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月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重要工作之一,做好家長工作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在任教的4年中,我從一個只會逃避與家長對話的膽怯的女教師,逐漸成長為一名榮獲“家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的優(yōu)秀教師,現(xiàn)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談談家園溝通的實用技巧。這些技巧如同“潤滑劑”,讓工作開展得更為順利。
溝通方法多樣化
表揚為主,溝通更順暢。每到接送園的時候,家長都會迫不及待地向教師詢問幼兒在園情況。教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教師采取先揚后抑的方法,即先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如輕輕撫摸孩子的頭,稱贊道:“寶寶今天特別棒,能夠幫助老師收拾玩具?!?/p>
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贊,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甚至影響家長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這種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孩子繼續(xù)努力的心理,同時這種肯定使家長能夠輕松、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交流的主題就會得到延伸,有效地促進家園互動。
待家長心情放松的時候,教師再自然地引出主題,指出孩子的某些不足,切忌夸大。如果家長得知孩子在園里“闖禍”了,往往會忐忑不安,等待教師的批評。所以教師不能繼續(xù)強調(diào)孩子的“錯誤”,可以談一些其他話題,減少家長的心理顧慮,并讓家長明白:說出孩子的不足之處,是為了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后有更大的進步。
因人而異,溝通更有效。有些家長不信任幼兒園,對教師的態(tài)度也比較冷淡。針對這類家長,我們要主動溝通,態(tài)度熱情、真誠,以實際行動關(guān)愛幼兒,感化家長。有些家長素質(zhì)很高,教師只需稍加引導,就能達到預期效果。
形式多樣,溝通無障礙。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方式,大致可分為言語溝通(包括電話溝通、家長會、家長委員會、日常早晚接待等)和非言語溝通(包括家園共育欄、幼兒成長冊、微信、QQ等)。根據(jù)需要溝通的內(nèi)容,教師選擇適宜的溝通方式,使溝通效果最大化。
溝通態(tài)度要誠懇
態(tài)度親切,拉進溝通距離。教師在與家長溝通前和溝通中要注意觀察家長的情緒,溝通時要表情自然,面帶微笑,交流時要與家長保持平視,避免仰視、俯視或眼神游離,用微笑、點頭表示對家長的尊重,用身體前傾或以“對”“是”等短語表示對話題很有興趣。
語言中肯,落實溝通內(nèi)容。對家長交代的事情教師積極回應,要誠實有信,答應的事情要盡力解決。有時家長會叮囑教師多關(guān)注幼兒在園的身體情況,教師應及時耐心應答,將家長的囑托放在心中并及時給予反饋,讓家長更加信任教師。
平等對待,跨越溝通界限。溝通時要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然而無論家長間存在何種差異,從他們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的那天起,就開始了家園共育的歷程。
教師應該耐心與每位家長交流,讓他們都能感受到教師對幼兒的關(guān)愛或重視。同時尊重每位家長,虛心地聽取家長的合理建議,積極改進,努力營造和諧、愉快的交流環(huán)境,構(gòu)建和諧家園。
換位思考,強化溝通細節(jié)。有的家長總是站在遠處默默注視幼兒,久久不愿離去,或許這并不是家長對幼兒的依依不舍,可能另有隱情。對于這類家長,教師應主動與他們溝通,避免問題的發(fā)生。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與幼兒的親子關(guān)系對幼兒早期學習和發(fā)展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家長這一教育資源,做好家長工作,巧妙利用溝通技巧,提升自身溝通能力,真正讓家長工作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