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風(fēng)卷清云盡,空天萬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xiāng)。
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賞析】 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边@是說一候時豺狼開始大量捕獵小獸,把自己吃肥以便度過不易覓食的冬天。在這里詩人就用了豺祭獸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鴻、思鄉(xiāng),這時候可以飲上一杯美酒,忘卻這他鄉(xiāng)故鄉(xiāng)、憂傷哀愁、古今歲月。
《泊舟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xiāng)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賞析】 這首詩給人的感覺冷清而蕭瑟,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籠罩著平沙落雁、旅館雞鳴。而產(chǎn)生這種冷清蕭瑟之情的原因,正是這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唐·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里,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賞析】 劉長卿這首詩寫了秋日游子的羈旅之思,登高遠眺,遠樹蒼蒼,人煙渺渺。霜降日的斷鴻之聲格外悲切,而羈旅之思也分外低迷。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fēng)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賞析】 詞的上片寫樓中遠眺情景。江上水淺,天高氣清,明麗雄闊。下片就涵輝樓上宴席,抒發(fā)感慨。詩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世間萬事,皆是夢境;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云煙。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yīng)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舟中雜紀》
元·王冕
老樹轉(zhuǎn)斜暉,人家水竹圍。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
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賞析】 這首詩寫了霜降時節(jié)的舟中之景,一反蕭瑟之氣,秋天的精致在詩人筆下逸興遄飛。老樹斜輝,流水人家,含露秋花,以及霜降時分肥美的螃蟹。沽酒看山,更是使人心情十分爽朗。連操舟的女子歸家時,都歡快地唱著歌兒。
《如夢令》
清·黃琬璚
曉向高樓凝望,遠樹枝枝紅釀。
睡起眼朦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楓江上。
【賞析】 黃琬璚是清代有名的才女,善彈琴,書法娟秀,工詩詞。詞人登上高樓,看到樹上一片片鮮艷的紅色,以為是芙蓉花開了。仔細一看,原來是霜降時分的丹楓。這首詞與杜牧那句“霜葉紅于二月花”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