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體現(xiàn)了鮮活生動的物型課程理念,學校教育應是教育家梅貽琦所描述的活潑潑的生命樣態(tài):學校猶水,師生猶魚。為此,學校的物型課程建設應打開自然之窗,讓環(huán)境如水;應注入教育力量,讓文化如水;應暢通致知之路,讓課程如水,同時師生之間應追求共生、共學、共進的“從游”模式。
【關鍵詞】學校猶水;師生猶魚;蘇州博物館;物型課程
【中圖分類號】G423.0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50-0063-04
【作者簡介】張忠艷,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教學研究室(江蘇蘇州,215163)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
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人改造環(huán)境,但人的成長亦離不開環(huán)境。環(huán)境是一種教育力量,它影響人、造就人。貝聿銘,是一位從蘇州走向世界的建筑設計大師。在孩童時期他曾居住于蘇州獅子林,他和蘇州獅子林的關系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蘇州博物館新館是其晚年的“封刀之作”,落成之后艷驚四座?,F(xiàn)代的幾何造型、傳統(tǒng)蘇州園林的精巧與貝氏“用光線做設計”的理念完美地融為一體,既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需求,又散發(fā)著獨特的文化底蘊,恰到好處地滿足了觀者的精神情結,體現(xiàn)出高屋建瓴的人文精神。讓人駐足流連的,不僅僅是館內粉墻、黛瓦、灰磚、花窗等元素的交織,還有品賞歷代珍藏時與古人先賢展開的一場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萬物相連而相生,從蘇州博物館,筆者想到了物型課程,想到了教育。物型課程是通過物態(tài)設計情境而育人求道的教育文創(chuàng)。它秉承“萬物即教材、自然即課堂”的教育理念,遵循“物道—教道—學道—人道”的發(fā)展進階原則,重視學校空間的“境教”功能,倡導構建有思想、有智慧、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的特色文化體系。物型課程自2013年提出以來,許多學校都在積極地踐行。什么是教育?著名教育家梅貽琦說:“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魚兒在水中自在暢游,學校和師生,亦如水和魚;教師和學生,宛若大魚和小魚,師生在平等、友好、融洽的氛圍中快樂地游向無限的大海。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更為重要的是它描述了一種心之向往的活潑的教育樣態(tài):學校是一個和諧的生命場,它尊重和成就每一個生命,它回蕩著和諧的主旋律,指向師生與環(huán)境、教師與學生、人的外在與心靈的和諧。美好的教育和教育的美好在這里發(fā)生。
一、打開自然之窗:環(huán)境如水,師生猶魚
在蘇州博物館,我們時時處處都可以感受到貝聿銘的匠心獨具和建筑美學思想——“建筑應該和它腳下的土地融為一體”。他用現(xiàn)代科技重新詮釋了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飛檐翹角,將屋頂巧妙地變成了一種現(xiàn)代設計的幾何效果,同時注入了一些蘇州園林的元素:灰瓦粉墻、片石水岸、悠悠翠竹、柵格欞窗、禪石桌凳,讓博物館以更為美妙含蓄的姿態(tài)立于眾人面前。在貝聿銘的建筑思維中,“人”的作用是最明顯的,他始終把人放在第一位,從人的尺度去思考和設計。建筑如水,觀者才能如魚兒一般自由自在。
美好環(huán)境中孕育出來的人,由內而外都會散發(fā)出美的氣質。筆者認為,學校的環(huán)境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開自然之窗,秉承“師法自然”的美學思想,將自然之美進行到底,讓學校形成山水氣象。魯迅筆下的百草園,蕭紅筆下祖父的大園子,不僅僅是動物的世界,植物的家園,更是作者心靈的棲息地和精神的大花園。它充滿了情趣、承載了自由和夢想。校園不應該也是這般模樣嗎?
打開自然之窗,師生面對的是如萬花筒般神奇的自然奧秘,可以感受的是四季的變幻,春來野芳發(fā)而幽香,秋至草木搖落蕭瑟。天地浩然之氣的熏陶會讓人心生敬畏、增長智慧,深切地體會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更高的層面認識到萬物都是平等的。
若要讓師生在這方小天地中得到精神的滋養(yǎng),學校的物型建設還要講究造境,即“以器為體,以道為用”,讓校園建筑的空間結構和形象造型充滿由“遠”至“靈”的悠遠意蘊,使人置身咫尺方寸間卻能產(chǎn)生放懷山林的奇妙感受。
物型環(huán)境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師生的行為。故校園里的學習空間還應追求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開放、通透、靈動,因為每一寸空間,都將是一個潛在的學習場所,要服務于師生信息的獲取和傳遞、交往和互動。在塑造、創(chuàng)設和雕琢這些空間時,既要考慮生態(tài)需要和美學目標,也要考慮學校文脈和師生需求的內在平衡。不難想象,花前樹下零散擺放的椅凳,樓梯拐角處放置的沙發(fā)和圓桌,看似不經(jīng)意的放置實乃匠心獨運,或許就是師生單獨談心、學生三五成群探討問題的絕佳場所。
二、注入教育力量:文化如水,師生猶魚
文化育人是“客體在主體潛移默化下自我體會和領悟的漸變過程”。這其中有環(huán)境的影響、制度的教化,也有行為的感化、精神的潛化。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都能說話。”由此可見,學校教育環(huán)境僅僅有自然的元素是不夠的,還應注入教育的力量。力求每一處草木山石、每一處走廊門廳,都能賦予其獨特的教育意蘊,都能體現(xiàn)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都能給師生以深厚綿長的文化熏染和滋養(yǎng)。當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空間能對師生的身心與行為、品德與價值觀產(chǎn)生浸潤性的影響時,物型課程的教育價值就實現(xiàn)了。
以此審視游覽蘇州博物館的過程,為什么我們會有一種魚兒在水中自在悠游的感覺呢?我想這源自一種如水般柔軟、深沉的教育形態(tài):順其自然,自然而然。順應人的需求,自然而適切地注入教育的力量。比如,它的每一件館藏展品均是量體裁衣,被置放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多寶閣內,以便實現(xiàn)最佳的展陳效果。觀賞時你若對哪件珍品情有獨鐘,就可以立刻用手機掃碼聽語音導覽,或者登錄網(wǎng)站進行專題研究。這里沒有強化,也沒有遏制,只是為你創(chuàng)設了一個思接千載、神游八荒的場域,然后,靜待花開。無為而無所不為,不教而教,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學校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是進行知識活動、文化傳承和育人成才的重要場所,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影響力。什么樣的校園文化是有力量的?一定是從腳下的這片土地中“長出來”的文化,每一所學校都應尋求屬于自己的文化基因,這樣的文化更容易讓師生產(chǎn)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學校的精神、是學校的靈魂,遠非拿來主義可以比擬。為此,校園的環(huán)境建設在融入文化要素時,要有意挖掘富有育人價值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尤其是能夠彰顯學校厚重文化底蘊的重要物證和關鍵事件,它們能帶給師生以精神的啟迪和思想的感召。
校園文化若要有力量,一定要學會給師生留白,讓師生能與環(huán)境互動,這樣教育的意義才得以發(fā)生和建構。比如,現(xiàn)在的中小學校都會把墻壁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為什么效果卻大相徑庭呢?考量一面墻壁是否能夠真正“說話”,關鍵是這面墻壁有沒有很好地回答三個問題,即說什么,怎么說,對誰說。有些學校的墻壁到處張貼著標語口號、名言警句、名人畫像,貌似關注了說什么,實則可能什么也沒有說。如果張貼的東西沒有主旨、沒有關聯(lián),也沒有傳遞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那么,這種生硬的“表白”與“告訴”肯定收效甚微。有想法的學校會將墻壁變成師生作品的展示區(qū)域,或者在學校里留有一面任其自由涂鴉的白墻。事實證明,后者的墻壁是最受師生歡迎的。因為這樣的墻壁是活的,因為常常更新而活,因為師生的參與互動而活,因為師生能夠找到存在感而活,因為它建立了師生與文化的生命聯(lián)接,這不就是教育的本質嗎?
一面墻壁的背后,引發(fā)的是我們對教育的思考和理解。場所有了精神,建筑有了靈魂,師生才會有深刻的體驗感。一所流淌著奶和蜜的學校,它的文化會持久地發(fā)揮育人功能。
三、暢通致知之路:課程如水,師生猶魚
學校的產(chǎn)品是課程。課程是什么?課程是學校組織成員共同創(chuàng)生的、對學校成員產(chǎn)生影響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活動。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
一提到流觴曲水,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曲水是一種自然風貌,流觴則是一種人文活動,二者相融,便有了文化的意蘊,成為人們喜愛的雅俗。我們既可以縱情山水感受自然之美,又可以與文人雅士飲酒賞景、切磋詩文。這不就是一種課程嗎?
蘇州博物館創(chuàng)設的文化體驗活動也是一種別樣的課程。觀者走進蘇州博物館可以感受花道、香道、茶道、書道等傳統(tǒng)雅致的生活場景,還可以參與投壺射箭、燙花書簽等傳統(tǒng)游戲活動。清風相伴,明月相隨,這種與古人閑適雅致的生活相擁的體驗可以直抵人的心靈。
這兩個小例子似乎都在啟示我們:課程的學習是完整而豐富的,沒有學科邊界,人們樂于在真實的情境里學習,體驗與探究是最好的方式。課程若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就要與自然、與生活相連,課程如水了,教育的過程才會悠然自得,學習的過程才會悠閑舒適。
北京十一學校用行動為我們描繪了這樣的理想狀態(tài)。學校構建了一套分層、分類、綜合、特需的課程體系,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自主選擇課程,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與眾不同的課程表。在調查中,90.3%的學生認為“學校所學的課程對自己的未來發(fā)展有重要意義”;94.8%的同學認為“我能夠根據(jù)學習目標安排自己的學習”。開放的課程,讓師生如魚戲水,也讓生命的成長有了更為適切的時空。
學校里的課程建設還應秉承“萬物啟蒙,格物致知”的思想理念?!耙换ㄒ皇澜?,一物一課程”。學習,來自深度的體驗。物型課程的圖景就是要以物化人、以人化物,構建看得見、摸得著、能探索、有意義的物化教育平臺,引領學生走進一個廣闊的學習世界,開啟“聽、看、學、做、悟、創(chuàng)”的體驗學習模式,建立自然、科學、人文的完整認知。
真正的學習是學習者感受物我相融的思維過程。為此,師生要敢于走出有形的教室,要大膽擁抱無形教室。萬物在哪里,課堂就在哪里;世界在哪里,教室就在哪里。當人站在了教育的中央,站在了課程的中央,課程才有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與自然親密的接觸中,學生受到的不再是純粹、單一的知識教育,而是一段融合完整生命感知的旅程,是深度參與的體驗與成長。
綜上所述,如水的學校環(huán)境、文化和課程為學生獲得某方面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種和諧活躍、寬松自由既指向外在的條件,同時還指向師生之間這種共生、共學、共進的“從游”關系,而平等相處、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魚要用師者的魅力來吸引小魚的尾隨,通過具體可感的事物引發(fā)學生的探究和體驗,在游學情境中有意識地傳授其知識技能、濡染其學習興致、涵養(yǎng)其精神人格。小魚尾隨游弋、從師求學的過程,也是認識自我、承接智慧、修身悟道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逐漸實現(xiàn)生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