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理準
摘要: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提升,進而實現(xiàn)教學效能的進一步提升。在現(xiàn)代高中生物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探尋科學的教學管理模式,引導學生深入教學體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這都是當前高中生物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進而解決現(xiàn)代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夯實學生基礎,為學生將來深入學習和走向社會做好準備。鑒于此,本文對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高中生物教學應該改變傳統(tǒng)“滿堂灌”的理念,著眼于素質教育的實施,著眼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善于合作。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敢于探索,不斷反思,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發(fā)掘教學中的積極因素。
1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意義
在現(xiàn)代高中教育體系中,生物是基礎性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生物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愈發(fā)強調對于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采取多元教學模式,豐富教學體系,可以提升學生綜合學習效果。在實踐中,很多高中生物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進行拓展性教學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束縛,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高,無法適應當前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需求,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提升。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向,科學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探索,也是解決當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必然路徑。
2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現(xiàn)狀
2.1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把握不到位
有些高中生物教師對教學大綱研究不透徹,對有關的新發(fā)現(xiàn)關注程度不夠,對高考動向把握不準確;對授課內容,不能很好的把握授重點、難點;對于高考??键c以及學生的易錯點,教師了解較少,掌握信息量不足;對新的教輔資料閱讀較少,網(wǎng)絡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很少關心。教師授課基本以自己的主觀愿望為主,教學措施欠成熟,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性不強,教學效率難以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與成績都沒有明顯的提高。
2.2教學形式單一,學生沒有學習興趣
雖然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不斷地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課的形式上依然是十分的單一。教師通過課本或者幻燈片上內容的閱讀,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但是,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并沒有參與到教學中,僅僅是被教師灌輸了一定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感覺到枯燥,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2.3教學模式固化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授課中教師往往只會對教學內容的疑難點做一個重點介紹,而對于相對容易的基礎性知識僅僅是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A較差的學生一旦不能理解原理,日后的學習將更具難度。例如:在孟德爾的豌豆實驗探究中,教師如果只解釋實驗結果,無法保證學生對于細胞分裂原理和形成過程充分理解,學生還是不能完全掌握這一生物知識。
3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3.1充足的課前準備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應該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這是提高整個教學效率的前提所在。面對新的知識點,某些教師教案、教法始終不變,甚至沿用幾年、十幾年。但是課本內容在變,知識點也不斷完善,一成不變的教案、教法不能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習到新知識,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而作為學生,如果不能提前預習,那么上課時就不能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想要得到良好的生物課堂教學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授新的生物知識時,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例如,在學習“從生物圈到細胞”這一課時,學生之前都沒有接觸過關于“細胞”的理論知識,所以教師如果直接從“細胞”的概念入手,會讓學生感到措手不及,有可能打消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靈活地改變導入新知識點的方法,學生不了解“細胞”,但是學生多少了解一些自然環(huán)境,教師可以從此切入,引領學生進入較為熟悉的“生物圈”,再導出“生態(tài)系統(tǒng)→種群和群落→個體→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臟(器官)→心臟組織→心肌細胞”。
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為了順利有效地進行這一新知識的教學,也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留一個“人及周圍的生物是由什么組成的”思考題,讓學生用課余時間簡單了解一些相關內容,在課堂教學時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傊?,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要做好準備工作,課堂教學任務才能順利有效地完成。
3.2運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學習生物這門學科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尤其在呈現(xiàn)一些課堂以及實驗無法完成的學習內容時,教師更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看到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通過這樣的一些教學素材,豐富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對所學的一些抽象概念及原理有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所以,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引入多媒體,讓學生有了更直觀的學習感受,也讓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及素材,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當學生能夠聽得懂,能夠學得會的時候,自然會有一種內在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增強,久而久之形成生物課程學習的積極循環(huán)。所以,高中生物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善于將多媒體的綜合作用發(fā)揮在生物課堂教學之中。
3.3教學氛圍的民主、平等、和諧化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一是發(fā)揚教學民主,優(yōu)化教學組織。課堂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鼓勵質疑問難,發(fā)表不同意見,形成師生“互動流”。二是教師要提高業(yè)務素質,優(yōu)化教學藝術。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強師生情感溝通。教師如能在具有較高的教學素質的基礎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與學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態(tài)度和方法,形成與學生和諧共振的情感基調,那么,良好的教學氣氛自然會水到渠成。以上僅從幾個側面探討了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但是教學策略具有動態(tài)生成性、選擇性、綜合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特點,教師應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生的實際、學校的條件等因素,精心選擇、設計適宜的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有效學。而且有效學習不僅牽涉到課堂上的問題,更多的是課外的因素,如作業(yè)安排、教學管理、時空安排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是一門藝術,充滿挑戰(zhàn),呼喚智慧。結束語
生物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應當改變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樹立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觀念,以學生的智能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開展探究式學習,教師引導學生由學會變會學。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探索性地學習,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恩全.淺談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8):118.
[2] 賴穎,葛紅蓮.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8(59):162.
[3] 賴穎.論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2):173.
[4] 劉衛(wèi)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5):7.
[5] 成麗霞.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淺探[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5):171.
(作者單位:葉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