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城
摘 要:在當前教育改革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jīng)確定,而如何圍繞學生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成為教師所探索的方向。在化學教學中,同樣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十分重視,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化學教師對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社會的發(fā)展中,離不開人們的實踐活動,為了讓學生在未來的實踐當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就結合體化學教學實踐,對如何將化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進行了論述,以期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化學教學;目標;知識;能力
1 當前中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化學能力的現(xiàn)狀
從目前的化學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對于教師講述的化學知識能夠理解了,但是在具體運用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學生對概念、公式等都掌握熟練,但在解題的過程中卻沒有明確思路,有的學生能夠解決各種化學題型問題,但在實驗操作方面還有所欠缺。針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原因分析,發(fā)現(xiàn)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jīng)]有很好的進行改變,教師對于學生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一些學生有高分卻沒有高能。因此,當前化學教師應該就知識轉化為能力進行積極的探索,幫助學生解決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
2 化學知識與化學能力的關系
要想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首先要認清知識和能力的關系。就化學教學來說,化學知識的學習是培養(yǎng)化學能力的基礎,而化學能力的提升又能夠促進化學知識的升華,最終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一方面,能力的形成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知識掌握之上,如果沒有相應的知識作為基礎,那能能力也只是水中撈月,學生在沒有化學知識和積累的情況下是很難解決化學問題的,更不用談創(chuàng)造力了。另一方面,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必要的,知識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掌握的更加熟練和牢固,同樣隨著能力的提升也會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活力。化學教師要想指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就要正確處理好化學知識和化學能力的辯證關系,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還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將正確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進而學生通過能力的提升又豐富了知識,最終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
3 中學生化學能力的培養(yǎng)
3.1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化學學習中,必然少不了對化學實驗的學習和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實驗的能力。在化學實驗中,學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探索,對試驗結果進行驗證,從而在實踐中對知識有更直接的感受。
1、靈活處理各種實驗對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進行培養(yǎng)。實驗的設計能力培養(yǎng)對于學生來講有一些難度,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yǎng)的,需要教師在日常實驗教學中,通過靈活處理各種不同試驗來引導學生。教師應該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等具體實驗過程中,對實驗設計的方法進行細致的講解,讓學生從中獲得經(jīng)驗,開拓實驗設計思維方式。
2、在基礎技能中加強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是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和研究的基礎,教師應該從基礎技能出發(fā),從細節(jié)上更好地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yǎng)學生科學、規(guī)范的進行化學實驗。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實驗規(guī)范演示的時候,要對每一件以期的作用和使用方式進行詳細的介紹,著重強調學生應該注意的事項,在親自動手實驗時,要讓學生看好每一個步驟,對正確的實驗習慣進行強調,對所用到的化學知識進行強調,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讓學生在實驗當中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
3、設計小組合作實驗,提高學生實驗合作能力。在化學實驗中,有的實驗是較為復雜,步驟較多的,學生需要進行合作才能完成。教師在設計小組實驗時,對小組的人數(shù)、分工等進行合理設計和仔細的講解,讓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的過程中導出實驗結果?;瘜W實驗的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分工合作也能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嚴謹性,還能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價值所在,從而養(yǎng)成學生的合作意識,利于學生的進一步成長。
3.2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讓學生學會從對教材進行學習,化學教材是凝聚了無數(shù)教育者心血的結晶,是對化學知識的高度概括和整合,學生要善于學習,從教材中收獲知識,掌握知識。教師可以從指導學生預習、閱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從而通過課堂講解來解決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合理選用教輔資料,來幫助學生準確的掌握知識點和知識脈絡,同時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3.3多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一題多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是基于對知識的熟練掌握,也是基于對解決問題的多次重復思考。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一題多解的教學方式,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并對同一問題進行反復的思考,從而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拓寬化學思維方式。比如對乙醇的性質進行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基于已經(jīng)掌握的反映方式來進行探索,并設計出相關的問題和實驗等等,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2、學會對比,在對比過程中發(fā)散思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化學中,涉及到了很多元素、同位素等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來加深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如對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等進行不同角度的比較,讓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強化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總之,在化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堅持不懈的從多方面加強學生綜合呢你的培養(yǎng),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不斷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能力等,真正為學生的今后的化學學習和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培苗.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7.
[2]瞿紅芳.淺談化學教學中知識與能力轉化的培養(yǎng)[J].學園,2016(09):114.
[3]彭敬.化學教學中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N].學知報,2011-06-27(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