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梅
摘要:邏輯思維的核心是抽象思維能力,對一個實物運用抽象思維方式能夠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質,并且形成對這種事物的邏輯理念。高中物理課程中的很多物理知識比較晦澀并且難以理解。此時,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將有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鑒于此,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抽象思維
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不僅是通過教學活動向學生傳授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日常教學實踐,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以達到新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的要求。傳統(tǒng)形勢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教師過度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培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也多采用題海戰(zhàn)術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考試成績,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雖然對學生的成績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1.強化學生的抽象分析與概括總結
思維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要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維分析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良好的抽象分析與概括總結能力是學習物理理論的能力基礎。在高中物理理論學習中,抽象思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抽象分析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的統(tǒng)一,并在抽象思維的發(fā)散過程中形成一個特定的、具有針對性的事物概念和理論。在物理教學的很多方面都能體現出抽象分析思維與概括總結思維的重要性。首先,如果一個物理理論概念缺少思維的定義與抽象要素的支持,那么這個理論概念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對于物理科學的發(fā)展起不到任何促進作用。其次,概括總結能力能夠準確出反映一個人的思維深度、寬度以及速度,只有在對事物的特征、屬性等進行概括分析后,才能探尋其內在的本質規(guī)律。
2.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其抽象思維能力
在以往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較為緊張,教學內容較多,為有效達成教育目標,教師采用口傳心授教育方略,依據自身教育節(jié)奏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不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更是淪為空談?;诖?,高中物理教師應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依據學生課堂學習實況,物理知識理解能力等具體表現,給學生留有充足自主思考時間,任學生思維在課堂之上紛飛,為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串聯(lián)電路與并聯(lián)電路”的教學時,基于物理教學是理論與實驗并重的學科,教師可為學生準備線路、小燈泡、刀閘等電路實驗設備,同時在黑板上為學生畫出幾組電路圖,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引導學生以圖為基礎,將實驗設備有序連接,并說出是串聯(lián)電路還是并聯(lián)電路。其中,教師在黑板上繪制的電路圖就是物理電路裝置的抽象表現形式,以其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踐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使學生得以明晰抽象圖形與物理知識之間的關系,為其今后學習更為復雜的電路知識奠定基礎。有些教師認為學生思維能力有限,若將大量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將影響課堂教學進度。其實不然,只要教師始終與學生思維保持同步,明晰學生學習進度,所設置的電路圖符合學生思考能力,只要學生稍做揣摩即可完成物理實驗,并不會浪費過多課堂時間。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應積極轉變課堂教育位置,以學生為主體,時刻掌握學生物理知識學習動向,以此為由有效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同時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思考時間,讓抽象思維的萌芽在學生思想的沃土中茁壯成長,主動吸納物理知識,凸顯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對培養(yǎng)其抽象思維能力產生積極作用。
3.引導提問
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手段。高中物理教師應對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加以研究和設計,運用巧妙地提問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深入分析后,引導式的對學生進行提問。例如:在“浮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的教授過程中,在講解過浮力的計算公式后,可以創(chuàng)建教學場景,如將大小和厚度均相同的木質材料和鐵質材料放入水中, 引導學生自行思考哪種材質的材料下沉更快,它們的浮力孰大孰小等問題。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論對錯都應積極引導,對的鼓勵,錯的引導其向正確的答案靠攏。
4.聯(lián)系生活
教師既然教授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物理知識, 就不能脫離我們的實際生活。生活中處處皆是學問,高中物理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際生活中的情景和事物, 將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創(chuàng)建教學場景, 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播放有關超市果蔬區(qū)域的稱重視頻,或者讓學生自行回憶相關場景,在此過程中,可以巧妙地提問與物理相關的一些問題。例如:果蔬在被放到稱重器時,是否會形成下落的沖力,導致重量增加? 諸如此類的提問,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尋找到很多的素材。此類問題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獨立思考能力,運用抽象思維學習物理知識,不斷地提升和完善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5.對物理過程的應用
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對物理過程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明白物體運動和變化的過程,幫助學生構建物理模型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我們的高中物理課堂中,老師要幫助學生去分析物理變化的過程,讓學生清清楚楚的認識到物理變化的原因和過程以及最終物體的狀態(tài),這可以說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難點。比如我們在學習魯科版高一物理必修2 汽車在額定功率下起動這一難點時,我們就可以運用“物理過程”分析讓學生理解車輛起動時運動發(fā)生變化的因果關系。車輛水平方向受到牽引力F 和阻力f(已知不變),
所以車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問學生:車一直加速運動嗎? 繼續(xù)分析,當F 由于v 增大而減小至與f 相等時a=? ,a=0 表示什么含義(不再加速,即v 達到最大值),所以才有vmax= P 額/F = P 額/f 。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帶領學生對其“物理過程”的分析,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車輛起動情景,當然最終得到車輛起動的運動模型也就水到渠成了。
結語
在高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一項教學重任,我們可以采用強化學生的抽象分析與概括總結能力、建立科學的抽象框架,強化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使用正確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準確分析原因,靈活掌握物理規(guī)律、打破固態(tài)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方法來實現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進而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徐 瑩.淺析高中物理課堂如何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OL].中國校外教育(77)[2018-11-28].
[2]章順東.關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智庫時代,2017(09):88-89.
[3]李少波,趙美慶.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中國教師,2017(S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