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創(chuàng)生教育”摘得國家大獎的背后

2019-09-10 07:22:44姜乃強
教育家 2019年33期
關鍵詞:雙語學校校本德育

姜乃強

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國基礎教育領域教學成果的最高獎項。2014年,我國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獎,2018年進行了第二次評獎。這些國家級教學成果獲獎項目展現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最新進展,是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改革智慧的結晶。

本期,我們聚焦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萊州市雙語學?!熬拍暌回炛茖W校創(chuàng)造三重生命價值教育的實踐探索”,探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背后的課程故事,聽項目主持人趙福慶校長解讀“創(chuàng)生教育”,看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眼中的“創(chuàng)生教育”……

“從自然生命之長、精神生命之高、社會生命之寬,去關照每一個生命的成長,引領學生拓展生命的長高寬,讓他們身心健康、人格完滿、能力提升、人生幸福……”這是山東省萊州市雙語學校校長趙福慶的心愿。為此,趙福慶帶領團隊傾注20年心血打造“創(chuàng)生教育”。

今年初,繼獲得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后,由趙福慶主持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創(chuàng)造三重生命價值教育的實踐探索”研究,喜獲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了解“九年一貫制學校創(chuàng)造三重生命價值教育的實踐探索”獲獎背后的故事,了解趙福慶帶領雙語人追求“創(chuàng)生教育”的探索,記者近日來到了位于萊州市光州東街678號的山東省萊州市雙語學校。

“創(chuàng)生教育”歷經20年的研究,在校內取得了顯著成效并輻射國內部分省市。學生三重生命的重點要素得到良好發(fā)展,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學校為此構建了活動德育、套餐式課程、“讀創(chuàng)探踐”科技教育、基于深度學習的合作達標課堂、三美藝體教育、“德能藝”三位一體教師發(fā)展模式、營銷式家庭教育、自主管理視野下的共同體建設、休閑教育、雙語特色教育十大創(chuàng)新體系……談起學校的“創(chuàng)生教育”,校長趙福慶欣慰地向記者介紹著。

活動德育:活動中品德教育潤物無聲

德育,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使德育讓學生喜聞樂見?雙語學校將其作為“創(chuàng)生教育”研究的重要內容,探索、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活動德育,取得了可喜成果。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的道德教育采用智育的教育方式,學生接受到的大多是普遍化、客體化的道德知識,或是抽象的道德概念、規(guī)則、律令等,違背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德育課程的顯現形態(tài)應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活動是學生道德形成和發(fā)展的根源與動力?!壁w福慶介紹,學校從課程設計入手規(guī)劃德育,構建了“3310”活動德育新模式,將德育實質性地納入學校課程,優(yōu)化德育課程結構,整合德育課程內容,規(guī)范德育課程計劃。

雙語學校通過“3310”活動德育,引導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在體驗探究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探究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何為“3310”活動德育?趙福慶介紹:第一個“3”是實施德育的學校、家庭、社會3條途徑;第二個“3”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劃分的小學低年級段、小學高年級段、初中年級段3個階段;“10”是指德育的行為習慣、健康安全、理想信念、敬業(yè)奉獻、公民道德、生態(tài)教育、法制教育、民主教育、愛國教育、國際教育10個模塊。

“活動德育,就是通過活動開展的道德教育。”在雙語,學校構建了立體交叉的活動德育網絡體系,創(chuàng)新開展了儀式類、項目探究類、影視類、自教互管類、借貸式等五大類型德育活動。儀式類德育活動:借助美的表現形式,讓一件件小事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里程碑式的記憶;項目探究類德育活動:創(chuàng)設以“雙語學生愛萊州”為主題的校本課程,開展以萊州人、萊州事、萊州物為主題的系列項目探究類德育活動;影視類德育體驗活動:將微電影引入校園,圍繞師生校園生活拍攝,彰顯校園文化底蘊;自教互管活動:開展“規(guī)劃夢想、圓我夢想、放飛夢想”等圓夢行動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規(guī)劃人生、規(guī)劃未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借貸式德育活動。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創(chuàng)立了“美德超市”,超市里有琳瑯滿目的“美德產品”,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參與活動體驗,比如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愛國教育、環(huán)保教育、法制教育、民主教育、國防教育等。學校開設了“美德銀行”,為每位學生設立“賬戶”,學生每天以儲蓄“美德幣”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美德言行。美德存折、美德富翁PK榜、美德之星獎章,學校精心設計的這些環(huán)節(jié)激勵著學生們在求美的路上前行。學期末,學校通過“美德幣”的數量對學生的美德素養(yǎng)進行定量和定性評價,鼓舞學生向善、向美。萊州市委市府、教體局等部門對學校的這一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山東省教育廳原廳長左敏還建議將學校的這一做法在全省推廣。

實施“3310”活動德育以來,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升了道德素養(yǎng),豐富了精神歷練,充實了生命內涵,成長顯而易見。據不完全統計,學校最近幾年學生德育認知水平平均每年提高7.6%,年平均優(yōu)秀率達95.3%;學生的習慣行為水平平均每年提高5.3%,年平均優(yōu)秀率為92.7%;學生的行為習慣達標率由原來的75%提高到了95%以上;家長對學校、教師的滿意率逐年提升,達到了93%以上。在2014年舉行的山東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現場會上,在2016年舉行的全國中小學德育綜合改革成果展示現場會上,雙語學校的“3310”活動德育探索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教育同仁和專家的一致好評。

套餐課程:學生成長必備“營養(yǎng)配餐”

校本課程,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有效補充,更是學校教育特色與品牌建設的標志所在。配合“創(chuàng)生教育”研究,雙語學校打造的“套餐式”校本課程別具特色。

“將課程視作學生生命發(fā)展的養(yǎng)分,針對社會發(fā)展和學生個體成長的需要,打造適合不同學生個體成長的課程營養(yǎng)配餐?!壁w福慶向記者介紹,學校課程營養(yǎng)配餐包括必備套餐與自選套餐兩部分,其中“必備套餐”為學生必須接受的課程,“自選套餐”為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的課程。

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及地方課程最大的區(qū)別,是要進行課程項目的開發(fā),而確立適合的項目是課程開發(fā)的關鍵所在。雙語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牽頭的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精心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師生對學校選修課程項目的期待,最終形成了傳統文化、探索發(fā)現、學科拓展、益智益趣、身心健康、社會實踐六大類別的校本選修課程。為了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學校選調專門人員設立了校本選修課程管理中心。

通過改編、拓展、轉化,學校成功開發(fā)了校本必修系列課程。改編,為依據原有素材,根據現代學校教育的目標要求,重新改編課程,如學校結合德育目標改編了“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課程。拓展,是對國家課程進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如學校在語文學科方面拓展開發(fā)了“經典誦讀”課程,在英語學科方面拓展開發(fā)了“校園英語800句”課程等。轉化,是將學校組織的活動轉化成課程,再用課程的理念去組織活動,學校成功轉化了常規(guī)教育、重大節(jié)日、特色教育三大板塊活動課程。

在雙語學校,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必修課程構成了學校課程的“必備套餐”,校本選修課程是學校課程的“自選套餐”。學校創(chuàng)設了校級與級部兩級校本選修課程,校級校本選修課程結合學校的特色教育開設,主要面向有特質的學生,共推出了23個選修課項目,以社團的形式組織實施。為此,學校組建了多彩的學生社團,如:在藝體方面有乒乓球、籃球、武術、舞蹈、民樂、管樂、合唱、陶藝、版畫、手工制作社團,在科技方面有航模、機器人、電腦作品制作等社團。

為讓師生在實施選修課程的過程中有章可循,學校出臺了《雙語學校校本選修課程實施方案》《校本選修課程開發(fā)指南》《校本選修課程項目指南》《校本選修課程實施要求》等,讓全體師生對選修課程的實施有了整體把握,也為師生選報課程提供了依據。每年開課前,老師們要圍繞自己選定的課程編寫《校本選修課程綱要》,寫清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具體實施、課程評價等?!缎1具x修課程綱要》編好之后,學校校本選修課程管理中心統一印發(fā)《校本課程備課模板》,對教師備課進行規(guī)范指導。

評價是課程成功實施的保障。學校出臺了《校本課程評價辦法》,形成了教師對學生、級部對教師、學校對級部的三級評價管理體系:教師結合學生的出勤狀況、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對其進行A、B、C、D的四級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轉化成相應學分記錄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評價”中;級部依據教師開設課程的質量、實施情況、實施效果對其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作為考評教師的指標之一納入教師學期總體評價;學校對級部的評價,主要結合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情況,考查級部對課程的組織管理工作,重在強化各級部對校本選修課程的重視程度。

項目學習:打開學校變革教育新思路

信息時代,瞬息萬變,學校這個有限的空間已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為更好地實施“創(chuàng)生教育”,雙語教育人開始了項目學習探索之旅。

雙語學校在全校啟動了項目學習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跨學科、多領域的實踐探索與研究,學習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生態(tài)等多個領域。學生在實踐中開闊視野,啟迪智慧,學習運用多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全面提升綜合素養(yǎng)與素質。

“項目學習以學生所學學科知識及原理為中心,借助現實世界中多種資源,引導學生在一定時段內探索解決一系列相關問題。它是一種新型的綜合性學習模式,學習過程由學生自主組織策劃,學習流程包括選定項目、制定計劃、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動評價等六個方面?!壁w福慶校長向記者介紹,目前學校項目學習式社會實踐活動已形成了三百多個精品項目。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學校將項目學習式社會實踐活動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每學期,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全體師生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主題進行項目式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寒暑假,學校利用休閑教育時間,組織全體師生開展綜合類項目實踐活動。幾年來,學校在校組織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項目學習實踐活動與寒暑假組織的綜合類項目學習實踐活動交替進行,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能力與素養(yǎng)。

在圍繞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組織的項目學習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圍繞學科知識,確立項目學習主題,設計項目實踐方案,進行活動探究,整理分析數據,進行統計歸納,不斷采訪交流,并為實踐結果撰寫專題報告,涌現出了“銀海鹽的秘密”“大自然中的黃金分割”“樹葉中的對稱美”“商場里的函數”“秋風秋雨話秋詩”“萊州法庭見公證”等一大批優(yōu)秀項目成果。

萊州是海鹽的發(fā)祥地,初三年級學生以“銀海鹽的秘密”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學習活動。他們到土山鹽廠實地調研,與鹽廠工人一起參與了“海水析鹽”的實踐過程。學生們了解“灘場”生產結構,計算水的蒸發(fā)量,分析鹽的主要化學成分及物理性質,通過實驗掌握了鹽的解析過程,了解了鹽的用途以及食用鹽和工業(yè)鹽的分類,了解到海洋過度開發(fā)對海洋生物資源的影響等知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感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極大提升。

在寒暑假綜合類項目學習實踐活動方面,學校圍繞萊州人、萊州事和萊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條主線,確立了豐富多彩的項目實踐活動主題。如圍繞國家提出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進行萊州塑料工業(yè)園區(qū)企業(yè)轉型調研,確立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主題。2018年寒假開展的“垃圾去哪了”的項目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跟著垃圾車體驗垃圾搬運處理的全過程,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迫在眉睫。開學后,學校向全校學生發(fā)出了“垃圾不落地,校園無垃圾”的倡議,在全體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為了展示學生學習的成果,學校增設了動態(tài)與靜態(tài)兩個展示平臺。動態(tài)展示平臺為學校在禮堂每學期舉行的“項目學習展示交流活動”。在展示過程中,學生們通過演說講述、問題互動、情境再現等,全方位展示項目學習的過程與成果。學校組織家委會成員、專家和學者現場點評,激發(fā)了全校師生參與項目學習的熱情。靜態(tài)展示平臺為學校設立的學生實踐成果展廳,學生們制作的一本本《項目學習集錦》,激勵著師生們不斷創(chuàng)新,也吸引了一批批前來參觀學習的教育界內外人士的目光。

“讀探創(chuàng)踐”:探索科學課程教育新路徑

在許多人看來,萊州市雙語學校的科技教育已步入輝煌。但校長趙福慶認為:科技活動不能只有少數學生參與,要讓每個孩子都能親歷科學研究的過程。于是,“讀探創(chuàng)踐”科技教育成為學?!皠?chuàng)生教育”的重要內容。

“即使沒有獲得獎項,只要所有的學生都能提出問題、都有獨立見解、都善于反思總結、都樂于參與科技活動,那我們的科技教育就是真正有效的?!壁w福慶校長的一番話,在學校科技教育骨干教師中產生了共鳴:領獎臺再華麗、獎杯再耀眼,都不是科技教育的最終目標,科技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們達成了共識:讓孩子具有科學精神、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是科技教育的終極追求。把工作重心從“塔尖”移至“塔基”,依據科學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學校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內化成“讀探創(chuàng)踐”課程體系,并在全校學生中推廣實施。

“讀”,指科普閱讀課程。以往學生在校獲取“科學類”知識的途徑主要源于教師的課堂介紹、新聞廣播和網絡傳播,這種對科學類知識只了解皮毛不求甚解的快餐式學習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學校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閱讀方式,通過規(guī)定閱讀主題、規(guī)范讀書時間、拓展圖書來源、加強讀書指導、豐富讀書形式、建立評價機制,構建科普閱讀必修和選修課程,指導學生閱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宇宙和空間科學等方面的書籍,學生每學年科普閱讀時間達100課時、閱讀量超過50萬字。

“探”,指科學探究課程??茖W探究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啟發(fā)下,學習科學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家的思想和精神,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校通過完善探究模式,明確探究內容,完成探究報告等,構建了以科學探究實驗課、科學小研究為主的必修課程,及以科學探究校本課程、小制作小發(fā)明課程為主的選修課程。學生每學年至少要在實驗室上20節(jié)探究實驗課、完成兩篇小論文,目前已有千余名學生參與了科學探究校本課程的學習。

“創(chuàng)”,指創(chuàng)客課程。該課程以創(chuàng)客空間為平臺,融合科學、工程、技術、藝術等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解決創(chuàng)客空間和創(chuàng)客師資問題,目前已擁有占地近兩千平方米的高標準創(chuàng)客空間,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等設備配備齊全。學校構建了三級創(chuàng)客教育課程:包括機器人基礎、3D打印初級、創(chuàng)意思維訓練、開源硬件創(chuàng)意等四門必修課程;小瓢蟲邏輯編程機器人、無人機航模、3D創(chuàng)意、益智思維訓練、動漫創(chuàng)意等校本選修課程;針對全校優(yōu)秀學生開設的中鳴巡軌機器人、濼喜搬運機器人、滅火機器人、足球機器人、九宮創(chuàng)意機器人、無人機表演等精品課程,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要。

“踐”指科技實踐課程??萍紝嵺`活動以班級、級部或學校為單位組織,圍繞某一主題在課外開展,包括研究性學習、科技社會實踐、科技體驗等?;顒訉⒔逃繕伺c科普實踐結合,突出了群體性與實踐性的特點。通過科技實踐活動和科技體驗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學校通過課程整合、年級主題確定、活動效果評價等,構建了主題實踐活動必修課程和科學考察活動、科技夏令營及研學旅行活動等選修課程,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并在這樣的過程中感悟、體驗、收獲。

在“讓科學面向每一個孩子”理念指導下,學校落實“讀探創(chuàng)踐”課程體系取得可喜成果:每年都有近百名學生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全國校園發(fā)明創(chuàng)意大賽、全國未來科學家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獎。學校有10多項作品獲得國家專利,先后被授予全國創(chuàng)新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全國青少年創(chuàng)意設計示范校、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十佳名校、山東省科普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創(chuàng)新教育優(yōu)秀實驗學校、煙臺市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等稱號,并被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科技教育重點實驗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育基地、全國創(chuàng)新型學校、全國校園科技活動室建設工作試點單位等。

合作課堂:從“知識本位”到“能力本位”

致力于“創(chuàng)生教育”的開展,雙語學校一直行走在教學改革的路上,建校20年來先后探索了目標教學、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課堂、合作達標課堂、合作達標能力課堂等五種課堂教學模式,而其每一次轉型都較好地解決了上一輪改革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每一次調整都有效地推進了課堂教學的變革。

趙福慶校長介紹:1998年建校伊始實施的目標教學,解決了學生“學會”的問題;2002年實施的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解決了學生“會學”的問題;2007年通過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了由教師統領課堂教學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2011年實施的合作達標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2013年學校將學生學習能力概括為社會、學科、情感三大能力,將學校課堂定位為合作達標能力課堂;2014年學校實施的合作達標能力課堂,改變了以知識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

2016年以來,學校將學生學習能力確定為自學、合作學習、口語表達、創(chuàng)新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知識構建六大能力。對應學生的六大能力培養(yǎng),學校確定了教師應該具備的六大能力,即目標設計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能力、問題設計能力、差異教學能力、方法指導能力、德融學科能力。合作達標教學中學生與教師“雙六能力”的提升,成為雙語學校師生能力提升的基本遵循與要求。

圍繞“雙六能力”提升,學校分別制定了教師課堂教學規(guī)范和學生學習規(guī)范。在教師課堂教學規(guī)范方面,要求教師“擁有超越現實的智慧”并“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同時要遵循基本的課堂教學規(guī)范要求。學校對教師從課堂行為、語言、板書、提問、時間控制、課堂練習、當堂達標、課堂調控等八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學生學習規(guī)范方面,學校提出了與合作達標課堂一致的規(guī)范要求,出臺了學生獨立自學規(guī)范、合作討論規(guī)范、課堂發(fā)言規(guī)范、課堂展示規(guī)范、課堂主持規(guī)范、課堂辯論規(guī)范等要求。

學校能力課堂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慣常思維與做法,課堂上學生獨立自學時間占到課堂總時間的30%左右,合作探究時間占到35%左右,50%以上的課堂由學生主持或主講,85%以上的課堂都有精彩的質疑與辯駁,學生課堂達標率達到95%以上,課堂內外“兵教兵”的場面隨處可見。合作達標能力課堂的建構與實踐,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社會能力、情感能力呈現出跨越式發(fā)展,相比同類學校分別高出11.2%、41.5%、26.3%。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勇敢大方、樂觀向上,他們有自信、愛參與、善表現,許多人在高中、大學成了學校或班級的學生骨干或干部。

伴隨著能力課堂的深入探究,教師徹底轉變了教育思想,教學觀、人才觀、課程觀、課堂觀都在很大程度上發(fā)生了變化,課堂教學水平的平衡率達到93.8%,教學成績提高幅度達12.5%,教學成績的平衡率達97.5%,學生對教師的認同率達到98%以上。一大批青年教師借助能力課堂教學研究平臺脫穎而出,成為省地教學研究、課堂教學領域的佼佼者。學校先后有6名教師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有4名教師被評為齊魯名師,有近20名教師被評為山東省教學能手,有3名教師成為山東省教育創(chuàng)新人物,有10多名教師出版了專著、60多名教師在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了論文。

2010年,萊州市教育局在年初工作意見中提出要全面推廣雙語學校的合作達標教學模式。2011年,煙臺市教育局在雙語學校召開“合作達標教學研討會”推廣學校的教學經驗。2012年,山東省教科所在雙語學校召開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會議,在山東全省推廣學校的能力課堂經驗。2014年,山東省首屆創(chuàng)新教育節(jié)在學校舉行,與會領導、專家對學校能力課堂的建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煙臺各縣市區(qū),泰安市寧陽縣、東平縣,濟寧曲阜市,濰坊市奎文區(qū)、高新區(qū)以及德州市等地學校萬余人次先后到學校參觀學習。

在2016年舉行的“全國目標教學30周年研討會”上,雙語學校進行了“基于深度學習的合作達標教學”大會經驗交流,近年來雙語學校領導、骨干教師赴省內外開展能力課堂培訓講座近20場。2014年,學校的“合作達標教學模式”被評為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年,“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目標教學新探索”全國目標教學研討會在雙語學校舉行,學校師生的合作能力課堂給與會專家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年來,萊州雙語學校通過課程改革助力學生成長,使學生深深獲益。學??萍忌鐖F學生在“未來工程師”“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各類全國比賽中多次榮獲個人和團體一等獎;學校藝術社團的學生走進人民大會堂、走上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一展風采,多名學生被中央音樂學院等全國藝術院校錄取;體育社團連續(xù)多年在全國田協組織的中學生運動會上獲得團體前八名的好成績;英語社團學生參加中央電視臺全國英語風采大賽喜獲大獎……

在“創(chuàng)造三重生命價值教育的實踐探索”中,趙福慶帶領萊州雙語人助力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收獲了累累碩果。

猜你喜歡
雙語學校校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橢圓與一對“姊妹橢圓”及其性質
我們班的“運動健將”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以閩江環(huán)境保護校本開發(fā)為例
Memories of Pets on A Hot Day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华坪县| 长丰县| 广西| 疏附县| 内丘县| 合水县| 威信县| 韶关市| 尖扎县| 堆龙德庆县| 甘德县| 吉林市| 白河县| 莒南县| 易门县| 莎车县| 台中县| 深泽县| 静安区| 句容市| 丹阳市| 津南区| 古浪县| 澄城县| 綦江县| 都昌县| 高碑店市| 板桥市| 益阳市| 平定县| 河池市| 唐河县| 临江市| 陆川县| 安泽县| 翁源县| 铜川市| 积石山| 句容市| 东平县|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