
參考文獻:
[1]楊雪.談兒童文學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甘肅教育,2019(6):106.
[2]吳曉偉.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62.
[3]林淑嫻.突出兒童文學地位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育實踐[J].名師在線,2018(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