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東
摘要:課程改革給地理課堂教學活動注入了有的活力,地理教師的教學行為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得到了更新;較好地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更好地在學生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地理知識學習活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方式,獲取地理知識,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提高質量
在地理教學活動中,地理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精心指導,學生能夠有效地在學習活動中,感悟到了學習的愉悅,體驗到自己努力學習,所帶來學習成功的快感;地理教師在整個地理知識組織活動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習雙邊活動真正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教學理念。筆者在長期的地理教學工作中,經常性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一、對地理課本知識的編排體系的認識。
地理課本是根據《地理課程標準》去編寫的,在初中階段,地理課本的編排是根據多數(shù)學生的情況去編寫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在知識的選取上,帶有區(qū)域性,以區(qū)域性的知識為主,在各個區(qū)域中,對地理知識的問題層次性不是很高,以獨立的知識點出現(xiàn),橫向與縱向知識相互聯(lián)系較少,在初中階段只對七年級和八年級的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因此,初中地理知識傾向知識性的識記與理解,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比起高中階段地理知識的學習是有著一定的區(qū)別。
比如:地理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方面,新課程標準明確各個知識點的學習要求,以及學生學習過程的具體行為的描述,徹底改變了過去教學大綱對地理知識的具體界定,教學目標明確規(guī)定,教師只要按照這些規(guī)定去照本宣科,就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這與新課程下的課標只是對學生能力必須達到一個標準去描述,往往需要地理教師認真去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與愛好,去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需要地理教師較好地把握與處理好地理教材的廣度與深度,挖掘出地理課本的精髓,去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其次,在同一個《地理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地理課本的版本不同,編排體系不同,需要地理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找準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切入點,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此外,地理教師為了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達到能力目標,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利用圖片來結合教學,讓學生比較清楚認識到地理板塊的構成與成因,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識去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較好地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盲目性,學習流于形式。
二、作為地理教師要徹底轉變教學觀念,認真研究課標,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過去,教師教學主要是教師一人唱主角,獨自一人在四十分鐘的課堂時間就支配了,學生完全是在教師的指揮下,被動式接受地理知識,這與新課程的理念是相違背的。新課程要求教師的教學活動的組織,要立足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把全班學生的進步與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教學活動終極目標,追求高效課堂。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1.地理教師要有效選擇地理知識學習內容。由于學生不同,凡是學生已經掌握了的地理知識,教師堅決不組織學生在短暫的四十分鐘課堂里學習,凡是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作為地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學習,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教師可以在獲得信息反饋,給予必要的指導,凡是多數(shù)學生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必須組織學生去合作探究,發(fā)揮學生集體的智慧,資源共享,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觀念。
2.地理教師要立足于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地理教師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地理教師可以在學習目標以問題展示給學生,較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通過問題情境的預設,能夠較好地將學生已經掌握的地理知識與問題,內在矛盾產生,能夠激起學生認知沖突,同時,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在組內提出自己的見解與主張,共同探討,找到探究的策略,達成共識。
3.地理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學清,實行“分成目標,分層教學”的教學原則。由于學生有其自身的特征,愛好與興趣有所不同,對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不一樣。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對學生有效進行分層,把相同層次的學生化為一類,分別對這些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切忌在地理知識的學習過程,統(tǒng)一內容、統(tǒng)一進行進度、統(tǒng)一學習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比較獨特的學習方式去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三、地理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有效性。
由于課堂四十分鐘的時間非常緊,一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問題,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定,過多的問題,學生如果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學生不容易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地理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選取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內容。其次,地理教師要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式學習。合作探究要求組內的學生各施其職,讓組內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承擔學習任務,充分體現(xiàn)“人盡其才”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再次,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盡量與學生一道共同學習,一方面,可以較好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地理教師是自己學習的親密朋友,另一方面,能夠較好發(fā)揮教師的示范與引領作用。
總之,初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地理教師認真去解讀《地理課程標準》,吃透地理課本,弄清學生的基本情況,預設好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同時要求地理教師不斷去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積極參加校內外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大膽承擔教改任務,并能夠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大膽創(chuàng)新,以適應地理教學改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淺談陳述性地理知識教學的策略;《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年 第1期;楊士軍、楊玉東
[2] 淺談初中地理微課教學的策略研究;《文理導航》2015年 第16期;陳學明
[3]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新課程學習》2015年 第11期;陳財生
[4] 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中國校外教育》2019年 第13期;趙立
[5]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氣氛構建策略;《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 第8期;胡明
[6] 淺析新課改下初中地理課堂趣味性策略研究;《神州》2017年 第4期;鄭淑穎
(作者單位:四川省營山縣豐產完全小學校)