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隨之提高的還有教育教學水平,而且隨著國家的進步,相關部門對教育質量也是越來越看重,我們不僅要給予下一代知識,還要形成高質量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所以,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教學要求,近而施行讀寫結合的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法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法
作為一切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是學生學習母語的過程,而且可以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和良好習慣。所以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更應該從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中學習字、詞、句、段等綜合知識點。由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讀寫結合教學法的存在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并且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結合教學法實施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以至于真正實現(xiàn)讀與寫的完美結合,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優(yōu)化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閱讀教學是學生與教師、課本之間的交流聯(lián)系關系,也就是說,三者是同時存在且比例均衡的,而真實的教學情況卻是嚴重的比例失衡,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也就是說,在這場互相交流中教師一直以一種主導的方式用自己的主觀意識教育,學生也就很無奈地處于被動的灌輸當中,這都是不對的、有問題的。這樣的教育教學方法失去了教學的本質,老師也只是機械地教授完課程,并不會注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尤其是不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能會從根本上扼殺了各種可能性,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自主性就會放棄思考和探索的熱情,又變成了過去的模塊式思維,這樣的教學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1]。
另一方面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點在于讀寫比例不均衡、不結合,沒有有效地發(fā)揮作用。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師覺得寫作和閱讀是兩個單獨的教學模式,并不是相結合的,這樣的誤區(qū)就導致實際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互相不融合,只是停留在過去的朗誦和口頭交流上,而沒有落實到筆頭上,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不僅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我們總說讓學生多寫多看多閱讀,但是教育方式的不合理卻導致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低下。
二、讀寫結合教學法的意義和作用
(一)提高自主思維能力
動手動腦才可以全面發(fā)展,在閱讀的過程中記錄并且發(fā)展問題,在寫作的時候閱讀書籍尋找最完美合理的詞句,這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對知識文化的良性循環(huán),也大大提高了小學生自主思維的能力。首先說到動手寫作,最基本的意義就在于可以讓學生第一時間把中心思想和理解內容記錄下來,在這個寫作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精力分散的情況,因為注意力完全被文章吸引,否則落筆是寫不出內容的。在寫的過程中,對寫的東西會在腦子里二次分析校正,學生會建立相對應的思維模式,自主地去學習和理解,而不是老師通過硬塞硬灌式的“填鴨式”教學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其次說到閱讀,學生會為了寫作內容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也就是我們總強調的帶著問題去閱讀,找出答案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會有所提升,因為閱讀不只是死板的朗誦,而是更加細膩,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部含義,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這樣閱讀與寫作的相互共存結合,可以使學生形成清晰的思維框架,并且自主地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提升的效果更加顯著。
(二)提升學習效率
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總能聽到老師和家長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時至今日,讀和寫的相結合更好地詮釋了這句話,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點更是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學生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今天剛剛講過的課或者看過的書,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會出現(xiàn)記憶模糊,記不住,那就是沒有通過寫來加深印象,只是草草地看了看讀了讀而已。對于一些難理解的語句或者古詩詞來說,只是單憑看是記不住的,尤其是對于我們的小學生來說,語文基礎知識還不是很牢固,更何談這些有深度、難理解的語句呢。不適當?shù)膶W習方法不僅會使學習效率下降,也會禁錮學生的能力,不是能力不足,可能只是方法不對,所以讀寫結合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讀和寫的交替過程,除了死記硬背之外還可以不斷地增強對于書寫內容的記憶點。以此類推,反復的記憶致使在其他寫作方面可以靈活運用,提升了學習效率,優(yōu)化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是枯燥的,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系統(tǒng)的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后,可以跟同學和教師共同探討交流,也是很有意義的。
三、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結合教學法實施策略
(一)寫讀后感訓練
在讀寫結合教學法實施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后感的寫作訓練。例如,在學習“祖父的園子”一課中,教師在課堂上對閱讀文本進行引導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然后在結合小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感而發(fā)地進行讀后感的寫作,而且對于文本的閱讀學習一定是有所收獲和感悟的,趁熱打鐵,在讀后感的寫作過程中學生會回想起課本上的內容,然后觸及內心,有情懷有情感地傾注于筆尖,完成情感的抒發(fā)。因為閱讀文本只是給了學生一個知識內容,要加以情感和理解才能流暢地寫出觀后感,不僅如此,還要在學生完成之后進行判閱,找出問題所在,再有針對性地解決,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知道自身的不足和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在下一次進行讀后感寫作訓練時才能有效避免,使文章更通暢更規(guī)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模式[2]。讀與寫的相融合,不只是表面上的文章變好了,語言通暢了,更主要的是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循序漸進越來越成熟。
(二)日記記錄生活
日記記錄生活是綜合性的措施辦法,首先就是要觀察生活,學生要具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其次就是要有一定的語言文學素養(yǎng),不然無從下筆理不清思路,最后才是寫作的技巧方法,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項,日記的內容都不會描繪得清晰。例如,在學習“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一章時,就要求學生在閱讀完教學文本后仔細觀察生活,而且是持續(xù)的長久的,因為首先這個題目就是圍繞在學生身邊周圍的、離學生的生活很近、并不是遙不可及不可理解的情景,還有就是學校生活是一點一滴的累積的,描述的日記文章一定具有真實性,不能夠天馬行空地隨意編造。養(yǎng)成良好的日記記錄生活的習慣,隨時隨地地觀察和感受事物環(huán)境,并第一時間記錄在日記本上,久而久之也是生活素材的儲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敘述能力之外還提高了語言的組織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邏輯性也是有所影響的。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中,教師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而寫日記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敘述能力、語言組織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
先進的教學手段都是我們的教育資源,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網絡信息時代充斥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在網絡上我們可以找到更新更好的資源信息與學生分享,同時也可以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讀寫結合教學中來。例如,可以制作課件觀看視頻等方法來學習“畫家鄉(xiāng)”一課,閱讀完教學文本后,會有一些描述不出的雄偉壯闊景象,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視頻來動態(tài)地感受體會,還可以查找資料了解其他地區(qū)的家鄉(xiāng)面貌,視覺上和心靈上得到沖擊和震撼,再結合當時的心境落筆描寫下來,在學生閱讀課本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多多思考,勤于下筆,激勵學生描繪詮釋自己的情感,使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枯燥無聊[3]。我們的教師不要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要勇于嘗試新型的多媒體教學模式,網絡化的資源是龐大的,如果我們可以合理地貼近學生需求的運用,將會受益無窮,學生的思想也會隨著教師的引導而開闊和成長,不要固化知識,讓學生的頭腦靈活起來才是我們想得到的效果,在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更應該獲得的是一項能力,為未來的學習生活夯實基礎的能力。
(四)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有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只是依靠教師的理論性講解,還要依靠學生的想象力,那么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對學生有針對性地激發(f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性,而教師有必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4]。在小學階段學習過程中,許多的閱讀文本內容都需要通過合理的想象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盤古開天辟地》一課中,對于這樣古老的神話故事具有一定的玄幻色彩,并且據(jù)我們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那么就可以在學完閱讀文本后,鼓勵我們的學生發(fā)揮無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故事進行續(xù)編,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可以解放天性,沒有特定的環(huán)節(jié)和橋段,盡情地運用自己的筆和紙續(xù)寫一段段傳奇的故事。通過學生的續(xù)編成果看,有的學生甚至可以開拓思維,從盤古開天辟地細節(jié)化的描寫從而引發(fā)之后時代的連鎖反應變化,有的學生則可以幻想創(chuàng)造出了古代的英雄形象,有的學生還會為神話色彩的上古神將進行衣著、外觀、性格和特點的編寫。從閱讀課文到神話故事的續(xù)寫,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增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在實施的過程中小學生也會覺得很有趣,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對于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的故事續(xù)編還可以進行串聯(lián),寓教于樂。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普遍容易產生問題的因素,所以讀寫結合教學法應運而生,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而且從幾個方面提出有效的策略辦法,包括讀后感寫作訓練、日記記錄生活、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愉快高效,享受在學校學習的時光,熱愛且積極地在學習的道路上走下去。
參考文獻:
[1]楊敏.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93-94.
[3]劉丹娜.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2):152.
[4]邊會艷.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D].河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葉珍(1980.10—),女,福州永泰人,大專學歷,初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